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格式:pdf
- 大小:534.38 KB
- 文档页数:5
住宅防火的底牌——专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
所所长李引擎
徐向辉
【期刊名称】《城市住宅》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建筑防火研究所设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一栋老式二层小楼里,李引擎的办公室在一层,虽有一点幽暗倒也安静。
办公室的陈设很简单,窗台上摆放着一盆君子兰。
【总页数】4页(P86-89)
【作者】徐向辉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完善照明标准致力科研开发——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建平 [J], 赵莹
2.让我们的建筑更加坚固——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所长赵基达[J], 翟立
3.发挥科技先导作用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庆祝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成立十五周年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所长致辞 [J],
4.“智慧引擎”:助推行业50年:愿做推动交通科技发展的智慧引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作敏专访 [J], 熊燕舞;王楠楠
5.自主创新剑指建筑软件开拓进取笑迎硕果飘香——记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所长陈岱林 [J], 范兴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设部关于聘任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的通知正文:---------------------------------------------------------------------------------------------------------------------------------------------------- 建设部关于聘任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的通知(2002年11月2日)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委),各有关设计、研究单位: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任期已满。
为贯彻《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更好地开展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经充分酝酿协商,我部决定聘任第二届委员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根据建设部令第111号,对原《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章程》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章程》见附件一;二、全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由33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主任委员及委员任期3年,名单见附件二。
三、全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办公室挂靠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王亚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戴国莹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附件一全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章程(2002年11月1日)第一条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1号),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是在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进行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机构。
第二条专家委员会的任务是:(一)受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起草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的实施方法和审查技术要点等技术性文件;(二)受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受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申请;(三)在接到符合要求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申报材料的二十日内,按规定的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审查工作,向委托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审查意见;(四)负责按审定后的审查意见向建设、设计等有关单位做审查结论的解释;(五)负责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
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5局部修订介绍罗开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第一部分修订依据及进程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修订依据1、任务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13]169号文件:《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99项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相关法律法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修订依据3.相关技术标准:——技术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2015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截止2015年4月28日)》其他技术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疑问解答(建筑结构、工程抗震)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修订进程2015年5月15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发布,定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 2015年8月5日,局部修订第一次工作会议,审议局部修订编制大纲及局部修订讨论稿。
2015年9月,形成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2015年9月20日~10月20日,发至全国勘察、设计、教学单位和抗震管理部门征求意见;2015年9月30日,通过国家标准化信息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5年11月24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持,召开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送审稿审查会;2015年12月,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送审稿,形成报批稿,报批;2015年XX月XX日,批准发布2015年XX月XX日,开始实施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第二部分局部修订基本原则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保持《抗震规范》现有的章节体例不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08.07.30•【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施行日期】2008.07.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标准定额正文本篇法规中第1.0.3、3.0.2、3.0.3条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1年第61号)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2、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八年七月三十日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constructions2008-07- 30 发布2008- 07 - 30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constructionsGB 50223-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7月30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截止2024年,中国有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这些中心是为了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设立的专门研究机构。
下面是一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名单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1.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该中心致力于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照明材料、高效光电器件、新型照明装置和系统等。
2.国家煤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煤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燃烧工艺与热利用、燃烧废气治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等。
3.国家电网公司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国家电网公司设立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设备及材料、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等。
4.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程主席团秘书处-该中心主要负责协助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进行协调、支持和管理。
5.国家应急广播传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应急广播传输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广播传输技术、应急广播网络建设与运维等。
6.国家节能研究院-该中心是国家能源局投资建设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节能技术和能源管理。
研究领域包括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交通运输节能等。
7.国家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防灾减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震工程与防灾减灾、台风洪涝灾害防范、城市火灾与防控等。
8.国家数字博物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数字博物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虚拟博物馆建设、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
9.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设立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材料科学和工程。
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合成、材料表征、材料性能与应用等。
10.国家环境保护督察专项工程组-该中心主要负责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1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该中心是国家气象局直属的研究机构,主要负责气象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应用。
研究领域包括气象数据处理与分析、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等。
型钢混凝土约束柱耐火极限实用计算方法
郑蝉蝉;李引擎;王广勇
【期刊名称】《消防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17(036)001
【摘要】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热力耦合作用下四面受火型钢混凝土约束柱的数值分析模型,该模型得到了已有试验数据的验证.应用上述模型,详细考察了轴向约束刚度比、转动约束刚度比、荷载比、偏心率、截面尺寸、含钢率、截面配筋率等参数对型钢混凝土约束柱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对影响型钢混凝土约束柱耐火极限的各种参数进行详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轴向约束刚度比、荷载比、偏心率、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是影响耐火极限的主要因素.通过大量计算给出了型钢混凝土约束柱耐火极限的实用抗火计算方法.
