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组织实施和指标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369.21 KB
- 文档页数:5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方法1. 引言1.1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性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性是指对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后的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从而为今后的项目提供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
这一评价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和效果。
通过对项目过程的各个环节和细节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项目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可以为今后的类似项目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减少风险和误区,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也是对项目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考核和激励。
通过对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可以对工作人员的表现和能力进行客观评定,从而更好地激励员工、优化团队,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不仅是对项目的一种总结和检验,更是对未来工作的一种指导和规划。
1.2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背景意义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背景意义是指对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后进行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消耗,其完成后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价,可以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经验和借鉴。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还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决策依据,指导未来项目规划和管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背景意义还表现在对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控制上。
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后评价,可以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有效地控制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背景意义在于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浅谈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许定坤【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后评价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管理者的重视,但缺乏一套完善的后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后评价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出发,构建提一般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展和提高后评价质量的提供有力保证.【期刊名称】《广东建材》【年(卷),期】2010(026)005【总页数】3页(P222-224)【关键词】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作者】许定坤【作者单位】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后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生产运营和投资效益进行评价时所设立的一组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学的后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项目效果好坏的计量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总体效果。
1 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项目后评价是一个全过程的评价,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后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必须要能从不同角度系统地反映评价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堆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分析过程,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这是设立后评价指标的首要原则,既要体现合理性、准确性、全面性及系统性,又要符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原则。
合理性要求是指围绕后评价的目的,结合项目本身的独特性来设置后评价指标,充分反映后评价建设项目从准备到投产运营的客观情况。
准确性要求是指设置指标的形式、内容必须能正确地反映后评价某一方面的真实情况。
全面性要求是指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设置的完整性,能从不同侧面反映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水平,揭示项目存在的问题。
系统性要求是指建设项目后评价各指标之间必须具有有机的联系,每个具体的指标都要与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总目标或者上一级目标保持一致性和关联性。
1.2 对应性与可比性原则建设项目的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者设置的比较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体系的构建
林延松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1(000)022
【摘要】如果确定了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的内容,下一步工作就是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
需要对这些内容具体化,把上述需要评价的每一部分内容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划分为具体的评价指标,最终形成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的内容进行评价,本文介绍了施工后评价主要指标体系。
【总页数】1页(P128-128)
【作者】林延松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1
【相关文献】
1.谈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主要指标体系
2.浅谈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
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主要指标体系
4.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
5.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主要指标体系作者:李晓东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22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
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
本文就主要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以后的质量评价指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评价原则;体系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1概述对水利水电工程评价内容确定以后,就需要仔细地研究对这些内容如何评价。
我们不仅要确定评价的具体步骤,还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使其具体化,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划分出具体的评价指标,进而形成工程施工评价体系。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但是基本原理还是一样的,只是细节上有些差别。
2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筑原则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指标体系,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内容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要求能反映工程项目的投标决策、管理决策、施工管理过程和效果,反映工程项目施工对企业的影响以及项目施工自身的及经济效益;同时,要求指标体系具有客观性、可操作性、通用性和可比性。
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施工目标评价、工程项目施工实施过程评价、工程项目施工经济效益评价、企业内部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等五个方面,其评价指标体系为其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对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基本内容的具体反映。
3.1工程项目施工目标实现度指标3.1.1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目标实现度指标评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是否满足招标承诺和施工承包合同要求,是否满足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求,通过质检资料评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并分析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评价指标:a单元工程合格率b分部工程优良率c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缺陷遗留d工程表面外观质量3.1.2工程项目施工经济指标a项目投资变化率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总金额与中标合同价相比较,分析两者的变化幅度,并分析其原因。
水利建设质量工作项目考核评分细则一、背景介绍水利建设质量工作项目考核评分细则是为了有效评估和监控水利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而制定的一套考核评分标准。
通过对项目的细致考核,可有针对性地发现、解决和预防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确保项目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二、考核内容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情况–深入了解项目方案中是否明确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并评估体系是否得以实际执行;–评估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制情况,检查相关文件的更新和修订;–考察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人员培训情况,并评价其有效性。
2.设计文件的质量检查–检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国家、地方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评估设计文件中所涉及的关键参数、计算方法、工艺流程等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考察设计技术人员的资质与设计文件编制质量的关联性。
