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件《老牛和小羊》(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1、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郊游》2、欣赏:《出发》《火车咔咔咔》3、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4、创编:《开火车》《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与春天户外活动相关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歌曲,随音乐进行表演。
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试唱歌曲唱名。
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创编《山谷回音真好听》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重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音强弱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1、引入春天话题。
2、引导倾听。
3、师生即兴呼唤,模仿回音效果。
4、发声练习,用回音体会声音的强弱。
二、重难点解决:1、师演唱歌曲第二句(难点),生做回音跟唱。
2、听唱法学唱全曲。
3、有表情地演唱,分组练习。
三、创编《山谷回音真好听》回音游戏。
分组: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另一组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 2、节奏 3、唱名音高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讨论:游戏还可怎样进行?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2、认识小节、小节线。
3、创编《开火车》游戏教学目标:1、听辨并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
教学重难点:听辫并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音乐,初步感受《出发》的节奏。
2.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4.随音乐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二、聆听《出发》,随音乐律动。
1、学生列队,做火车车厢状,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最新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1.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郊游》2.欣赏:《出发》《火车咔咔咔》3.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4.创编:《开火车》《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与春天户外活动相关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歌曲,随音乐进行表演。
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试唱歌曲唱名。
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创编《山谷回音真好听》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重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音强弱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1.引入春天话题。
2.引导倾听。
3.师生即兴呼唤,模仿回音效果。
4.发声练,用回音体会声音的强弱。
二、重难点解决:1.师演唱歌曲第二句(难点),生做回音跟唱。
2.听唱法学唱全曲。
3.有表情地演唱,分组练。
三、创编《山谷回音真好听》回音游戏。
分组: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另一组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2.节奏,3.唱名音高,4.旋律片段,5.歌曲片段。
)讨论:游戏还可怎样进行?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2.认识小节、小节线。
3.创编《开火车》游戏。
教学目标:1.听辨并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
教学重难点:听辨并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音乐,初步感受《出发》的节奏。
2.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4.随音乐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二、聆听《出发》,随音乐律动。
1.学生列队,做火车车厢状,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老牛和小羊》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例外。
教材分析:《老牛和小羊》这首歌曲是小学阶段的第一首合唱曲目,旨在使学生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分辨声部的例外,树立合唱的概念。
本首歌曲一段体结构,分为三个乐句,第三乐句写成了简短的、由纯四度构成的二声部,整首乐曲由5612四个音组成,歌曲短小、欢乐,略显风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合唱的概念。
2.分辨二声部,并演唱确凿。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音乐课我想邀请两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朋友和我们一起上,你们说好不好?它们是谁呢?你们看!师:对了,它们就是《老牛和小羊》老牛怎样叫?小羊呢?小羊的声音比老牛的声音怎么样?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对了,老牛的声音低,小羊的声音高。
2.学习合唱部分,揭示课题。
①下面老师就要邀请它们出场了,请同学们边听边猜一猜先向我们走来的是谁?随后走来的又是谁?教师弹奏:221这又是谁? 6 65学生分辨第一个声音是小羊,第二个声音是老牛。
师:为什么?生:老牛比小羊的声音低。
②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它们身上的音符吧,出示乐谱221|665带领学生唱一唱。
让我们加入它们的叫声唱一唱,加入歌词再唱一唱。
221| 6 65昨叫卩牟卩牟叫。
③连贯两遍唱一唱。
221|665 |221| 665卩洋畔叫啤啤叫呻洋叫啤H牟叫。
④让我们加入动作像这样分男、女生再唱一唱。
221|665|221| 665| 女口羊口羊叫男卩牟卩牟叫女II羊II羊叫男卩牟卩牟叫。
⑤男女生同时唱,教师接唱后半句“它们要吃草〃。
22 1 | 22 1 |女II羊II羊叫咤II羊叫,665 | 665 |男哼阵叫啤眸叫。
⑥学生连贯演唱第三乐句。
221 | 221 | 6562| 1 - |女II羊咤叫呻洋叫它们要吃草,665|665|6562|1-|男眸眸叫卩牟眸叫它们要吃草⑦请学生连贯演唱歌曲的第二、三乐句。
“名师优课”活动评课稿学科:音乐观课内容:老牛和小羊评课人:评课时间:评课记录:我听了一节颜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的一节《老牛与小羊》,基于我们现在提倡的“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这一理念来说,谭老师的很多授课思路和具体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就这节课谈一下我的体会。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就是让我们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三者统一起来,让老师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这个环节的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评价是否针对目标提出了肯定或改进方法,也就是语言、具体做法与目标的统一。
颜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在组织语言这一块,很真实,很具体,而且与目标相贴切。
