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48
第四章固定化酶固定化酶的是指是具有催化活性蛋白质的固定化,因此固定化酶一般为具有各种性状的颗粒,其反应过程必须在颗粒水平上进行描述和表达。
它的显著特征是:在描述其反应过程动力学时,必须包含有反应物系从液相主体扩散到颗粒内、外表面的传递速率的影响。
第一节固定化酶概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选择性、高催化活性、反应条件温和、环保无污染等特点,但游离状态的酶对热、强酸、强碱、高离子强度、有机溶剂等稳定性较差,易失活,并且反应后混入催化产物等物质,纯化困难,不能重复使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20世纪60年代酶固定化技术应运而生。
它是模拟体内酶的作用方式(体内酶多与膜类物质相结合并进行特有的催化反应),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用载体将酶束缚或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使酶分子在此区域进行特有和活跃的催化作用,并可回收及长时间重复使用的一种交叉学科技术。
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这个术语是在1971年酶工程会议上被推荐使用的。
Trevan在1980年给出了固定化酶的定义:酶的固定化就是通过某些方法将酶与载体相结合后使其不溶于含有底物的相中,从而使酶被集中或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酶解反应。
其实,固定化酶并不是新的物质,例如,胞内酶是在细胞内起作用的,类似于用包埋方法制成的固定化酶。
因此,固定化酶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为了使酶在更接近其原始状态下进行的反应。
对各种酶的固定化技术进行积极的研究与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重氮化共价结合法将羧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固定在聚氨基苯乙烯树脂上;1963年,利用聚丙烯酰胺包埋法固定了多种酶;1969年,日本的一家制药公司首次将固定化的酰化氨基酸水解酶用来从混合氨基酸中生产L-氨基酸,开辟了固定化酶工业化应用的新纪元。
通常的生物催化剂,如酶或细胞同其它溶质一样,分散在溶剂或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称为游离酶或游离细胞。
若通过固定化技术将酶固定于载体表面或其内部,则与液相主体相分离,形成了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即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的相关知识固定化酶的定义:固定化酶技术是将酶用人工方法固定在特定载体上, 进行催化生产,因而固定化酶一般可以被认为是不溶性酶。
固定化酶的特点:优点:1.易于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高,便于后续的分离和纯化;2.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连续生产;3.酶的稳定性和最适温度提高;4.酶反应条件容易控制;5.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质量;6.酶的使用效率高,使用成本低;7.适于产业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缺点:1.在固定化过程中,酶活力会损失;2.生产成本提高,工厂初期投资大;3.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适合于小分子;4.不适宜于多酶反应,还需要需要辅助因子的协助才可以有效反应固定化酶的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四类:吸附法、包埋法、共价键法、交联法。
吸附法:吸附法是最简单的固定化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物理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多空玻璃、多孔陶器、硅胶、氧化铝、羟基磷灰石等;离子吸附法是酶与载体通过范德华力、离子键和氢键等作用力固定。
包埋法:包埋法即酶在载体(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矽酸盐凝胶、藻酸盐、角叉菜聚糖等)中发生聚合、沉淀或凝胶化而被固定的方法。
包埋法常用的载体主要有:明胶、聚酰胺、琼脂、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光交联树脂、海藻酸钠、火棉胶等。
共价键法:共价键法是利用化学方法将载体活化,再与酶分子上的某些基团反应,形成共价的化学键,从而使酶分子结合到载体上。
该方法使用广泛,固定化酶与载体连接牢固,不易脱落,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成为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一类酶固定化方法。
共价键结合法常用的载体有: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甲壳素、氨基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
交联法:使酶与带两个以上的多官能团试剂进行交联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二维交联聚集体,交联形成的固定化酶称为交联酶。
与共价结合法一样,都是靠化学结合的方法使酶固定化,二者的区别在于交联法使用了交联剂。
常用的交联剂有戊二醛、蹂酸。
酶的固定化方法1. 基本介绍酶的固定化技术是将活性酶分子吸附到不溶性载体上的技术,这些载体包括有机支架,金属合金,无机型号,复合支架,生物大分子和石墨。
与溶液型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可以在恒定的温度和pH值下多次重复使用,这使得固定化酶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食品技术和保健产品的制备中。
2. 固定化酶的优势(1)保持酶活性。
固定化酶能够有效地防止反应补充的游离酶的出现,充分保持其最初的功能和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反应中酶的活性和稳定性;(2)提高回收率。
固定化酶具有彼此独立的结构,可以在反应中迅速回收,特别是对于产物特性复杂的反应;(3)可扩展性强。
固定化酶可以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和操作条件的可控性,调整载体的参数;(4)可以重复使用。
固定化酶可以多次使用,可以充分利用其过程效率,减少反应次数,降低成本,提高产物纯度;(5)灵活性好,操作更加简单。
当需要调节反应中的酶功效时,可以通过简单的调节载体参数来控制。
3. 固定化酶的技术原理固定化酶主要是通过生物相容性,物理锁定,化学结合和选择性结合四种技术原理。
(1)生物相容性原理。
根据酶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将酶与具有吸附效果的固定化载体搅拌至溶解,使酶外部改变,从而结合到固定体上,形成固定化酶。
(2)物理锁定原理。
通过将因子与特定形状的载体结合,物理力把酶和载体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固定化酶。
(3)化学结合原理。
通过改变因子的外部,形成含有非共价或共价结合的表面带正或负电荷,从而使酶能够结合至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电荷的固定体上,形成固定化酶。
(4)选择性结合原理。
通过给载体表面施加疏水或疏水性物质,形成选择性的活性基团,使载体具有低特异性,从而将酶与相应特异性表面结合,形成固定化酶。
4、固定化酶的方法固定化酶有多种固定化方法,如电冻定,脂质包覆,杂化,冻胶,结合支架和表面修饰等。
(1)电冻定:电冻定是一种通过电泳技术将酶通过载体电泳固定在离心管内壁上的一种方法。
固定化酶定义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指将天然酶或人工合成的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催化剂的一种技术。
定义1.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将酶与固体载体相结合形成的催化剂。
固定化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重复使用能力,可应用于多个领域。
2.载体:载体是指将酶固定在其上的固体材料。
常用的载体材料包括炭、纤维素、凝胶、金属氧化物等。
3.固定化技术:固定化技术是将酶与载体结合的过程,常见的固定化技术包括吸附、交联和共价结合等。
