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
- 格式:ppt
- 大小:968.00 KB
- 文档页数:57
胎儿脐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预测晚孕期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討晚孕期单胎妊娠糖尿病患者行胎儿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16例晚孕期单胎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研究组,同期选择116例健康单胎孕妇为对照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孕妇检测,观察比较胎儿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
结果:研究组胎儿脐动脉、肾动脉的搏动指数(PI)、血流比值(S/D)及阻力指数(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大脑中动脉PI、S/D及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6.90%(8/1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6%(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1.329,P<0.05)。
结论:对晚孕期单胎妊娠糖尿病患者行胎儿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胎儿缺氧情况,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规律、生活行为方式等改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加,发病率高,成为主要的高危妊娠人群[1-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不良状态下极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及早诊断治疗显得十分重要[4-5]。
此次研究中,针对2015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晚孕期单胎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探查胎儿脐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以其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16例晚孕期单胎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研究组。
纳入标准:(1)经血糖监测发现,均符合空腹血糖>5.1 mmol/L,餐后1 h血糖>10.0 mmol/L,餐后2 h血糖>8.5 mmol/L;(2)月经周期规律,均明确末次月经期;(3)均无高血压或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4)均单胎妊娠;(5)均对本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目录背景介绍 (1)资料与方法 (2)研究结果 (8)讨论 (17)结论 (23)参考文献 (24)综述 (28)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38)附录 (39)致谢 (40)背景介绍胎儿宫内窘迫(Fetal distress)是指因孕妇、胎儿或胎盘等各种高危因素,如妊高症、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羊水少等,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和酸中毒,表现为胎心率及一系列代谢和反应的改变,并危及胎儿生命和健康。
胎儿宫内窘迫是引起胎儿围产期死亡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常见原因,占围产儿死亡原因的首位。
长时间宫内窘迫会导致大脑缺血缺氧综合征,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地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及以后的生活[1]。
有数据显示,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发病率约为 2.7%~38.5%[2],近年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及人工辅助生育技术的越来越普及,环境污染及滥用药物等问题日益严重,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如何早期准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及早进行临床干预,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并发症、后遗症,是当前医务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常用的检查手段有胎心监护、胎儿羊水监测、胎儿头皮血气分析等,不仅敏感性差、准确率低,有些还是有创检查,增加了胎儿宫内感染、早产、流产的风险,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却可以实时、无创、敏感地反映胎儿宫内生长情况。
通过检测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肾动脉等的血流指标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胎盘与大脑、内脏血液循环中氧分压的改变[3],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本文通过检测计算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与肾动脉的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 , 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 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 D)之比(S/D)及搏动指数(PI)之间的比值,分析其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研究其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敏感性、特异性,旨在提高对胎儿宫内窘迫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选取合理治疗手段,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
产前发现胎儿胆囊异常增大后应仔细寻找有无合并畸形和其他非整倍体的指标,如果有则应建议孕妇行胎儿染色体检查。
胎儿胆囊未显示的原因可能为胆囊收缩、胆囊发育不全以及胆道闭锁等。
本研究中71例胆囊未显示胎儿经复查及产后检查胆囊均未见明显异常。
