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对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
- 格式:pdf
- 大小:256.77 KB
- 文档页数:2
呼和浩特石化生产执行系统(M ES )的设计与实施Ξ高兴彦1,李玉华2(1.兰州石化公司自动化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60;2.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生产运行处,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简述了呼和浩特石化信息技术现状和生产执行系统(M ES )的应用需求,介绍了M ES 实施中的系统设计,并详解了主要应用功能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M ES ;现状;需求;设计;实施1 引言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下属的地区公司,是以二连原油、长庆原油为主要原料,从事炼油与化工生产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M ES (M anufactu re Execu 2ti on System ,生产执行系统,简称M ES )项目于2008年10月10日正式启动。
项目实施团队充分调研了呼和浩特石化信息技术现状和需求,设计了一套科学、实用的M ES 系统。
项目在经历了现状及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用户培训及系统上线等几大实施阶段后,于2009年6月18日成功上线运行。
2 M ES 应用系统框架M ES 是一组智能的信息系统应用,定位于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层之间的生产层,用以协助业务人员以最经济的方式管理和优化工厂的生产运行。
M ES 在国外首先应用于制造行业,后来逐步引进到国内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石油化工行业。
中国石油M ES 扩展项目总体架构如下图1所示,共包括11个子系统和3个提升系统。
图1 M ES 的总体功能架构图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M ES 项目在中国石油信息管理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采用Honeyw ell 公司成熟软件进行实施,其对应关系见表1。
3 现状及需求分析3.1 业务信息系统现状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现有在用业务信息系统4套,分别为2006年6月在生产车间投用的ABB 公司的Info r m IT En terp rise H isto rian 系统、2006年7月在规划计划处和计量部投用的金森特公司的生产报表系统、2006年8月在油品车间和储运车间投用的罐量计算系统以及2006年9月在生产处投用的生产调度报表管理系统。
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研究和应用共3篇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研究和应用1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研究和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是指用于计划、跟踪和监控生产过程的信息系统。
它是整个制造过程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MES的定义、功能、应用、实现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MES的定义和功能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一种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系统,用于跟踪和监控制造过程,并对其进行优化管理。
MES集成了生产计划、调度、实施、过程控制、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等多种功能,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实现高效、质量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管理。
MES的核心功能包括生产调度、过程控制和数据采集。
生产调度是制定生产计划和工艺路线、安排生产资源和生产工艺的过程;过程控制是管理加工工艺参数、控制设备状态和保障生产过程质量的过程;数据采集是通过传感器和仪表等设备,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实时更新MES系统中的信息。
二、MES的应用领域MES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电子、机械、制造、化工、食品等行业。
下面以制造行业为例,介绍MES的应用。
1.生产管理MES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实现高效、质量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管理。
MES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路线,调度生产资源和工艺,并进行良率分析和生产效率评估。
通过MES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状态监控和异常处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质量管理MES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
MES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控制。
MES系统还可以提供质量检测数据,建立质量档案,实现产品质量追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质量管理支持。
3.库存管理MES能够帮助制造企业优化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
MES系统可以根据订单需求和生产计划,进行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管理,实现对库存的实时跟踪和控制。
通过MES系统,可以实现库存优化和成本控制,缩短供应链周期,提高供应链效率。
三、MES的实现MES系统的实现需要经历系统设计、软硬件选型、系统集成、数据接口等多个环节。
炼油厂的MES系统设计黄玉志;薛红波;杨朝锋【摘要】以实时数据库在生产执行管理系统(MES)中的应用研究为背景,分析石化企业各种基础数据的集成、获取和存储方式,实现实时数据库中各种基础数据的集成。
利用0PC自动化接口规范,设计了通用OPC客户端程序,同时运用高级语言实现了MES系统实时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通过应用MES系统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司信息化建设,实时掌握企业的生产计划、运行管理、生产执行和生产统计等情况。
%With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in petrochemical MES research as background, integration, acquisition and storage means of various basic data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re investigated, and integration of a variety of basic data in the real-time database is realized. Applying OPC automatio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procedure of generic OPC client is designed, while data acquisition of real-time database of MES system is realized by using highqevel language. By applying MES,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has been perfected further, real-time production plan, operation management, production implementation and production statistics of the enterprise are mastered.