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版面特色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一报纸1.中国青年报 /node/2010-12/12/zgqnb.htm日报,团中央机关报,期中的冰点周刊、青年话题、青年调查、青春热线、共青视点、屋檐下等栏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青年调查”对于校报调查性新闻的写作很有借鉴意义,建议每天必读。
2.南方周末 周报,每周四出版。
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
建议常读。
3.湖北日报 /cache/paper_hbrb.aspx日报,中共湖北省委的机关报。
行文严谨,体裁丰富,是记者(特别是一版记者)提高写作基本功的最好模版,其中的《大家谈》、《热风》、《灯下漫笔》、《读者论坛》等评论栏目对于评论写作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
4.长江日报 /cjrb/html/2010-12/12/node_2.htm日报,武汉市委机关报。
除了保持党报惯有的行文严谨、注重理论之外,最近加大了对高校新闻的采写力度。
高校新闻由原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报指导老师、“高教观察员”朱建华主笔,值得学习和借鉴。
5.楚天都市报 /list.asp日报。
武汉地区暨湖北全省发行量最大的市民报。
建议校报记者着重读其中的“楚天时评”、“教育新闻(高校新闻)”等版面。
积极向该报相关记者(朱玲老师)投稿,并努力加入该报大学生记者团(迄今为止,校报共有黄莹、黄聪、李锐、叶晨、蔡方良等人先后加入,其中黄莹现为楚天都市报经济部记者.)6.楚天金报 /list.asp日报,报纸定位为“新一代都市风情报”,瞄准城市白领阶层读者群,以情感人是该报的特点,是武汉市内各平面媒体中唯一常年开设高校新闻版的报纸。
建议校报记者关注它的“高校风华”和教育周刊,以及“阳光白领”。
现有大学生记者团,校报副团长杨宇宁为团员之一。
7.武汉晚报 /whwb/html/2010-12/12/node_22.htm 日报,武汉市较有影响力的市民报之一。
用版面语言讲好新闻故事——地市党报版面创新分析摘要:生动的讲好新闻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使党报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今时代下,创新党报是时代的要求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要求,事实党报能够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屹立不倒的必然要求。
地方党报的应该从媒介语言风格、版面设计等等各方面去创新和提高,抓住社会的主流和热点,以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去讲好新闻故事将党的声音更好地传播给寻常的百姓。
关键词:地方党报;语言风格;与时俱进一、现有的地方党报现有语言特点的分析首先,现有的地方党报在语言风格方面受到了传统制约,现有的党报主要服务于政治和理论,忽略了当前社会实践和民生热点,导致了地方党报与人民群众的脱离。
由于载体的限制,对于本地区人民机械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能够给予及时的回复,人民心中的疑惑也无法得到解决。
此外,现有的担保从版面设计到新闻报道都是千篇一律,出现了八股化的问题,在版面设计中沉闷死板,使读者觉得党报成了呆板的说教。
最后是在议题的设置方面,地方党报设置的议题不能够展现地方的特色,而是一味的跟风,极容易丧失宣传阵地[1]。
二、创新新地方党报语言风格的工作准则(一)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新闻的基本的道理就是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工作者要将稿件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喜欢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出来,在党报宣传时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写新闻稿件的时候要注意将政策性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通过一些有趣的网络用语转化为大众的语言,避免端着架子板着脸去教训人的现象出现。
此外,党报记者要做好语言风格的转型,就是要走进基层,了解群众的需求,要适当的新闻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切联系,使党的新人工作能够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愿望,了解到当地人民的民间语言,要了解当地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盼,党报的内容也应该围绕着群众的关心的话题去叙述,稿件的撰写和宣传要以对人民真挚深厚的感情为基础。
(二)擅用地方方言,理性对待负面评价党报的运营也要充分尊重百姓的需求要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积极主动的去应用一些新的手段,比如说微信、微博及一些公众平台做好正能量的引导[3]。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发展,网络将成为新闻传播最快捷的传播渠道。
网络新闻的标题,直接关系到网站的点击率和信息的传播效果。
与传统新闻标题相比,网络新闻标题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常规写作方法,发生了许多变化。
它逐步呈现出平实朴素、形象生动、简洁明了、修辞多样等特色,这一系列的改变提高了网络新闻可读性和传播效果。
同时,网络新闻标题也普遍存在主观臆断、题不对文、过分夸张、暴力低俗等语言方面的问题。
虽然,求新是网络新闻标题写作的发展方向,但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这一生命力。
否则,将会误导受众,降低新闻的可信度和媒介的公信力。
