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讲义选修3-1 第2课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格式:doc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14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的加速(1)动力学分析: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方向进入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做加(减)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匀强电场,则做匀加(减)速运动.(2)功能关系分析: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动能变化量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 221qU mv =(初速度为零);2022121qU mv mv -= 此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2.带电粒子的偏转(1)动力学分析:带电粒子以速度v 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两带电平行板产生的匀强电场中,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成900角的电场力作用而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类平抛运动). (2)运动的分析方法(看成类平抛运动): ①沿初速度方向做速度为v 0的匀速直线运动. ②沿电场力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例1如图1—8—1所示,两板间电势差为U ,相距为d ,板长为L .—正离子q 以平行于极板的速度v 0射入电场中,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而发生偏转,则电荷的偏转距离y 和偏转角θ为多少? 解析:电荷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F =Eq =Uq/d 由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 = F/m = Uq/md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由L = v 0t 得t = L/ v 0由运动学公式221at s =可得: U dmv qL L md Uq y 202202)v (21=⋅= 带电离子在离开电场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dmv qULat 0== 离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度θ可由下式确定:dmv qULv v 200Ítan ==θ 电荷射出电场时的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两板中心水平线上的位置确定:如图所示,设交点P 到右端Q 的距离为x ,则由几何关系得:x y /tan =θ21/2/tan 20202===∴dmv qLU d mv U qL yx θ答案:见解析例2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 ,电势差为U ,一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从O 点沿垂直于极板的方向射出,最远到达A 点,然后返回,如图1—8—3所示,OA =h ,此电子具有的初动能是 ( )A .U edh B .edUh C .dheU D .d eUh解析:电子从O 点到A 点,因受电场力作用,速度逐渐减小,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电子仅受电场力,由能量关系:OA eU mv =2021,又E =U /d ,h d U Eh U OA ==,所以deUh mv =2021 . 答案:D .例3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平行于两极板的速度v 0进入匀强电场,如图1—8—4所示.如果两极板间电压为U ,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 、板长为L .设粒子束不会击中极板,则粒子从进入电场到飞出极板时电势能的变化量为 .(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解析:水平方向匀速,则运动时间t =L/ v 0 ①竖直方向加速,则侧移221at y = ② 且dmqUa =③ 由①②③得222mdv qULy =则电场力做功20222220222v md L U q mdv qUL d U q y qE W =⋅⋅=⋅= 由功能原理得电势能减少了2022222v md L U q 答案:减少222222v md L U q 例4如图1—8-5所示,离子发生器发射出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离子,从静止经加速电压U 1加速后,获得速度0v ,并沿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两平行板中央,受偏转电压U 2作用后,以速度v 离开电场,已知平行板长为l ,两板间距离为d ,求:①0v 的大小;②离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间t ;③离子在偏转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F ; ④离子在偏转电场中的加速度;图1—8—4图1—8-5⑤离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的横向速度y v ; ⑥离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v 的大小; ⑦离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的横向偏移量y ; ⑧离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θ的正切值tgθ解析:①不管加速电场是不是匀强电场,W =qU 都适用,所以由动能定理得: 0121mv qU =mqUv 20=∴ ②由于偏转电场是匀强电场,所以离子的运动类似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为速度为v 0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102qU mlv l t ==③d U E 2= F =qE =.d qU 2④mdqU m F a 2==⑤.mU qdl U qU ml md qU at v y 121222=•== ⑥1242222212220U md U ql U qd v v v y +=+=⑦1221222422121dU U l qU ml md qU at y =•==(和带电粒子q 、m 无关,只取决于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答案: 见解析基础演练1.如图l —8—6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从A 板向B 板运动,当到达B 板时速度为v ,保持两板间电压不变.则 ( )A .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v 也增大B .当减小两板间距离时,v 增大C .当改变两板间距离时,v 不变D .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电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延长 答案:CD2.如图1—8—7所示,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接,电子从负极板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且恰好从正极板边缘飞出,现在使电子入射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而电子仍从原位置射入,且仍从正极板边缘飞出,则两极板的间距应变为原来的 ( )图1—8-6A .2倍B .4倍C .0.5倍D .0.25倍 答案:C3.电子从负极板的边缘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恰好从正极板边缘飞出,如图1—8—8所示,现在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使两极板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电子的入射方向及位臀不变,且要电子仍从正极板边缘飞出,则电子入射的初速度大小应为原来的( )A .22B .21C .2D .2答案:B4.下列带电粒子经过电压为U 的电压加速后,如果它们的初速度均为0,则获得速度最大的粒子是 ( ) A .质子 B .氚核 C .氦核 D .钠离子Na +答案:A5.真空中有一束电子流,以速度v 、沿着跟电场强度方向垂直.自O 点进入匀强电场,如图1—8—9所示,若以O 为坐标原点,x 轴垂直于电场方向,y 轴平行于电场方向,在x 轴上取OA =AB =BC ,分别自A 、B 、C 点作与y 轴平行的线跟电子流的径迹交于M 、N 、P 三点,那么:(1)电子流经M ,N 、P 三点时,沿x 轴方向的分速度之比为 . (2)沿y 轴的分速度之比为 .