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处理doc
- 格式:doc
- 大小:31.23 KB
- 文档页数:35
第1篇甲方:(用人单位全称)地址:(用人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乙方:(劳动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劳动者身份证号码)住址:(劳动者住址)联系电话:(劳动者联系电话)鉴于甲方与乙方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合同到期后,双方因______(具体原因)未能续签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因未续签劳动合同所造成的损失达成如下赔偿协议:一、赔偿金额1. 甲方应向乙方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乙方在甲方处工作满______年的,甲方应支付乙方相当于其______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乙方在甲方处工作满______年,甲方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如下:经济补偿金 = 本人月工资× 工作年限× 3(倍数)其中,本人月工资按乙方在甲方处最后一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即______元。
因此,甲方应支付给乙方经济补偿金共计______元。
2. 甲方应向乙方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因甲方未与乙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甲方应支付乙方二倍工资。
二倍工资的计算时间为自劳动合同到期之日起至实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止。
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二倍工资 = 本人月工资× 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时间其中,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时间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共计______个月。
因此,甲方应支付给乙方二倍工资共计______元。
3. 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其他损失赔偿。
因甲方未与乙方续签劳动合同,导致乙方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额外费用,甲方应给予适当赔偿。
第1篇案情简介:张某于2010年1月1日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职位。
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月薪为人民币1万元,合同到期后自动续签。
2013年12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科技公司决定不再与张某续签合同。
张某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争议焦点:1. 科技公司是否应当支付张某经济补偿金?2. 张某的离职原因是否属于公司过错?案例分析:一、关于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在本案中,张某在科技公司工作满三年,根据法律规定,科技公司应当支付张某三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即人民币3万元。
科技公司认为,张某在离职前一个月提出辞职,且未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公司,因此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本案中,张某在离职前一个月提出辞职,符合法律规定,科技公司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关于离职原因是否属于公司过错张某在仲裁中提出,其离职原因是因为科技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且工作环境恶劣,导致其身心健康受损。
科技公司对此表示否认,认为公司一直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工作环境也符合国家标准。
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委员会依法调查了相关证据,包括工资支付记录、工作环境监测报告等。
经调查,发现科技公司确实存在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情况,且工作环境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在本案中,科技公司的行为符合上述规定,属于公司过错。
第1篇【案情简介】张三于2018年1月1日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职位。
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为8000元。
2020年5月,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以降低成本。
公司以张三工作能力不足为由,单方面解除与张三的劳动合同。
张三不服,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规定,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案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在本案中,公司以张三工作能力不足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张三不能胜任工作。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因此,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应支持张三的仲裁请求。
【结论】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判决公司继续履行与张三的劳动合同,并赔偿张三因解除劳动合同所遭受的损失。
案例二:李四的加班费争议案【案情简介】李四在某外企担任市场部经理,工作时间为每周五天,每天8小时。
根据公司规定,员工加班需提前申请并获得批准。
李四因工作需要,经常加班,但公司未支付其加班费。
李四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其加班费。
【案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加班费:(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在本案中,李四因工作需要经常加班,但公司未支付其加班费。
第1篇一、案例一:劳动合同解除纠纷问:员工在试用期内被公司辞退,公司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天通知劳动者,并支付劳动者相当于试用期满前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因此,公司在试用期内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相当于试用期满前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但不属于赔偿金。
二、案例二:劳动合同续签问题问:员工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公司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否合法?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因此,公司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三、案例三:加班费计算问:员工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加班2小时,加班费如何计算?答: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加班费:加班时间超过一小时不满三小时的,按不低于工资的150%支付;超过三小时不满六小时的,按不低于工资的200%支付;超过六小时的,按不低于工资的300%支付。