【总页数】6页(P8-12,15)
【作者】郑蝉蝉;李引擎;王广勇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913.4;TU375.3
【相关文献】
1.典型受火方式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耐火极限研究 [J], 吴耀鹏;张旭;李晓蕾
2.T形截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耐火极限研究 [J], 周璇;毛小勇
3.轴力作用下基于子结构模型的约束PEC柱耐火极限研究 [J], 行盼娟;毛小勇;于宝林
4.混凝土矩形柱的耐火极限分析及实用计算 [J], 徐玉野;王全凤;罗漪
5.方钢管配筋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影响因素分析及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J], 徐蕾;姚熊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标准制定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该标准提供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此标准规定了建筑结构应承受的各种荷载,包括
静荷载、动荷载等,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依据。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
要求和计算方法,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
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此标准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修订的,旨在
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它涵盖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质量
和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为绿色建筑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5.《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该标准提供了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和评估标
准,有助于建筑行业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
这些标准都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贡献,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同时,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也体现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推动建筑行业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努力。
屋结构安全鉴定机构名录一、引言在建筑领域中,屋结构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屋顶和墙体等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寻求专业的屋结构安全鉴定机构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知名的屋结构安全鉴定机构,以供参考和选择。
二、国内屋结构安全鉴定机构名录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屋面结构安全鉴定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屋面结构安全鉴定中心是国内领先的屋面结构安全鉴定机构之一。
该中心拥有一支专业的工程师团队,通过对屋面结构的材料、建造工艺和设计方案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提供专业的屋顶结构安全鉴定服务。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墙体结构安全鉴定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墙体结构安全鉴定中心是专注于墙体结构安全的权威机构。
该中心通过对墙体结构的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抗震性能等进行综合评估,为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墙体结构安全鉴定报告。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木结构安全鉴定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木结构安全鉴定中心是国内专业的木结构安全鉴定机构之一。
该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木结构工程师团队,通过对木结构的材料性能、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评估,提供可靠的木结构安全鉴定服务。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屋面防水安全鉴定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屋面防水安全鉴定中心是国内领先的屋面防水安全鉴定机构之一。
该中心通过对屋面防水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和防水层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为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屋面防水安全鉴定报告。
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安全鉴定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安全鉴定中心是专注于建筑抗震安全的权威机构。
该中心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评估,提供专业的抗震安全鉴定服务。
6.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节能安全鉴定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节能安全鉴定中心是国内领先的建筑节能安全鉴定机构之一。
该中心通过对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等进行全面评估,为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建筑节能安全鉴定报告。
7.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屋顶绿化安全鉴定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屋顶绿化安全鉴定中心是专注于屋顶绿化安全的权威机构。
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二○一五年三月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海南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的抗震防灾政策,指导海南省各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开展和推进抗震防灾工作,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内容涵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镇和乡村房屋建筑抗震防灾、市政公用设施抗震防灾、灾前应急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明确提出各市县城乡建设抗震防灾的目标和要求,是各市、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抗震防灾政策、安排抗震防灾工作的依据。
抗震防灾是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抗震防灾事业发展,对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一、海南省抗震防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1)(一)现状 (1)(二)存在的薄弱环节 (6)(三)面临的形势 (7)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9)(三)规划目标 (9)三、主要任务 (10)(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10)(二)构建海南省区域防灾体系 (10)(三)开展城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 (11)(四)开展避难疏散场所的建设 (11)(五)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抗震设防 (12)(六)推进既有建设工程抗震排查、鉴定与加固工作 (13)(七)推广和应用减隔震技术 (14)(八)开展历史保护建筑和民族特色建筑的抗震防灾与保护对策研究 (14)(九)开展海南地区村镇住房抗震防灾技术对策专项研究 (14)(十)推进村镇抗震防灾管理的创新与示范 (15)(十一)进行海南地区活动断裂的工程影响评价及工程处理对策研究 (15)(十二)组织编制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6)(十三)开展三沙市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16)(十四)组织实施全省抗震防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工程 (17)四、保障措施 (17)(一)建立健全抗震防灾管理机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 (18)(二)加强抗震防灾队伍建设,提高抗震防灾的技术水平。
就地震工程的研究试验设备来言,感觉我国一点不比发达国家差多少。
我想这和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无关系。
这里把这方面的信息汇总一下,以有个全面的比较。
错漏之处还不少,请大家补充:(从北到南)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intro/iem2002.htm振动台:(自制)5mx5m, 6自由度, 30 Ton. 加速度:水平1.0g,竖0.7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谢礼立院士结构与抗震减震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振动台:振动方向水平+竖向+摇摆(6DOF?);10Ton. 水平1.0g 竖向0.7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林皋院士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北京)振动台:自制6mx6m, 80 Ton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周锡元院士清华大学振动台:无反力墙:高14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eerc/index-c.html振动台:5mx5m, 6DOF, 20 Ton, 加速度:水平0.1g,竖0.7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collage/jgxy/gckz/default.htm振动台:MTS 3mx3m, 1自由度10Ton 1.0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周锡元院士陕西省结构与抗震重点实验室/冶金工业部部级重点试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auat/com12/myweb/yxsz/tmgcxy/jyjd.htm振动台:2mx2m, 4.5 Ton反力墙:12.5m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7Esldrce/b-int.html/lab/labpage.asp?ID=136088020振动台:MTS 4mx4m, 6自由度, 15Ton (Upgrading to 25Ton) 加速度:水平1.2(0.8)g,竖.7g 主要负责人及专家:项海帆院士,吕西林教授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http://202.192.18.15:8080/webdata/eertc/index_Chinese.htm振动台:MTS 3mx3m, 6自由度15Ton, 加速度:水平1g,竖2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周福霖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