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更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我校的食品安全水平,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特制定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二、整治目标1.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食品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全校师生食品的安全。
2.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控能力。
3.加强监管措施:完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
三、整治步骤1.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建立健全食品检测机构。
2.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教育师生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3.加强日常监管:加强对学校食堂、超市等食品供应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对违规经营行为要及时处罚,并公告于众。
4.加大惩戒力度:对严重违法违规的食品经营者,要依法予以严肃处理,由法律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公示于校园,以警示他人。
5.加强监测力度: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监测机制,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对有问题的食品进行回溯和召回,确保食品安全。
四、保障措施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组建具备行政执法能力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监管能力和水平。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4.加强食品安全督查检查: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督查检查,对学校及周边食品供应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学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2.食品安全意识和防控能力得到提升,师生能够正确辨别食品安全问题,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国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整治目标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水平,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具体目标如下:1. 全面落实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意识。
2. 规范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3. 提高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4. 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三、整治范围和内容(一)整治范围1. 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
2. 学校周边流动摊贩、小餐饮店、小食品店等。
(二)整治内容1. 食品安全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证照情况。
2. 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3. 食品标签标识、保质期、生产日期等是否符合规定。
4. 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等卫生状况。
5.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应对措施。
四、整治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1. 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2. 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
(二)严格监管执法1. 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
2. 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从严处理食品安全事故。
3.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
(三)部门联动1. 建立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 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
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嘿,各位看官,今儿个给大家带来一份热腾腾的方案,保证让你看完后直呼过瘾!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聊聊“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一、组织架构1.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整治行动顺利进行。
2.设立专项整治行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及时掌握整治进度,协调解决问题。
二、整治范围1.校园内部食堂、小卖部、食品摊点等食品经营场所。
2.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餐饮店、食品摊点、小商店等食品经营场所。
三、整治内容1.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检查食品经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食品留样等制度。
2.食品原料来源及质量。
检查食品经营单位是否采购合格的原材料,是否存在使用过期、变质、不合格原材料的情况。
3.食品加工制作过程。
检查食品经营单位是否存在加工制作过程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4.食品添加剂使用。
检查食品经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存在滥用、过量使用等情况。
5.食品销售环节。
检查食品经营单位是否存在销售过期、变质、不合格食品的情况。
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的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
四、整治措施1.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2.开展联合执法。
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部门联合执法,对存在问题的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严厉打击。
3.实施整改提升。
对存在问题的食品经营单位,要求其立即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处罚。
4.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确保整治成果得到巩固。
五、时间安排1.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为专项整治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宣传、调查摸底。
2.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为专项整治行动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联合执法、整改提升。
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整治需要长期坚持,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健康和学校的形象。
为了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提高学校的服务质量,特制定本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二、整治目标1.确保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的质量安全,杜绝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3.加强食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水平。
4.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正确的食品消费观念。
三、实施措施1.食品供应商审核(1)加强对食品供应商的合规性评估,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食品安全证件和资质,如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
(2)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的供应商实施惩罚措施,并禁止其继续为学校供应食品。
(3)定期对食品供货商进行抽检,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品种进行淘汰和替换。
2. 食堂管理(1)学校食堂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进行布局设计,确保食堂设施和设备符合相关标准。
(2)建立食堂食品留样制度,定期对食堂食品进行抽检,确保供应的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3)加强食堂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操作技能。
(4)定期开展食堂的食品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校园周边食品商户管理(1)设立食品商户准入制度,对校园周边食品商户进行审核,保证商户的合法合规经营。
(2)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商户的日常监管,定期检查食品存储和加工场所,确保卫生安全。
(3)与校园周边食品商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信息交流和风险提示,确保食品安全。
4. 学生食品安全教育(1)开展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增加学生对食品生产过程的了解和敏感性。
(3)开设食品安全专题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食品消费观念和相关知识。
一、指导思想为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提高学生餐质量,根据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整治排查方案。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学生餐专项整治排查工作,全面掌握我校学生餐的供应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确保学生餐质量,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三、组织领导成立学生餐专项整治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副校长、后勤保障部负责人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食堂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
四、排查范围及内容1. 排查范围:全校所有学生食堂、小卖部、学生公寓餐厅等学生用餐场所。
2. 排查内容:(1)食堂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环节的规范性;(2)食堂设施设备、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情况;(3)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4)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5)学生餐价格、质量、口味等方面的满意度。
