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控制及OGY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52.50 KB
- 文档页数:4
非线性科学介绍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内容提要】非线性科学是研究非线性现象共性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混沌、分形和孤立子。
本文主要介绍了非线性科学的起源、主要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非线性科学/研究方法/工程应用非线性科学是研究非线性现象共性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其标志是: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发表的《确定论的非周期流》论文,揭示确定性非线性方程存在混沌(Chaos);1965年数学家查布斯基和克鲁斯卡尔通过计算机实验发现孤立子(Soliton);1975年美籍数学家芒德勃罗发表《分形:形态、机遇和维数》一书,创立了分形(Fractal)理论。
混沌、孤立子、分形代表了非线性现象的三大普适类,构成非线性科学的三大理论。
[1]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由线性现象发展到非线性现象。
非线性科学中的混沌理论被认为是20世纪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分形几何是继微积分以来的又一次革命;孤立子理论则预示着物理学与数学的统一。
一、线性科学与非线性科学所谓线性,是指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直角坐标系形象地表示出来时是一条直线。
在数学上,主要通过对算子的描述来讨论系统的线性与否。
如果算子Y满足:其中,α为常数,u、v为任意函数,则称算子为线性算子,否则称为非线性算子。
[2]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等于整体,描述线性系统的方程遵从叠加原理,即方程的不同解加起来仍然是方程的解。
线性理论是研究线性系统的理论,主要包括: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等,它有成熟的数学工具,如线性方程、曲线,以及微积分等数学方法。
[3]虽然非线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但人们开始只能解决线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非线性问题方面才逐步取得进展。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对激光中的混沌控制方法的新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各种方式如查阅书籍、阅读文献等了解这方面的最新进展,掌握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从中培养自己整理资料、发现问题的能力。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它的运动轨道的极端不稳定性,表现为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或对微小扰动的极端敏感性,又被称为蝴蝶效应。
混沌现象曾被认为是不可预报又不可控制的,人们在实践中总是希望尽力避免或消除系统中的混沌行为。
OGY混沌控制方法的提出开辟了混沌应用的诱人前景。
控制方法方面,自适应控制法、反馈方法和周期扰动方法等被提出并用于各种混沌系统包括激光混沌系统。
激光系统虽已经能输出很稳定的激光,但其中长存在混沌行为。
为了在各类激光器中获得更稳定的输出,人们不断的研究各种更有效且方便实用的混沌控制方法,如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混沌偏振控制方法、相移控制方法,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的多组延时控制方法、带通虑波器法,半导体激光器中的泵浦周期调制法、滑模变结构控制方CO激光器中的反混沌控制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将激光从混沌态控制的各种周法,2期态或不动点,获得更加稳定的激光输出。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从相关的书籍和参考文献出发,通过阅读有关方面的文献,总结有关激光系统中混沌控制的最新进展情况,同时了解各种不同的理论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它们的优缺点,不同激光器材质不同,所用方法不同,对此进行分析总结。
4、主要参考文献(1) Wang r and shen K, 2001 IEEE J. Quantum Electron 37960.(2) Pere Colet. Control of chaos in multimode solid state laser by the use of small periodicperturbations.PRL.1996.53.P200.(3) Alexander Ahlborn and Ulrich Parlitz . Stabilizing Unstable Steady States UsingMultiple Delay Feedback Control .2004.93.P264101.