【期刊名称】《石油化工自动化》【年(卷),期】2012(048)002【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生产执行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信息化;数据库【作者】黄玉志;薛红波;杨朝锋【作者单位】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西安710075;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西安710075;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2随着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大范围信息共享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而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开放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油田自动化解决方案(仅供参考)以嵌入式软硬一体化系统为核心的TECH标准化平台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中坚力量,石油、化工行业的控制技术一直处于自动化应用的前端,比较普遍的采用各种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现场执行控制系统(MES)、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MIS)、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应用于生产和企业管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石化行业的应用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是行之有效地挖潜增效的手段,为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石油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做出了贡献,是今后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总体趋势。
我公司为石化行业提供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分布式Builder软件平台和TECH人机界面产品,应用于生产现场,贯穿整个生产领域,包括石油油井/海上平台现场和远程监控、油田油气计量、炼油厂监控、注水站监控等系统,还包括流通领域的IC卡加油系统的各个环节。
我公司提供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和软硬一体化监控平台,将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分布式SCADA监控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达到了提高产量、保障产品质量和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
油田自动化系统相关案例:•● Builder分布式组态典型应用•● Builder人机界面分布式系统在油田的行业应用•●油田油井生产SCADA系统•●组态软件示功图在油田的应用•●油田储油罐区微机管理系统方案•●中国铁路燃油管控一体化系统•●炼油厂工程数据控制系统•●飞机场油库监控和飞机加油控制系统•●油田注水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工程油田油井生产(SCADA)系统第一部分:系统描述1.1. 系统设计说明油田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油井远程监控、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输油管线泄露监测、集输站库自动化监控等四个部分,其目的是利用现场监控系统,实现数据源头自动采集,借助油田现有网络资源自动加载到厂级实时数据库,为各级管理部门应用提供开放的数据平台,使生产和管理人员及时控制和掌握生产动态,从而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并可以对取得的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从而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已普遍应用了ERP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帮助制造企业有效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提高了各项生产计划编排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加强了制造企业“以销定产、以产定料”的经营模式。
然而,ERP系统却无法实现对车间现场的精细化管理,使得车间现场存在一定程度的“黑箱作业”,无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无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生产质量,在此种情况下,引入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SOA 架构的HMES系统可以为企业中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实时数据。
HMES为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提供成本、制造周期和预计产出时间等实时生产数据;为供应链管理(SCM)系统提供当前的订单状态、当前的生产能力以及企业中生产换班的相互约束关系;为客户关系管理(CRM) 提供有关生产的实时数据;为控制模块则提供生产配方和操作技术资料来指导人员和设备进行正确地生产等等。
HMES系统是南京华升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SOA架构的MES产品,能够为制造型企业带来信息化的管理:∙实现对在制品的跟踪管理,减少在制品损耗和不良。
∙对各条生产线、各个生产工段的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定单准时交付。
∙建立电子化产品档案,实现对成品的追溯管理和召回管理。
∙设备集成控制,实现对生产设备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高效的质量管理,HMES系统进行全面的品质管理,秉承ISO9000质量系统的质量精神一致,展现集成化的优势,提供详细的品质管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成品的质量追踪。
功能模块华升信息系统有限公司HMES分为上位系统和下位系统,上位系统为JAVA J2EE 工程,B/S架构的系统更方便企业的管理,下位系统为C/S架构,信息采集,工程控制更为快捷。
我们公司的HMES 系统适用于离散制造企业(如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和流程生产行业(如化工、制药、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制造、能源、水泥等)H-MES生产管理系统由以下10大功能模块组成:H-MES达成效益∙质量的保证:历史数据的分析,能够快速反映质量的潜在问题,报警质量事故或质量隐患,品质问题的可追溯性.∙灵活的工厂控制:设备的系统可动/不可动设置,能在办公室就能完成对设备的控制.∙对高效的生产:全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与数据采集,更加准确的数据分析.∙更底的成本:制造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库存的减少,品质的提高,产品的成本将下降.∙计划生产的转变:由库存生产转为计划生产,等等.∙HMES系统能给您工厂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不仅体现在您的工厂信息化管理,更体现在市场上的优势力,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提供条件。
石油化工行业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石油化工行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之一。
然而,由于石油化工产品的特殊性和安全风险,质量控制成为了该行业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石油化工行业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
一、原材料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直接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对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第一步。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原材料质量检测标准,并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其次,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追踪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储存等环节,确保原材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手段。
