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McCoy细胞1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大鼠cd11b循环巨噬细胞基因标志大鼠CD11b循环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细胞类型,具有多种基因标志。
这些基因标志在研究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以及免疫疾病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以大鼠CD11b循环巨噬细胞基因标志为题,探讨其在免疫调节中的重要性。
CD11b,又称为Mac-1或CR3,是一种整合素蛋白质。
作为大鼠循环巨噬细胞表面的标志物,CD11b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参与了炎症反应、细菌吞噬和免疫细胞的迁移等重要过程。
CD11b通过与CD18亚单位结合形成完整的CD11b/CD18复合物,参与了巨噬细胞的黏附、迁移和吞噬等功能。
研究发现,CD11b在免疫细胞识别和炎症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CD11b还参与了抗原递呈和T细胞激活等免疫调节过程。
除了CD11b,大鼠CD11b循环巨噬细胞还表达了其他重要的基因标志。
例如,CD68是一种巨噬细胞特异性膜蛋白,参与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CD163是一种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受体,其表达水平可以反映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状态。
此外,CD206是一种巨噬细胞表面的重要标志物,参与了巨噬细胞的抗炎反应和组织修复。
研究发现,CD11b循环巨噬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性,CD11b循环巨噬细胞参与了免疫细胞的平衡和免疫应答的调控。
此外,CD11b循环巨噬细胞还参与了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
总结起来,大鼠CD11b循环巨噬细胞基因标志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节炎症反应、细菌吞噬和巨噬细胞的活性,CD11b 循环巨噬细胞参与了免疫细胞的平衡和免疫应答的调控。
其它基因标志如CD68、CD163和CD206也起着重要作用。
进一步研究CD11b循环巨噬细胞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对于理解免疫调节的机理以及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衣原体阴性正常吗衣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大自然非常广泛的一种病菌,主要分为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肺炎衣原体三类,一般在人体内和动物体内较为常见,那么什么是衣原体阴性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什么是衣原体阴性,欢迎阅读。
什么是衣原体阴性衣原体阴性是指衣原体检查时阴性,结果:仅质控线(C)有一条红线,检测线(T)无红线出现。
衣原体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致病菌,其属于典型的革兰氏阴性菌,也是致病性较强的微生物。
虽然我们对于衣原体的名字很熟悉,但是对于其致病性和治疗方法却并不知晓。
人型支原体是支原体其中的一种,常在泌尿系统和生殖器官中存在,是能够造成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一种病菌。
单纯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测阳性多数不是病态,但是一旦确诊为人型支原体感染对人体危害很大。
支原体阴性是正常的,不用担心。
如果通过检查出现阳性就说明有感染,那就需要治疗衣原体简介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
过去认为是病毒,现认为是介于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及哺乳动物。
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肺炎衣原体。
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
它有较复杂的、能进行一定代谢活动的酶系统,但不能合成带高能键的化合物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三磷酸盐和中间代谢产物作为能量来源,专性细胞内寄生。
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有细胞膜,属原核细胞。
它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G-原核微生物,呈球形,直径只有0.3-0.5微米,它无运动能力,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
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并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
共同特征1.体积大于病毒,约250~500nm(纳米),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