综上所述,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胎儿胆囊不显示、胆囊异常增大或缩小、胆囊内异常回声等情况,目前产前超声诊断胆道闭锁比较困难,现行的胆红素代谢检查、超声检查以及粪便比色卡等方法仅能用于出生胎儿胆囊异常的检查。
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胆囊异常增大,可为部分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提供一定参考。
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改进和产科超声检查的进一步细化,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筛查可为诊断胎儿胆囊异常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1] BRONSHTEIN M, WEINER Z, ABRAMOVICI H, et al. Prenataldiagnosis of gall bladder anomalies--report of 17 cases[J]. PrenatDiagn, 1993, 13(9):851-861.[2] HERTZBERG B S, KLIEWER M A, BOWIE J D, et al. Enlargedfetal gallbladder: prognostic importance for aneuploidy or biliaryabnormality at antenatal US[J]. Radiology, 1998, 208(3):795-798.[3] SEPULVEDA W, NICOLAIDIS P, HOLLINGSWORTH J, et al.Fetal cholecystomegaly: a prenatal marker of aneuploidy[J]. PrenatDiagn, 1995, 15(2):193-197. [4] 杨丽丽, 蒋双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胆囊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7):39.[5] 王玲. 胎儿胆囊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及意义[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 21(12):119.[6] 房芳. 胎儿胆囊异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 37(3):65-66.[7] 王银, 李胜利, 陈琮瑛, 等. 胎儿胆囊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及意义[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 9(5):433-438. [8] 毕卓芳, 杨戈, 叶茂清. 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筛查异常胆囊胎儿的临床价值分析[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6(6):89-92. [9] GOLDSTEIN I, TAMIR A, WEISMAN A, et al. Growth of thefetal gall bladder in normal pregnancies[J]. Ultrasound ObstetGynecol, 1994, 4(4):289-293.[10] PETRIKOVSKY B, KLEIN V, HOLSTEN N. Sludge in fetalgallbladder: natural history and neonatal outcome[J]. Br J Radiol,1996, 69(827):1017-1018.[11] PETRIKOVSKY B, KLEIN V R. Cholecystomegaly and fetalgallstones[J]. Prenat Diagn, 1995, 15(9):875.[12] OCHSHORN Y, ROSNER G, BAREL D,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of isolated nonvisualized fetal gallbladder[J]. Prenat Diagn, 2007,27(8):699-703.[13] BEN-AMI M, PERLITZ Y, SHALEV S, et al. Prenatal diagnosisof extrahepatic biliary duct atresia[J]. Prenat Diagn, 2002,22(7):583-585.[14] DUCHATEL F, MULLER F, OURY J F, et al. Prenatal diagnosisof cystic fibrosis: ultrasonography of the gallbladder at 17-19weeks of gestation[J]. Fetal Diagn Ther, 1993, 8(1):28-36. [15] HATA K, AOKI S, HATA T, et al. Ultrasonographic identificationof the human fetal gallbladder in utero[J]. Gynecol Obstet Invest,1987, 23(2):79-83.(收稿日期:2020-10-26;修回日期:2021-03-02)(本文编辑:杨倩)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龙莉梅,王晓嫚,于妲*(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浙江杭州 310000)摘 要:目的 探讨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危妊娠胎儿脐动脉(UA),肾动脉(Renal artery;R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预测胎儿宫内缺氧。
方法回顾240例晚期妊娠孕妇(孕龄≥32周,平均37周)声像图,探讨胎儿宫内缺氧与脐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S/D、PI、RI)间的关系。
结果宫内缺氧的胎儿,其代偿期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降低显著,而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明显。
以孕32周后大脑中动脉S/D3.0,RI>0.67,PI1.5,肾动脉S/D>5,PI>1.9,RI>0.8,大脑中动脉RI与脐动脉RI比值3.0,RI>0.67,PI1.5,以此标准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敏感性为27.56%,特异性为93.23%。
MCA阻力指数S/D5,PI > 1.9,RI >0.82,以此标准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敏感性为82.04%,特异性为96.16%。
若两者结合,以任何一个异常来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敏感性可达到85.56%。
