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格式:pdf
- 大小:288.86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金字塔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0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相互印证的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5)分钟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2)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
说到中国,你会想到哪些古建筑?(万里长城、故宫布达拉宫、颐和园、秦始皇陵、赵州桥、黄鹤楼、岳阳楼……)【出示课件2】(3)说到埃及,你又会想到什么?(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出示课件3】(4)展示资料:老师曾经让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古关埃及和金字塔的图文资料,谁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资料。
(利用投影展示多个同学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3、4】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和作者穆青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金字塔)【出示课件5】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
从交流学生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导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接下来关于金字塔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32)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表现一个事物的写法。
3、通过反复诵读原文的语言材料,充分感受埃及金字塔“宏伟而精巧”、“建造科学”的特点,从而深刻领悟这一工程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
2、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过程】一、选准教学切入点1、请同学们自由地默读一遍课文,思考你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的什么最感兴趣?2、指名学生汇报。
预设:生1:对它的作用感兴趣。
师:那它有什么用?生2:对它的年代感兴趣。
师:距今有多少年了?生3:对它的位置感兴趣。
师:它在什么地方?生4:对金字塔的外观感兴趣。
生5:对金字塔的建造办法感兴趣。
生6:对金字塔中的胡夫金字塔感兴趣。
3、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金字塔的外观、胡夫金字塔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办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提问,做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简单的问题在提出时,就当时解决,将金字塔的外观、胡夫金字塔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办法串于一线,熔于一炉,形成板块,突出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深入文本,层层展开(一)学习外观板块:1、默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金字塔外观的句子。
2、指名汇报。
3、指导朗读。
4、指名学生概括地说一说金字塔的外观特点。
5、师总结:这些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现已成为埃及的象征。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降低学习难度。
)(二)学习胡夫金字塔板块师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共有多少座,作者重点写了哪座金字塔?这是什么说明方法?(设计意图:两个板块之间,过渡紧密,又轻易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得以巩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金字塔》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译、愧”等10个生字。
2.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说对金字塔的了解。
3.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重点】1.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说对金字塔的了解。
2.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师生共同欣赏金字塔雄伟壮观景象的视频。
2.引导交流:看了金字塔的视频,请你用一个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美丽、壮观、神秘、令人惊叹……(板书课题:金字塔)3.小结: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金字塔,在不同的人笔下也有不同的金字塔。
你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吗?预设:这篇课文比较特殊,由两篇短文构成。
(板书: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议的金字塔)4.借助“阅读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预设:本节课我们有以下学习任务:①默读下面两篇短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②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谈话交流中,引导学生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激发兴趣,切入主题;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说说自己不同的感受,为比较课文中两篇文本的异同作好铺垫。
借助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学生就可以清晰地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思考:想一想:这两篇文章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译(yì)名不愧(kuì)熠(yì)熠发光遐(xiá)想黏(nián)着物刀刃(rèn)古埃(āi)及泛滥(làn)淤(yū)泥精湛(zh àn)点拨:指名依序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0 金字塔《金字塔》是一篇略读课文,由《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两篇短文组成。
《金字塔夕照》主要以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开阔而又雄浑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之情。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古埃及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赞扬了古埃及人精湛的技艺和杰出的智慧。
对于这样的略读课文,教师应该充分放手,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反复引导学生发现、感知、体验,让学生在“疑——探——悟——说”中与作者、与金字塔进行心灵的对话。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面的提示,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第一遍小声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第二遍默读,在读中感悟古埃及人的聪明才智。
3.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4.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写作方法之后,要让学生进行欣赏性的品读。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关于金字塔的知识。
2.了解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介绍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过程与方法】体会两篇短文在介绍金字塔的方式上的不同,学习常用的介绍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重点体会两篇短文在介绍金字塔的方式上的不同,学习常用的介绍事物的方法。
难点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教师:多媒体课件、金字塔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了解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1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世界七大奇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湮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
长久以来,它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字塔,一睹它的风采。
2.板书课题:金字塔。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圈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人类历,曾有世界七大奇观之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湮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
长久以来,它一直是一个让大家不断揣度的不解之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字塔,一睹它的风采。
2、板书课题:埃及金字塔。
3、齐读课题。
二、媒体导入,学习第一小节1、课件感知:(1)瞧,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出示埃及金字塔背景图配埃及的古典音乐。
(2)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一听(初步感知金字塔的宏伟)2、出示第一小节: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小节,走进文字我们会有更多的了解。
3、指名读文,说说你了解了什么随机学习词语:矗立,巍然屹立,举世闻名,傲对碧空。
重点理解“举”的意思,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
4、齐读第一小节。
5、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金字塔干什么的角锥形是怎样的形状为什么说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为什么金字塔举世闻名)三、存疑读文,初步了解金字塔1、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课文,看看你们的问题能否在书中找到答案边读边想,边想边划。
2、交流。
