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_17垄断竞争(经济学原理,曼昆,中英文双语)
- 格式:ppt
- 大小:484.50 KB
- 文档页数:62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5章垄断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垄断企业(monopoly firms)(西北大学2006研)答:垄断企业指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垄断是这样一种状态:在某一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这一厂商在这个市场上拥有绝对的权力,它控制该市场的全部供给,从而能决定价格和销售数量。
此外,该厂商还控制着所有有关市场与价格的信息。
垄断从分配的角度来看是垄断者得到了全部利益而消费者一无所获。
在各种类型的市场中,垄断市场一般被认为是效率最低的市场,而且阻碍了技术进步。
但是,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垄断厂商资金雄厚,可以从事革新生产技术的长期研究。
2.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西北大学2003、2005研;深圳大学2012研)答:自然垄断指某些行业或部门为了有效生产而只需要一个生产者或厂商的市场状况。
这种行业可能始终呈现规模经济的特征,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厂商生产将产生较高的平均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自然垄断部门一般有电力、石油、天然气、自来水和电信等行业。
自然垄断的形成,使得一个大规模厂商能够依靠自己的规模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使得规模经济的益处由该厂商充分加以利用。
自然垄断有时来源于某些地理条件。
在自然垄断的部门中,政府通常对厂商加以认可,以批准该厂商进入该行业经营,或者在不利后果发生之前进行制止,以免损害公共利益。
政府管制自然垄断部门的原因在于:①如果自然垄断行业内竞争性厂商过多,会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
Chapter 15 Monopoly 垄断§1. 垄断Monopoly一.对比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a competitive firm is a price taker, a monopoly firm is a price maker二.定义垄断企业:作为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A firm is considered a monopoly if it is the sole seller of its product & its product does not have close substitutes. 如果一个企业是其产品唯一的卖者,而且如果其产品并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这个企业就是垄断者。
§2. 为什么会产生垄断Why Monopolies Arise一.(1)垄断的基本原因fundamental cause:进入障碍barriers to entry(2)进入障碍的三个主要来源Barriers to entry have three sources1.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Ownership of a key resource.2.政府管制: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权利The government gives a single firm the exclusive right to produce some good.3.生产流程: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Costs of production make a single producer more efficient than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ers.二.垄断资源Monopoly Resources虽然关键资源的排他性所有权是垄断的一个潜在原因,但垄断很少产生于这种原因Although exclusive ownership of a key resource is a potential source of monopoly, in practice monopolies rarely arise for this reason.三.政府制造的垄断Government-Created Monopolies1.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地出售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市场,从而造成垄断。
第十五章垄断在本章中你将——知道为什么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分析垄断者如何决定生产量和收取的价格说明垄断者的决策如何影响经济福利考虑各种目的在于解决垄断问题的公共政策说明垄断者为什么要对不同顾客收取不同的价格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台个人电脑,也许这台电脑用了微软公司所出售的操作系统,某种视窗(Windows)软件。
当微软公司在许多年前第一次设计视窗软件时,它申请并得到了政策给予的版权。
版权给予微软公司排他性地生产和销售视窗操作系统的权利。
因此,如果一个人要想购买视窗软件,他除了给微软决定对这种产品收取的将近100美元之外别无选择。
可以说微软在视窗软件市场上有垄断地位。
用第十四章中我们提出的企业行为模型不能正确地描述微软的经营决策。
在那一章中,我们分析了竞争市场,在竞争市场上有许多企业提供基本相同的产品,因此,每一个企业对它得到的价格没有什么影响。
与此相比,像微软这样的垄断者没有接近的竞争者,因此,可以影响它的产品的市场价格。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在本章中,我们考察这种市场势力的含义。
我们将说明,市场势力改变了企业价格与其成本之间的关系。
竞争企业把其产品的价格作为既定的,并选择供给量,以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与此相比,垄断者收取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这个结果在微软视窗软件的情况下显然是正确的。