(4) Alexander Ahlborn and Ulrich Parlitz . Chaos Control using Notch Filter Feedback .PRL.2006 .96.034102.5、计划进度指导教师:袁国勇 2008 年 1 月 6 日教研室主任:张波 2008 年 1 月 7 日注:一式三份,学院(系)、指导教师、学生各一份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翻译文章() =+ x f x1C U RC = ⎝2C U RC = ⎝x y z =--0.2y x =+(0.2z x =+1ar E 1α=-κ1br b E 1=-κ()=+x f x()==x f xx y z =--0.2y x =+(0.2z x =+1C U RC =⎝2C U RC = ⎝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1、引言 (2)1.1混沌的概念 (2)1.2基本混沌控制方法 (3)2、激光器的模型 (3)2.1均匀增宽型激光器 (3)2.2非均匀增宽型激光器 (4)3、激光混沌控制新方法 (5)3.1反馈技术控制光纤激光器的不稳定输出 (5)3.2相移控制方法 (6)3.3偏振控制方法 (10)3.4多组延时反馈控制法方法 (12)3.5带通滤波器法 (14)3.6 混沌反控制 (15)4、总结 (16)参考文献 (17)英文摘要、关键词 (19)激光中的混沌控制新进展摘要: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它的运动轨道的极端不稳定性,表现为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或对微小扰动的极端敏感性,又被称为蝴蝶效应。
混沌控制:方法与应用B.R.Andrievskii和A.L.Fradkov俄罗斯科学院机械科学问题研究所,俄罗斯圣彼得堡,接收于2003年11月04日。
摘要:混沌的控制是最近十年被密集研究的一项课题,对它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方面,也即考虑其在不同的科学领域,如力学(控制的钟摆,梁、板、摩擦),物理(等离子体控制的动荡,激光,混沌,和传播的偶极子域),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医学、以及其他工程学如机械系统(控制vibroformers、微悬臂起重机、船),宇宙飞船,电气和电子系统,通信系统,信息系统,化学和加工工业中(信息流处理和自由流动物质的处理)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混沌,控制理论,科学应用,抑制混沌,工业应用。
1.引言在确定性混沌的概念渗透到科学文献的第一年,混沌的行为就被认为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它或许只会出现在一个在实践中永远不会遇到的复杂数学运算中。
但是,后来,混沌运动现象被发现存在于许多系统力学、通信、激光和无线电物理(10、12、16、18、19),化学和生物化学[46]、[55]生物学,经济学(124,124),和药品领域。
在1997年和2002年之间有超过300篇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的论文致力于研究混沌控制方法在多种情况下的应用。
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如混沌流线物理过程,激光物理和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分子和量子物理、力学、化学和电化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经济学和财务、医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化工、交通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混沌控制方法的问题一直都被积极探讨。
混沌控制在工程应用领域的实践证明了混沌的价值和混沌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特定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也起码证明了混沌控制应用的可行性。
但是,混沌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主要是朝向发现物理(化学、生物)系统行为中的新属性和规律的控制理论和方法方面发展,而不是特定的应用。
他们经常利用简单的模型描述被研究的系统。
科学应用2.1.机械系统混沌控制应用钟摆,梁和盘中的混沌控制。
第22卷第4期物理学进展Vol.22,No.4 2002年12月PROGRESS IN PHYSICS Dec.,2002文章编号:1000O0542(2002)04O0383O23保守系统的混沌控制许海波1,陈绍英2,3,王光瑞1,陈式刚1(1.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88;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100088;3.呼伦贝尔学院物理系,呼伦贝尔021008)摘要:保守系统的混沌控制是一个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由于L iouv ille定理的限制和初始条件的特殊作用,使得适用于耗散系统的混沌控制方法不能直接用于保守系统。
本文通过对耗散系统和保守系统混沌运动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了保守系统混沌运动的规律,总结了近期研究过程中一些典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综述了近年来保守系统混沌控制的相关进展和我们在保守系统的混沌控制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保守系统混沌控制的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混沌控制;保守系统;标准映象;KAM环中图分类号:O415.5文献标识码:A0引言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是运动轨道的不稳定性,表现为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或对小扰动的极端敏感性。
因此,混沌控制就成为混沌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混沌控制注重于分析混沌系统对外加驱动信号的响应,研究这种非线性响应规律,并考虑如何利用这种响应规律来影响和改造混沌运动将其引向人们所期望的目标。
1989年,Hubler和L scher 发表了控制混沌的第一篇文章[1]。
1990年,Ott,Grebogi和Yorke基于有无穷多的不稳定周期轨道嵌入在混沌吸引子中这一事实,通过对系统参数作小扰动并反馈给系统,实现了把系统的轨道稳定在无穷多不稳定周期轨道的一条特定轨道上。
这就是著名的OGY 混沌控制方法(或称参数微扰法)[2]。