MCA-PI/UA-PI具有高的敏感性(88.79%)、特异性(97.13%)、阳性预测值(93.24%)及阴性预测值(94.10%),其诊断指数最高为0.88,且与单一血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 讨论从本研究结果看,测量脐动脉阻力指数估计胎儿宫内缺氧情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远低于肾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是因为脐动脉作为胎儿与胎盘循环的桥梁血管,其血流参数不仅与胎儿自身状况有关,尚与母体胎盘有关,因此既往单一依靠测量脐动脉阻力指数来预测胎儿预后有一定局限性。
而结合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肾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联合预测更能反应胎儿自身的情况。
胎儿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MCA是大脑半球血液供应最丰富的血管,可最早直接反应胎儿颅脑血液循环的动态变化;而MCA血流阻力指数(S/D、PI、RI)是颅脑血循环的阻力指标,可判断胎儿脑血循环情况,当胎儿宫内缺氧时,机体为保证胎儿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重新分配血流量,所以大脑动脉管径增粗,使胎儿MCA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量增多,血流代偿平衡,形成“脑保护效应”.所以MCA 血流阻力指数的变化可准确有效反应胎儿脑部血液循环的改变,对早期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有重要临床价值。
试论胎儿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阻力指标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监测妊娠期糖尿病是导致不良围生结局的常见原因,妊娠期血糖高可降低胎盘对胎儿血氧的供给,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使胎儿耗氧量增多,致胎儿缺氧,严重时死胎。
妊娠期糖尿病(GDM)并发酮症时,酮体进入胎儿体内,减少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加重胎儿缺氧和酸中毒。
GDM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增加也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1]。
GDM患者围生期胎儿宫内安危情况的判断对提高围生儿质量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应用胎心监测、生物物理评分等监测GDM 胎儿宫内情况,用这些指标判断胎儿宫内安危时经常出现与临床不符的情况,误诊率高。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A)阻力指标,用于GDM患者围生期胎儿宫内情况的预测及判断,旨在探索一条与临床符合性最高的监测途径,为临床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4月本院检查的正常妊娠妇女206例及确诊为GDM的妇女156例,诊断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
孕妇平均年龄28.5岁,平均孕周36.5周。
正常组无妊娠并发症,胎儿生长良好。
所有对象均在本院分娩,随访新生儿情况。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Philips Envisor和Gevv 5型彩超仪,探头频率2~4 MHz,设置产科条件,取样容积2 mm,脉冲多普勒取样与血管夹角20°。
UA检测选距胎盘附着点6 cm内的脐动脉;MCA检测,选定标准双顶径测量平面,探头移至颅底,找到成对的蝶骨大翼,观察到MCA,用CDFI观察颅内血流,取样容积置于MCA处进行脉冲多普勒取样,MCA和UA要获取5个以上清晰一致的多普勒频谱图方可测量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尽量在无胎动或无胎儿呼吸样运动时测量胎儿血流,以上操作一人完成。
脐绕颈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临床判断宫内缺氧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00例正常妊娠胎儿和209例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液动力学指标,以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D)为分析指标。
结果:正常妊娠胎儿UA和MCA的PI、RI、S/D与孕年呈负相关,脐带绕颈胎儿UA阻力指数增高明显,而MCA阻力指数降低显著。
两组UA和MCA的PI、RI、S/D 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产前监测脐带绕颈胎儿的UA、MCA血流指数,可以了解胎儿胎盘循环和颅脑循环状态,预测胎儿宫内血氧状况,对了解胎儿血循环状况和及时预防胎儿宫内窘迫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脐带绕颈; 胎儿; 脐动脉;大脑中动脉[Key words]cord around neck;fetus;umbilic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脐带绕颈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4%[1],是造成宫内缺氧导致胎儿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围生儿死亡率较高,临产前确诊较为困难。
本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测足月脐带绕颈胎儿的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参数并进行分析,探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可靠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单胎头位足月的初产妇1 146例为观察对象。
入组标准:(1) 均于产前、产时常规行彩超检查有无脐带绕颈,并经分娩时证实;(2) 排除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3) 均为初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周),无引产史,无骨盆狭窄及头盆不称。
选择209例单胎头位有脐带绕颈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B超检查无脐带绕颈的单胎头位200例为对照组,进行组间分析。
胎儿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阻力指标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通常在妊娠20周左右诊断。