2.含有DNA和RNA。
3.有细胞壁,过去认为无肽聚糖,但是最新研究结果表示“肽聚糖”存在于复制中的“沙眼衣原体”内。
衣原体目(包括人类病原体“沙眼衣原体”在内的革兰氏阴性寄生生物)过去被认为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它们编码负责“肽聚糖”生物合成的基因,对-内酰胺抗生素敏感,但试图检测衣原体“肽聚糖”的努力过去却一直没有成功。
mcp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是一种能促进单核细胞和其他细胞粘附、迁移以及诱导炎症反应的多功能趋化因子。
它在单侧输尿管开口周围的肾盂和肾盏中大量表达,并与肾脏血管生成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MCP-1主要表达于骨髓基质,并随骨髓基质细胞分化成熟而释放到血液中;此外,它还存在于淋巴结、胸腺、脑和肝组织中。
来源及进化背景:MCP-1是一个由单核吞噬细胞(MDC)分泌的趋化因子,也是一个由单核吞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的多克隆性炎症介质,在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MCP-1是由MCP-1/4 (MC4)双阳性的巨噬细胞分泌,它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Mφ)和T淋巴反应而发挥促炎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MCP-1主要由骨髓基质干细胞所分泌;当骨髓基质干细胞受损伤时,MCP-1会诱导大量巨噬细胞进入损伤部位发挥促炎作用;但同时亦有部分MCP-1由其他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核质蛋白所产生。
此外,在正常情况下,MCP-1还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合而释放出大量促炎蛋白。
作用机理:MCP-1主要表达于单核巨噬体系和T或B淋巴结系内的MCP-1在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是单核吞噬细胞(MDC)和T或B淋巴细胞在组织损伤时释放出大量MCP-1从而导致单核巨噬体系和T淋巴受体(TCR)-1基因的表达;其次是MDC和T或B淋巴细胞在损伤部位释放出相应的MCP-1使其能刺激T或B淋巴系统而分泌各种促炎因子(如TNF-α、IL-6、IL-1β、IL-10等)及抗炎基因(如IL-4、IL-10);再次是单核吞噬细胞与肥大细胞在损伤部位产生大量MCP-1从而导致肥大细胞膜上CD3受体表达增加进而激活转录因子(NFAT)信号通路促进促炎反应。
生化,分子,细胞试验汇总主要培养基的配制lb液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浸出物5g,氯化钠10g,蒸馏水1000ml,用1mol/lhcl调节ph至7.4,121℃高压杀菌20min。
如果须要提抗生素,则等待攻灭过菌的培养基温度降至55℃以下后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储存液。
lb固体培养基在lb液体培养基中重新加入2%琼脂。
dmem细胞培养基dmem溶液90%(v/v),fbs10%(v/v),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g/mlmccoy’s5a细胞培养基mccoy’s5a溶液90%(v/v),fbs10%(v/v),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g/ml实验试剂及药品的配制1mol/ltris-hcl(ph8.0)在800ml的双蒸水中溶解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1g,用浓盐酸调ph至8.0,用双蒸水定容至1000ml。
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
te缓冲液(ph8.0)1mol/ltris-hcl(ph8.0)10ml和500mmol/ledta(ph8.0)溶液2ml,用双蒸水定容至1000ml。
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
500mmol/l乙二铵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ph8.0)在800ml的双蒸水中加入18.6g乙二铵四乙酸二钠,充分溶解后,用10mol/lnaoh溶液调ph至8.0,用双蒸水定容到1000ml。
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
溴化乙锭(eb)1geb,加入100ml灭菌双蒸水中,磁力搅拌数h以确保其完全溶解,然后转入棕色瓶中,4℃保存。
tae电泳缓冲液(50×)242gtris碱,57ml冰乙酸,100ml0.5medta,加灭菌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使用时稀释50倍。
10%sds将10g高纯度的sds置于烧杯中,加入约80ml的ddh2o,68℃加热溶解,滴加盐酸调节ph值至7.2,定容至100ml后,室温保存。