之后,混沌控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蓬勃发展,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混沌的方法[3~37]。
混沌控制目标也由最初的不动点、低周期轨道的稳定发展到高周期轨道、准周期轨道的稳定;控制的对象也由最初的低维系统发展到高维系统,乃至于无穷维系统(时空混沌)[38~41]。
1.3混沌控制混沌控制一般分为:消除,抑制混沌现象的发生。
即就是使系统稳定到期望的平衡点或周期轨道;另一个是使原混沌系统产生新的混沌现象或使原本稳定的系统产生混沌现象,这也就是所谓的“混沌反控制”问题,它的目的是诱导出有用的混沌现象。
因为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混沌理论,对混沌发生的机制理解的不够全面,混沌反控制问题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领域,我们在这里所将的混沌控制仅指对混沌的抑制。
因为混沌所呈现的运动是剧烈震荡的,它的出现常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在工程中往往是有害的,因而快速地抑制混沌就是我们控制的一个目标。
在混沌吸引子上镶嵌着无数的不稳定周期轨道,而这些周期轨道往往和系统的一些良好的性能相关,这也就成为混沌控制的另一目标。
我们将周期1的轨道成为平衡点,对平衡点的镇定我们可以看做是一般非线性系统的的镇定。
大于周期1的轨道我们常常称为不稳定周期轨道UPOs(Unstable Periodic Orbits),对于一个混沌系统,如果我们能知道描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其平衡点往往是能被求解出来的,并进行分析的;但是,我们却无法知道它的无稳定周期轨道的动力学特性,将混沌系统控制到自身所包含的一条不稳定周期轨道上,这也就成了混沌控制于其他控制的一个重要区别。
自从OGY法开辟了混沌控制的先河,已经发展了很多方法来进行混沌控制,如偶然正比反馈技术OPF (Occasional Proportional Feedback)[15],变量反馈控制(Variable Feedback Control)[16-18],周期脉冲控制法,参数周期扰动法等[19-21],但这些方法很多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效的。
现在很多学者开始将控制理论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对混沌的控制上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PID控制[22-24],神经网络法[25-28],模糊控制[29-31],各种自适应控制[32-40]等,但是由于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理论,大多数是对某一确定的混沌系统的控制,在这方面还需要大量深入的研究。
摘要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金融系统中的Duffing—Holms模型的混沌性。
提出了Duffing -Holms模型存在周期解的条件,这表明可以通过OGY方法和非线性同步方法对金融混沌进行控制.在进行OGY控制时,设定了Duffing—Holms模型的一个周期轨道,并通过参数微调将混沌控制到该轨道上。
结果指出: 要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混沌控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金融系统的响应参数进行微调,近而让系统轨道正常轨道。
本研究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可以通过确定一个市场为驱动系统,另一个为受控响应系统,控制两市(例如:深沪两市)的混沌状态。
关键词:金融市场;混沌;Duffing—Holms模型;OGY控制法ABSTRACT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 in the chaotic quality of Duffing-Holms system. Having suggested conditions in which exists circle solutions,this indicated that we can control the finacial chaotic system by the means of OGY.When we are trying to use OGY method to control,we set a circle track of the Duffing-Holms chaotic system,and we control the chaotic system to the circle track by slightly adjustment.The results shows that: to control the chaos in the finacial market effectively,we have to slightly adjust the answering parameter of the finacial system, so that we can control the system to a normal track.The numeral simulation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we can take a market as a driving system and take another as a controlled answering system to control the chaotic state of stock market.Key words:financial market;chaos;Duffing-Holms model;OGY control method目录目录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混沌数学基础 (1)1.1混沌及混沌控制简介 (1)1.2混沌的数学基础 (2)1.2.1动力系统 (2)1.2.2混沌的几种定义 (8)第二章混沌控制方法 (10)2.1混沌控制的OGY方法 (10)2.2改进的OGY方法 (11)第三章金融混沌Duffing-Holms模型 (12)3.1 金融模型的背景及其形式 (12)3.2 Duffing-Holms模型及其序参量....................................... (13)3.3 OGY方法控制Duffing-Holms模型产生的混沌及其判定 (14)3.4 OGY方法控制Duffing-Holms模型产生的混沌 (20)第四章仿真 (22)第五章结论 (23)参考文献 (24)第1章混沌控制方法探究第1章研究背景与混沌数学基础1.1研究背景混沌运动是一种貌似无规则的运动,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它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以及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种学科领域。
