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织物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
成品涤纶布涂层布涂层检验标准最新成品涤纶布涂层面料检测质量标准内容
成品涤纶布涂层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成品涤纶布涂层织物吸湿性较差,夏季穿着有闷热感,同时冬季易带静电、影响舒适性不过洗后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成品涤纶布涂层是合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面料,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褶裥持久。
但是穿用和洗涤过程中,纤维不断经受摩擦,使织物表面的纤维露出于织物。
在织物表面呈现出许多令人讨厌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就互相纠缠在一起起球了。
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组成织物的纤维; (2) 纺织工艺参数; (3)染整加工;(4)服用条件。
在这里主要介绍如何应用染整加工达到控制织物的起毛起球的措施。
从质量的评等公差来看:
顶破力在80' 110g/平方米应不低于133
在110g/平方米以上应不低于222
缩水率:
优质品:直向3%横向3%
如要超过以,上百分数则降为二等品
项目耐洗耐汗渍耐摩擦
原样变色白布沾色原样变色白布沾色干摩擦湿摩擦优等品。
一等品评等办法优等品:符合标准。
一等品:允许两项低半级。
二等品:允许三项低半级或二项低一级。
三等品:低于二等品允许偏差。
涂层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1.测试目的涂层织物透气性能测试2.测试意义透气性是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是聚合物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与聚合物的结构、相态及分子运动情况有关。
尤其对于涂层织物来说,其表面经涂层整理后,透气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涂层织物透气性能的测试与表征是涂层织物的重要性能。
3. 测试仪器:GELLOWEN 透气性测试仪4.执行标准:GB/T 54535.测试步骤5.1将试样夹持在试样圆台上,测试点应避开布边及褶皱处,夹样时采用足够的张力使试样平5.1 将试样夹持在试样圆台上,测试点应避开布边及褶皱处,夹样时采用足够的张力使试样平整而又不变形。
为防止漏气在试样的低压一侧(即试样圆台一侧)应垫上垫圈。
当织物正反两面有透气性的差异时,应当在报告中记录。
5.2启动吸风机是空气通过试样,调节流量,使压力逐渐接近规定值,1min后或达到稳定时,记录气流流量。
使用压差流量计的仪器,应选择适宜的孔径,记录该孔径两侧的压差。
5.3在同样的条件下,在同一样品的不同部位重复测定至少10次。
5.4若夹具处漏气,则应通过校验测定其漏气量,并从读数中减去该值。
6.结果计算和表示6.1计算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qv和变异系数。
6.2按式(1)或式(2)计算透气率R。
结果按GB 8170秀月至测量范围的2%。
R=qv/Ax167(mm/s) (1)或R=qv/Ax0.167(m/s) (2)式中,qv---平均气流量,dm3/min;A---试验面积,cm2;167---由dm3/minxcm3换算成mm/s的换算系数;0.167---由dm3/minxcm3换算成m/s的换算系数;6.3按式3计算透气率的95%置信区间9(R±△)。
△=S.t/√n (3)式中,S---标准偏差;n---试验次数;t---95%置信区间、自由度为n-1的信度值,t和n的对应关系见于下表。
N 5 6 7 8 9 10 11 12t 2.776 2.571 2.447 2.365 2.306 2.262 2.228 2.2014.3.4对于使用压差流量计的仪器,先从压差-流量图标中查出透气率,然后计算器平均值、CV值和95%置信区间。
常见涂层分类:1. PA(聚丙烯酸酯类)2. PU(聚氨酯类)3. PVC(聚氯乙烯类)4. PE(聚乙烯)另外,还有聚丙烯(PP),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氨、聚酯,有机硅类, 合成橡胶类,蛋白质类。
一、PA涂层:1. PA涂层,又叫AC胶涂层,即丙烯酸涂层,是目前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涂层。
涂后可增加手感,防风,有垂感。
2. PA白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白色的丙烯酸树脂,能增加布面的遮盖率,不透色,并使布面颜色更鲜艳。
3. PA银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银白色胶,使织物具有遮光,防辐射的功能,一般多用于窗帘、帐篷、服装。
4. PA涂层有下列优点:耐日光和气候牢度好,不易泛黄;透明度和共容性好,有利于生产有色涂层产品;耐洗性好;粘着力强;成本较低。
其缺点是:弹性差,易折皱;表面光洁度差;手感难以调节适度。
二、PU涂层:1. PU涂层,即聚氨酯涂层,涂后织物手感丰满,有弹性,表面有膜感。
2. PU白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白色聚氨酯树脂,作用基本同PA 白胶,但是PU白胶涂后手感更丰满,织物更有弹性,牢度更好。
3. PU银胶涂层,基本功能同PA银胶涂层。