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施工前的招投标文件,评估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考察合同管理和签订情况,包括投标文件的订立、履约保证金的交纳等;–考核各方在项目启动前的沟通协调工作,包括项目审批流程、土地和资源开发手续的办理等。
4.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与监管–检查施工现场的勘察、测量和布置的合理性;–考察施工过程中各项工序及设备材料的验收情况;–评估质量检查记录和质量管理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施工质量的监测和评估–考核工程质量检测设备的购置和使用情况;–评估施工工序的质量监测和评估记录;–检查施工质量评估报告和阶段性检测报告的编制和上报情况。
6.完工验收和质量评价–考核工程竣工验收标准和程序的贯彻情况;–检查竣工资料和竣工备案的编制和归档;–评估项目建设后的正常运行情况和存在的质量问题。
三、考核标准1.考核等级划分及评分标准–优秀:90分以上,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各项考核指标得分均超过90分;–良好:80-89分,大部分考核指标得分超过80分;–合格:70-79分,大部分考核指标得到满足;–不合格:70分以下,有严重的质量问题或多项考核指标得分低于标准。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方法一、引言建设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建设完工之后,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验证项目目标实现情况,指导项目运营和管理,促进项目整体效益的持续提升。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是建设工程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1. 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是建设工程项目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在经济效益评价中,需要对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回收期、回报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还需要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效益产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项目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
社会效益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包括对就业、对社会稳定、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在社会效益评价中,需要对项目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进行评估,判断项目在社会方面的影响情况。
环境效益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情况。
在环境效益评价中,需要对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包括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生态保护情况等方面的评价。
4. 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是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进行评价,包括项目的工程质量、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在质量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项目在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管理情况。
5.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指对项目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配置等方面的评价。
在安全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情况和安全生产情况。
以上几个方面是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全面了解项目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
1.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指将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4.12.10•【文号】办规计〔2024〕278号•【施行日期】2024.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办规计〔2024〕278号部机关有关司局,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12月10日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规范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充分发挥水利规划在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中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部及其所属流域管理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的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
省级以下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科学评估实施情况,为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提出对策建议。
第四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权限,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实行分级管理。
水利部负责国家层面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工作,对流域、区域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承担流域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的主体责任,负责本流域管理机构管辖权限范围内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江河、湖泊流域综合规划、区域重大战略水安全保障规划、流域水利专业(专项)规划、区域水网建设规划等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工作,对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组织实施和指标体系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水利建设项目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而项目后评价是确保水利建设项目实施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就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和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一、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组织实施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指在水利建设项目实施结束后,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科学的评价。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组织实施的关键点在于确定评价范围、确定评价指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评价报告和反馈结果。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范围评价范围是指针对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
评价范围的确定需要结合水利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包括项目的类型、规模、地理位置、工程技术特点等因素,以及评价的目的、对象、方法等因素。
评价范围的确定是评价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科学的前提。
2、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对水利建设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依据。
评价指标的确定需要结合水利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评价目的,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应该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等特征,能够真实反映水利建设项目的实际效果。
3、收集数据评价数据是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数据的收集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收集等。
评价数据的收集应该尽可能全面、准确、可靠,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4、分析数据评价数据的分析是评价工作的核心环节。
评价数据的分析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统计分析、专家评估、模型分析等。
评价数据的分析需要结合评价目的和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分析,以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
5、撰写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评价工作的最终成果。
评价报告需要包括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指标、数据来源、数据分析、评价结论等内容。
评价报告需要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UDCSL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SLXXX-200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Specifications on Assession Report after WaterConservancy Project Item Construction2003-X-X发布 2003-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SLXXX-2003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北京海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 2003年×月×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北京项目后评价是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是对项目决策、实施过程和运行等各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客观的对比分析、总结并进行的综合评价。
其目的是通过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项目决策、工程实施和运营管理水平,为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为明确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原则、依据、方法、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委托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主持编写了本规程。
本规程是依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点,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利部水建【1998】16号)精神编制完成的。