信息物理系统中的混沌控制技术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的深入发展,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 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信息物理系统是将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和物理学相结合的一种系统类型。
该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和物理过程,能够对物理过程进行实时、可靠、高效的监测、控制和优化。
在信息物理系统中,混沌控制技术 (Chaos Control Technology) 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通信、电力系统、生物医学和环境探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信息物理系统中的混沌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一、混沌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混沌控制技术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对混沌系统进行控制,使其从混沌状态转移到稳定状态,实现系统的可控和可预测。
混沌系统是一类具有特殊动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在混沌系统中,微小的变化可以导致系统状态的巨大变化,而且系统状态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混沌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对混沌系统进行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混沌控制的方法混沌控制方法主要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
1.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通过直接对混沌系统的输入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系统状态的方法。
开环控制适用于那些不需反馈控制的系统。
开环控制的优点是系统处理速度快,实现简单,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失去控制。
2.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将混沌系统的状态与参考输入量进行比较,通过反馈控制使系统状态转移至稳定状态的方法。
闭环控制可以减小系统运行误差,提高系统的鲁棒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域、满足某些限制的混沌系统,闭环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控制。
三、混沌控制技术在信息物理系统中的应用1. 通信应用混沌控制技术在通信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混沌通信系统中,信息通过混沌序列传送来实现随机加密和解密。
混沌序列是由混沌系统的状态产生的,具有随机性、不可预测性和高覆盖性等特点。
OGY法控制混沌运动及推广形式
巴燕燕
【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OGY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控制混沌运动的方法 ,利用混沌运动对很小的扰动敏感和混沌运动的偏历性 ,给混沌运动较小的参数扰动控制量 ,把输出控制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总页数】3页(P)
【作者】巴燕燕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理工学院;内蒙古通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15.5
【相关文献】
1.OGY法控制混沌研究 [J], 杨志红;姚琼荟;杨昌宏
2.OGY法控制Henon系统混沌的研究 [J], 赵明成;朱洪波;贾琛霞
3.基于OGY的含间隙单级齿轮系统混沌运动控制 [J], 田亚平;徐璐;宋佩颉;褚衍东
4.改进的OGY法控制超混沌的电路实验研究 [J], 王琳;彭建华;陈立宏
5.OGY法实现混沌控制的参数辩识研究 [J], 张洵安;姜节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步混沌打靶方法控制混沌
安海港;杨世平;刘彬;赵红菊
【期刊名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30)2
【摘要】OGY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混沌控制方法,其利用混沌运动对初值极端敏感及遍历特性,通过系统参数的微小摄动将混沌控制到期望的轨道.在混沌打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OGY方法的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远优于OGY方法.