但PU涂银织物具有更好的弹性、更好的牢度,对于帐篷等要求高水压的面料,PU涂银相对PA涂银更好。
4. PU涂层有下列优点:涂层柔软并有弹性;涂层强度好,可用于很薄的涂层;涂层多孔性,具有透湿和通气性能;耐磨,耐湿,耐干洗。
其不足在于:成本较高;耐气候性差;遇水、热、碱要水解。
三、 PVC涂层:PVC薄膜有毒且易老化。
特点: 可涂的厚,相对便宜一点,常见配合压延工艺,用于雨衣箱包等。
PVC的手感粗糙,还有一种PVC压延的,更硬一点。
四、聚乙烯(PE)无毒,成本低,用量省五、区别:1. PA PU涂层区别,从外表看很难分辨,具体:1.手感:PA的手感比较涩PU较滑爽,PU的弹性比PA的好;2.光泽:PA没有光泽,PU有光泽较亮;3.PU具有很好的膜感,摸起来有皮膜的感觉。
织物的抗紫外线涂层应用研究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紫外线的危害日益重视,而织物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变得至关重要。
抗紫外线涂层技术的出现为织物的防护功能带来了新的突破,本文将对织物的抗紫外线涂层应用展开深入研究。
一、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紫外线是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200 280 纳米)。
其中,UVC 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对人体影响较小。
然而,UVA 和 UVB 却能够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皮肤会出现晒伤、晒黑、色斑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皮肤癌。
此外,紫外线还会对眼睛造成损害,引发角膜炎、白内障等疾病。
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紫外线的危害更为显著。
二、织物抗紫外线的原理织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紫外线防护能力,这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的种类、织物的组织结构和颜色等因素。
然而,普通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往往有限,难以满足人们在强烈阳光下的防护需求。
抗紫外线涂层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两种:吸收和反射。
吸收型涂层能够将紫外线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紫外线的透过;反射型涂层则通过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反射膜,将紫外线反射回去,降低其穿透率。
三、抗紫外线涂层的种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抗紫外线涂层主要包括无机涂层、有机涂层和复合涂层。
无机涂层通常以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
这些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紫外线吸收能力,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
但无机涂层的颜色往往较单一,且可能会影响织物的手感。
有机涂层主要由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组成,如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
有机涂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透明度,能够保持织物的原有性能,但耐久性相对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失效。
复合涂层则是将无机和有机成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涂层的综合性能。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织物涂层整理的常用方法
涂层整理就是将一层或者多层能形成薄膜的高分子化合物均匀的涂覆在紡织物的表面,以达到织物的两面能有不同功能的织物表面整理技术。
涂层既能改变织物的外观风格,也能增加织物的功能性,使织物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1、干法涂层:
将涂层剂用稀释后,在添加所需助剂调配成可用漿料,均匀的涂敷在织物上,之后对涂过的织物进行加热,待溶剂或水蒸发后涂层剂即可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坚籾的膜。
2、转移成膜法:
此法是先将浆料涂覆于有机硅或者其他树脂处理过的转移纸、橡胶带等转移介质上,再将涂过浆料的转移介质与织物叠合,经轧压使得浆料转移至织物上,再经烘干、冷却等工艺处理后,纸与织物涂层分离即可得到涂层织物。
这种成膜工艺较适用于整理经不起张力的轻薄织物。
3、热熔成膜法:
将热塑性的聚氨酯加热至熔融的状态,涂敷在织物上面,经冷却,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4、黏合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室内装饰织物等较厚织物制品的整理上。
其制作工艺是将2. 5mm到4隱厚度的薄膜用粘合剂黏在织物表面,经过轧压使之牢牢的与织物黏在一起成为一体。