本节课一开始,首先通过谈话创设情境,拉近了师生、伙伴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进行的师生谈话、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模仿等活动,给学生创设了动脑、动口的条件和机会,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理解、感受音乐来源于生活,自觉把生活情景与音乐进行有机的结合,使音乐融入生活。
另外,成功地训练“老牛”、“小羊”两者声音的结合,无疑为接下来的二声部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组织上,颜老师的很多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比如让学生模仿小羊和老牛站起来时,老师提出具体要求“做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还有欣赏时“请学生安静的听”,对组织课堂秩序都很有帮助。
总之,要追求“扎实有效”。
围绕目标,设计整体思路。
紧扣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分解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检测目标,设计反馈评价。
我还需要在“目标——评价——教学一致”这个框架思路下衍生出更多的探寻,课要“有意识”,而不是“凭感觉”。
“有意识”是什么意思?就是“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这块引路石,意识到了,理念运用上了,课才会越来越成熟。
学科:音乐观课内容:老牛和小羊评课人:评课时间:评课记录:今天我听了颜老师的二年级音乐《老牛和小羊》,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中的一节课,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老牛和小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不同。
3、能够根据歌曲旋律,与伙伴合作创编歌词。
学情分析二年级共有30个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唱游,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
本年级学生对识谱与欣赏是弱项,只有及少数学生有一定的简单的识谱能力。
在此之前从未学过二声部的歌曲。
总之,二年级的孩子就像是一张雪白的纸,等着师生共同去描绘五彩缤纷的画卷,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将会不断提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来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组织教学1、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活动2【导入】(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2、模仿动物的叫声。
3、课件出示牛、羊的图片,听《老牛和小羊》歌曲,让生听有哪些动物的叫声。
4、节奏游戏课件出示节奏,根据动物的叫声,有节奏地模仿。
XX X│ XX X │X X │X - │X X │X- ││XX XX│ XX X │XX X│XX X│ X X│X- ││5、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歌曲,听赏歌曲。
活动3【讲授】(三)、学习歌曲1、引导学生讲述歌曲中蕴含的故事,体验牛和羊快乐的心情,为歌曲演唱情感作铺垫。
2、课件出示歌曲,有感情有节奏地读一读。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3、师:读得真好听,相信你们也能把歌曲唱好,有信心吗?4、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第三乐句的二声部合唱。
5、生再次聆听范唱,学生分组模唱第二乐句。
6、师用听唱法教学生歌曲。
7、学生分两组,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8、学生分两组,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第二声部。
9、生分角色随范唱歌曲演唱歌曲,强调、指导二声部合唱。
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老牛和小羊》教案《老牛和小羊》教案教学目标:1. 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 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不同。
教材分析:《老牛和小羊》这首歌曲是小学阶段的第一首合唱曲目,旨在使学生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分辨声部的不同,树立合唱的概念。
本首歌曲一段体结构,分为三个乐句,第三乐句写成了简短的、由纯四度构成的二声部,整首乐曲由5 6 1 2 四个音组成,歌曲短小、欢快,略显风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合唱的概念。
2. 分辨二声部,并演唱准确。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音乐课我想邀请两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朋友和我们一起上,你们说好不好?它们是谁呢?你们看!师:对了,它们就是《老牛和小羊》老牛怎样叫?小羊呢?小羊的声音比老牛的声音怎么样?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对了,老牛的声音低,小羊的声音高。
2.学习合唱部分,揭示课题。
①下面老师就要邀请它们出场了,请同学们边听边猜一猜先向我们走来的是谁?随后走来的又是谁?教师弹奏:2 2 1 这又是谁?6 6 5 学生分辨第一个声音是小羊,第二个声音是老牛。
师:为什么?生:老牛比小羊的声音低。
②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它们身上的音符吧,出示乐谱 2 2 1 | 6 6 5 带领学生唱一唱。
让我们加入它们的叫声唱一唱,加入歌词再唱一唱。
2 2 1 | 6 6 5咩咩叫哞哞叫。
③连贯两遍唱一唱。
2 2 1 | 6 6 5 | 2 2 1 |6 6 5 |咩咩叫哞哞叫咩咩叫哞哞叫。
④让我们加入动作像这样分男、女生再唱一唱。
2 2 1 | 6 6 5 | 2 2 1 | 6 6 5|女咩咩叫男哞哞叫女咩咩叫男哞哞叫。
⑤男女生同时唱,教师接唱后半句“它们要吃草”。
2 2 1 | 2 2 1 |女咩咩叫咩咩叫,6 6 5 | 6 6 5 |男哞哞叫哞哞叫。
《老牛和小羊》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材分析《老牛和小羊》这首歌曲是小学阶段的第一首合唱曲目,旨在使学生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分辨声部的不同,树立合唱的概念。
本首歌曲一段体结构,分为三个乐句,第三乐句写成了简短的、由纯四度构成的二声部,整首乐曲由5. 6 . 1 2 四个音组成,歌曲短小、欢快,略显风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 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不同。
三、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合唱的概念,2. 分辨二声部,并演唱准确。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同学们好,今天的音乐课我想邀请两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朋友和我们一起上,你们说好不好?它们是谁呢?你们看!师:对了,它们就是《老牛和小羊》老牛怎样叫?小羊呢?小羊的声音比老牛的声音怎么样?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对了,老牛的声音低,小羊的声音高。
2.学习合唱部分,揭示课题①下面老师就要邀请它们出场了,请同学们边听边猜一猜先向我们走来的是这又是谁?学生分辨第一个声音是小羊,第二个声音是老牛。
师:为什么?生:老牛比小羊的声音低。
②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它们身上的音符吧,出示乐谱2 2 1 | 6 6.. 5.带领学生唱一唱让我们加入它们的叫声唱一唱,加入歌词再唱一唱。
2 2 1 | 6 6.. 5.咩咩叫哞哞叫③连贯两遍唱一唱2 2 1 | 6 6.. 5. |.. 5. | 2 2 1 | 6 6咩咩叫哞哞叫咩咩叫哞哞叫④让我们加入动作像这样分男、女生再唱一唱2 2 1 | 6 6.. 5.|.. 5. | 2 2 1 | 6 6女咩咩叫男哞哞叫女咩咩叫男哞哞叫⑤男女生同时唱,教师接唱后半句“它们要吃草”2 2 1 | 2 2 1 |女咩咩叫咩咩叫6 6.. 5. |.. 5. | 6 6男哞哞叫哞哞叫⑥学生连贯演唱第三乐句2 2 1 | 2 2 1 | 6 5.. 6. 2 | 1 - |女咩咩叫咩咩叫它们要吃草6 6.. 6. 2 | 1 - |.. 5. | 6 6.. 5. | 6 5男哞哞叫哞哞叫它们要吃草⑦请学生连贯演唱歌曲的第二、三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