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和检测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测量和检测技术,可以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检验。
例如,利用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设备进行产品组分分析,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2.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例如,利用PLC控制系统对生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监测,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
3. 过程优化技术:通过对生产工艺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压力等参数,优化生产过程,降低副产物的生成,提高产品纯度。
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石油化工行业的质量管理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以确保质量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常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体系等。
1.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是国际质量管理标准,通过建立一套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
石油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引入ISO9001体系,规范质量管理流程,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
2. QHSE体系:石油化工行业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QHSE体系可以综合考虑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等因素,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MES 上料采集方案综述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系统。
上料采集是MES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负责记录和管理生产线上的物料上料情况。
本文档将介绍MES上料采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细节。
背景在传统的生产管理中,物料上料采集通常依赖于人工记录和手动输入。
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 人工记录容易出错,导致物料记录的不准确。
- 手动输入容易产生误差,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 依赖人工记录和手动输入增加了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MES系统引入了自动化的上料采集方案,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和记录物料上料情况,有效提高了物料记录的准确性和效率。
设计MES上料采集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个方面。
硬件设备1.传感器:用于感知物料上料的动作,常见的传感器有重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传感器与物料上料设备进行连接,将上料动作转化为电信号。
2.数据采集设备: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生成数字化的上料数据。
数据采集设备与MES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同步。
3.运输设备:用于将物料从仓库搬运到生产线的设备,如输送带、自动化搬运机器人等。
运输设备与MES系统进行连接,实现物料运输过程的数据采集和记录。
软件系统MES上料采集方案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与传感器进行通信,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转换。
2.数据同步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与MES系统进行同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4.数据展示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生产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和分析物料上料情况。
实施细节在实施MES上料采集方案时,需要以下步骤:1.评估和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根据生产线的特点和需求确定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运输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大连石化公司ME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Introduction大连石化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其业务范围涉及石化、化工、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大连石化公司计划引入一个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系统,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的生产管理。
本文旨在分析ME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思路,为大连石化公司MES系统的实施提供参考。
Background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快速进步,自动化、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为化工企业,大连石化公司在生产中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如生产效率低、人为操作误差大等问题。
而MES系统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MES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控制、指导生产过程、支持决策制定以及协调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平台。
一个典型的MES系统包括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工艺流程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模块。
订单管理模块用于处理客户订单,包括订单接收、生产排程、生产计划制定等。
该模块将客户订单转换为生产任务,并安排在工厂的生产计划中。
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用于制定生产计划,包括订单的排程、所需资源的计划、人员的安排等,以确保生产进度按照计划进行。
工艺流程管理模块用于跟踪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步骤和材料使用情况,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物料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物料的库存、采购、投料等,同时跟踪物料使用情况,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充足性和正确性。
设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用于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供决策支持,并提供实时的生产监测和反馈。