5、湿法成膜:
将线型结构的聚氨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助剂制成涂布浆料,涂覆于织物上,在与水接触时DMF能向水溶出而聚氨酯树脂不溶,故树脂的浓度迅速增大,分子间的凝聚力提高,瞬间形成半渗透的薄膜,DMF通过此半透膜继续向水中扩散,此时,水也向涂层内扩散,这样形成不稳定态的涂层,制成骨架结构而形成带有微孔的薄膜。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ASTM D751-2006涂层织物标准测试法(中文版)1.范围1.1 本测试法适用于防水、雨用的橡胶涂层织物和类似产品的测试。
1.2范围内的各种测试方法如下所示:1.3以下为测试方法:测试方法部分尺寸与质量7-10断裂强力11抓样法(方法A)12-15条样法(方法B)16伸长17顶破强力18-21抗穿刺性22-25撕破强力26落锤法(方法A)27舌形试样撕破强力法(方法B)28-31梯形撕破32-35耐水压36马伦式法(方法A)37-40水柱法(方法B)41-44粘合涂层45-48涂层强度49-53抗粘性涂层撕破法54-58低温弯曲测试59低温冲击测试60低温防爆裂能力61-65缝合强力66-71加速热老化(烘箱法)72-79定负荷接缝强力80-83高温抗粘滞性能84-88耐压89-93涂层布厚度94-981.1标准中值使用SI单位制,括号内的值仅做参考。
2.引用标准2.1ASTM标准D573 橡胶测试法——空气灶中的老化D1349 橡胶惯例——标准温度测试D1424 落锤式织物撕破强力测试仪的织物撕破强力测试法D2136 涂层橡胶的测试方法——低温弯曲法D2137 橡胶特性的测试方法——可挠性聚合物和涂层织物的脆变点D4483 在橡胶与炭黑工业标准测试法中的精确度的操作3.意义与用途3.1涂层织物和使用涂层织物生产的橡胶制品是商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该使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这些商品的质量,这些测试方法必须具有测试产品的能力。
4.标准大气4.1预调——涂层织物的测试环境如果没有记载,则应该满足4.2或4.3所规定的条件,或者是按照买方与供应商之间达成的协议。
当涂层织物在热的环境中测试时,对环境的要求如4.3记载。
4.2环境温度——测试涂层织物的标准条件应满足织物吸湿平衡的标准大气,其环境相对湿度为50±5%,温度为23±2℃。
4.3热环境——测试涂层织物的标准条件应满足织物吸湿平衡的标准大气,其环境相对湿度为65±5%,温度为27±2℃。
涂覆织物耐磨测试一、耐磨性测试耐磨性是涂覆织物的重要性能之一,也是评价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涂覆织物进行耐磨性测试,可以了解涂层的耐磨性能和耐久性。
常见的耐磨性测试方法包括摩擦磨损试验、磨损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等。
二、涂层附着力测试涂层附着力是指涂层与织物基材之间的粘附力。
涂层附着力测试是评价涂层质量和涂覆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涂层附着力测试,可以了解涂层与织物基材之间的粘附性能,以及涂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三、表面硬度检测表面硬度是指涂层的硬度和抗划痕能力。
表面硬度检测是评价涂层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表面硬度检测,可以了解涂层的硬度和抗划痕能力,以及涂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四、耐刮擦试验耐刮擦试验是指涂层抵抗刮擦的能力。
通过对涂覆织物进行耐刮擦试验,可以了解涂层的抗刮擦能力和耐久性。
耐刮擦试验是评价涂层质量和涂覆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耐化学腐蚀评估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涂覆织物需要承受化学物质的腐蚀。
因此,对涂覆织物进行耐化学腐蚀评估是必要的。
通过评估不同化学物质对涂层的影响,可以了解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耐久性。
六、环境因素对耐磨性的影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涂覆织物的耐磨性有一定影响。
了解环境因素对耐磨性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涂层的性能和耐久性。
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环境因素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七、耐磨性能与织物结构的关系织物的结构如纤维类型、纱线密度、织物组织等对涂层的耐磨性能有一定影响。
研究耐磨性能与织物结构的关系有助于优化织物结构和提高涂层的耐磨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织物结构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耐磨性能与纤维材料的关系纤维材料的性质如纤维的形状、大小、结晶度等对涂层的耐磨性能有一定影响。
研究耐磨性能与纤维材料的关系有助于优化纤维材料的选择和提高涂层的耐磨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纤维材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九、涂层厚度对耐磨性的影响涂层的厚度对耐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纺织品涂层的工艺流程一、概述纺织品涂层是在织物表面涂覆一层特定材料,以改变其外观、性能和功能的一种加工方法。