鹦鹉热嗜衣原体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任健;柳陈坚;李海燕【摘要】@@ 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为鹦鹉热(Psittacosis)即鸟疫(Ornithosis)的病原体;同时,它具有广泛的感染谱,不仅能够感染130多种鸟类、数十种哺乳动物,也可以感染人引起相应的各种疾病.各种动物或人由于接触感染C.psittaci的家畜或禽鸟类的分泌物、排泄物而引起感染,该病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鸟类大多呈现隐性持续感染,并且主要为个体散发,但也有群体流行爆发的病例.【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年(卷),期】2010(032)005【总页数】4页(P411-414)【作者】任健;柳陈坚;李海燕【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为鹦鹉热(Psittacosis)即鸟疫(Ornithosis)的病原体;同时,它具有广泛的感染谱,不仅能够感染130多种鸟类、数十种哺乳动物,也可以感染人引起相应的各种疾病。
各种动物或人由于接触感染C.psittaci的家畜或禽鸟类的分泌物、排泄物而引起感染,该病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鸟类大多呈现隐性持续感染,并且主要为个体散发,但也有群体流行爆发的病例。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鼻炎及腹泻。
人感染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寒颤、发热、咳嗽和胸闷等非典型性肺炎的症状,此时的呼吸道分泌物具有传染性[1]。
该病在20世纪30年代初有过一次大流行,由此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作为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检测手段对于控制该病的流行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对嗜衣原体的检测主要停留在细胞培养及免疫检验阶段,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均表现出特异性与敏感性低,耗时长,诊断方法繁琐,确诊率低等缺陷。
McCoy's 5A 培养基,含L-谷氨酰胺货号 品名规格 有效期 外观 储存条件 运输条件 L630KJMcCoy's 5A 培养基 含L-谷氨酰胺500 mL12 个月液体2 ~ 8 ℃,避光蓝冰1.产品描述McCoy's 5A 培养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础培养基,用于多种原代细胞及细胞系的培养,如来源于骨髓、皮肤、脾脏、肾脏、肺等组织的原代哺乳动物细胞。
本产品使用注射用水(Water-For-Injection )配置。
本产品关注点 含有(+) • 3.0 g/L D-葡萄糖 • L-谷氨酰胺 • 细菌蛋白胨 不含(-) • 丙酮酸钠 • HEPES本产品供科学研究和生产使用,用于组织和细胞的体外培养。
禁止临床使用。
2.企业质量体系 上海源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是在cGMP 标准车间中生产的。
上海源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取得ISO9001:2015、ISO13485:2016质量体系认证。
3.产品参数本产品为过滤除菌产品 物理外观:红色澄清液体 内毒素:≤1 EU/mL渗透压:280 ~ 330 mOsm/kg·H 20 pH 值:6.6 ~ 7.1 储藏条件:2 ~ 8 ℃,避光 运输条件:蓝冰用途:仅供科研和生产使用4.使用指南McCoy's 5A 培养基含有 3g/L 的D-葡萄糖,以及酚红、碳酸氢钠和L-谷氨酰胺,不含HEPES 和丙酮酸钠。
低血清培养时需加ITS 等,常规培养需添加10% 胎牛血清。
培养条件:需在含5-10%的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
5.相关产品货号 品名规格 存储条件 运输条件 S110JV 青霉素-链霉素(双抗),100X * 100 mL -30 ~ -10 ℃ 干冰 S210JV L-谷氨酰胺溶液,100X * 100 mL -30 ~ -10 ℃干冰 S240JV L-丙胺酰-谷氨酰胺溶液,100X *100 mL 2 ~ 8 ℃ 蓝冰 S450J7 胰岛素-转铁蛋白-硒添加剂(ITS-G ),100X *10 mL 2 ~ 8 ℃ 蓝冰 S451J7 胰岛素-转铁蛋白-硒-丙酮酸钠添加剂(ITS-A ),100X * 10 mL 2 ~ 8 ℃ 蓝冰 S452J7 胰岛素-转铁蛋白-硒-乙醇胺添加剂(ITS-X ),100X * 10 mL 2 ~ 8 ℃ 蓝冰 FBS500 Moregate 胎牛血清,澳洲原装进口 500 mL -30 ~ -10 ℃ 干冰 S615JJ Moregate 胎牛血清,原装进口,源培分装 50 mL -30 ~ -10 ℃ 干冰 S615JY Moregate 胎牛血清,原装进口,源培分装 10 X 50 mL-30 ~ -10 ℃ 干冰 B310KJ 磷酸盐缓冲液(PBS ),pH7.2 500 mL 2 ~ 30 ℃ 常温 B320KJ 磷酸盐缓冲液(PBS ),pH7.4 500 mL 2 ~ 30 ℃常温 S310JV 胰酶 EDTA 溶液,0.25% 100 mL -30 ~ -10 ℃ 干冰 S320JV 胰酶 EDTA 溶液,0.05%100 mL-30 ~ -10 ℃干冰*100X 代表产品的浓度是工作浓度的100倍。
衣原体及检验一、概述(一)概念衣原体是一群体积较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细胞内专性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由于它具有一些与细菌类似的生物学特性,现归属于广义的细菌范畴。
(二)分类与命名1.传统分类法按第九版Bergey细菌学分类手册,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
根据衣原体的抗原构造和DNA同源性的特点,将衣原体属分为四个种,包括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家畜衣原体。