关键词:网络新闻标题运用特色Abstract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network news media will be the most efficient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news headline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website hits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f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eadline, network news headlines continue to make breakthrough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conventional writing method, has undergone many changes. It is gradually showing a plain and simple, vivid, concise, and diverse other rhetorical features, this series of changes to improve readability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network effects. Meanwhile, the network news headlines are also common subjective, question not the text, exaggeration, violence and other vulgar language issues. Although the novelty of the network news headline writing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but to ensure that news of the "authenticity" of this vitality. Otherwise, it will mislead the audience, reduce the news media credibility and the credibility.Key words:Network News Title Use characteristics网络新闻标题运用特色分析网络新闻标题虽然不断打破常规的写作手法,在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迥异于传统媒介严肃的面孔和形象。
报纸的四种板式“浓眉大眼”版式其特点是:在编排方法上,常常采用大标题,长题短文,厚题薄文,曲直线交错,色彩对比强烈,自然形成一种浓浓的氛围,直逼读者的视野。
一般认为,“浓眉大眼”报纸的代表是“京派”的《中华工商时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
今天看来,最能体现“浓眉大眼”版式风格的,当属《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的版式特点是以粗线分割、黑白相间(黑底反白)、招贴式的照片处理等编排手段,使报纸版面呈现出“黑脸膛(色调重)、粗眉毛(大标题)、大眼睛(大照片)、轮廓分明(粗线分割和围框)”的风格。
有人用建筑术语形象地将其版面特点概括为:“粗题短文多版块,钢筋结构大窗户。
”较之传统版式和现代版式的其他类型,这种版式体现出版面设计思想的重大改变。
一般认为,版面语言是一种潜在的语言,而《北京青年报》的美编们则认为:版面的作用不应当仅仅是潜在的,它以更直接的视觉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应当让版面直接说话。
这种版面风格一度引起新闻界批评,认为它花花绿绿,标题照片刺激性强,给人以夸张、华而不实甚至虚张声势之感,模仿港台报纸的痕迹太过明显。
但是,1993年以后,许多报纸模仿《北京青年报》的版式,从而使“浓眉大眼”模式成为一种颇有代表性的时尚版式。
“眉清目秀”版式这是一种与“浓眉大眼”版式相对而言的时尚版式。
顾名思义,这种版式以“简约”为设计原则,标题不使用铺底纹、反白等装饰手段;文与文之间不用线条分割,而以空白代之;在版面上强调空白的作用,整块版面不用一条分隔线,而是留出大量空白,给读者留下足够的畅想空间,同时也可有效地避免视觉疲劳。
相对于“浓眉大眼”版式,这种“眉清目秀”的版式,是一种技术和审美的回归。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版式尽管“回归传统”,但它并不等同于“传统版式”,因为总的来说,其图片偏多、标题偏大、文章偏长,采用模块版式,不串文、不“伸腿”,因此它仍然属于一种时尚版式。
“杂志化”版式这主要是指报纸的头版。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新闻网页设计探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佚名【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推广,新闻网页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媒介,它们通过语言、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模式进行意义再现,具有明显的多模态特征。
本文首先向读者介绍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将其运用到少数民族地区新闻网页设计中,构建出以版面设计、语言文本、辅助元素三合一的少数民族地区新闻网页多模态话语框架。
文章以笔者所在地区内蒙古新闻网为个例,同新华网相比较,说明多模态话语在新闻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针对内蒙古新闻网存在的排版不合理、缺少图片、未引进视频等诸多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reasing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rnet,news pages designing has become the world's media awareness which has multi-modal obvious characteristics,reproducing through language,pictures,sound and video and other multi-mod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der to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which is applied to the minority Regional News web design,constructed with layout,text language,ethnic minority areas