涂层可以具有防水、防污、防紫外线、阻燃等特殊功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涂层的工艺流程。
二、准备工作1. 选择涂层材料:根据纺织品的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涂层材料,如聚氨酯、丙烯酸、硅橡胶等。
2. 准备织物:对织物进行清洗、烘干等预处理,确保其表面干净、平整。
三、涂层过程1. 涂料配制:按照一定比例将涂料和溶剂混合,搅拌均匀,以获得适合的涂料浓度和流动性。
2. 涂料涂布:采用刷涂、滚涂、喷涂等方式将涂料均匀地涂布在织物表面。
涂布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涂布量和均匀性,避免出现涂料浓度不均匀或流痕现象。
3. 干燥处理:将涂布后的织物送入干燥室,通过热风或红外线加热等方式将织物表面的溶剂挥发掉,使涂层干燥固化。
干燥温度和时间要根据涂料的性质和厚度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性能。
4. 辅助处理:根据需要,可对涂层进行辅助处理,如压花、印花、压光等,以增加纺织品的质感和美观性。
5. 二次涂布(可选):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二次涂布。
在第一次涂布干燥固化后,再次涂布一层涂料,并进行相应的干燥处理。
四、后处理1. 检验:对涂层后的纺织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涂层的附着力、耐摩擦性、防水性等指标的测试。
2. 整理:对涂层后的纺织品进行整理,如剪边、裁剪、熨烫等,使其达到最终的形态和尺寸要求。
3. 包装:将涂层后的纺织品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五、应用领域纺织品涂层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汽车、医疗等领域。
在服装方面,涂层可以增加织物的防水性、防污性,提高穿着的舒适度和耐用性。
在家居方面,涂层可以使织物具备阻燃、防褪色等功能,增加家居用品的安全性和寿命。
在汽车和医疗方面,涂层可以提供防紫外线、防菌等特殊功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六、总结纺织品涂层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品加工方法,通过涂布特定材料,可以改变织物的外观、性能和功能,满足不同领域对纺织品的需求。
FZ_T010632008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一、测试目的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旨在评估涂层织物在特定条件下抵抗粘连性的能力。
该测试结果对于确保涂层织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需要避免粘附的场合,如户外装备、汽车内饰等。
二、测试原理本测试方法通过模拟涂层织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粘连性问题,采用标准测试装置对涂层织物进行抗粘连性测试。
测试过程中,将涂层织物与特定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接触,然后分离,观察涂层织物表面的粘连性情况。
三、测试仪器与材料1. 测试仪器:抗粘连性测试仪、恒温恒湿箱、分析天平、秒表等。
2. 测试材料:待测涂层织物、标准粘性材料(如聚酯薄膜)、隔离纸等。
四、测试步骤1. 准备试样:从待测涂层织物上裁取适当大小的试样,确保试样表面干净、平整。
2. 预处理:将试样放入恒温恒湿箱中,设置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预处理24小时。
3. 搭配标准粘性材料:将标准粘性材料裁剪成与试样尺寸相同的形状,备用。
4. 组装试样:将试样与标准粘性材料间隔一层隔离纸,放入抗粘连性测试仪的上下夹具中。
5. 设置测试参数:根据标准要求,设置测试温度、压力和测试时间。
6. 开始测试:启动抗粘连性测试仪,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测试。
7. 观察与记录:测试结束后,立即观察并记录试样表面的粘连性情况,如粘连性等级、粘连性面积等。
五、结果判定1级:无粘连性;2级:轻微粘连性,不影响使用;3级:中度粘连性,影响部分使用;4级:严重粘连性,无法使用。
测试结果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并对涂层织物的抗粘连性进行评价。
如需进一步分析,可对粘连性区域进行微观观察和成分分析。
六、测试注意事项1. 在测试过程中,确保操作人员穿戴干净、无尘的工作服,避免手汗和灰尘对试样造成影响。
2. 测试前后,务必保持试样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水分和杂质影响测试结果。
3. 测试过程中,应确保抗粘连性测试仪的夹具压力均匀分布,避免因压力不均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涂层织物工艺技术涂层织物工艺技术是一种将织物表面覆盖一层特定材料的工艺,以改变织物的性能或外观。
涂层织物工艺技术具有很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医疗卫生、防水防火、防冷保暖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涂层织物工艺技术的制作过程和相关特点。