能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前三种。
沙眼衣原体可分三个生物亚种,即沙眼生物亚种、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亚种(LGV)及鼠生物亚种。
其中沙眼亚种又分A~K14个血清型;LGV生物亚种又分4个血清型L1、L2、L2a和L3。
前两个亚种对人类有致病性,鼠亚种则不侵犯人类。
肺炎衣原体是衣原体属中的一个新种。
只有一个血清型,即TWAR组。
2.分子生物学特性分类法该法主要是从衣原体种系发生上分析和评价传统分类法。
二、生物学性状1.发育繁殖周期与形态染色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可见到两种形态结构不同的颗粒。
(1)原体: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0.3μm,外有胞壁,内含致密的核质,为成熟的衣原体。
吉姆萨染色呈紫色,Macchiavello染色呈红色。
在细胞外较为稳定,无繁殖能力,但有高度的感染性。
(2)网状体又称始体: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1μm,无胞壁,胞浆内无致密的核质,而有纤细的网状结构。
吉姆萨染色和Macchiavello染色均呈蓝色。
为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代谢活泼,不能自胞外存活,无感染性。
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原体当与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吸附后,通过细胞的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形成吞噬小泡。
原体在泡内变软,增大为网状体。
约8小时后,网状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聚集,构成各种形状的包涵体。
感染18~24小时后,网状体浓缩形成具有坚韧细胞壁的原体,最后随宿主细胞破裂而释出,再感染新的易感细胞,开始新的发育周期。
临床沙眼衣原体分离株对阿奇霉素敏感性及其耐药基因的检测陈文韬;薛耀华;麦志达;郑碧英;郑和平【摘要】Objective:To detect the sensitivity to Azithromycin and common resistance genes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 CT ) clinical isolates in Guangzhou .Methods: 111 CT clinical isolates cultured by McCoy cell lines were collected .Genes related to azithromycin resistance of the clini-cal isolates, including 23S rRNA gene, ribosomal protein L4 gene and L22 gene, were amplified throug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analyzed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sequencing . Sensitivity to azithromycin of the 46 randomly selected clinical isolates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There were no resistance mutations in the 111 CT.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 of azithromycin for the 46 Chlamydia trachomatis is 0.08 ~0.32 μg/mL, while MIC50 , MIC90 were 0.08 mg/mL, 0.16μg/mL, 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Chlamydia trachomatis clinical isolates were sensitive to azithromycin and no common resistance mutation in these CT was found in Guangzhou .%目的:检测广州地区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菌株对阿奇霉素敏感性及常见耐药基因。
医学微生物学单选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毒素和酶中,非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是A、肠毒素B、蛋白分解酶C、杀白细胞素D、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E、红疹毒素正确答案:E2、L型细菌属于A、抗原性变异B、形态结构变异C、耐药性变异D、毒力变异E、菌落变异正确答案:B3、恙螨作为传播媒介的是A、莫氏立克次体B、五日热巴通体C、恙虫病东方体D、汉塞巴通体E、贝纳柯克斯体正确答案:C4、常引起尿道炎A、沙眼衣原体肺炎B、沙眼C、性病淋巴肉芽肿D、泌尿升至感染E、成人包含体结膜炎正确答案:D5、与包膜和细胞膜融合的是A、HSV-gMB、HSV-gGC、HSV-gDD、HSV-gBE、HSV-gC正确答案:C6、第一期梅毒的典型临床体征是A、硬性下疳B、动脉瘤C、脊髓痨D、梅毒疹E、全身麻痹正确答案:A7、当细菌溶溃后才释放到胞外的外毒素