(利用文字和,结合理解“角锥形”的结构,知道金字塔的作用、形态、规模、建造等)四、细读课文,体会金字塔的宏伟而精巧1、看来,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宏伟气势和建造工艺的精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作者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
20*金字塔[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
3.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一、利用词卡式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梳理信息(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提问: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古代建筑?你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古代建筑?预设:(1)中国著名古建筑:故宫、长城、布达拉宫……(2)世界著名古建筑: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柬埔寨吴哥窟……2.提醒课题,出示金字塔图片,了解学情:你对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提取信息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默读课文,说说自己对金字塔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用横线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填写词卡,贴到黑板上。
2.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词卡,梳理信息。
预设:(1)《金字塔夕照》:①看到的,如金色、尼罗河、三座金山等;②感觉到的,如古老、神秘等。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①胡夫金字塔,涉及重量、面积、体积、高度、建造时间、建造材料、建造工艺等;②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涉及天文历法、造船技术、建筑成就等。
二、利用表格式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比拟阅读1.引导:刚刚从两篇短文中,大家了解了很多有关埃及金字塔的重要信息。
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这两篇短文,想一想,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将课文中的内容或自己提炼的关键词,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预设:(1)文章内容不同:《金字塔夕照》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下的美景及作者的遐想;《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介绍了胡夫金字塔及古埃及的成就。
(2)语言风格不同:《金字塔夕照》语言生动优美,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语言简洁客观,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3)文章体裁不同:《金字塔夕照》是一篇由段落组成的写景散文,知识性弱;《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由文字、数据等组成的说明文,知识性强——简要介绍非连续性文本。
1.认识“译、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着”。
2.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3.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金字塔的图片。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2.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对金字塔的介绍有什么不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金字塔夕照》朗读课文。
课文是什么体裁?结构是怎样的?(写景散文。
“总—分”结构。
)(1)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与周围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是感叹句。
改为陈述句是:真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3)第3自然段写作者对“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来历的思考。
(4)第4自然段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难忘。
全文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和作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人类建筑奇迹的赞叹之情。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本文是一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
(1)本文由两部分组成:①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读图和筛选信息。
说一说你从这一部分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约600万吨,体积约258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2900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外的沙漠里。
(引导:读图,有骆驼说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历史悠久。
(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观雄伟。
(“共用230万块石头建成,平均每块重2.5吨。
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底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引导: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的雄伟。
)生5:工艺精湛。
(“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0《金字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金字塔》的内容和作者。
2.认识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意思。
3.学会运用语言描绘景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金字塔》的意思。
2.掌握生字词的拼音和意思。
三、教学难点1.运用诗歌语言描绘景物。
2.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金字塔》一诗。
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埃及金字塔,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兴趣。
2. 学习诗歌内容•首先,整体朗读全诗,感受整体氛围。
•多次朗读《金字塔》,带领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分段讲解,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整个诗歌。
•分角色朗读,体会诗歌情感。
3. 诗歌赏析•分析诗歌结构,理解押韵的作用。
•探讨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讨论诗歌表达了什么主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4.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就诗中的情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经历相联系。
5. 课文运用进行课文相关的练习,包括填空、选择题等,巩固学习成果。
五、课堂小结•复习本节课内容,确保学生对《金字塔》有较深刻的理解。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及其主题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默写诗歌内容、写感想等,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0《金字塔》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金字塔》内容和作者- 认识生字词,掌握词语意思- 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2. 教学重点- 理解《金字塔》意思- 掌握生字词拼音和意思3. 教学难点- 描绘景物- 增强想象力和表达能力4. 教学过程- 导入- 学习诗歌内容- 诗歌赏析- 情感体验- 课文运用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以上是关于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0《金字塔》教案的内容与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并在语言表达和想象力方面有所提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了解了兵马俑的宏伟壮观,感受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无不被其折服,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十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去探索未解之谜,你们有没有信心?2、学生介绍: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3、师:(出示金字塔)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4、读好这些词。
解释: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过渡:埃及金字塔凭什么能“傲对碧空”呢?(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
齐读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宏伟、精巧、建造)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
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介绍的?(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埃及的金字塔)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
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1)金字塔在哪里(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4)为什么叫金字塔(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课后习题3)2、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知识: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进一步熟悉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