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成因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41.18 KB
- 文档页数:2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成因及对策研究张彤东北师范大学摘要: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却也频频发生。
虚假会计信息严重干扰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投资者利益,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经常使用的财务报告舞弊性手段层出不穷,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舞弊方式、成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归纳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的概述并总结了其主要手段,据此出了舞弊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对策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会计信息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也日趋激烈。
结果,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研究财务舞弊的手段,原因和对策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政府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同时,进一步优化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及手段(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通常各有各的目的与手段,而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为了粉饰报表以求得更多更好的融资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采取的行为。
2011年到2017年12月末为止,中国证监会一共发出了13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尚未正式做出处罚的对象。
而在这些处罚案例中,有近乎半数案子同时处罚了中介机构(券商、会计师、评估师等),近2/3涉及收入造假。
举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万福生科在2013年3月2日公告称,公司经自查发现,2008年到2011年里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这家于2011年9月27日才挂牌上市的公司,从2008年到2012年上半年这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累计已披露的虚增收入已高达将近9.28亿元。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防范对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上市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目标。
然而,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出现了财务舞弊的情况。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利用虚构、故意误导等手段,误导投资者、欺骗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达到不正当获利的行为。
本文将围绕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动因和防范对策进行论述。
一、动因分析1、经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动因之一是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很多公司为了达到高定价或高估值而采取财务欺诈。
公司高层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这些行为,推高公司股票价格的同时也推高了自己的薪酬福利。
2、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市场份额与利润不断扩大是企业不懈的努力目标。
然而,一些企业在寻求竞争优势和保持增长时,出现了不择手段的的做法,通过财务舞弊来掩盖财务状况真实情况。
他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忽视了公司的健康运营。
3、监管不到位有时,企业采取财务舞弊行为是因为监管不到位。
尽管中国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质量、审查力度等方面加强了监管,但还是不能彻底扼杀舞弊行为。
此外,监管机构内部曾经出现过一些腐败分子,其行为也很容易导致企业有机可乘。
二、防范对策1、加大对公司治理的监管力度企业治理结构是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管机构制定的准则和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透明度,以充分保障投资者利益,确保企业治理结构的健康运转。
2、加强财务审计做好财务审计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手段。
为了避免舞弊行为,公司应通过财务审计暴露出违规行为。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其审计工作应偏重于掌握风险,避免出现审计工作被误导的情况。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应该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避免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和外部人员的不当干涉,使公司规范运营,减少各类风险的发生,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和真实。
结语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对投资者、股东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不断涌现。
财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操纵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案例一:中梁地产财务造假中梁地产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公司,由于其过高的销售业绩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中梁地产存在大量财务造假行为。
公司将未来多年的项目销售收入提前确认为当期收入,虚增了公司的利润。
此外,中梁地产还通过虚假财务信息来夸大自己的资产规模,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最终,中梁地产因为财务造假被监管机构处罚,并受到了投资者的诉讼。
案例二:雪国瑞达控股欺诈发行雪国瑞达控股是一家中国大陆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铝制品的生产。
该公司在2017年进行了非公开发行,而非公开发行的对象正是其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
通过这种方式,雪国瑞达控股通过虚增募资金额、虚构资金用途等手段实施了欺诈发行。
监管机构最终发现了其财务欺诈行为,对该公司实施了处罚,并追究了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案例三:万科A股价操纵案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万科集团在2016年面临了一起涉及A股市场的操纵案。
万科集团涉嫌协同股价运作旗下股份,通过内部人员交易和虚假宣传来操纵公司股价,造成投资者的巨额损失。
监管部门最终对涉案公司和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并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
以上案例只是当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冰山一角。
财务舞弊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的个人动机和盈利压力等。
在防范财务舞弊方面,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核,增加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惩治力度。
同时,投资者也应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避免投资风险。
此外,上市公司自身也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机制,加强公司治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减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和防范对策摘要反应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会计信息真实性饱受困扰。
不少知名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曝光,也让我们意识到财务舞弊手段的多样性,其危害也在进一步加深。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侵害投资者的利益,而且破坏证券市场秩序,影响证券市场的成熟发展,扭曲了资本市场向市场化的进一步迈进,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严惩财务舞弊行为、防范治理造假之举已迫在眉睫。
国内外专家对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等已有相关研究,本文在总结舞弊动因的条件下,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不同业务过程入手,研究归纳上市公司可能容易采取的财务舞弊手段和表现特征,基于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的处罚公告,对现阶段的舞弊手段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最后,从企业人员、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外部审计监督四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建言献策。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手段防范对策A Research on financial fraud mean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isted companiesAbstract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reac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s authenticity. However,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inancial fraud after another, troubled the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exposure of many well-known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problem let us realize that the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 have become diversified, and the harm being further deepened.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behavior not only blows to investor confidence, but also destroys the order of securities market.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punish,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financial fraud.Based on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do som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mea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different business cycles of a company’s business activities,and reveals different financial fraud methods that listed companies would take and the signs that their fraudactivities display.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fraud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based on punishment announcement of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on listed companies.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related suggestions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from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s well as external supervision of audit.Keywords: financial fraud, fraud mean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raud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步入21 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浅析——基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的思考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频频出现,给投资者和整个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其中,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典型案例。