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B、TSS-1C、霍乱肠毒素D、痢疾志贺毒素E、白喉毒素正确答案:D8、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细菌表面结构不包括A、荚膜B、菌毛C、侵袭性酶D、Vi抗原E、磷壁酸正确答案:C9、关于星形诺卡菌描述错误的是A、痰液和组织切片中可寻找到硫磺样颗粒B、可通过血行播散,引起脑膜炎C、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D、诺卡菌属中致病力最强E、常引起外源性感染正确答案:A10、既产生体液免疫,又产生细胞免疫的预防接种是A、血清抗-HAVB、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C、人血清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D、甲型肝炎灭活疫苗E、血清抗HAV正确答案:B11、可形成孢子,呈出芽繁殖,不形成菌丝A、螺杆菌B、放线菌C、皮肤癣菌D、分枝杆菌E、新型隐球菌正确答案:E12、依赖抗体增强感染的病毒A、JEVB、dengueC、森林脑炎病毒D、HIVE、Ebola正确答案:B13、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其相应抗体有中和作用A、HEAgB、HBsAgC、HBcAgD、HBeAgE、HDAg正确答案:B14、G+细菌细胞壁结构成分是A、脂质AB、磷壁酸C、外膜D、异染颗粒E、质粒正确答案:B15、关于汉坦病毒免疫性描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汉坦病毒普遍易感B、多呈显性感染C、病后免疫力不持久D、中和抗体主要由病毒核衣壳蛋白刺激产生E、机体主要依赖sIgA的保护正确答案:A16、目前尚不能在细胞培养中增殖的病毒是A、甲型肝炎病毒B、狂犬病病毒C、人乳头瘤病毒D、麻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正确答案:C17、下列监测细菌生化反应的试验中,用于检测靛基质试验的是A、甲基红试验B、硫化氢试验C、尿素酶试验D、柠檬酸盐利用试验E、吲哚试验正确答案:E18、鉴定多细胞真菌主要应用的检查方法是A、真菌小培养检查B、墨汁负染色法C、生化反应检查D、血清学检查E、革兰染色镜检正确答案:A19、汉塞巴通体的储存宿主是A、家畜B、兔C、幼猫D、啮齿动物E、病人正确答案:C20、[组选]细菌的致育性A、Ⅹ因子B、Col因子C、Ⅴ因子D、F因子E、R因子正确答案:D21、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的细菌是A、伤寒沙门菌B、副甲伤寒沙门菌C、福氏志贺菌D、宋内志贺菌E、痢疾志贺菌正确答案:B22、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常见类型是A、顿挫感染B、急性感染C、隐性感染D、潜伏感染E、慢发病毒感染正确答案:B23、感染HBV后,血清中最先出现的是A、HBsAgB、抗HBeC、抗HBc-IgGD、抗HBc-IgME、抗HBs正确答案:A24、SARS的病原体是A、流感病毒B、鼻病毒C、冠状病毒D、麻疹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正确答案:C25、属于人工主动免疫的是A、经注射细胞因子获得免疫力B、经注射类毒素获得免疫力C、经注射丙种球蛋白获得免疫力D、经胎盘、初乳获得免疫力E、经隐性感染或患病后获得免疫力正确答案:B26、某患者大面积烧伤,伤口坏死组织多,应该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清创、扩创,注射TATB、清创、扩创,注射DPTC、清创、扩创,注射OTD、简单处理伤口以便减少患者的疼痛E、立即注射大剂量链霉素正确答案:A27、衣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A、二分裂方式繁殖B、对抗生素敏感C、含有RNA和DNAD、严格活细胞内寄生E、有核糖体正确答案:D28、Dengue virus的主要包膜蛋白是A、幼猪免疫接种B、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抗原C、E蛋白D、标本与外周血单核细胞作共培养E、检测p24抗原正确答案:C29、脊髓灰质炎病毒常发生A、潜伏感染B、慢性感染C、隐性感染D、急性(病原消灭型)感染E、慢发病毒感染正确答案:C30、对于痘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体呈弹形B、痘苗病毒有广泛的宿主范围C、为DNA病毒D、病毒体呈砖形E、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痘病毒的病毒体正确答案:A31、王某,48岁,建筑工人,因牙关紧闭、四肢痉挛而入院。
mcp-1的相对分子质量作为生物信息专家,对于各类生物分子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下面介绍mcp-1的相关信息:mcp-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45.76Da,不过该数据可能因不同的实验条件或来源而有所差异,建议查阅权威的蛋白质数据库或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是一种趋化因子,属于CC趋化因子家族。
在生物学中,mcp-1的主要功能是吸引单核细胞、记忆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到炎症部位。