以员工每天加班2小时为例,加班费计算如下:(1)每天加班费=日工资×加班费比例=日工资×150%(2)每周加班费=每天加班费×加班天数=日工资×加班费比例×5四、案例四: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竞业限制问:员工离职后,公司要求其在竞业限制期内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关的职业,是否合法?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竞业限制条款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因此,公司要求员工在竞业限制期内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关的职业,只要竞业限制期限不超过二年,且符合公平、合理原则,就属于合法行为。
五、案例五:劳动争议仲裁程序问:员工与公司发生劳动争议,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答: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新劳动法合同)续签劳动合同典型案例辨析续签劳动合同典型案例辨析工飾10年合同到期,单位必须嬢签合同吗?【素例登】小汪1997年2月进入某外资公司,双方最后去期劳动合同期限为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该合同期满繭,公司表示不愿续签。
小汪自认为已于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由此双方发生争议。
仲裁庭审中,小汪提出:根据《劳动合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卖项之规定,公司应当和其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公司则认为,双方签订合同的时冋为2008年1月1日之曲,当时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能够终止,是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仍应见公司是否有续签的意愿。
现公司不同意续签,故不应签订无国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最终,小汪的请求得到仲裁庭支持。
【素例二】老周2000年进某公司工作,劳动合同去年会签。
2010年1月,于另卖公司任人事主管的好友告知,去年后所于公司有空缺,希望老周届时接任。
老周遂和公司续订卖年期限劳动合同。
但’'大有不浏风云"»2010年12月,老周和公司续订的去年期限劳动合同即将期满,好友所于公司却因运营不善,不再招聘新员工。
老周听说《劳动合同法》規定,只要于本单位连续工作10年之上,用人单位就应和劳动者续签无因定期限劳动合同,便找到公司領导,要求续签无因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公司領导却准备终止其劳动合同。
老用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請,要求签订无国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没有得到仲裁庭的支持。
【案例三】老或1997年毕业后到某服装公司工作。
2005年7月1日,双方签订至2009年6月31日的劳动合同。
2009年6月31 3,服装公司通知老戚自次日起终止劳动关系。
老戚于2009年10月提起仲裁,称曽于2009年6月15日向公司口头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公司辩称,2009年5月25 0,公司将《劳动合岡到期通知书》送达老成;2009年6月30 3,公司将《关于终止劳动合冋的通知》通过挂号信送达老成,通知载明:"公司于2009年5月25日书面通知你劳动合同于2009年6月30日到期后,至今未收到你对劳动合同续订和否的意亂。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甲公司与乙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
合同约定,乙担任公司销售部经理,月薪为人民币10,000元,年终奖金根据公司业绩另行计算。
合同还规定了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保密条款、竞业限制条款等。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公司经营不善,2019年底公司决定进行裁员,乙因不符合裁员条件而被公司留用。
2020年4月,乙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并按照公司规定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
公司同意乙的辞职,但要求乙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乙离职后,入职了一家与甲公司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公司。
甲公司认为乙违反了竞业限制条款,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乙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经济损失。
乙则认为,其离职是个人原因,且在离职前已经按照公司规定办理了离职手续,不存在违约行为。
二、劳动法律逐条解析1. 劳动合同的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本案中,乙提出辞职,公司同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2. 竞业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同时,根据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且竞业限制期限未超过二年,符合法律规定。
但乙在离职后入职了与甲公司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公司,违反了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违约金的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乙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支付违约金。
4. 经济损失的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1篇一、引言劳动法律关系是调整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法律关系日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本文将选取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劳动法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加班费纠纷案案情简介:某公司员工小李因工作需要经常加班,但公司未支付加班费。
小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本案中,公司未支付小李加班费,违反了法律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案例二:劳动合同解除纠纷案案情简介:某公司员工小王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小王不服,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本案中,公司违法解除小王的劳动合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案例三:工资支付纠纷案案情简介:某公司员工小张因公司拖欠工资,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资。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本案中,公司拖欠小张工资,违反了法律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案例四:工伤认定纠纷案案情简介:某公司员工小赵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公司未对其进行工伤认定。