五、排查方法1. 实地检查:对食堂、小卖部、学生公寓餐厅等学生用餐场所进行现场检查,查看设施设备、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2. 文件审查:查阅食堂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记录和资料,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食堂食品价格、质量、口味等方面的满意度。
4. 专项检查: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项检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六、排查时间及要求1. 排查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X月X日。
2. 要求:(1)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排查工作;(2)排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排查工作顺利进行;(3)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4)对排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报告,报学校领导审批。
七、工作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排查工作有序开展;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排查工作取得实效;4. 加强信息报送,及时上报排查工作进展情况。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方案(通用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方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方案1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工作目标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全市每一所中小学校,采取拉网式集中整治的方式,排查学校食品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使全市中小学校校园食品安全状况有明显改善,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得到充分保证,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全市中小学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整治范围全市范围内的所有中小学校内的食堂、经营食品的商店、摊点。
三、组织分工市、县(区)食安委办公室负责中小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
市、县(区)教育局负责全市中小学校食堂和校园食品店经营者的管理工作,具体部署中小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市、县(区)工商局负责中小学校校园食品店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的食品商店、摊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
市、县(区)卫生局负责对中小学校园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摊点)进行卫生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无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生产经营食品,以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四、整治措施1、对学校商店、小卖部、摊点的整治。
检查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证照的持证情况,是否超范围经营;购进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索证索票情况及进货台帐;经营场所的卫生情况,卫生设施配备情况,销售、贮存食品用的器具卫生情况;有无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
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计划方案一、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确保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纷纷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实施计划方案。
二、整治目标1. 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
2. 严格落实学校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3. 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
4. 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5. 提升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三、整治内容1.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及卫生条件整治(1)检查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餐饮单位及食品销售店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合法证照。
(2)对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食品采购及储存整治(1)检查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采购渠道,确保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2)对食品储存条件进行监督检查,防止食品变质、污染。
3. 食品加工及餐饮具消毒整治(1)检查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的食品加工过程,确保操作规范、卫生。
(2)对餐饮具的清洗、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交叉污染。
4. 食品安全宣传及培训整治(1)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2)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升其管理水平。
5. 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1)清理校园及周边的无证经营、流动摊贩,规范食品经营秩序。
(2)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食品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食品安全隐患。
四、整治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3.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形成震慑效应。
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食品卫生安全是全民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学校及周边餐饮场所是学生和师生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保障学校师生的食品安全,维护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稳定,保障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开展,学校决定共同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二、目标提高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安全水平,减少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增强学校师生食品安全保障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措施1.加强学校食堂日常管理,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发现和处理。
2.限制学校周边小吃铺的数量,校外餐饮店要经过审批合格后才能开展业务。
3.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师生食品安全保障意识和责任意识。
4.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5.配备专业验毒设备,对食品进行抽检。
6.建立食品安全投诉处理机制,学校食堂和周边餐饮单位要及时受理和处理师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四、保障1.学校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支持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
2.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营造食品安全保障的社会氛围。
3.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食品相关工作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4.成立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统筹安排、指导、督导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组包括学校领导、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监管部门及师生代表等。
五、时间安排整治活动时间为一个学期,从开学后第一周开始实施,至期末考试结束,实行阶段性总结和调整。
六、预期效果1.整治活动开展后,学校及周边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保障了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2.通过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餐饮单位的监管和管理,减少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了师生的食品安全保障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全民食品安全保障意识。
七、总结食品安全作为全民公共利益,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学校及周边餐饮单位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工作方案一、背景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国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1. 全面落实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 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食品安全隐患。
3. 提高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确保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4. 提升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工作任务1. 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1)学校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2)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落实监管责任。
(3)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4)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保障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
2. 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整改隐患(1)学校要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检查食堂卫生、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等环节。