具体来说,mcp-1通过与这些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的信号转导,从而引导这些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这种迁移过程在炎症反应、组织修复和免疫应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对分子质量对mcp-1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相对分子质量决定了mcp-1的分子结构和空间构象,从而影响其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和信号转导效率。
另一方面,相对分子质量也影响mcp-1在体内的稳定性和半衰期,进而影响其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的持续时间和作用范围。
因此,mcp-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请注意,mcp-1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癌症等。
因此,深入研究mcp-1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对于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提到的功能外,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生物学中还有以下的作用和影响:1.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当身体受到感染或损伤时,mcp-1会被迅速产生并释放到炎症部位。
它吸引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到炎症区域,这些细胞进一步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前列腺素,从而加剧炎症反应。
这种正反馈机制有助于身体对病原体或损伤的快速反应,但也可能导致炎症的过度或持久化。
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角色: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动脉内壁的脂肪和钙沉积。
研究表明,mcp-1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动物衣原体病及其防制
王文泉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100101)
动物衣原体病(Chlamydiosis)是由各类衣原体(Chlamydia)感染哺乳动物、禽类、节肢昆虫所发生的一类十分重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该病属人畜共患,呈地方流行,常造成很大危害及经济损失。
目前已发现18个目、29个科的190余种鸟类(包括70余种观赏鸟和家禽)以及绵羊、山羊、牦牛、马属动物、猪、犬、猫、猴、兔、豚鼠及小鼠等许多哺乳动物、野生动物受到过感染。
衣原体可分为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和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原列入鹦鹉热衣原体的独特的TWAR株(台湾株),在原体形态结构、核酸组成、天然宿主及致病性等方面与鹦鹉热衣原体有所不同,因此,将其从鹦鹉热衣原体中独立出来,定名为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
动物衣原体病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Marange(1892)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现,与鹦鹉鸟接触的人会突然发病,从而最终肯定了鹦鹉鸟在人类感染和罹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鹦鹉热(Psittacosis)这一新病名。
l 病原学(见表1)
表1 三种衣原体的主要区别
种名原体包涵体包涵体吐酸盐的
形态形态中糖原生物合成
沙眼衣原体圆形卵圆形,有空泡 + +
鹦鹉热衣原体圆形多形态,致密 - -
肺炎衣原体梨形卵圆形,致密 - -
衣原体只能在细胞内繁殖,繁殖过程会产生两种大小不同的颗粒,较小的称为原体(Elementarybody,EB),直径约为0.2一0.5μm,呈球形或卵圆形,是具有感染性的形态。
较大的称为网状体(Reticular body,RB),直径约为0.6一1.5μm,呈球形或不规则形,是具有繁殖性的形态。
在衣原体的发育周期中,还有一种过渡形态,称为中间体(Intermediate body,IB)。
2 发病情况
衣原体可以引起哺乳动物的流产、肺炎、肠炎、脑脊髓炎、多浆膜炎、多关节炎,角膜结膜炎、尿道炎及鸡的输卵管炎等。
根据对北京市郊区畜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场、鸡场(有的是种鸡场)、兔场都查出了衣原体病原,引起了种猪的流产和肺炎(鹦鹉热衣原体),鸡的输卵管炎(沙眼衣原体),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观赏鸽和信鸽中也查到了鹦鹉热衣原体的存在,甚至在进口的种山羊中也出了鹦鹉热衣原体。
由于衣原体病是人畜共患病,可以引起人类(尤其是青少年)的肺炎。
妇女感染后可引起输卵管炎和阴道炎,能造成宫外孕和不孕,男性附辜炎有2/3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也导致不孕。
特别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人类的沙眼,据估计已使全球5亿患沙眼病。
某些人群的感染机会比较大,如饲养宠物者、宠物店售货员、养禽场工人、屠宰厂工人等与家畜家禽密切接触者。
根据Strauss等(1964)统计分析了捷克斯洛伐克罹患鹦鹉热的病人,在1072个病例中,有1014例(94.59%)是养禽场职工,其余病例也有接触史,患者