本文将从这一案例出发,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和影响,并探讨如何加强监管和防控,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一、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背景与原因康美药业是一家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药企。
在2018年,一份匿名举报信揭露了康美药业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经过调查,康美药业被发现虚增了销售额、减少了费用支出等财务造假行为,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造假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些根本原因。
首先,康美药业高管追求短期业绩表现,为了达到市场预期,采取了肆意夸大业绩的手段。
其次,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强大的市场压力和监管层的要求导致了企业高管在财报中不断地夸大利润和业绩。
同时,康美药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审计监管体系也存在漏洞,给了高管们造假的机会。
二、财务造假案的影响和教训财务造假不仅对康美药业和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的信任度和稳定性。
一方面,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的原则,造成了投资者的财产损失。
另一方面,由于康美药业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代表,造假行为让投资者对整个上市公司体系产生了质疑和怀疑,使得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活动减少。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广泛的重视和思考。
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审计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和惩罚财务造假行为。
其次,上市公司自身要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监控,完善内部控制流程,推动公司治理水平提升。
此外,还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审慎性和辨别力,增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能力。
三、提升市场透明度和公信力的建议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审计监管体系。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防治措施——基于康美药业舞弊案例引言康美药业舞弊案是中国资本市场实施最大一起蓄意误导投资者案件之一。
公司以虚假销售收入、透亮度欠缺等方法隐瞒公司真实财务状况,严峻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揭示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严峻问题。
本文将以康美药业舞弊案为例,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1.压力和动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首要原因是来自经营压力和动机。
公司面临业绩压力时,为了维持股价水平宁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可能会通过虚增收入、隐瞒亏损等手段做出虚假的财务报告。
2.缺乏有效监督与审计机制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督与审计机制存在一定问题。
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往往能够染指审计工作,影响审计结果。
同时,审计机构也可能面临股东压力和商业利益的影响,导致审计失去独立性和专业性。
3.信息披露不透亮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离不开信息披露不透亮的环境。
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周期过长以及信息核查机制不完善,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二、康美药业舞弊案分析康美药业舞弊案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严峻性和危害性。
该案中,康美药业通过虚假销售收入、选购返利、资产管理等手段虚增财务数据,迷惑了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1.虚假销售收入康美药业通过与下游经销商签署虚假合同,虚增销售收入。
实际上,这些合同并没有真实的来往背景,旨在误导投资者和审计机构。
2.选购返利康美药业通过虚增选购商品额度,从而获得供应商的返利。
这种手段使得康美药业的利润和盈利水平被显著夸大。
3.资产管理康美药业通过虚增资产和欠搜集期限等手段,虚增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从而误导投资者。
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管与审计力度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完善审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2.提升信息披露透亮度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准时性和准确性。
会计学堂,是深圳快学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在线培训平台。
致力于为广大会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会计实操、税务实操、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注会CPA等各类培训。
成立至今,已拥有超500人优秀师资团队,开发了涵盖60+行业实操、10,000+实操课程,34个省市自治区税务实操。
是国内领先的会计实操在线培训机构。
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
在社会处于转型阶段,许多相关的法律、制度等体制还不健全成熟,企业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操纵利润的风气越来越盛,歪曲了企业的盈利状况,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给授资者和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它导致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危害性极大。
一、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提高企业利润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其中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
如利润的计划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为了业绩,企业难免要对利润进行操纵。
(二)企业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虚增利润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我国在加入WTO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尽量减少风险的需要,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信誉不足的企业。
而资金是决定着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情况,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一些企业便存在着虚增利润的现象。
(三)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盈利在我国,上市指标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壳资源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现象,其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1.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
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最近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指公司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或者谋求股东利益,故意违背会计准则,编造虚假财务信息,以此来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财务舞弊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影响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愈发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背景部分将由多个层面来解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复杂,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加,使得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市场压力,从而诱发财务舞弊行为。
监管不力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也是导致财务舞弊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和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其治理机制,进一步探讨预防措施与案例分析,以期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产生原因,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治理建议,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展望。
通过对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上市公司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目的在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和公平性,维护投资者权益,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希望为广大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保障资本市场的安全稳定。
1.3 研究意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近年来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秩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可以帮助揭示造成财务舞弊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加强对财务舞弊的预防和治理。
其次,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机制有助于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市场透明度。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一种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的行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舞弊手段日趋复杂和隐蔽,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以及识别和防范这些舞弊行为的方法。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1. 虚构收入和利润上市公司通过虚构合同、虚开发票、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以掩盖其真实的经营状况。
2. 资产减值准备不足公司通过低估或忽视资产减值准备,掩盖资产质量下滑的问题,导致资产价值虚高。
3. 关联方交易舞弊公司利用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舞弊,如通过虚假交易、转移利润、资金转移等方式,掩盖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4. 财务报表错报和漏报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错报和漏报重要信息,如成本、费用、负债等,以误导投资者。
5.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舞弊公司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如改变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以达到调整利润的目的。
三、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法1. 分析财务报表投资者和分析师应关注公司的财务报表,对比历史数据和同行业数据,发现异常波动和矛盾之处。
2. 关注关联方交易对于关联方交易,应仔细审查交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了解交易背后的动机和目的。
3. 审计报告的解读审计报告是识别财务舞弊的重要依据,应关注审计意见类型、审计师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声明。
4. 关注媒体报道和监管处罚关注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了解公司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关注监管机构的处罚情况,了解公司是否受到过财务舞弊的处罚。
5. 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投资者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如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顾问等,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查和分析。
四、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强化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财务舞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