【总页数】3页(P182-184)
【关键词】混沌控制;OGY方法;混沌打靶
【作者】安海港;杨世平;刘彬;赵红菊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15.5;TP13
【相关文献】
1.离散非线性混沌系统的多步小反馈控制 [J], 周平;杨晓松
2.混沌多步控制在地月轨道转移中的应用 [J], 郑越;泮斌峰;唐硕;王洋
3.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多步预测方法研究 [J], 陆建山;王昌明;张爱军;孙罡
4.开放系统中多步化学反应的混沌及控制 [J], 陈帝伊;袁茂森;申滔;马孝义
5.混沌时间序列多步自适应预测方法 [J], 孟庆芳;张强;牟文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绪论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混沌(Chaos)是一种貌似无规则的运动,是指在确定性非线性系统中,不需要附加任何随机因素亦可出现类似随机的行为(内在随机性)。
混沌系统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系统的演化对初始条件十分敏感,因此从长期的意义上讲,系统的未来行为是不可预测的。
混沌科学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1]。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研究大气时发现,当选取一定参数的时候,一个由确定的三阶常微分方程组描述的大气对流模型,变得不可预测了,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
1963年,洛伦兹在著名论文“决定论非周期流”中讨论了天气预报的困难和大气湍流现象,给出了著名的Lorenz方程[2]。
1954年,前苏联数学家A.N.Kolmogorov发现了哈密尔顿函数微小变化时条件周期运动的持续[3],从而揭示了不仅耗散系统有混沌,保守系统中也有混沌。
1971年,法国数学物理学家Ruelle和荷兰学者Takens共同发表《论湍流的本质》,书中首次用混沌来描述湍流的形成原理,并对混沌进行了一些文字定义[4]。
1975年,李天岩给出了闭区间上连续自映射的混沌定义,首次提出混沌一词[5]。
1976年,美国生物学家R.May首先引入“混沌(Chaos)”一词,并给出混沌的数学定义,同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具有极复杂的动力学的简单数学模型”一文[6],明确指出简单的确定性数学模型也可以产生看似随机的行为。
1977年,物理学家J.Ford和G.Casati在意大利组织了第一次关于混沌的国际性学术会议。
1978年和1979年,M.J.Feigenbaum等人在R.梅的基础上独立地发现了倍周期分岔现象中的标准度和普适常数[7]。
1980年,意大利的V.Franceschini在研究流体变化时,发现周期倍化现象,验证了Feigenbaum常数。
控制系统的混沌控制理论与方法混沌控制是一种应用于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旨在有效地控制和稳定非线性系统中产生的混沌行为。
本文将介绍混沌控制的理论基础和常用方法,并探讨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一、混沌控制的基本原理混沌控制是基于混沌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混沌理论研究的是一类呈现出混沌行为的非线性系统。
混沌行为的特征是对初始条件敏感和长期的不可预测性。
混沌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一定的控制策略,使混沌系统从原有的混沌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变。
具体而言,混沌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辨识混沌系统、设计控制器和施加控制策略三个步骤。
二、常用的混沌控制方法1. P控制方法P控制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混沌控制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对混沌系统进行控制变量的比例调节,使系统逐渐从混沌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
2. PD控制方法PD控制方法在P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微分项,通过测量混沌系统输出的速度信息,对控制量进行调节,以实现系统从混沌状态向目标状态的转变。
3. PID控制方法PID控制方法在PD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积分项。
积分项的作用是对系统误差进行积分,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4. 反馈控制方法反馈控制方法是一种基于系统状态反馈的混沌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系统输出的反馈信号,并根据误差进行控制策略调节,从而实现系统的控制和稳定。