news pages Multimodal Discourse framework triple auxiliary elements.Taking the area of Inner Mongolia News Network is the author a case,compared withXinhua,indicating Multimodal Discourse news web application design.Inner Mongolia News Network exists for typesetting unreasonable,the lack of pictures,did not introduce many deficiencies video,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5(000)016【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新闻网页设计;内蒙古新闻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10 引言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
新闻版面分类(一)新闻版面分类1. 添头版面•添头版面通常出现在报纸第一页的上方,以较大的字号和图片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主要用于突出当天最重要的新闻,通常是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报道。
2. 特写版面•特写版面通常以一张大尺寸的图片为主,搭配少量文字进行描述。
•主要用于深入报道某一特定事件、人物或主题,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来展现其细节和背后的故事。
3. 专题版面•专题版面通常用来报道某个具体的主题或问题,并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分析。
•主要用于报道社会热点、时事问题、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该主题。
•视频版面通常用来展示新闻视频,包括新闻直播、新闻片段、采访等。
•主要用于报道需要通过图像和声音来更直观传达的内容,读者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更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
5. 专栏版面•专栏版面专门留给特定作者或团队撰写的文章,通常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主要用于报道作者的观点、评论、分析,可能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给读者提供不同的观点和思考角度。
6. 人物专访版面•人物专访版面主要用于展示对某个具有影响力或知名度的人物进行的深入采访。
•主要用于介绍人物的经历、观点、创作等,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该人物。
7. 社论版面•社论版面通常是报纸社论部分,由报纸编辑或专栏作者撰写。
•主要用于对热点事件、社会问题发表报纸立场或观点,代表报社的意见。
•图片版面主要展示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照片,强调通过视觉方式传达新闻信息。
•主要用于报道突发事件、人物形象、风景等,通过图片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展示新闻情景。
9. 金融版面•金融版面主要用于报道与金融、股市、经济相关的新闻和信息。
•主要用于报道股市行情、经济数据、公司财报等,帮助读者了解投资、经济动态。
10. 体育版面•体育版面主要用于报道与体育相关的新闻和赛事。
•主要用于报道各类体育赛事、运动员动态、体育产业等,为体育爱好者提供及时的体育新闻。
以上是新闻版面分类的一些常见类型,不同类型的版面适用于不同的报道内容和目标读者群体。
中央八大新闻网站网页设计的对比分析(一)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朱长宝【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向新闻传播业的渗透,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一处独特的风景线。
网络新闻的传播,翻开了新闻传播发展史上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既共存互补又相互竞争的崭新一页。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对于新闻网站的研究大都只停留在比较宽泛的层面,对于新闻网站的网页设计特点的研究还尚不多见。
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就中央八大新闻网站网页设计的特点和互相之间的不同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并对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大胆的展望,以期能够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为我国新闻网站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八大新闻网站域名版面设计色彩设计引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政府投入巨资,重点建设了八大新闻网站,这也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强力建设的重要工程。
即:新华网、人民网、国际在线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央视国际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经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青网。
当前,我国网络媒体的对外传播已形成“8+3”新闻网站的局面,即八大中央级新闻网站和三大门户网站。
三大门户网站包括:新浪、搜狐和网易。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受众需求特点,掌握和利用好网络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用网页设计和编辑的相关理论作指导,建设和维护好这些政府新闻网站事关重大,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意义。