(3)电子流每经过相等时间的动能增量之比为 . 答案:111 123 1356.如图1—8—12所示,一个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 ,以初速度v 0沿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方向飞入 匀强电场,已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 ,不计重力,问:(1)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 (2)电子进入电场的最大距离.(3)电子进入电场最大距离的一半时的动能.答案:(1)m eE(2)eE m v 220 (3)420m v7.如图1—8—13所示,A 、B 为两块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距离为d ,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上.在A 板上的中央P 点处放置一个电子放射源,可以向各个方向释放电子.设电子的质量m 、电荷量为e ,射出的初速度为v .求电子打在B 板上区域的面积.图1—8-8图1—8-9图1—8—12答案:eUd m v 222π8. 如图1—8—1 4所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 处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l 处,有一根管口比小球直径略大的竖直细管,管上口距地面h/2,为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的整个区域里加一个场强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求: (1)小球的初速度v 0. (2)电场强度E 的大小.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E k .答案:(1)hql v 20= (2)E=qhm gl2 (3)mgh E k =巩固提高1.一束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从同一位置,垂直于电场方向飞入匀强电场中,所有粒子的运动轨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所有粒子 ( ) A .都具有相同的质量 B .都具有相同的电荷量C .电荷量与质量之比都相同D .都是同位素 答案:C2.有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以相同的水平速度由P 点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它们分别落在下板的A 、B 、C 三处,已知两金属板的上板带负电荷,下板接地,如图1—8—1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落在A 、B 、C 三处的小球分别是带正电、不带电和带负电的 B 、三小球在该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 A <a B <a C C 、三小球从进入电场至落到下板所用的时间相等D 、三小球到达下板时动能的大小关系是E KC <E KB <E KA 答案:AB3.如图1—8—16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初速v 0从P 点倾斜向上进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若油滴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仍为v 0,则油滴最高点的位置 ( )A 、P 点的左上方B 、P 点的右上方C 、P 点的正上方D 、上述情况都可能 答案:A图1—8—14图1—8—15图1—8—164. 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微粒,进入匀强电场没有发生偏转,则该微粒的 ( ) A. 运动速度必然增大 B .运动速度必然减小C. 运动速度可能不变 D .运动加速度肯定不为零 答案:D5. 氘核(电荷量为+e ,质量为2m)和氚核(电荷量为+e 、质量为3m)经相同电压加速后,垂直偏转电场方向进入同一匀强电场.飞出电场时,运动方向的偏转角的正切值之比为(不计原子核所受的重力) ( )A .1:2B .2:1C .1:1D .1:4 答案:C6. 如图1-8-17所示,从静止出发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若加速电压为U 1、偏转电压为U 2,要使电子在电场中的偏移距离y 增大为原来的2倍(在保证电子不会打到极板上的前提下),可选用的方法有 ( ) A .使U 1减小为原来的1/2 B .使U 2增大为原来的2倍C .使偏转电场极板长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D .使偏转电场极板的间距减小为原来的1/2答案:ABD7.如图1-8-18所示是某示波管的示意图,如果在水平放置的偏转电极上加一个电压,则电子束将被偏转.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距离叫示波管的灵敏度,下面这些措施中对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有用的是 ( ) A .尽可能把偏转极板L 做得长一点 B .尽可能把偏转极板L 做得短一点C .尽可能把偏转极板间的距离d 做得小一点D .将电子枪的加速电压提高答案:AC8.一个初动能为E k 的电子,垂直电场线飞入平行板电容器中,飞出电容器的动能为2E k ,如果此电子的初速度增至原来的2倍,则它飞出电容器的动能变为 ( )A .4E kB .8E kC .4.5E kD .4.25E k 答案:D9. 电子所带电荷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1-8-19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滴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 ,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1)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势u ,当u=U 0时,使得某个质量为m 1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 为多少?图1-8-17图1-8-18(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U 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 2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 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答案:(1)01U gd m q =(2))2(22t dg U d m Q -=1.如图1—8—10所示,—电子具有100 eV 的动能.从A 点垂直于电场线飞 入匀强电场中,当从D 点飞出电场时,速度方向跟电场强度方向成1500角.则 A 、B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 AB = V .答案:300V2.静止在太空中的飞行器上有一种装置,它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形成向外发射的高速电子流,从而对飞行器产生反冲力,使其获得加速度.已知飞行器质量为M ,发射的是2价氧离子.发射离子的功率恒为P ,加 速的电压为U ,每个氧离子的质量为m .单位电荷的电荷量为e .不计发射氧离子后飞行器质量的变化,求:(1)射出的氧离子速度.(2)每秒钟射出的氧离子数.(离子速度远大于飞行器的速度,分析时可认为飞行器始终静止不动)答案:(1)2meU (2)eU P23.在匀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有A 、B 两点,有两个带电粒子先后由静止从A 点出发并通过B 点.若两粒子的质量之比为2:1,电荷量之比为4:1,忽略它们所受重力,则它们由A 点运动到B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2 B .2:1 C .1:2 D .2:1答案:A4.图1—8—20是静电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将磷酸盐和石英的混合颗粒由传送带送至两个竖直的带电平行板上方,颗粒经漏斗从电场区域中央处开始下落,经分选后的颗粒分别装入A 、B 桶中.混合颗粒离开漏斗进入电场时磷酸盐颗粒带正电,石英颗粒带负电,所有颗粒所带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均为10-5C /kg .若已知两板间的距离为10 cm ,两板的竖直高度为50 cm .设颗粒进入电场时的速度为零,颗粒间相互作用不计.如果要求两种颗粒离开两极板间的电场区域时有最大的偏转量且又恰好不接触到极板. (1)两极板间所加的电压应多大?(2)若带电平行板的下端距A 、B 桶底的高度H=1.3m ,求颗粒落至桶底时速度的大小.答案:(1)1×104V (2)1.36m/s图1-8-20图1—8—105.(20分)如图,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极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0.1 m,两极板间距离d=0.4 cm.