理由固定化酶相比于游离酶具有以下优势,使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增强催化活性:固定化酶在催化反应中通常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能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实现高效催化。
2.提高稳定性:固定化酶能够耐受极端条件(如高温、酸碱环境等),具有更长的寿命和持久的催化效果。
3.可重复使用:固定化酶在催化反应后可以通过简单的分离和再生步骤进行回收和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4.易于分离产物:固定化酶的载体通常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可以实现催化产物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书籍简介《固定化酶:原理与应用》该书通过系统的介绍固定化酶的原理、固定化技术以及应用案例,深入探讨了固定化酶在各个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内容包括:1.固定化酶的原理和分类;2.常见的固定化技术及其优缺点;3.固定化酶在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4.商业化生产中的固定化酶案例分析;5.未来固定化酶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等。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既适合科研人员了解固定化酶的基本知识,也适合工程技术人员应用固定化酶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无论是酶学研究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总结固定化酶是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稳定性和重复使用能力的酶催化剂。
通过固定化技术,酶能够与载体结合从而实现其优势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已经在医药、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固定化酶:原理与应用》一书对固定化酶的原理、技术与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是该领域学术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高三生物固定化酶知识点生物固定化酶是一种将酶固定在载体上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和工业生产中。
通过固定化酶,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重复使用和操作性,以达到更高的产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固定化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固定化酶的原理固定化酶的原理是将酶通过化学交联、吸附或共价键结合等方法与载体材料结合,形成酶固定化的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实现酶的固定化,成为一种高效的酶催化系统。
固定化酶的原理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酶与载体的物理或化学结合,增强酶的稳定性,延长其半衰期;二是通过载体的特性改变酶的反应环境,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二、固定化酶的方法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物理吸附法、化学固定法和共价固定法。
物理吸附法是将酶与载体通过静电相互吸引力、疏水效应或表面张力等物理力作用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不稳定,酶容易从载体上脱落。
化学固定法是利用肽键或二硫键等化学键的形成,使酶与载体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稳定性较高,但需要进行特定的化学修饰和反应条件控制。
共价固定法是通过酶分子上的特定官能团与粘接剂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
这种方法稳定性最高,但操作较为繁琐。
三、固定化酶的应用领域固定化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环境工程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固定化酶可以用于酶替代治疗,例如胰岛素固定化酶用于糖尿病治疗。
此外,固定化酶还可以用于制备药物中间体和药物合成等过程中,提高反应效率和纯度。
在食品领域,固定化酶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酿造过程中的酶催化反应。
例如,酶固定化技术可以用于啤酒生产中的淀粉糖化、果汁酶解和乳酸酶发酵等工艺。
固定化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环境工程领域,固定化酶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物降解和土壤修复等方面。
通过固定化酶技术,可以降低酶的使用成本和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反应效率和降解效果。
结语生物固定化酶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固定化酶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重复使用和操作性。
酶的固定化摘要:水溶性酶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一种酶的衍生物。
在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
关键词:固定化酶;不溶于水;包埋法;活性中心;功能基团。
正文: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不溶于水的酶。
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酶与水不溶性大分子载体结合或把酶包埋在水不溶性凝胶或半透膜的微囊体中制成的。
酶固定化后一般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系统中分离,且易于控制,能反复多次使用。
便于运输和贮存,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固定化酶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酶应用技术,在工业生产、化学分析和医药等方面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固定化酶的研究始于1910年,正式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在全世界普遍开展。
酶的固定化(Immobilization of enzymes)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
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呈现贮存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复使用、操作连续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
固定化酶不仅在化学、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异常活跃,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且因为具有节省资源与能源、减少或防治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固定化酶操作的注意事项1.活性中心:保护酶的催化作用,并使酶的活性中心的氨基酸基团固有的高级结构不受到损害,在制备固定化酶时,需要在非常严密的条件下进行。
2.功能基团:如游离的氨基、羧基、半胱氨酸的巯基、组氨酸的咪唑基、酪氨酸的酚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羟基等,当这些功能基团位于酶的活性中心时,要求不参与酶的固定化结合。
3.酶的高级结构:要避免用高温、强酸、强碱等处理,而且有机溶剂、高浓度的盐也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操作应尽量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固定化的优点:1.不溶于水,易于与产物分离;2.可反复使用;3.可连续化生产;4.稳定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