本规程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规程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海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省水利厅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严明安中仁张文洁张三力高雪涛张新玉于本洋刘东汪安南刘六宴宛明王业伟1 总则-------------------------------------------( )2 综合说明---------------------------------------( )3 过程评价---------------------------------------( )4 经济评价---------------------------------------( )5 影响评价---------------------------------------( )6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7 结论-------------------------------------------( ) 附录A 后评价报告的封面样式----------------------( ) 附录B 后评价报告的扉页样式----------------------( ) 本规程的用词和用语说明----------------------------( ) 条文说明----------------------( )1 总则1.0.1项目后评价是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过1~2年的运行后,对项目决策、实施过程和运行各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客观的对比分析、总结并进行综合评价。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1. 引言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经济效益评估的过程。
它是水利工程项目决策和实施的基础,对于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评价对象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对象包括各类水利工程项目,如水库、水电站、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等。
评价对象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能够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显著影响。
3. 评价指标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投资效益指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水资源利用指标:水资源利用效率、供水能力等。
•生态环境影响指标:水质保护、河流生态修复等。
•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
评价指标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和评价目的进行确定,并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4. 评价方法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下面介绍常用的方法:4.1 静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主要考虑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主要用于评价项目的投资效益,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项目投资的回报情况。
4.2 动态评价方法动态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建立模型,考虑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变化,分析项目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综合经济效益。
常用的方法包括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指数法等。
4.3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对评价指标进行灵敏度测试,通过改变某个关键参数的值,观察评价结果的变化情况。
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评价人员了解不同变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4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将同一类型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其经济效益差异,进而确定最优方案。
比较分析需要考虑多个项目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
5. 评价步骤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步骤如下:1.收集项目信息:收集项目的设计方案、投资预算和运营管理计划等相关资料,并了解项目背景和目标。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用于指导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管理工作。
一、验收管理机构的设置1. 验收管理机构由建设单位设立,负责组织和实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
2. 验收管理机构应当由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员组成,确保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和验收。
二、验收管理程序1. 提交验收申请:建设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向验收管理机构提交验收申请,包括相关资料和附件。
2. 验收材料准备:验收管理机构收到验收申请后,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验收材料进行审查,并要求建设单位补充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文件。
3. 验收现场勘察:验收管理机构根据项目特点,组织验收专家对水利工程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确保工程符合规定的设计、施工标准和技术要求。
4. 技术评价:验收管理机构根据现场勘察的结果,进行技术评价,包括工程质量、安全性、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价。
5. 综合评审:验收管理机构根据技术评价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制定验收意见和评定结果。
6. 验收报告:验收管理机构应当编制验收报告,详细记录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技术指标、质量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7. 验收决定:验收管理机构根据综合评审的结果和验收报告,决定是否通过验收,并向建设单位发出验收决定书。
三、验收结果的处理1. 通过验收的水利工程,验收管理机构应当予以认可,并签发验收合格证书。
2. 部分通过验收的水利工程,验收管理机构应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要求,并限期整改。
3. 未通过验收的水利工程,验收管理机构应当指出不合格的原因,并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或重新申请验收。
四、验收结果的公示1. 验收管理机构应当将通过验收的水利工程公示,包括验收合格证书、验收报告等相关信息。
2. 公示期限为两个月,公示期满后方可将验收结果进行归档。
五、监督检查1. 监督检查机构应当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验收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性。
水利工程评优制度一、总则1. 本评优制度是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水平,鼓励创新,奖励优秀,确保工程安全、高效、经济和环保。
2. 评优活动应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依据明确的评价标准和程序进行。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单位和项目。
二、组织机构1. 设立专门的评优委员会,由行业内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及用户代表组成。
2. 评优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评优标准、组织实施评审工作以及公布评优结果。
三、评优标准1. 设计创新性:评估工程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或新工艺。
2. 工程质量:考核工程的建设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3. 经济效益:分析工程的经济性,包括成本控制、投资回报率等。
4. 社会效益:考察工程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
5. 环境影响:评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污染控制等。
6. 管理水平:衡量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包括工期控制、安全生产等。
四、评优程序1. 申报阶段:各参建单位自愿申报,提交必要的工程资料和自评报告。
2. 初审阶段:评优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项目进入复审。
3. 复审阶段:专家组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详细评审,形成评审意见。
4. 公示阶段:将评审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和意见。
5. 颁奖阶段:对通过公示无异议的优秀工程项目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奖惩机制1. 对于获得优秀评价的工程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
2. 对于在评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项目,要求限期整改,并进行后续跟踪检查。
3. 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评优原则的单位和个人,取消其评优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评优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评优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每两年修订一次,以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水利工程项目可持续后评价体系的构建摘要:水利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能够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比较准确、客观、全面的评价的全新实用的指标评价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要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水利工程项目可持续后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 可持续后评价体系; 构建abstract: the projec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ustainabl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apable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 more accurate,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new and prac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have great re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os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ustainable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可持续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1.1可持续发展观是构建水利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的前提可持续发展观是人们对以前各种行为的反省,同时还是针对现状和问题以及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所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