有一束相同微粒组成的带电粒子流从两板中央平行于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落到下板上.已知微粒质量为m=2×10-6 kg,电荷量为q=+1×10-8 C,电容器电容为C=10-6 F,g取10 m/s2,求:(1)为使第一个微粒的落点范围在下极板中点到紧靠边缘的B点之内,则微粒入射速度v0应为多少?(2)若带电粒子落到AB板上后电荷全部转移到极板上,则以上述速度射入的带电粒子最多能有多少个落到下极板上?答案:(1)2.5 m/s<v0<5 m/s(2)600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带电粒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偏转电场,要使它离开偏转电场时偏转角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A.增加带电粒子的电荷量B.增加带电粒子的质量C.增大加速电压D.增大偏转电压答案:D2.一束带有等量电荷的不同离子从同一点垂直电场线进入同一匀强偏转电场,飞离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同一点,则()A.离子进入电场的初速度相同B.离子进入电场的初动量相同C.离子进入电场的初动能相同D.离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答案:C3. 一个示波器在工作的某一段时间内,荧光屏上的光点在x轴的下方,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在该段时间内的偏转电压情况是()A.有竖直方向的偏转电压,且上正下负B.有竖直方向的偏转电压,且上负下正C.有水平方向的偏转电压,且左正右负D.有水平方向的偏转电压,且右正左负答案:B4.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带电液滴1和2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O点自由释放后,分别抵达B、C两点,若AB=BC,则它们带电荷量之比q1:q2等于()A.1:2 B.2:1C.1: 2 D.2:1答案:B5. (2014年80中高二)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从A板向B板运动,当到达B板时速度为v,保持两板电压不变,则()A.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v增大B.当减小两板间距离时,v减小C.当改变两板间距离时,v不变D.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电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增大答案:CD6. (2014年西城期中)如图所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平行金属板在真空中水平放置,M、N为板间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M经过M点在电场线上向下运动,且未与下板接触,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N折回N点,则()A.粒子受静电力的方向一定由M指向NB.粒子在M点的速度一定比在N点的大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N点的大D.电场中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答案:B7.(2014年东城期中)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势差为U1,水平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势差为U2.一电子由静止开始经U1加速后,进入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刚好从下板边缘射出.不计电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U1,电子一定打在金属板上B.减小U1,电子一定打在金属板上C.减小U2,电子一定能从水平金属板间射出D.增大U2,电子一定能从水平金属板间射出答案:BC。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2-26 学科物理年级高三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案主题电场课时数量(全程或具体时间)第(3)课时授课时段8-10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相关知识点与应用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结合孩子的教案设计教学重点、难点高考必考知识点教学过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平行板电容器内的电场可以看做是匀强电场,其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式为E=Ud,其电势差与电容的关系式为C=QU.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一定等于零,即所受到的电场力与其他力平衡.(2)匀加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与其初速度方向同向.(3)匀减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与其初速度方向反向.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可将粒子的运动分解为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电场力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关系:⎩⎪⎨⎪⎧x =v 0t y =12at 2速度关系:⎩⎪⎨⎪⎧v x =v 0v y =at ,速度的偏转角的正切值tan θ=v y v x .4.在所讨论的问题中,带电粒子受到的重力远小于电场力,即mg ≪qE ,所以可以忽略重力的影响.若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跟电场力可以比拟,则要考虑重力的影响.总之,是否考虑重力的影响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5.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向心力为F =m v 2r (用m 、v 、r 表示)=mr (2πT )2(用m 、r 、T 表示)=mr ω2(用m 、r 、ω表示).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讨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加速或减速)的方法: (1)能量方法——能量守恒定律; (2)功和能方法——动能定理;(3)力和加速度方法——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例1 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A 、B 两平行板相距h ,上板A 带正电,现有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在B 板下方距离B 板为H 处,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运动,从B 板小孔进入板间电场.图1(1)带电小球在板间做何种运动?(2)欲使小球刚好打到A 板,A 、B 间电势差为多少?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涉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运动规律,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曲线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研究,涉及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例2如图2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板长为10 cm,两板相距2 cm.一束电子以v0=4.0×107 m/s的初速度从两板中央水平射入板间,然后从板间飞出射到距板右端L为45 cm、宽D为20 cm 的荧光屏上.(不计电子重力,荧光屏中点在两板间的中线上,电子质量m=9.0×10-31 kg,电荷量e =1.6×10-19 C)求:图2(1)电子飞入两板前所经历的加速电场的电压;(2)为使带电粒子能射到荧光屏的所有位置,两板间所加电压的取值范围.三、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交变电场作用下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粒子的运动性质;由于电场力周期性变化,粒子的运动性质也具有周期性;研究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需要分段研究,特别注意带电粒子进入交变电场的时间及交变电场的周期.例3带正电的微粒放在电场中,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带电微粒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微粒在0~1 s内的加速度与1 s~2 s内的加速度相同B.