小赵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进行工伤认定。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其他情形。
第二次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偿标准
第二次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偿标准,是国家为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重要规定,即在员工第二次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的情况下,企业应向员工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
一、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均应为赔偿对象:
1.已连续工作满1年的以时间为基础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且未与用人单位签订新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二、应给予的赔偿:
1、赔偿金额=员工最后一个月收入×2;
2、工作期间,员工实际所得未劳动报酬超过本合同当月最低标准工资标准的部分,用人单位仍应支付本合同当月最低标准工资标准的两倍;
3、用人单位违反本款约定未支付的,员工可申请人民法院追索;
4、用人单位拒不支付上述款项,或者拒绝与员工续签工作合同的,根据有关职工保护法律,相关机关将对其实施行政处罚。
三、用人单位应记录员工的到期或解雇时间等信息,并于合法义务期内无条件给予赔偿,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此标准赔偿,员工可向劳动部门申诉,由劳动部门对其进行处理,申诉期间应保证其正常上班。
五、对于未按规定实施赔偿的用人单位,将按法律规定予以惩处,以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起算时间怎么界定?如何赔偿?具体分析如下:步骤/方法将“用工时间”认定为第一次进单位工作时间。
应当从合同到期未续订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计算双倍工资。
北京劳动争议咨询中心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
“用工之日”在支付双倍工资的时候,不能简单理解为进单位工作的第一天,而是应认定为“未订立或续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工之日”。
因此, 对续订书面劳动合同同样应当有一个月的宽限期。
综上,劳动合同到期后,若事实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应及时续签劳动合同,而不能认定为原劳动合同自动续延;当然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一个月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就可依据《劳动合同法》82条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要求公司支付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期的双倍工资。
最新司法解释: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应…浏览:3317 |更新:2011-11-16 16:19 |标签:合同司法7全文阅读分步阅读《劳动合同法》实施三年了,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大家逐渐学会了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不过,对于一些条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为有不同的理解,导致发生了劳动争议。
昨天,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正式对外公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二)》(以下简称“意见”),对双倍工资的时效问题、计算基数的确定、未及时续签等热点问题给予了解释说明。
对此,北京劳动争议咨询中心就此”意见“详细解读。
步骤/方法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赔偿的时效该如何认定[案例]小陈于2009 年11 月到南京一家物流公司工作,每月工资4000元。
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011 年11 月,他因与单位人事主管发生矛盾而辞职,随后,小陈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裁决公司支付2009 年11 月至2011 年11 月期间的双倍工资。
案例分析·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处理
案例简介: 张某于 2006 年 7 月 3 日进入某酒店担任保安工作, 双方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为 2007 年 7 月 3 日至 2008 年 7 月 2 日。2008年,酒店恰逢经营管理调整,管理人员频繁更迭,张某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张某仍在酒店工作,酒店仍按原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 2009 年 8 月 4 日,酒店发现张某的劳动合同早已在一年前到期,马上书面通知张某续签二年期劳动合同,张某于 2009 年 8 月 5 日回复酒店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09 年 8 月 25 日,酒店书面拒绝张某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的请求,并告知张某若未及时与酒店签订二年期劳动合同,酒店将在
一个月后解除劳动关系。 2009 年 9 月 25 日,酒店单方面解除张某的
劳动合同关系。张某不服,于2009 年 11 月 1 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
2008请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及支付
年 7 月 3 日至裁决之日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
仲裁庭审中,酒店辩称:酒店方因管理疏漏未及时发现双方的劳动合同已经期满, 但酒店并无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主观恶意, 且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按时足额发放张某的工资,酒店在 2009 年 8 月发现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后,两次书面通知林某续签劳动合同,已尽诚信义务,但张某却利用酒店的疏忽大意而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酒店经综合考虑, 只希望与张某签订二年期的固定期限劳
动合同。酒店认为张某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是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终止的原因,请求仲裁庭驳回张某的申诉请求。
争议焦点: 1、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是否应续签
劳动合同?未续签劳动合同有何责任? 2、原劳动合同到期后 ,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 ,未续签劳动合同
的,劳动关系如何解除、终止? 3、二倍工资是否适用劳动报酬的特殊时效?
