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天气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84 MB
- 文档页数:30
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天气》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多变的天气》。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如何观察天气变化,以及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气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天气现象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天气预报的解读,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重点:天气的基本概念,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现象图片,PPT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和讨厌的天气,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 天气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定义,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3. 观察天气变化(5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变化,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表,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
5. 随堂练习(10分钟)6. 天气对我们的影响(10分钟)讲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定义2. 常见的天气现象3. 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4. 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并分析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天气知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开展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气象科学,了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天气基本概念讲解3. 观察天气变化的例题讲解4. 天气对我们的影响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气现象图片,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