微粒将沿着一条直线运动C.微粒做往复运动D.微粒在第1 s内的位移与第3 s内的位移相同四、带电粒子在电场(复合场)中的圆周运动解决电场(复合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是分析向心力的来源,指向圆心的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的提供有可能是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也有可能是单独的重力或电场力.有时可以把复合场中的圆周运动等效为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找出等效“最高点”和“最低点”.例4如图4所示,半径为r的绝缘细圆环的环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与环面平行.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环上,可沿环做无摩擦的圆周运动,若小球经A点时,速度v A的方向恰与电场垂直,且圆环与小球间沿水平方向无力的作用,求:图4(1)速度v A的大小;(2)小球运动到与A点对称的B点时,对环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的大小.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如图5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图5A .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 .电势能逐渐增加C .动能逐渐增加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如图6所示,一电子沿x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为OCD ,已知O A =A B ,电子过C 、D 两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 Cy 和v Dy ;电子在OC 段和OD 段动能的变化量分别为ΔE k1和ΔE k2,则( )图6A .v Cy ∶v Dy =1∶2B .v Cy ∶v Dy =1∶4C .ΔE k1∶ΔE k2=1∶3D .ΔE k1∶ΔE k2=1∶43.(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如图7甲所示,在间距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A 、B 之间有一电子,在A 、B 之间加上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电压,在t =0时刻电子静止且A 板电势比B 板电势高,则( )图7A .电子在A 、B 两板间做往复运动B .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电子一定会碰上A 板C .当t =T2时,电子将回到出发点D .当t =T2时,电子的位移最大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圆周运动)如图8所示,ABCD为竖直放在场强为E=104N/C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轨道,其中轨道的ABC部分是半径为R=0.5 m的半圆环(B为半圆弧的中点),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半圆环相切于C点,D为水平轨道的一点,而且CD=2R,把一质量m=100 g、带电荷量q=10-4 C的负电小球,放在水平轨道的D点,由静止释放后,在轨道的内侧运动.g=10 m/s2,求:图8(1)它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2)它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题组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1.图1为示波管中电子枪的原理示意图,示波管内被抽成真空.A为发射电子的阴极,K为接在高电势点的加速阳极,A、K间电压为U,电子离开阴极时的速度可以忽略,电子经加速后从K的小孔中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如果A、K间距离减半而电压仍为U,则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仍为vB.如果A、K间距离减半而电压仍为U,则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变为v/2C.如果A、K间距离不变而电压减半,则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变为2 2 vD.如果A、K间距离不变而电压减半,则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变为v/22.如图2所示,M 、N 是真空中的两块平行金属板,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由小孔进入电场,当M 、N 间电压为U 时,粒子恰好能到达N 板,如果要使这个带电粒子到达M 、N 板间距的12后返回,下列措施中能满足要求的是(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图2A .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12B .使M 、N 间电压加倍C .使M 、N 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D .使初速度和M 、N 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12题组二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3.如图3所示,氕、氘、氚的原子核以初速度为零经同一电场加速后,又经同一匀强电场偏转,最后打在荧光屏上,那么( )图3A .经过加速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力对氚核做的功最多B .经过偏转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力对三种核做的功一样多C .三种原子核打在屏上的速度一样大D .三种原子核都打在屏上同一位置处4.如图4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极板的过程中( )图4A.它们运动的时间t Q>t PB.它们运动的加速度a Q<a PC.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 P∶q Q=1∶2D.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 k P∶ΔE k Q=1∶25.如图5所示,静止的电子在加速电压U1的作用下从O经P板的小孔射出,又垂直进入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在偏转电压U2的作用下偏转一段距离.现使U1加倍,要想使电子射出电场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应该( )图5A.使U2变为原来的2倍B.使U2变为原来的4倍C.使U2变为原来的2倍D.使U2变为原来的1/2倍6.如图6所示,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内,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已知板长为L,平行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粒子通过平行板的时间为t,则(不计粒子的重力)( )图6A .在前t 2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qU4B .在后t2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3qU8C .在粒子下落前d 4和后d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2D .在粒子下落前d 4和后d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1 题组三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圆周运动7.两个共轴的半圆柱形电极间的缝隙中,存在一沿半径方向的电场,如图7所示.带正电的粒子流由电场区域的一端M 射入电场,沿图中所示的半圆形轨道通过电场并从另一端N 射出,由此可知( )图7A .若入射粒子的电荷量相等,则出射粒子的质量一定相等B .若入射粒子的电荷量相等,则出射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C .若入射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相等,则出射粒子的速率一定相等D .若入射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相等,则出射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8.