在实施MES系统时,应该先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所需功能和数据,并设计系统架构和数据模型。
接下来,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完成系统的集成和部署。
工业数据采集的几种方式和工具工业数据采集系统MES(Manufacturing E某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MES 系统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一个常驻工厂层的信息系统,介于企业领导层的计划系统与生产过程的直接工业控制系统之间,它以当前视角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生产过程的全部资源(人、设备、材料、工具和客户要求)的数据和信息,其着重点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改善制造过程。
而作为MES中低层的数据采集功能,可以实现对生产现场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是进行物料跟踪、生产计划、产品历史记录维护以及其它生产管理的基础。
它可以为企业中其他例如ERP等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实时数据。
另一方面,MES也要从其它管理系统中获取相关的数据以保证MES自身正常运行。
因此要满足MES快速、实时的要求,作为各种功能模块运行基础的数据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个迅速而可靠的数据采集系统是整个MES能够正常稳定工作的有力保证。
生产过程不可视:主要体现在不能实时了解生产现场中在制品、人员、设备、物料等制造资源和加工任务状态的动态变化。
生产过程复杂性:由于产品结构和加工工艺的复杂性,造成生产过程中各制造过程的关联性强,生产环境复杂多变(临时插单、材料短缺等)。
制造过程信息集成度低:制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能有效进行集成,导致产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信息不能有效与上层管理系统进行集成:这种隔断造成生产过程不透明,生产进度、在制品状况、设备利用状况等关键数据不能到达管理层,增加了过程管理和生产决策的复杂性。
制造过程信息的真实性差:现场数据信息过多依赖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人工录入,增加了出错的机率。
制造过程信息的实时性低:作业任务随市场需求的频繁调整变化,不利于制造过程信息的实时采集,再加上制造过程信息交互的速度和效率低下,造成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慢。
企业设计层和管理层到车间层特别是车间设备层的信息采集困难,一方面车间设备层的重要信息难于采集和上传,无法达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
洛阳石化MES3.0实现单轨运行日前,中石化洛阳分公司MES3.0系统实现了单轨运行,并将继续完善统计平衡模块,尽快实现“日平衡、旬确认、月结算”的数据要求及支撑ERP系统。
MES3.0系统继承了2.0系统的优点,通过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核心数据库、统一工厂模型,实现了多层递阶物料平衡模型的一致性、适应性和扩展性等方面的提升,实现了工厂模型、规则、求解器和数据的分离及并行推量,增强了系统冗错、系统集成和系统运行性能及可维护性,提高了系统配置可控性,平衡推量时间快,精度高。
同时,该系统还新增了综合展示、调度电子日志功能和总部生产营运指挥系统接口。
华北石化生产执行系统项目成功上线12月3日,华北石化公司召开了MES项目上线会。
股份公司信息管理部副总经理王同良等一行专程来到公司参加上线会。
公司总经理刘存柱、党委副书记杨立峰、副总经理于建忠、张景涛、公司各单位领导、MES项目组所有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张景涛主持。
MES是生产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该系统是近10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发展、面向车间层的生产管理技术与实时信息系统。
MES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反应、有弹性、精细化的制造业环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按期交货、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能够对单一的大批量生产和既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又有大批量生产的混合型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企业信息管理。
目前国外知名企业应用MES系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国内许多企业也逐渐开始采用这项技术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由公司MES项目经理高文凯对华北石化MES项目从启动到上线的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股份公司信息部、公司领导、公司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对MES项目组成员的努力工作表示感谢。
由生产运行处副处长周世岩对MES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进行了演示。
随后,王同良和刘存柱为MES项目上线揭牌。
炼油与化工分公司、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兰州自动化院、大庆石化信息技术中心、毕博公司及霍尼韦尔公司负责人分别发言,对华北石化MES项目上线表示祝贺,他们表示会再接再厉,做好MES上线后的维护工作。
MES
对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
发表时间:
2018-12-26T17:00:47.7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作者: 曲洋
[导读] MESA 协会成立于1992 年,为促进MES 普及,该协会经常发布关于MES 白皮书,客户使用效果报告等,推动了MES 应用快速发
展。
大庆金桥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316
摘要:MES生产执行系统作为生产过程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始于上世纪90 年代年,由AMR 组织提出并开始采用。MESA 协会成立于
1992
年,为促进MES 普及,该协会经常发布关于MES 白皮书,客户使用效果报告等,推动了MES 应用快速发展。
关键词:MES;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
虽然MES定义有不同的表述,但不难发现其共同点:MES不只是工厂的单一信息系统,而是横向之间、纵向之间、系统之间集成的系
统。对近年来被关注的各种企业信息系统来说,只要包含工厂这个对象,就离不开
MES。
一、石油化工企业MES 系统总体架构
石油化工MES 系统总体架构以数据集成平台为核心,以物流跟踪为主线,集成罐区管理、公用工程、装置操作、进出厂管理、化工辅
料管理、仓储管理等关键业务。该体系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了以下因素:(
1)考虑了与ERP、PCS 间数据集成关系,体现了MES 应用在
企业信息化管理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体现了石油行业生产管理的特点,模块设计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既保证了系统开发
性,又通过数据数据集成平台实现计量、调度、统计等模块信息传递和共享。(
3)参照石油化工企业业务模型,建立核心生产数据模型,
涵盖了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层面,实现了生产和管理等不同信息的集成功能。石油化工
MES 系统通过生产过程信息处理和支持系统提供的
信息与知识,对生产统计、生产调度、装置运行、生产成本等进行实时管理,强调实现生产过程优化运行、优化控制和优化管理等核心技
术,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调度平衡、统计平衡来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物流跟踪、加强罐区管理、进出厂管理、仓
储管理、装置管理来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以实现公用工程和化工辅料消耗管理来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
二、MES对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
1.