5. 非线性控制方法非线性控制方法是一种对混沌系统进行非线性建模和控制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非线性建模,设计非线性控制器,并使用优化算法对参数进行调节,以实现对混沌系统的控制。
三、混沌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1. 混沌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混沌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进行混沌控制,可以避免系统发生过载和失灵等问题。
2. 混沌控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混沌控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生物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效果。
通过对生物信号进行混沌控制,可以减少信号的干扰和噪音,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1.3混沌控制
混沌控制一般分为:消除,抑制混沌现象的发生。
即就是使系统稳定到期望的平衡点或周期轨道;另一个是使原混沌系统产生新的混沌现象或使原本稳定的系统产生混沌现象,这也就是所谓的“混沌反控制”问题,它的目的是诱导出有用的混沌现象。
因为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混沌理论,对混沌发生的机制理解的不够全面,混沌反控制问题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领域,我们在这里所将的混沌控制仅指对混沌的抑制。
因为混沌所呈现的运动是剧烈震荡的,它的出现常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在工程中往往是有害的,因而快速地抑制混沌就是我们控制的一个目标。
在混沌吸引子上镶嵌着无数的不稳定周期轨道,而这些周期轨道往往和系统的一些良好的性能相关,这也就成为混沌控制的另一目标。
我们将周期1的轨道成为平衡点,对平衡点的镇定我们可以看做是一般非线性系统的的镇定。
大于周期1的轨道我们常常称为不稳定周期轨道UPOs(Unstable Periodic Orbits),对于一个混沌系统,如果我们能知道描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其平衡点往往是能被求解出来的,并进行分析的;但是,我们却无法知道它的无稳定周期轨道的动力学特性,将混沌系统控制到自身所包含的一条不稳定周期轨道上,这也就成了混沌控制于其他控制的一个重要区别。
自从OGY法开辟了混沌控制的先河,已经发展了很多方法来进行混沌控制,如偶然正比反馈技术OPF (Occasional Proportional Feedback)[15],变量反馈控制(Variable Feedback Control)[16-18],周期脉冲控制法,参数周期扰动法等[19-21],但这些方法很多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效的。
现在很多学者开始将控制理论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对混沌的控制上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PID控制[22-24],神经网络法[25-28],模糊控制[29-31],各种自适应控制[32-40]等,但是由于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理论,大多数是对某一确定的混沌系统的控制,在这方面还需要大量深入的研究。
对于将混沌系统稳定到平衡点或某一固定的点,也就是所谓的混沌抑制,已经发现能够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都能用于混沌抑制。
而对于不稳定周期轨道的镇定,因为很难得到不稳定周期轨道的方程,所以一般要求知道控制目标动力学特性的控制方法难以达到目的,但是德国学者Pyragas.K 于1992提出的延迟反馈法,仅需要知道不稳定轨道的周期,就可以对其进行稳定,这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41-42]。
OGY方法是美国学着E.Ott,C.Grebogi和J.A.Yorke于1990年提出的混沌控制方法,成功地对混沌进行了控制,开辟了混沌控制的先河[9,43-44]。
混沌吸引子上镶嵌无穷多个不稳定周期轨道(UPOs),混沌遍历性保证轨线可以到达期望不稳
定周期轨道的微小邻域内,OGY 方法利用混沌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在轨线接近期望UPO 时可以施加非常小的控制量,使系统稳定到期望状态。
对该控制方法研究能使我们深入认识理解混沌控制的特点,了解与其它非线性系统控制的区别,从而有助于设计更加有效的混沌控制器。
使用OGY 方法对混沌系统控制时,可以不需要知道系统的确切动力行为,但必须知道混沌吸引子上的期望不稳定周期轨道,这个可以使用相空间重构技术,通过实验连续测量系统的某一状态变量,利用数据构造庞加莱截面,来分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这里假定这些工作都已完成。
设离散混沌系统为