如图8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圆轨道固定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与斜面的交点为A ,直径AB 垂直于斜面,直径CD 和MN 分别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它们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刚好能静止于圆轨道内的A 点.现对该小球施加一沿圆环切线方向的瞬时速度,使其恰能绕圆环完成圆周运动.下列对该小球运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图8 A .小球一定带负电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动能最小 C .小球运动到M 点时动能最小 D .小球运动到D 点时机械能最小 题组四 综合应用9.如图9所示,ABCDF为一绝缘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AB与电场线平行,BCDF是与AB相切、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今有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小球经过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A点与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间的电势差为多大?图910.如图10所示,长L=0.20 m的丝线的一端拴一质量为m=1.0×10-4 kg、带电荷量为q=+1.0×10-6 C的小球,另一端连在一水平轴O上,丝线拉着小球可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2.0×103 N/C.现将小球拉到与轴O在同一水平面上的A点,然后无初速度地将小球释放,取g=10 m/s2.求:(1)小球通过最高点B时速度的大小;(2)小球通过最高点时,丝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11.如图11所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板间距d=0.04 m,两板间的电压U=400 V,板间有一匀强电场.在A、B两板上端连线的中点Q的正上方,距Q为h=1.25 m的P点处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已知小球的质量m=5×10-6 kg,电荷量q=5×10-8 C.设A、B板足够长,g取10 m/s2.试求:(1)带正电的小球从P点开始由静止下落,经多长时间和金属板相碰;(2)相碰时,离金属板上端的竖直距离多大.例一解析(1)带电小球在电场外只受重力的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电场中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mg (H +h )-qU AB =0-12mv 20解得U AB =m [v 20-2g H +h ]2q例2 解析 (1)设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 1,由动能定理可得eU 1=12mv 20-0 化简得U 1=mv 202e代入数据得U 1=4.5×103 V.(2)如图所示,设电子飞出偏转电场时速度为v 1,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偏转电压为U 2,偏转位移为y ,则:y =12at 2=U 2e 2dm (lv 0)2 tan θ=v y v 0=U 2eldmv 20=yl /2由此看出,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不论偏转电压多大,电子都像是从偏转电场的两极板间中线的中点沿直线射出一样,射出电场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恰好打在荧光屏的边缘上,结合图可得 tan θ=D /2L +l2=D2L +lU 2=Ddmv 20el 2L +l代入所有数据得U 2=360 V因此偏转电压在-360 V ~360 V 范围内时,电子可打在荧光屏上的任何位置. 答案 (1)4.5×103 V (2)-360 V ~360 V 例3 答案 BD解析 带正电的微粒放在电场中,第1 s 内加速运动,第2 s 内减速至零,故B 、D 对. 例4解析 (1)在A 点,小球在水平方向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E =m v 2Ar所以小球在A 点的速度v A =qEr m.(2)在小球从A 到B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即 2qEr =12mv 2B -12mv 2A 小球在B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方向有F B -qE =m v 2Br解以上两式得小球在B 点对环的水平作用力为:F B =6qE . 答案 (1)qEr m(2)6qE1. 答案 BD解析 对带电粒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 合≠0,则A 错.由图可知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与v 0方向相反,F 合对粒子做负功,其中mg 不做功,Eq 做负功,故粒子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B 正确,C 错误.F 合恒定且F 合与v 0方向相反,粒子做匀减速运动,D项正确.2.答案 AD 3.答案 B解析 粒子先向A 板做半个周期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半个周期的匀减速运动,经历一个周期后速度为零,以后重复以上过程,运动方向不变,选B. 4答案 (1)25 m/s (2)5 N解析 (1)小球从D 至B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qE (2R +R )-mgR =12mv 2B解得:v B =25 m/s(2)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qE =m v 2BRF N =qE +m v 2BR=5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N ′=F N =5 N.题组一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1.答案 AC 2.答案 BD解析 由qE ·l =12mv 20,当v 0变为22v 0时l 变为l2;因为qE =q Ud,所以qE ·l =q U d ·l =12mv 20,通过分析知B 、D 选项正确.题组二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 3.答案 BD解析 同一加速电场、同一偏转电场,三种原子核带电荷量相同,故在同一加速电场中电场力对它们做的功都相同,在同一偏转电场中电场力对它们做的功也相同,A 错,B 对;由于质量不同,所以三种原子核打在屏上的速度不同,C 错;再根据偏转距离公式或偏转角公式y =l 2U 24dU 1,tan θ=lU 22dU 1知,与带电粒子无关,D 对.4.答案 C解析 设两板距离为h ,P 、Q 两粒子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分别为a P 和a Q ,粒子P 到上极板的距离是h2,它们做类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均为l .则对P ,由l =v 0t P ,h 2=12a P t 2P ,得到a P =hv 20l 2;同理对Q ,l =v 0t Q ,h =12a Q t 2Q ,得到a Q =2hv 20l2.由此可见t P =t Q ,a Q =2a P ,而a P =q P E m,a Q =q Q E m,所以q P ∶q Q =1∶2.由动能定理得,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 k P ∶ΔE k Q =ma P h2∶ma Q h =1∶4.综上所述,C 项正确.5.答案 A解析 电子加速有qU 1=12mv 20电子偏转有y =12·qU 2md (lv 0)2联立解得y =U 2l 24U 1d ,显然选A.6答案 BD解析 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a =Eq m =Uqdm ,t 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上的位移y =12at 2=d 2,前t 2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上的位移y 1=12a t 24=d 8,后t 2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上的位移y 2=y -y 1=38d .由公式W =Fl 可知前t 2、后t 2、前d4、后d 4电场力做的功分别为W 1=18qU ,W 2=38qU ,W 3=14qU ,W 4=14qU . 题组三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圆周运动 7.答案 BC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粒子在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提供向心力qE =m v 2r 得r =mv 2qE,r 、E 为定值,若q 相等则12mv 2一定相等;若qm 相等,则速率v 一定相等,故B 、C 正确.8.