(2)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食品安全隐患。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1)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3)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 建立应急机制,提高应对能力(1)学校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2)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
学校食堂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校园后勤社会化的深入推进,学校食堂在保障师生餐饮安全、提高餐饮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一些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食品安全隐患、服务质量低下、价格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师生的饮食安全和校园的和谐稳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管理,确保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 食品安全零事故: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2. 服务质量优良: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水平,满足师生不同的餐饮需求。
3. 价格合理:规范学校食堂价格管理,确保师生餐饮消费负担得起。
4. 环境整洁:打造整洁、舒适的就餐环境,提升食堂整体形象。
5. 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管理制度,提高食堂管理水平。
(二)原则1. 学生利益至上:始终将学生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确保食堂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公开透明:食堂管理工作要公开、透明,接受师生监督。
3. 预防为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 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开展食堂管理工作。
三、主要任务(一)食品安全管理1. 严格食品采购:采购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
2. 加强食品储存管理:食品储存要符合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3. 提高食品加工操作水平:加强厨师培训,提高食品加工操作水平,确保食品安全。
4. 完善食品留样制度:做好食品留样工作,为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提供依据。
(二)服务质量提升1. 丰富餐饮品种:根据师生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品种。
2. 提高餐饮服务水平:加强食堂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3. 优化就餐环境:改善食堂就餐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就餐氛围。
(三)价格管理1. 合理制定价格:根据市场行情和师生承受能力,合理制定食堂餐饮价格。
福州市中茵名仕幼儿园学校食堂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平安校园,加大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积极消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切实加强“三防”体系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根据上级部门部署,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教育为基础,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排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组织集中排查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校及周边环境的稳定,为学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环境,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二、工作目标
(一)学校及周边交通秩序、卫生状况明显改观,不良文化环境得到彻底整治。
(二)建立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校内自防能力显著提高。
(三)加强排查整改,校园各种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清除。
(四)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三、组织领导及时间、整治重点
(一)成立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 (分管安全工作)
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摸底排查阶段。
主要工作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整治工作会议,宣传动员、安排部署、会同乡综治办、派出所、卫生院,对矛盾纠纷、高危人群、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治安乱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
第二阶段:整体联动,集中整治。
主要工作是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高危人群、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治安乱点、校园安全隐患等问题严格按整治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责任,报请上级部门后会同乡综治办、派出所、卫生院,组织力量限期整改。
(三)、整治重点
1.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
重点整治校门口游贩摆摊设点、交通拥挤混
乱现象;“三无”(无牌无证无照)车辆校外运载学生现象;严禁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坚决打击“黑出租车”的揽客营运等行为,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2.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
重点整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活动和校园及周边存在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等其它各类安全隐患。
3.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
重点整治校外小商店、食品摊点和各类非法经营无牌无证摊担点。
4.学校周边教学环境。
重点整治学校周边乱搭滥建,侵占校园面积、排污、居民随意进出校园等问题,还学校一片净土。
四、工作措施,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1、各部门建立相关制度。
制定预防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有关人员做好平时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
动员和组织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发挥大队部、少先队的作用,共同做好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2.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
一是要加强门卫队伍建设。
要搞好门卫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并配备必要的防范器材,增强防范能力。
二是要严格门卫询问和登记制度。
非本校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理由方可进入。
3.建立并严格实行消防、食品、交通、值班值勤等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内部安全制度,落实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和解决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加大投入,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物、围墙、门窗、消防设施、水源等符合标准,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通道等配套齐全,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密的措施,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4.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
学校把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针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学习和训练。
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5.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扎实有效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推动学校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的全面落实。
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会同有关部门取缔、整治校园100米范围内的和其他对教学有严重影响的娱乐场所、清理校园周边违章建筑,商业摊点以及出租房屋等。
整顿校园车辆出入和停放秩序,检查学校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整改。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小学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好“整治”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找准薄弱环节,抓住工作重点,突出重点对象,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切实解决问题,确保整治成效,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二)强化措施,彻底杜绝隐患。
要结合本学校、本班级的实际,研究、制定专项整治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研究制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
专项治理方案既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又要清晰明了切实可行,做到整治内容、整治措施、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
(三)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手段,加强校园安全宣传,少先队组织要积极行动,加强对学生娱乐、消费的正确引导,增强他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力和对各种侵扰的抗御力。
(四)畅通渠道,严格信息报送。
各小学对安全信息要及时掌握、认真汇总、如实上报,及时提出针对性的工作指导意见。
要建立学校安全工作台帐,按工作进度上报综合治理情况,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五)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协作机制,配合有关执法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协同作战,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共同创建并维护良好的学校及周边社会环境。
福州市台江区中茵名仕幼儿园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