涂层织物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前处理、涂层制备和后处理。
首先是前处理,包括选择适合的织物和进行表面处理。
织物的选择通常依据所需的性能,例如防水、防火、保暖等。
在表面处理方面,通常会进行清洗和去除织物表面的毛羽,以确保涂层的附着性。
其次是涂层制备,根据所需的性能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涂层。
常用的涂层材料包括聚氯化乙烯(PVC)、聚氨酯(PU)、液晶聚合物(LCP)等。
涂层可以通过刷涂、浸渍、喷涂等方法进行,以确保涂层均匀。
最后是后处理,涂层织物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卷取、干燥、固化等处理。
这些后处理工序旨在进一步提升涂层织物的性能,例如增强其耐磨损能力、降低其透气性等。
涂层织物工艺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涂层织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
由于涂层材料和工艺的选择多样,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各种特定要求。
其次,涂层织物具有较好的性能。
例如,使用防水涂层可以使织物具有防水性能;使用防火涂层可以增加织物的阻燃性能;使用保暖涂层可以提升织物的保温性能。
再次,涂层织物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由于织物表面涂有涂层,可以有效地提高织物的耐磨损能力和抗拉伸能力,延长织物的使用寿命。
最后,涂层织物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
相比其他加工技术而言,涂层织物的制备过程较为简单,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总而言之,涂层织物工艺技术是一种将特定材料涂覆在织物表面的技术,通过前处理、涂层制备和后处理等步骤,可以实现织物的性能改变和定制化。
涂层织物具有很多优点,如提高织物的耐久性、改善织物的性能等。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涂层织物工艺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ASTM D751-2006涂层织物标准测试法(中文版)1.范围1.1 本测试法适用于防水、雨用的橡胶涂层织物和类似产品的测试。
1.2范围内的各种测试方法如下所示:1.3以下为测试方法:测试方法部分尺寸与质量7-10断裂强力11抓样法(方法A)12-15条样法(方法B)16伸长17顶破强力18-21抗穿刺性22-25撕破强力26落锤法(方法A)27舌形试样撕破强力法(方法B) 28-31梯形撕破32-35耐水压36马伦式法(方法A)37-40水柱法(方法B)41-44粘合涂层45-48涂层强度49-53抗粘性涂层撕破法54-58低温弯曲测试59低温冲击测试60低温防爆裂能力61-65缝合强力66-71加速热老化(烘箱法)72-79定负荷接缝强力80-83高温抗粘滞性能84-88耐压89-93涂层布厚度94-981.1标准中值使用SI单位制,括号内的值仅做参考。
2.引用标准2.1ASTM标准D573 橡胶测试法——空气灶中的老化D1349 橡胶惯例——标准温度测试D1424 落锤式织物撕破强力测试仪的织物撕破强力测试法D2136 涂层橡胶的测试方法——低温弯曲法D2137 橡胶特性的测试方法——可挠性聚合物和涂层织物的脆变点D4483 在橡胶与炭黑工业标准测试法中的精确度的操作3.意义与用途3.1涂层织物和使用涂层织物生产的橡胶制品是商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该使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这些商品的质量,这些测试方法必须具有测试产品的能力。
4.标准大气4.1预调——涂层织物的测试环境如果没有记载,则应该满足4.2或4.3所规定的条件,或者是按照买方与供应商之间达成的协议。
当涂层织物在热的环境中测试时,对环境的要求如4.3记载。
4.2环境温度——测试涂层织物的标准条件应满足织物吸湿平衡的标准大气,其环境相对湿度为50±5%,温度为23±2℃。
4.3热环境——测试涂层织物的标准条件应满足织物吸湿平衡的标准大气,其环境相对湿度为65±5%,温度为27±2℃。
布料涂层工艺解析布料涂层工艺解析1. 简介布料涂层是一种将涂层材料施加在织物表面的工艺,以增强织物的功能性能和外观。
涂层可以改变织物的透气性、防水性、阻燃性等特性,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布料涂层的工艺解析,包括涂层材料的选择与特性、涂层工艺的步骤与要点,以及布料涂层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2. 涂层材料的选择与特性在布料涂层过程中,涂层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涂层材料包括聚氨酯、聚酯、丙烯酸酯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强度、耐磨性、耐高温性等。
选择合适的涂层材料应综合考虑织物的用途、功能需求以及材料的成本与可行性。
3. 涂层工艺的步骤与要点布料涂层的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预处理、涂层施加、固化和后处理。
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织物的清洗、除尘和处理表面缺陷等工作。