答案 ABD解析 小球能静止于A 点,说明小球在A 点所受的合力为零,电场力一定与场强方向相反,小球带负电,A 正确;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F 是不变的,方向沿AB 直径方向由B 指向A ,小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F 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小球运动到B 点时动能最小,B 正确,C 错误;在圆环上,D 点的电势最低,小球在D 点的电势能最大,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小球运动到D 点时机械能最小,D 正确. 题组四 综合应用9.解析 小球从A 到D 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即重力和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12mv 2=qU AD -mg ·2R小球在D 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2R联立解得U AD =5mgR2q所以U AB =U AD =5mgR2q.10.答案 (1)2 m/s (2)3.0×10-3 N解析 (1)小球由A 运动到B ,其初速度为零,电场力对小球做正功,重力对小球做负功,丝线拉力不做功,则由动能定理有:qEL -mgL =mv 2B2,v B =2qE -mg L m=2 m/s(2)小球到达B 点时,受重力mg 、电场力qE 和拉力F T B 作用,经计算mg =1.0×10-4×10 N =1.0×10-3 NqE =1.0×10-6×2.0×103 N =2.0×10-3 N因为qE >mg ,而qE 方向竖直向上,mg 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做圆周运动,其到达B 点时向心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由此可以判断出F T B 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T B +mg -qE =mv 2B LF T B =mv 2B L+qE -mg =3.0×10-3 N11.答案 (1)0.52 s (2)0.102 m解析 (1)设小球从P 到Q 需时间t 1,由h =12gt 21得t 1= 2h g=2×1.2510s =0.5 s ,小球进入电场后其飞行时间取决于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a ,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以求出小球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qE =ma ,E =U d ,d 2=12at 22,以上三式联立,得t 2=dmqU=0.04×5×10-65×10-8×400s =0.02 s ,运动总时间t =t 1+t 2=0.5 s +0.02 s =0.52 s.(2)小球由P 点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始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时间t 内的位移为y =12gt 2=12×10×(0.52)2 m =1.352 m. 相碰时,与金属板上端的竖直距离为s =y -h =1.352 m -1.25 m =0.102 m.。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地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进行计算;2、了解示波管的工作原理,体会静电场知识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能的运动状态知识点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减速运动 要点进阶:(1) 受力分析:与力学中受力分析方法相同,知识多了一个电场力而已.如果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则电场力为恒力(qE ),若在非匀强电场,电场力为变力.(2) 运动过程分析: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减)速直线运动.(3) 两种处理方法:①力和运动关系法——牛顿第二定律:带电粒子受到恒力的作用,可以方便地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速度、时间和位移等.②功能关系法——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通过电势差为U AB 的两点时动能的变化是k E ∆,则21222121mv mv E qU k AB -=∆=.例:如图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 ,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上,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正电荷穿过正极板上的小孔以v 0进入电场,到达负极板时从负极板上正对的小孔穿出.不计重力,求:正电荷穿出时的速度v 是多大?解法一、动力学:由牛顿第二定律:mdqUm qE m F a ===① 由运动学知识:v 2-v 02=2ad ② 联立①②解得:202v mqU v +=解法二、动能定理:2022121mv mv qU -= 解得202v mqU v += 讨论:(1)若带电粒子在正极板处v 0≠0,由动能定理得qU=21mv 2-21mv 02 解得v=202qU v m + (2)若将图中电池组的正负极调换,则两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变为水平向左,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穿过左极板的小孔进入电场,在电场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①若v 0>2qUm,则带电粒子能从对面极板的小孔穿出,穿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 , 有 -qU=21mv 2-21mv 02 解得v=202qU v m -②若v 0<2qUm,则带电粒子不能从对面极板的小孔穿出,带电粒子速度减为零后,反方向加速运动,从左极板的小孔穿出,穿出时速度大小v=v 0.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距左极板的最远距离为x ,由动能定理有: -qEx=0-21mv 02 又E=Ud(式d 中为两极板间距离) 解得x=202mdv qU .知识点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要点进阶:高中阶段定量计算的是,带电粒子与电场线垂直地进入匀强电场或进入平行板电容器之间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1) 受力分析: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垂直射入匀强电场中,受到恒定电场力(F=Eq )作用,且方向与初速度v 0垂直.(2)运动状态分析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垂直射入匀强电场中,受到恒力的作用,初速度与电场力垂直,做类平抛运动,其轨迹是抛物线:在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平行于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U E d qUa md L t v ===偏转电场强度:,粒子的加速度:,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间:(U 为偏转电压,d 为两板间的距离,L 为偏转电场的宽度(或者是平行板的长度),v 0为经加速电场后粒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3)常用处理方法: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垂直电场线方向的速度0v v x = 沿电场线方向的速度是0mdv qULat v y == 合速度大小是:22yx v v v += ,方向:2tan mdv qULv v xy ==θ 离开电场时沿电场线方向发生的位移222122qUL y at mdv == 偏转角度也可以由边长的比来表示,过出射点沿速度方向做反向延长线,交入射方向于点Q ,如图:设Q点到出射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为x,则xy=θtan又222122qULy atmdv==,200tan yv qULv mdvθ==解得:2Lx=即带电粒子离开平行板电场边缘时,都是好象从金属板间中心线的中点2L处沿直线飞出的,这个结论可直接引用.知识点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的综合要点进阶: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由静止开始,先经过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再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两金属板板长为l,间距为d,板间电压为U2.1、粒子射出两金属板间时偏转的距离y加速过程使粒子获得速度v0,由动能定理21100212qUqU mv vm==得.偏转过程经历的时间vlt=,偏转过程加速度2qUadm=,所以偏转的距离222220111224qU U lly at()dm v U d===.