数据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为了实现企业异构数据集成,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对于如何建立一种统一的且易
扩展的数据集成平台,研究人员展开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一个专门用于管理半结构化信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可以对半结构化数据集成存储和管理。包含标准数据库的一些特性,如:多用户支持、日志和恢复功能以及查询和更新语言。该系统
不仅能集成上述数据,而且还能集成随时插入的新数据源中的数据。其中,数据源层可以是遗留关系数据库和对象数据库、电子表格和文
件系统等;用户视图层包括特定设备显示属性需求的视图。通过分析上述数据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特色,结合上述
数据集成的需求,提出了包含数据接口层、数据集成层和数据交换层的三层企业数据集成平台。一是数据转换层。数据转换层主要针对石
油化工企业的分布式异构环境,实现异构的集成、数据的统一编码和分布式数据源管理,支持对底层的数据操作以透明的方式进行。其功
能包括: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析取、转换和合并到连通性所支持的单个或多个目的,以满足上层数据集中层的需要;数据统一编码:将各
独立数据库的的转换结果,通过编译器对具有相同语义的多个数据对象进行全企业范围内的统一编码,实现企业数据对象的统一管理;分
布式数据源管理:负责实现多数据库的同步协调、优化和统一管理。二是数据集成层。数据集成层将数据转换层抽取的数据对象根据企业
核心数据模型存储在各分区数据库中。对上层应用而言,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全企业范围的企业数据视图。其功能包括:数据的分类存
储:企业数据集成平台中,根据数据的不同类型,分别设置了过程实时和历史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和其它数据库,以支持不同的应用;企
业核心数据模型:核心数据参考模型是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准确地描述企业关键增值业务数据及企业关键辅助业务数据,识别和强调不同
局部应用间的共同性,揭示并消除冗余信息,检测并解决各种冲突,统一考虑是否满足整个企业的应用需求。数据处理:一方面是实现面
向生产的实时数据和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数据的整合,一方面是实现各类异构数据源的整合。整合的结果是将企业生产数据模型所设
计的数据全部在企业数据平台中进行管理。在整合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的服务有:归纳、转换、解码、清除不合法的数据;分离、转换和移
动源数据,满足数据平台的要求。三是数据接口层。数据接口层在数据集成层统一企业数据视图的基础上,为每个上层应用生成一个应用
视图,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转换的数据访问接口。
2.
数据集成平台的特点。在该数据集成平台的设计中,兼容了多数据源的集成,使得系统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对数据载体的开放。共享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存储环境上,其数据存储载体可能是关系库、网状库、层次库、
对象库、甚至是文件系统。数据转换层能对以不同存储形式存储在不同介质上的数据进行转换和更新。二是系统对数据持续性的开放。有
的是在系统建立之前就存在并且还要继续使用,有的是在系统建立后建立的。系统的数据转化层具有对已有数据的兼容能力,并且能以过
去已经使用并且现在仍在使用的方式使用它们,而数据集成层集成新的数据。三是系统对用户接口的开放。在数据表现层,系统具有对不
同结构数据表达的处理能力,提供支持不同应用环境和不同操作方式的友好用户界面。
3.
数据集成平台的实现。在数据集成平台的设计过程中,为保证其通用性、开放性和易扩展性,实现一种松散耦合的集成,它包含元
数据库和中央数据库。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可用于指导对中央数据库的访问和管理。典型的元数据包括:中央数据库中表的结构、
表的属性、源数据系统、从源数据系统到中央数据库的映像、数据模型的规格说明等。中央数据库是按照生产数据模型生成的统一的一致
的全局数据库。配置管理工具辅助进行信息集成服务器的配置和优化的工具。数据访问接口负责应用程序与信息集成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工
作。适配器集成遗留数据而设定的组件,它主要实现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将发往信息集成服务器的遗留数据转化成指定的信息格式,一
是将接收到的外部数据转化成遗留系统能够理解的信息格式,它相当于遗留数据和外部数据的翻译器。消息中间件负责信息集成服务器、
各应用系统的适配器和数据访问中间件之间的消息的接收、发送和路由工作。它支持以一种可靠的、异步的、松散耦合的、与语言无关的
及与平台无关的方式在各分布式系统之间传递消息。数据集成平台中的各组件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数据的抽取、管理、显示和访
问等各项任务,其协同工作原理是:各遗留系统中需要继续使用的数据,经过适配器的抽取和转换后形成的消息格式发送给消息中间件,
消息中间件将该消息发往信息集成服务器,信息集成服务器解析消息,对中央数据库和元数据库进行更新。信息集成服务器向遗留系统发
送数据时,首先将数据转化成格式,然后发送给消息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再将消息转发给遗留应用系统的适配器,适配器解析消息,将数
据转变成应用系统能够理解的格式后传给应用系统进行处理。对于不需要进行数据转换的应用系统则通过数据访问接口和消息中间件的交
互,完成应用系统和信息集成服务期间的数据更新与访问。
国内石油化工企业MES系统实施虽然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但随着MES软件产品需求的旺盛,对国外同类软件产品实施经验的积累
等,国内石油化工企业
MES系统开发及实施厂商的发展非常迅速,有理由相信,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企业综合自动化理念的深入,石油化
工企业的
MES系统实施将在今后几年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化程度也将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
靳强勇,李冠宇,张俊$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
[2]GB/ T 50609-2016
,石油化工工厂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3]
朱春田. 新建石油企业信息化工程设计及思考[J]. 石油化工自动化,2016,(3):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