案例分析:
1、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是否应续
签劳动合同及其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之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 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显然,劳动合同法的立意十分明确,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所以,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双方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就应当及时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
那么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呢?《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系义务性法律规则, 违反法定义务所需要承担的责任需要适用
责任性法律规则。对此, 《劳动合同法》第七章法律责任中的第八十
二条明确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 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在这里,
对于 “用工之日 ”的理解,不同的法律工作者甚至学者有不同意见。第
一种意见认为: “用工之日 ”系用工第一天,而续签劳动合同之前已经
签订过劳动合同,故续签劳动合同不属于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继而得出用人单位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
不承担法律责任的结论。 第二种意见认为: 续签劳动合同应当在原劳
动合同到期前完成,不存在 “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续签宽限
期,用人单位在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再签订的即属于违法, 应当承担违
法责任。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商榷之处,首先,第一种观点
的理解过于机械。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理解为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订立的所有书面劳动合同, 包括首次订立和续签
的情况,如果仅狭义理解为首次订立劳动合同,则会产生用人单位只
要和劳动者订立过一次劳动合同, 就可不再承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 律后果,有悖《劳动合同法》关于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的立法本意。其
次,第二种观点的理解过于理想。续签劳动合同理所当然也需要遵循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在原劳动合
同到期前续签劳动合同, 也可以选择在原劳动合同终止后续签。如果
把续签劳动合同的过程严格限定在原劳动合同期间内, 可能因续签劳
动合同时的地位不平等而造成劳动合同内容的不平等, 也可能间接剥 夺了双方在第一次劳动合同终止后重新合意续签劳动合同的权利,不
利于劳动关系的合理衔接,而且用人单位一无 “原劳动合同到期必须
延续劳动关系 ”的义务,二无 “原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提前通知”的义
务。综上所述,笔者的结论是: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仍在用人
单位工作,应当在合理期限内续签书面劳动合同。这样,既符合劳动
合同的立法本意,也未影响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续签劳动合同的权 利。 那么,如何把握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合理期限呢?这在实践中主
要的争论是未续签劳动合同的第一个月是否应当支付双倍工资。《劳
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
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
工资。 ”该法律规则中,二倍工资应为用人单位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的法定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续签劳动合同除在时间上、 次数上与首次签订劳动合同有所不同外, 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实在没有必要设定新的法律规则来区别首次订立与再次订立劳动合同的不
同之处。因此,笔者认为: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完全可以适用于续签劳动合同的情形。因此,在该条文的逻辑结构下,用人单位自原劳动合同到期后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原劳动合同到期后 ,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 ,未续签劳动合同
的,劳动关系的解除、终止 分析用人单位未续签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处理, 主要考虑两种情 况。 第一种情况为:原劳动合同到期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 此情况下,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已尽到诚实信用义务, 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如劳动者拒绝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拒绝继续履行的,视为劳动者单方终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已实际工作期间的相应报酬,但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二种情况,原劳动合同到期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 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以,此情况下,未续签劳动合同超过一年的,视为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由支付二倍工资义务转为无固定期
限劳动合同的义务, 此时用人单位不再需要支付二倍工资, 但不可按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本案例中,酒店与张某应当续签未续签劳动合同已经超过一年,双方之间已经视为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故酒店书面拒绝张某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请求, 并以张某拒绝与酒店签订二年期劳动合同而解除张某的劳动关系,不能被仲裁所支持。
3、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是否适用劳动报酬的特殊时
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 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用人单位因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属于用人单位违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定义 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此二倍工资中除正常工资外的第二倍工资仅以正常的一倍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其实质不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因此,二倍工资的仲裁请求不适用劳动报酬的特殊时效规定,应适用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一般时效规定。
综上,仲裁庭对张某与酒店的劳动争议作出了如下裁决意见: 1、恢复劳动关系; 2、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支付 2008 年 11 月 2 日至 2009 年 7 月 2 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对张某要求
酒店支付 2008 年7月3日至2009 年11月1日、2009 年7月3日至裁决之日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不予支持。
案例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