可见经同一电场加速的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偏移量,与粒子q 、m 无关,只取决于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2、偏转的角度ϕ偏转的角度222102y v qU l U ltan v U ddmv ϕ===. 可见经同一电场加速的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偏转角度,也与粒子q 、m 无关,只取决于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知识点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应用:示波管 要点进阶: 1、构造主要由电子枪、竖直偏转电极YY '、水平偏转电极XX '和荧光屏等组成.如图所示:2、工作原理电子枪只是用来发射和加速电子.在XX '、YY '都没有电压时,在荧光屏中心处产生一个亮斑. 如果只在YY '加正弦变化电压U =U m sinω t 时,荧光屏上亮点的运动是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在荧光屏上看到一条竖直方向的亮线.如果只在XX '加上跟时间成正比的锯齿形电压(称扫描电压)时,荧光屏上亮点的运动是不断重复从左到右的匀速直线运动,扫描电压变化很快,亮点看起来就成为一条水平的亮线.如果同时在XX '加扫描电压、YY '加同周期的正弦变化电压,荧光屏亮点同时参与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简谐运动,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曲线为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 【典型例题】类型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例1、如图所示,地面上某个空间区域存在这样的电场,水平虚线上 方为场强1E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虚线下方为场强2E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一、教学目标1、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分析方法2、理解带点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所遵循的规律3、知道示波管的工作原理,会分析有关问题二、重难点1、带点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问题2、有关示波管问题三、知识点梳理1、研究带点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两种方法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一个综合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的方法与质点动力学相同,它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力学规律,处理问题的要点是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物理过程,弄清在不同的物理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性质,并选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在解题时,主要可以选用下面两种方法.(1)力和运动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用牛顿第二定律找出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速度、位移等.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受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的情况。
(2)功和能的关系——动能定理:根据电场力对带电粒子所做的功,引起带电粒子的能量发生变化,利用动能定理研究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研究带电粒子的速度变化、经历的位移等.这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不均匀的电场.2、带电粒子的重力是否忽略的问题若所讨论的问题中,带电粒子受到的重力远远小于电场力,即mg qE,则可忽略重力的影响.忽略粒子的重力并不是忽略粒子的质量.反之,若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跟电场力可以比拟.譬如,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带电油滴在电场中平衡,显然这时就必须考虑重力了.若再忽略重力,油滴平衡的依据就不存在了.总之,是否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2)带电粒子: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3、带电粒子的加速(1)运动状态分析:带电粒子沿平行电场线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减)速直线运动。
第2课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真题回放】1.(2010江苏)制备纳米薄膜装置的工作电极可简化为真空中间距为d 的两平行极板,如图甲所示,加在极板A 、B 间的电压U AB 作周期性变化,其正向电压为U 0,反向电压为-kU 0(k>1),电压变化的周期为2r ,如图乙所示。
在t=0时,极板B 附近的一个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受电场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
若整个运动过程中,电子未碰到极板A ,且不考虑重力作用。
(1)若54k =,电子在0—2r 时间内不能到达极板A ,求d 应满足的条件; (2)若电子在0—2r 时间未碰到极板B ,求此运动过程中电子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3)若电子在第N 个周期内的位移为零,求k 的值。
【解析】(1)电子在 0~τ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01eU a md= 位移21112x a τ=在τ~2τ时间内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0254eU a md = 初速度的大小 11v a τ= 匀减速运动阶段的位移21222v x a = 依据题,12d x x >+ 解得d > (2)在2n τ~(21)n τ+,(n =0,1,2,……99)时间内速度增量 11v a τ∆= 在(21)n τ+~2(1)n τ+,(n =0,1,2,……99)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2a '= 速度增量22v a τ'∆=-(a)当0≤τ~2n τ<τ时, 电子的运动速度 v =n △v 1+n △v 2+a 1(t-2n τ)解得v=[t-(k+1)n τ] 0ekU md ,(n =0,1,2, (99)(b)当0≤t -(2n+1)τ<τ时, 电子的运动速度v =(n+1) △v 1+n △v 2-2a ' [t-(2n+1)τ]解得v =[(n+1)(k+1)τ-kt]0eU dm ,(n =0,1,2, ……,99) (3)电子在2(N-1)τ ~(2N-1)τ时间内的位移x 2N-1=v 2N-2τ+12a 1τ2 电子在(2N-1)τ~2N T 时间内的位移x 2N =v2N-1τ-1222a τ' v 2N-2=(N-1)(1-k)τ0eU dm v 2N-1=(N -Nk+k)τ0eU dm依题意得x 2N-1+x 2N =0 解得:4143N k N -=- 2、【2013上海高考】(12分)半径为R ,均匀带正电荷的球体在空间产生球对称的电场;场强大小沿半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E 0已知,E -r 曲线下O -R 部分的面积等于R-2R 部分的面积。
(1)写出E -r 曲线下面积的单位;(2)己知带电球在r ≥R 处的场强E =kQ /r 2,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该均匀带电球所带的电荷量Q 为多大?(3)求球心与球表面间的电势差△U ;(4)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负电荷在球面处需具有多大的速度可以刚好运动到2R 处?答案:(1)V (伏特)(2)02Q E k R= 20E R Q k = (3)01""2U S E R ∆==(4)由动能定理2001122mv q U q E R =∆= 3.【2014江苏高考.7】一带正电的小球向右水平抛入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 .做直线运动B .做曲线运动C .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 .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由题意知,小球受重力、电场力作用,合外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夹角为钝角,故小球做曲线运动,所以A 错误;B 正确;在运动的过程中合外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所以C 正确;D 错误。