涂层施加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滚涂、刷涂、喷涂等,根据织物和涂层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固化阶段通过烘干或化学反应等方式将涂层材料固定在织物上。
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检验、修整和包装等工作。
4. 布料涂层的应用领域布料涂层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汽车制造、建筑工程、航空航天等。
在汽车制造领域,涂层工艺可以增强织物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用于制作汽车座椅、内饰等部件。
在建筑工程领域,涂层可以提高织物的防水性和防火性能,用于屋面防水、墙体隔热等方面。
在航空航天领域,涂层可以增强织物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用于制作飞机绝缘材料、宇航服等。
5.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功能性织物需求的增加,布料涂层工艺将继续发展壮大。
未来,涂层材料将更加环保、可持续,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涂层工艺将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涂层工艺将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织物和应用领域的需求。
总结与回顾:本文对布料涂层工艺进行了深入解析。
涂层材料的选择与特性是布料涂层工艺的关键,需要综合考虑织物的用途和功能需求。
涂层工艺的步骤与要点包括预处理、涂层施加、固化和后处理,每个步骤都有其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纺织面料涂层的基本常识(纺织培训)类似涂层的后整理大致分为:浸扎、干法涂层(包括发泡涂层)、湿法涂层、复合(PTFE,TPU,PU)、PVC压延、其中干法涂层的种类最多,不易区分,具体有:1、 PA涂层,又分AC胶涂层,即水性丙烯酸涂层,是目前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涂层,涂后可增加手感,防风,有垂感,常用于防绒、手感、固色固沙等。
还有亚克力、小马胶,即溶剂性丙烯酸涂层,适宜做耐水压涂层,价格较AC略高2、 PU涂层,即聚氨酯涂层,也分水性、溶剂性,涂后织物手感丰满,有弹性,表面有膜感。
3、耐水压涂层,常规有600-20000之间,根要求结合PA、PU多层涂刮。
4、 PA白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白色的丙烯酸树脂,能增加布面的遮盖率,不透色,并使布面颜色更鲜艳。
5、 PU白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白色聚氨酯树脂,作用基本同PA白胶,但是PU白胶涂后手感更丰满,织物更有弹性,牢度更好。
6、PA银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银白色胶,使织物具有遮光,防辐射的功能,一般多用于窗帘、帐篷、服装7、PU银胶涂层,基本功能同PA银胶涂层。
但PU涂银织物具有更好的弹性、更好的牢度,对于帐篷等要求高水压的面料,PU涂银相对PA涂银更好。
8、珠光涂层,通过对织物表面珠光涂层,使织物表面具有珍珠般光泽,有银白色和彩色的。
做成服装非常漂亮。
也有PA珠光和PU珠光之分,PU珠光比PA珠光更加平整光亮,膜感更好,更有“珍珠皮膜”的美称。
9、PVC涂层,涂后表面光滑油亮,一般适用做台布桌布等。
10、有机硅高弹涂层,又叫纸感涂层。
对于薄型棉布很适合做衬衣面料,手感丰满,很脆又富有弹性,具有很强的回弹性,抗皱。
对于厚型的面料,弹性好,牢度好。
11、皮膜涂层,通过对织物表面进行压光和多道涂层,使织物表面形成皮膜,完全改变织物的风格。
一般皮膜面做成服装的正面,有皮衣的风格。
有亚光和有光两种,并可在涂层中添加各种颜色做成彩色皮膜,非常漂亮。
涂层织物“国标”下月起实施
日期:2012/11/21文/王秋莉赵一冲来源:绍兴县报
记者昨日从绍兴质监局获悉,绍兴县朗莎尔·维迪制衣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GB/T28464——2012《纺织品服用涂层织物》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空白。
涂层织物是近年我县轻纺产业中发展起来的一大新板块。
据了解,该织物既能保持织物本身的特点,又能改变织物的外观和风格,使织物增加许多新的功能,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在服装面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由于缺乏相关标准的指导与约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扰乱了市场。
即将施行的新标准规定了服用涂层织物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运和标志等技术内容,对服用涂层织物的舒适性能、表面性能、物理机械性能以及涂层所赋予织物的特殊性能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对推动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朗莎尔·维迪制衣通过参与此次国家标准制定的工作,将更有利于抢占行业制高点,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