所以,完善和改进这些新闻网站的网页设计,使之更加及时、有效、丰富多元地传播新闻信息,满足受众需求,推动社会发展,是一项非常紧迫、势在必行的重要课题。
一、中央八大新闻网站域名和Logo之对比分析网站的域名在实际使用中,就是网址的概念,是我们键入网站的入口。
域名设计是网页设计的第一步,因为,域名不仅仅是一个网站的入口,它本身就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构成了网页最显著区域内(通常是首页的左上角)的一部分,从而成为网页设计的先导。
在这一重要页面元素确实的情况下,如果进行页面设计方面的构思,常常会不得要领。
新华社社论版面颜色新华社社论版面颜色社论是新华社的重要栏目之一,它在报纸上通常以特定的版面颜色呈现。
这种特定的版面颜色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传达信息的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新华社社论版面颜色的含义和作用。
一、红色背景:激情与正能量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热情、活力和力量的颜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性颜色。
在新华社社论版面上采用红色背景,可以突出社论文章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红色背景还可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他们阅读并关注重要议题。
二、白底黑字:简洁明了白底黑字是一种经典的排版方式,它具有清晰明了、简洁大方的特点。
在新华社社论版面中采用白底黑字,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突出,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白底黑字也符合新闻报道追求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
三、金黄边框:庄重与权威在新华社社论版面的边框部分,常常采用金黄色作为装饰。
金黄色是一种庄重、高贵的颜色,它给人一种权威和正式的感觉。
通过使用金黄边框,新华社社论版面可以展示出其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增加读者对社论文章的信任和认同。
四、黑色标题:严肃与引人注目在新华社社论版面中,标题通常采用黑色字体。
黑色是一种严肃、稳重的颜色,它可以凸显标题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的效果。
通过使用黑色标题,新华社社论版面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他们更加关注和关心社论文章所涉及的议题。
五、整体设计风格:简约大气除了以上具体元素外,在整个新华社社论版面设计中还体现了简约大气的风格。
新华社一直以来都秉承着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进行报道,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了版面设计上。
通过简洁明了、布局合理、信息有序地呈现文章内容,新华社能够更好地传达社论的观点和意见,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结:新华社社论版面颜色的选择不仅具有美感,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信息和意义。
红色背景突出了社论文章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白底黑字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明了;金黄边框展示了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黑色标题凸显了标题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的效果。
新华网两会融媒体报道内容创新探析作者:水娟来源:《传媒》 2021年第17期文/水娟摘要:融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是展现媒体融合特色的根本,而技术和渠道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动力。
因此,如何有效创新内容表达并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新华网在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媒体融合探索与实践中,展现出值得借鉴的融媒体新闻报道内容创新经验,即通过内容可视化提升用户的浏览体验、以内容交互化提升用户的参与体验,以内容服务化提升用户的获得感。
关键词:融媒体两会报道新华网内容交互化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新闻报道如何让已习惯了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的用户仍然爱看,是众多媒体面临的普遍难题。
尤其是全国两会这种重大主题报道,如何把重大主题变为形象易懂的内容,需要新闻报道通过创新切实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以内容为本探索创新,推出了一批形态新颖、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融媒体产品,从内容可视化、交互化、服务化等方面提升用户的浏览和参与体验以及获得感,为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媒体内容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内容可视化提升用户浏览体验用户浏览体验好的内容,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二次传播,扩大新闻报道的传播力。
新华网的全国两会报道通过内容可视化创新提升用户浏览体验,以生动活泼的报道把时政话语变得通俗易懂,使两会重要内容能够更好地被用户所接受。
1. 创新微视频表达,提升视频艺术感。
视频传播已经成为当前主流的传播方式,短视频、微视频是其中的主力军。
微视频能让两会新闻看得见,通过强烈的现场感便于用户理解内容。