4. [2014·安徽卷.22] (14分)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 ,极板间距离为d ,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解析] (1)由v 2=2gh 得v =(2)在极板间带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有mg -qE =ma 0-v 2=2ad 得E =qd mg (h +d ) U =Ed Q =CU 得Q =C q mg (h +d )(3)由h =21gt 12、0=v +at 2、t =t 1+t 2 可得t =h h +d g 2h4.【2015山东-20】如图甲,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 ,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t =0时刻,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 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3~0T 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 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边缘飞出。
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
关于微粒在T ~0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末速度大小为02v B.末速度沿水平方向 C.重力势能减少了mgd 21 D.克服电场力做功为m gd 【答案】BC5.【2015天津-7】如图所示.氕核、氘核、氚核三种粒子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地飘入电场线水平向右的加速电场E 1 ,之后进入电场线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 2发生偏转,最后打在屏上。
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不计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那么A .偏转电场E 2对三种粒子做功一样多B .三种粒子打到屏上的速度一样大C .三种粒子运动到屏上所用的时间相同D .三种粒子一定打到屏上的同一位置【答案】AD6.【2015安徽-23】(16分)在xOy 平面内,有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图中未画出),由A 点斜射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B 和C 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l 0为常数。
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
求:(1)粒子从A 到C 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图乙2图甲v 0(2)粒子从A 到C 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C 点时的速率。
【答案】(1)03AC W qEl =(2)t =(3)C v = 7.【2015北京-24】真空中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可以作为光电转换装置,如图所示,光照前两板都不带电。
以光照射 A 板,则板中的电子可能吸收光的能量而逸出。
假设所有逸出的电子都垂直于 A 板向 B 板运动,忽略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保持光照条件不变 ,a和 b 为接线柱。
已知单位时间内从 A 板逸出的电子数为 N ,电子逸出时的最大动能为 ,元电荷为 e 。
( 1 ) 求 A 板和 B 板之间的最大电势差m U ,以及将 a 、b 短接时回路中的电流 I 短( 2 ) 图示装置可看作直流电源,求其电动势 E 和内阻 r 。
( 3 ) 在 a 和 b 之间连接一个外电阻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 ,外电阻上的消耗电功率设为 P ;单位时间内到达 B 板的电子,在从 A 板运动到 B 板的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之和设为 K E ∆。
请推导证明: K E P ∆= 。
( 注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中做必要的说明 )【解析】A 板中逸出的电子累积在 B 板上,在 A 、B 两板间形(1) A 板中逸出的电子累积在 B 板上,在 A 、B两板间形成由 A 指向 B 的电场。
从 A 板后续逸出的电子在向 B 板运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做减速运动。
达到稳定状态时,从 A 板逸出的最大动能的电子到 B 板时动能恰好为零。
根据动能定理 m Km eU E 0-=-① 从而得到 eE U Km m = ② 若将 a 、b 短接,则两板间电势差为零,从而两板间无电场,从 A 板逸出的电子均能完整通过整个回路,即短路电流Ne I =短 ③(2)当外电路断路时,A 、B 两板间电压为该直流电源的电动势。
e E U E Km m ==④ 电源内阻2Km NeE I E r ==短 ⑤ (3)证明:设连接外电阻之后,单位时间内到达 B 板的电子个数为则回路中电流 e N I '=⑥ 外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 P=UI ⑦单位时间内到达 B 板的电子,从 A 板运动到 B 板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之和为Ue N E K '=∆⑧ 综合⑥⑦⑧式可得,K E P ∆= ⑨8.【2016北京-23】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平行于版面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并从另一侧射出。
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加速电场电压为0U ,偏转电场可看做匀强电场,极板间电压为U ,极板长度为L ,板间距为d 。
(1)忽略电子所受重力,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初速度v 0和从电场射出时沿垂直版面方向的偏转距离Δy ;(2)分析物理量的数量级,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在解决(1)问时忽略了电子所受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其原因。
已知22.010V U =⨯,24.010m d -=⨯,319.110kg m -=⨯,191.610C e -=⨯,2110m/s g =。
(3)极板间既有电场也有重力场。
电势反映了静电场各点的能的性质,请写出电势ϕ的定义式。
类比电势的定义方法,在重力场中建立“重力势”的G ϕ概念,并简要说明电势和“重力势”的共同特点。
【答案】(1)204UL U d(2)不需要考虑电子所受的重力(3)p E q ϕ=、电势ϕ和重力势G ϕ都是反映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仅仅由场自身的因素决定9.【2016上海高考-32】如图(a ),长度L =0.8m 的光滑杆左端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A ,其电荷量Q =71.810C -⨯;一质量m =0.02kg ,带电量为q 的小球B 套在杆上。
将杆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某非均匀外电场中,以杆左端为原点,沿杆向右为x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点电荷A 对小球B 的作用力随B 位置x 的变化关系如图(b )中曲线I 所示,小球B 所受水平方向的合力随B 位置x 的变化关系如图(b )中曲线II 所示,其中曲线II 在0.16≤x ≤0.20和x ≥0.40范围可近似看作直线。
求:(静电力常量92910N m /C k =⨯⋅)(1)小球B 所带电量q;(2)非均匀外电场在x =0.3m 处沿细杆方向的电场强度大小E ;(3)在合电场中,x =0.4m 与x =0.6m 之间的电势差U 。
(4)已知小球在x =0.2m 处获得v =0.4m/s 的初速度时,最远可以运动到x =0.4m 。
若小球在x =0.16m 处受到方向向右,大小为0.04N 的恒力作用后,由静止开始运动,为使小球能离开细杆,恒力作用的做小距离s 是多少?解析:(1)由图可知,当x =0.3m 时,120.018qQ F k x==N ,因此261110F x q kQ -==? C (2)设在x =0.3m 处点电荷与小球间作用力为F 2,F 合=F 2+qE 因此2460.0120.018N /C 310N /C 110F F E q ----===-?´合,电场在x =0.3m 处沿细秆方向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410N /C ,方向水平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