的职业及工作场所见表2。
表2 职业工作场所与患病的关系
工作场所职业患病人数
大型养禽场雇员 853
大型养禽场兽医 3
大型养禽场流行病学家 1
大型养禽场参观人员 8
小型养禽场工人 178
小型养禽场参观人员 2
禽品商店售货员 4
厨房厨师 2
实验室工人 6
不明其他职业 32
衣原体传染性强,能够耐受多种抗菌药物,诊断困难,病后恢复缓慢,免疫水平低,能够长期带菌,甚至反复发作,对人畜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将其列为法定传染病。
3 衣原体病的诊断
3.1 光学显微镜检查根据不同的发病对象及病期采集不同的病料涂片,用姬姆萨氏染色(EB 被染成红色,RB被染成蓝紫色,胞浆内包涵体被染成紫红色)、斯坦帕(Stamp)氏染色(背景呈淡绿色,衣原体被染成鲜红色)、碘染色(Rice)法(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沙眼衣原体的包涵体因含有糖原呈棕褐色,鹦鹉热衣原体的包涵体不含糖原不着色)。
3.2 电子显微镜观察将病料处理后在电子显微镜下一般可见到两大颗粒:一类为EB,呈圆形或卵圆形颗粒,中央核心部分电子密度大;另一类为RB,颗粒的电子密度低,形状不规则。
除上述两大类颗粒之外,有时尚可见到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体(IB)。
3.2 免疫荧光试验又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将待检标本(涂片、切片)等浸入冷冰酮中固定10分钟,取出晾干后,置于无离子水中漂洗10分钟,干后滴加4~8U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已知衣原体特异性IgG。
用0.005%伊文思蓝稀释荧光抗体作对比染色,置37℃湿盒染色30~60分钟,漂洗后用缓冲甘油封固检查,靠近细胞核一端出现发亮的黄绿色光点或团块,亮度在"++"以上的可判为阳性;间接法是将标本滴加已知衣原体感染的不同血清型的人阳性或家兔免疫血清,置37℃湿盒染色45~60分钟,漂洗后吹干,加荧光素结合物,前素加4-8UFITC标记的羊抗人IgG,后者加同单位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兔IgG,同时也加对比染色液,用直接法冲洗、封固、镜检。
3.3 补体结合试验(CF) CF试验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经典血清学方法,被广泛用于衣原体感染的诊断和衣原体抗原研究上。
3.4 间接血凝试验(lHA) IHA试验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包被)于红细胞表面,使之成为致敏
的载体,然后与其相应的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环境中,致敏红细胞发生被动的特异性凝集,又称为被动血凝试验。
IHA又分为正向和反向两种。
用已知抗原致敏红细胞,检测未知特异性抗体称为正向IHA;以已知抗体包被红细胞,检测未知抗原者称为反向IHA。
另外,还有琼脂免疫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凝抑制试验等。
4综合防制
关于衣原体病的防制除采取兽医综合措施,如坚持卫生消毒、"全进全出"、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种、隔离制度、消灭场内的鼠类等啮齿类动物外,还有疫苗和药物治疗等措施。
应用人工免疫方法来控制动物衣原体的发生与蔓延,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各国研制衣原体疫苗的技术及抗原材料大同小异,所生产的疫苗有:(1)胎膜疫苗。
以衣原体性流产的胎膜制成悬液,甲醛灭活后,用明矾沉淀制成疫苗。
(2)鸡胚卵黄囊膜粗制疫苗鸡胚卵黄囊纯化疫苗。
这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将感染鸡胚卵黄囊膜以pH7.2~7.6PBS制成10%~20%悬液,加甲醛0.1%~0.2%乳化。
或进一步纯化制成疫苗。
(3)减毒活疫苗。
Mitscherlich(1965)用羊胎膜分离株在鸡胚上移植64代后制成减毒疫苗。
(4)细胞培养疫苗。
原苏联的专家用鸡成纤维细胞培养,Wills 等(1987)用经鸡胚致弱的猫肺炎菌株为种毒,以McCoy细胞(鸡成纤维细胞)培养制成冻干疫苗。
衣原体病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盐酸四环素,静脉、肌内注射剂量(日量):每公斤体重,牛、马5~10mg,猪、羊7~15mg,犬10~20mg,分作1~2次注射;片粉剂,内服(日量),每公斤体重,猪20~50mg,犬30~100mg,分2~3次服用,家禽拌料浓度0.04%~0.06%,连用5~7天为一疗程。
氯霉素,每公斤体重,牛、马、猪、羊5~10mg,犬、猫20mg。
每日二次。
家禽拌料浓度0.1%~0.2%。
连用5~7天为一疗程。
螺旋霉素、卡巴霉素对衣原体也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制剂,川芎5克、薏仁米100克、柴胡5克、黄连5克、当归10克、贝母7克、双花10克、麻黄3克、大青叶50克、甘草5克,大家畜50~100克,家禽2~3克喂服对衣原体也有较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衣原体病在我国还未引起兽医界的足够重视。
根据近几年的临床调查显示,我市衣原体病已广泛存在,随着市政府富民养殖工程在京郊的实施,京郊的养殖业迅猛发展,动物的饲养密度也日益加大,怎样防止该病的发生与蔓延,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对该病做进一步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