为了让两会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新华网重视微视频的创新表达,围绕疫情防控、政府工作报告等重大主题,打造一系列高质量的微视频。
新华网创造性地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融入融媒体产品,以更好地传播两会精神。
2020年两会期间,新华网先后推出《风雨无阻》《决战倒计时》《法治的信仰》等微视频融媒体产品。
新华网国庆报道十大亮点解析作者:肖阳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06期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是2009年媒体报道的重中之中,在各种形式的报道中,网络媒体作为近些年迅速发展壮大的一支新锐,尤其引人关注。
新华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主力军,在此次大型网络报道中,是如何充分运用和体现互联网的功能和特色,如何紧扣庆典主题展开创意策划,都是值得总结和思考的。
综观新华网此次国庆庆典报道,做到了多媒体、多终端、多语种和全时段、全方位、全领域的立体直播和滚动报道,可以说是内容丰富、严谨及时、重点突出、亮点频现。
具体说来,有以下十大亮点:表现形式:全方位聚合,打造多媒体融合的立体阅读空间大型政治性报道能否引起网友足够的关注是多家网络媒体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新华网突破网络平面阅读表现理念,率先打造出多媒体融合的全方位、立体式阅读空间。
新华网综合运用中外文文字、图片、直播、图表、视音频及网络快评、论坛、博客、播客、现场连线、画刊、Flash动漫、短信、彩信、手机报等31种报道形式,同步展开多形式、多语种不间断滚动播报。
特别是根据网民需求,着重加大了网络视频和图片报道力度。
网上视频直播从国庆当天零点开始不间断进行23个小时,当天节目时长2100分钟,将新华社、央视等多路直播信号集纳,供网民选择。
庆典当天全程滚动发布图片5800余张,并按不同主题同步分类聚合,制作推出大尺度高清晰画刊,给网民浏览提供了便利,这也成为报道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
网络直播:创新推出特别直播页面,开创网络直播新形态当今的网民对网络现场直播已不满足于文字滚动和视频直播等简单发布形式。
为顺应互联网视觉阅读时代新潮流。
新华网大胆创新,开创性地设计推出了“阅兵庆典”和“群众联欢”两个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大型多媒体直播专题页面。
国庆庆典直播专题页面,突出视觉先导理念,页面从上至下分为滚动大图、视频直播人口、文字报道、深度报道、各方反应和史料资料六大板块区域,层次分明。
新闻版面分类
新闻版面分类是按照新闻的类型和重要程度对报纸版面进行分类的方法。
通常可以将新闻版面分为以下几类:
1. 头版:这是报纸最重要的版面,通常用于刊登最重要的新闻,如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报道等。
2. 要闻版:这个版面通常用于刊登重要的国内和国际新闻,与头版相比,要闻版的新闻重要性略低,但仍然非常重要。
3. 区域新闻版:这个版面通常用于刊登特定区域的新闻,如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
4. 体育版:这个版面专门用于报道体育新闻,包括各种体育比赛的报道和评论。
5. 娱乐版:这个版面专门用于报道娱乐圈的新闻,包括电影、音乐、电视剧等方面的报道。
6. 科技版:这个版面专门用于报道科技新闻,包括最新的科技进展和发明。
7. 财经版:这个版面专门用于报道财经新闻,包括股市、汇市、经济形势等方面的报道。
8. 副刊版:这个版面通常用于刊登一些非新闻性的内容,如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以上是新闻版面分类的常见方法,具体分类方式可能会因报纸的定位和风格不同而有所差异。
新华网版面特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闻网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阅读上,而新闻现场的动态也不再单单只靠文字来叙述,很多时候这些都需要通过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尽可能多的表达更丰富全面的新闻内容,构筑出独特的版面特色,日益成为各大新闻网站,特别是新华网的重中之重。
要知道,版面是读者透视报纸的第一扇窗户,凭借对新闻内容的布局安排,传达出报纸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因此可以说,版面是一份报纸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
新华网最大的版面特色是图文并茂,有的放矢。
从整体的版面编排上看,各个栏目之间面积上基本相等,给读者视觉上的平衡感。
而且新华网的基调比较一致,以蓝色为背景,体现了新闻的严肃性。
但是相对而言,从首页上来看,图片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是以文字新闻的形式覆盖,以新闻的量为重点,虽然清新自然,但是缺少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不容否认的是,新华网在重点新闻的编排上还是能够做到重点突出的。
对于重点栏目,受众急于获知的信息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便于受众获取信息。
而新华网布局的合理性,从它的留白的设置上也可以看出,使图片和文字新闻之间不显得拥挤,十分清新自然。
一般情况下,新华网的头条下方往往是几张以幻灯片形式切换的大图,它们都是当天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
又或是当日的热点新闻,且具有时新性。
在主页上,有关于头条新闻的图片,每个版块栏目也配有邮票式图片,起到提示美化作用。
而同时新华网设有专门的图片专栏,其中的图片形式十分的广泛,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形式,包括漫画,图表,壁纸,老照片等等。
而图片的选择上,都比较切合主题,例如曾经报道白雪夺金的新闻时,就抓住了她夺金后身披国旗的瞬间,具有代表性,且深化了主题。
除此之外,新华网的图片采集上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抓住典型瞬间,这样使照片更具有真实性。
例如爱沙尼亚动物保护主义者集会游行反对使用动物皮毛一文,选择了保护主义者在街上呐喊宣传的瞬间,配合文字说明,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具有号召力。