1(,)n n x f x p += (1-1) 其中,2n x R ∈,()f ⋅是充分光滑的二维向量函数, p R ∈是系统外部可调的控制参数。
假设在0p p =时,系统处于混沌状态。
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期望轨道是一个平衡点,则有
0(,)F F x f x p = (1-2) 我们设定一个很小的控制范围,即在很小的范围内调整参数p :
0p p p δ∆=-<,1δ<< (1-3)
它的控制思想就是,通过对参数的微调稳定原系统(1-1)的不稳定周期轨道。
当对参数p 作一微小调整p ∆时,有10p p p =+∆,不稳定不动点必定受到影响,会有一个微小的移动。
但因扰动很小,所以变化后的不动点在原不动点附近。
所以得到
1010()()(()())F F x F F p x p x p Df x p x p Df p -=-+∆ (1-4)
其中x Df 是()f ⋅在点0()F x x p =处的雅克比矩阵,p Df 是()f ⋅在点0p p =处的雅克比矩阵。
令10()()F F x x p x p ∆=-,1()x p g I Df Df -=-⋅,则有
x g p ∆=∆ (1-5) 为了研究系统的在不稳定不动点附近的稳定性,线性化系统(1)得到
1n x n x Df x +∆=∆,n n F x x x ∆=- (1-6) 因为期望周期轨道不稳定,所以表征系统运动的矩阵必定有一个绝对值大于1的特征根u λ和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特征根s λ。
u λ对应于不稳定流形上的运动,
s λ对应稳定流形上的运动。
即
1,1u s λλ>< (1-7)
u λ和s λ对应的向量u e 和s e 分别表示不动点的不稳定方向和稳定方向。
它们可以由下式求出
x u u u Df e e λ=,x s s s Df e e λ= (1-8) 同时它们的双正交对偶向量也可以求出
T T u x u u h f h λ=,T T s x s s h f h λ= (1-9) 它们的双正交性和归一化性质可以由以下的点积确定。
1T T u u s s h e h e == (1-10a ) 0T T u s s u h e h e == (1-10b ) 上式中,归一化条件可以在任意给定,u s e e 下,再确定,T T u s h h 。
雅克比矩阵Df 可直接用双正交矢量叉积表示为
T T x u u u s s s Df e h e h λλ=⊗+⊗ (1-11) 当参数0p p =时系统呈现混沌运动,在n t 时刻启动控制,使10p p p =+∆,由于施加的控制,不动点位置发生了移动,混沌轨道在新的不动点附近的线性化方程可以表示为:
111()(())n F x n F x x p Df x x p +-=- (1-12)
我们的控制目的是使1n x +移动到点F x 的稳定方向上,即使11n n F x x x ++∆=-在该点不稳定方向上的分量为0.
1111(())()n n F x n F F F x x x Df x x p x p x ++∆=-=-+-
()()T T u u u s s s n F F e h e h x x x λλ=⊗+⊗∆-∆+∆
()()T T u u u s s s n e h e h x g p g p λλ=⊗+⊗∆-∆+∆
(1-13)
对于上述提出的控制问题,使11n n F x x x ++∆=-在不稳定方向的分量为零,需要满足
10T u n h x +∆= (1-14)
即
T T T u u n u u u h x h g p h g p λλ⋅∆-⋅∆+⋅∆=
(1-15)
由此解出控制规律 1T u u n T u u h x p h g
λλ⋅∆∆=-⋅() (1-16) 由于p 的调节受到(1-13)式的限制,(1-16)并不是对任意的n x ∆都能启动的。
令u T n u n x h x ∆=⋅∆,由(1-13)式,(1-16)式,得到控制启动条件为
1(1)u T n u u
x h g δλ∆<-⋅ (1-17) 从以上分析过程,我们可以将OGY 控制方法总结为以下步骤:
(1)从混沌吸引子上选择一条满足要求的不稳定周期轨道。
(2)等待系统遍历到期望目标轨道附近,利用局部流形特征,微调系统参数使系统状态下的一次迭代正好位于局部稳定流形上。
(3)将参数复原,位于局部稳定流形上的点自动渐进收敛到控制目标。
因此,可以将OGY 方法概括为:一旦系统运动到控制目标附近就向稳定方向拉一下。
OGY 方法的优点是:
(1)不需要确切知道混沌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这点在实际中系统难以建模或模型不精确的情况下很重要。
(2)使用微小的控制降低了代价,又基本保证了原系统的性质不变,很有实用价值。
OGY 方法的缺点是:
(1)在等待系统进入目标轨道附近,可能会等待很长时间,降低了控制的性能,但可以是利用混沌打靶技术,将轨线带入控制区,但这无疑增加了控制的代价。
(2)因为控制使用的是脉冲控制,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这就可能使得控制中必须多次进行调节才能使系统的状态落到局部稳定流形上。
(3)控制目标往往是未知的,特别是混沌吸引子中的不稳定周期轨道,需要使用特定的技术抽取目标周期轨道,这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
(4)很多连续的系统难以找到适当的庞加莱截面对其离散化,这就限制了OGY 法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