它是妇产科领域中最常见的代谢性并发症之一。
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过程中,胎儿大脑的发育与功能的正常运作显得尤为重要。
动脉和脐动脉阻力指标检测可以提供对GDM胎儿生长情况的评估,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
胎儿的大脑是通过脑动脉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脐动脉则将含氧和充满养分的血液输送到胎儿全身各个部位。
在GDM母体中,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这可能会对胎儿发育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高血糖水平会增加母体血管收缩素、雌激素和胎盘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胎儿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胎儿血黏度增加以及胎盘供血及胎儿氧供减少。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胎儿的大脑发育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动脉和脐动脉阻力指标检测是一种可靠的非侵入性方法,用于评估胎儿血液供应情况。
动脉和脐动脉阻力指标主要包括收缩期血流速度(S/D)、加权中值(PI)、脐动脉血流速度(UA PI)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得到。
研究表明,在GDM母体中,胎儿的大脑动脉和脐动脉阻力指标可能存在异常改变。
一项研究发现,GDM胎儿的中脑动脉和前大脑动脉的S/D比值显著增加,表明在胎儿中脑和前大脑的血流动力学可能受到影响。
另外,GDM胎儿的PI和UA PI也呈现出异常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胎儿的血管阻力增加以及血流供应不足的情况。
这些异常改变可能与胎儿大脑的不良发育和功能障碍有关。
一项对GDM胎儿的研究发现,GDM胎儿相对于正常胎儿,其脑电图活动在出生后数天内呈现出一种“低成熟”的状态。
另外,GDM胎儿在出生后的发育评估中也表现出较差的结果,例如运动功能不良和认知功能延迟等。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动脉和脐动脉阻力指标检测可以提前发现GDM胎儿的血流供应异常,从而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指导。
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吴慧菊【摘要】目的研究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在诊断胎儿窘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纳入的105例妊娠晚期孕妇,按照产前诊断结果分为两组,由于正常胎心率120~160次/min,其中42例胎动时胎心率增快>10次/min或者胎心率不规则的宫内窘迫孕妇作为研究组,另63例未出现此现象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分析其指标水平与胎儿窘迫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脐动脉中S/D、PI以及RI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t=3.970,8.963,10.167,P<0.05);其中20例代偿期大脑中动脉中S/D、PI以及R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另外22例失代偿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3.254,-8.991,P<0.05);研究组的UARI/MCARI、UAPI/MCARI、(SUA/DUA)/(SMCA/DMCA)高于对照组(t=7.443,6.772,6.555,P<0.05).结论健康胎儿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者水平、阻力比值差异较大,因此孕妇产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预防胎儿窘迫,已成为临床上诊断胎儿窘迫的主要检测方式,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证母婴安全,避免胎儿死亡,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9(009)010【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脐动脉;胎儿窘迫;大脑中动脉【作者】吴慧菊【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广东河源 5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情况,并直接威胁其生命健康,属于剖宫产中主要适应证,已成为胎儿死亡或者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的主要因素[1]。
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
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指的是胎儿在子宫内的血液循环系统运作正常的状态。
胎儿血流动力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1. 胎儿主要靠胎盘供氧:胎儿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母体的血液经过胎盘供应。
胎盘连接着母体和胎儿的血管,通过胎盘脐带,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传递给胎儿。
2. 胎盘血流:胎盘血流是胎儿血流动力学的关键部分,包括胎脐动脉、胎脐静脉和胎盘血管之间的循环。
通过胎盘血流,胎儿从母体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传回母体。
3. 胎儿心脏:胎儿的心脏是胎儿血流动力学的主要泵,负责推动血液循环。
胎儿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在孕期逐渐发育成熟,逐渐增强其泵血能力。
4. 胎儿循环系统:胎儿的循环系统包括肺循环和体循环。
在胎儿期,肺循环并不起主要作用,大部分静脉血通过动脉导管绕过肺脏,直接进入体循环。
这种生理状态可以保证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给胎儿的代谢需求。
总的来说,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是通过胎盘血流和胎儿心脏泵血功能相互配合,确保胎儿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代谢废物排除。
这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和生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