视窗软件的边际成本——微软把它的程序复印到另一张磁盘上所引起的额外成本——只有几美元。
视窗软件的市场价格是其边际成本的许多倍。
垄断者对其产品收取高价格并不奇怪。
垄断者的顾客看来除了支付垄断者收取的价格之外别无选择。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一张视窗软件不定价为1000美元,或2000美元呢?当然,原因是如果微软确定了高价格,人们买的产品就少了。
人们会少买电脑,转向用其他的操作程序,或者非法盗印。
垄断者不能达到他们所想要的任何利润水平,因为高价格减少了顾客的购买量。
虽然垄断者可以控制它们产品的价格,但他们的利润并不是无限的。
第15章垄断①垄断的成因垄断(monopoly)是普遍的,但很少企业具有绝对垄断能力成因:某产品仅有唯一卖家或该产品无相近替代物,即市场进入障碍1.关键资源仅为某一公司所有,如南非钻石公司DeBeers2.政府给予某公司独家(exclusive)生产权,如专利,版权利:对创意性的活动的激励;弊:导致垄断性定价(monopoly pricing)3.单一厂商的生产成本更低,规模经济,即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 ,如不拥挤的桥,自来水公司随着市场的扩大,自然垄断可能变成竞争性市场②垄断商的收益由于垄断商是市场中唯一的卖家,垄断商的需求曲线即市场的需求曲线,所以垄断商的需求曲线为斜向下垄断商是价格制定者(price maker),能通过调整生产量或定价来调整产出量垄断商的平均收益也等于价格垄断商的边际收益总低于商品价格或平均收益,因为每增加一单位销量,每一产品的价格就要降低,也因此,垄断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总位于需求曲线下方垄断商的最大利益产量也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处,但该产量的售价在两者之上垄断商的收益:Pro = TR - TC = (P - ATC)*Q生产曲线反映了生产者对某一给定价格的产量,而垄断商是价格制定者,没有生产曲线③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总剩余等于商品对消费者的价值(需求曲线)减去生产该商品的成本(边际成本曲线),而社会最高效产量就在两线交点处,但垄断商的最大利益产量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交会处,所以垄断商生产的量要比社会最高效产量小从售价来看,由于垄断商的价格要高于边际成本,那些支付意愿要高于边际成本但低于售价的潜在买家会放弃购买,垄断性定价使某些原本互益的交易受阻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与税收相似,都使产量小于最佳值造成社会损失的并非垄断商的利益,因为生产者与消费者间利益的流动并不改变市场总剩余,而是那些受阻的交易垄断商可能需要额外的成本来维持垄断地位,这也会造成社会损失④应对垄断的公共政策1.通过反垄断法案来加强竞争法案:1890年Sherman,1914年Clayton措施:阻止合并,分裂垄断公司利弊:需比较共同作用(synergy)带来的利益与垄断带来的社会损失2.调节垄断商的行为对象:自然垄断,如自来水电力公司原方案:价格与边际成本相同问题1:由于自然垄断的平均总成本曲线斜向下,其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总成本,原方案使垄断商亏损解决1:补贴或允许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但两者都会引起无谓损失问题2:垄断商没有动力去降低成本解决2:允许垄断商保留部分降低成本带来的收益3.改私有为国有问题:可能形成利益集团阻碍降低成本4.什么都不做⑤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前提:有一定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价格歧视:同一商品对不同消费者价格不同,即把不同支付意愿的消费者分开价格歧视能增大垄断商的利润,同时提高经济福利,因为它减少了无谓损失,完全价格歧视甚至能完全消除无谓损失某些市场力能遏制价格歧视,如套利(arbitrary,低价购入高价卖出)例子:电影票,飞机票,折扣券,高学费与财政援助,批发与零售⑥垄断与竞争的比较相同点:1.目标都是利润最大化2.都要达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处3.短期内都可以有经济利润不同点:1.市场内有多(一)家企业2.边际收益等(低)于售价3.(不)生产最大福利生产量4.长期上(不)可以进入5.长期无(有)经济利润6.无法(可以)实现价格歧视。
曼昆经济学原理(双语)带你读《经济学原理》,每日更新,欢迎来主页查看。
翻译部分经本人校对修改,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六Principle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The collapse of communism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was one of the last century’s most transformative events. Communist countries operated on the premise that government officials were in the best position to allocate the economy’s scarce resources. These central planners decided what goods and services were produced, how much was produced, and who produced and consumed these goods and services. The theory behind central planning was that only the government could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in a way that promoted economic well-being for the country as a whole.1980年代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解体,可能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上最重要的变化。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