其次,从图片的编排上看,新华网首页的编排符合读者“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把最重要的新闻图片放在左上角,且图片的大小较其它图片而言较大,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形成视觉中心。
而根据递减原则,在焦点图片的下方,安排一些相对次要的图片,或者是背景图片。
而这些主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和调剂的作用。
例如头条新闻关于“全球媒体儿童日”的报道,配以的各国儿童的图片,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生动性。
而首页中各个新闻栏目的题图图片,在形式上较小,采用JPEG的格式,大都比较具有代表性,丰富了版面的元素,调节了读者的视觉感受。
例如新华财经部分就采用了证券交易所的图片进行提示,而新华国际则利用了奥巴马的图片,配合奥巴马明天将要访华这一新闻主题。
所以说,新华网的图片基本上都遵循了新闻质量的要求,都具有新闻性,真实性,直接性,及时性等特点。
其次,新华网在版面编排上的艺术性。
版面设计是一种艺术,强调版面艺术性不仅是对读者阅读需要的满足,也是对其审美需要的满足。
一个成功的版面,不仅能准确地能动地表现内容,而且能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在一点上,新华网无疑做的成功而且巧妙。
在新华网网站上,字符、图片、色彩、线条、底纹等要素在版面中的存在并非孤立,也并非简单的叠加、排列、铺陈,而是通过彼此的优化组合达到“1+1>2”的效果,使片景孤境能织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利用局部的巧妙组合创造“整体美”,在灵活的变化中求得“统一美”,通过有秩序的安排达到“和谐美”,最终成功地将这3种美融合在一起。
新华网十分注重头版的版面构成与设计。
头版是一份报纸形象的第一视觉要素,也报纸突显本报特色的载体之一。
报纸头版主要由报头、报眉、报眼、头条、倒头条、导读等组成,一般都以大标题、大图片、粗线条等来形成视觉冲击,吸引读者。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的瞬间骤变和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受众读报时间缩短,对某些信息的接收措手不及。
所以,人们只能选择性地接收有代表性的、让人一目了然的信息。
厚报时代一份报纸涵盖着大量的新闻信息,而头版又是一份报纸最早接触受众的门面,许多人往往会通过对某份报纸头版的第一感觉来决定是否购买它,因而头版上新闻信息的安排和版面的设计直接关系着读者是否购买。
头版在报纸各版面组成中具有“首位效应”的作用,其版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报纸的销售量和知名度的推广。
另一方面,办报人总是把自身所属的利益集团的主要价值倾向强化在头版上,头版是报纸的旗帜,是含金量最高的版面,它通过对新闻的取舍、编排及风格的确立等方式来统率整份报纸,发挥舆论导向、体现本报特色,同时让受众了解本报的办报风格和宗旨。
因此可以说,设计一个简洁、明快、醒目、信息量丰富的头版版面,关系着一家报纸在营销时代的竞争优势。
新华网明白报纸头版的重要性,更着力于造就头版的版面完美。
新华网的首页采取全屏显示,版面在三栏的基础上,部分划为四栏,第一屏的两张同规格的图片构成了一栏;不同区域内的主体文字在颜色和字号上区分明显;字与字之间、字与图片之间留有充足的空白,不同栏目之间注重利用间隔进行区分,使整个页面看起来很舒展。
新华网利用留白协调页面布局,使整个页面既富于变化,又条目清晰、轻重有别,缓解了大量文字带给人的拥挤感。
与时俱进,新华网的再次改版。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新华社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优势、潜力,进一步做大做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网上中国国家队"。
新华网于新世纪再次全新改版,力图通过这次比较彻底的改版,更全面、更深入、更生动地宣传报道国策国情,向海内外网友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实用、更丰富的网上服务。
新华网的再次全方位升级改版,推出了引人瞩目的"发展论坛"、海峡两岸"统一论坛"等网上大众建言园地,新增功能展示新华网报道权威性、及时性的网上直播频道和体现新华网服务大众宗旨的新华服务版块等一大批全新内容、服务。
升级改版后,新华网仍坚持以新闻为主体,充分利用新华社的新闻信息资源,同时广泛发掘利用其它新闻信息资源,新闻量将比旧版增加30%,以最大程度地丰富网上内容,增强可读性。
改版后的新华网内容部分由新闻报道、新华论坛、
专业频道、地方频道、政府网站等版块组成。
新闻报道版块下设滚动新闻、网上直播、新闻专题等真正能体现新闻时效性和深度意义的栏目。
网上直播频道,依托新华社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100多个国家的采编力量,对国务院新闻办以及中央各部门、国内各省市区的重大新闻发布会、重要会议和各类热点新闻事件进行生动的现场直播。
此外,新华网新推出的主题新闻、官方发言人、台港澳直通车、高层吹风、高层动态、今日新华、当月新闻排行榜、新经济实验室、创业人生等一大批新栏目,令读者耳目一新。
改版后,新华网版面风格在保持庄重、大方、高雅基调的同时,也有了更大突破。
新版新华网主页大胆创新,采取手工制作,真正显示“新华网全球新闻网”的特色。
新版还增强了互动性,改进了网站的导读功能,建立了迂回通道,进一步方便了网友的进出和交流。
总而言之,未来报纸版面的竞争,已经不是一次重大新闻报道或是有创意的局部竞争,而是设计定位、设计系统、设计规范和设计管理的整体竞争。
以新华网为例,要想在版面编排上做得更好、更具特色,报纸版面设计就必须建立在视觉科学、阅读规律之上,对信息传达、视觉承载、阅读过程、整体形象上进行完整设计,将科学规范与艺术美感合二为一。
要达到这点,不管是新华网还是其他网站,都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1] 范以锦,赵金:创新,传统媒体激发活力的源泉--范以锦与青年记者谈创新,[J],青年记者,2007年7月
[2]刘丽.报纸版面设计[M].第1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3]郑兴东陈仁风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吴飞.新闻编辑学[M]..第2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法伊莎:时政报道的现状和走势,[J],青年记者,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