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6.48 KB
- 文档页数:3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的分析与评价摘要: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从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问题,并根据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习心理学习行为自我国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单从数量和规模来讲,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为了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并体现其功能和价值,高职教学就必须遵循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从而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高职教育有必要在一般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问题。
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是影响学习活动和任务的重要因素,研究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
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1和2012级的2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96名,平均年龄21岁;女生169名,平均年龄21岁。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使用网上下载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问卷。
问卷内容有学习动机30题,学习态度8题,学习方法6题,学习环境3题等。
评分采用5分制形式(1=完全不符合,2=通常不符合,3=有时符合,4=通常符合,5=完全符合)。
在指定的时间和教室统一进行施测,以班级为单位,在学生正式填写问卷之前,简单明了地向被试说明目的,讲解答题方法。
确信所有被试都明白指示后,正式开始填写问卷,给予足够的时间。
完成后收回,然后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1.学习动机。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学习专业知识和获得毕业证。
调查显示,83.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现实社会生活”,3.4%的学生是对专业感兴趣,对13.3%的学生是“为获取毕业文凭或学位等形式的资格证书”。
2023-10-29contents •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和分析•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意义020302文献综述定义表现学习倦怠的定义和表现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性格特点、情绪状态等。
缺乏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低、消极情绪状态等都可能导致学习倦怠。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教学环境等。
过大的学习压力、不良的人际关系、不适应的教学环境等都可能引发学习倦怠。
心理干预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学习倦怠问题。
具体包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以及提供应对学习压力的策略和方法。
环境干预环境干预主要是通过改善教学环境、调整学业负担等方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激励,从而缓解学习倦怠问题。
具体包括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学习资源、加强师生互动等。
03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高职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
研究对象的筛选标准:具有高职学籍,无重大身体或心理疾病,无转学或退学记录。
最终确定研究对象的人数和性别比例,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04研究结果和分析家庭因素影响家庭环境、父母的期望和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都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
研究结果学习动力不足研究发现,许多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没有兴趣或者动力,这导致了他们的学习倦怠。
学业压力过大高职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包括考试压力、就业压力等,这些压力使他们感到焦虑和沮丧,进而产生学习倦怠。
学习方法不当部分高职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学习倦怠。
结果分析05结论和建议结论建议和展望0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书籍名称:《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研究》作者:王某感谢观看。
高职学院学生学习心理探究[摘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从迈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大多数人内心既迷茫又期待,既失落又挣扎,既觉轻松又备感焦虑,当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努力与结果不成正比的时候,同学们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特别是在学习中出现学习障碍时,大多数学生会感到苦恼、焦虑和彷徨。
本文从正确认识学习和了解学习心理出发探究高职学院学生的学习心理,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评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学习困惑学习心理探究一、高职学生的学习困惑大二学生张某来自农村,从小就很努力学习,也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但事与愿违,高考成绩不理想,他被录取到一所高职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心都凉了,只觉得理想顿时化作泡影。
他没有别的选择,怀着抑郁的心情来到大学。
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他糊里糊涂过了大一。
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发现学习起来很费劲,于是,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越来越觉得心灰意冷,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有时候他也恨自己不争气,可他的确找不到奋斗的目标与学习的动力,他该如何摆脱这种纠结的心理状态?朱某,在高中时成绩一般,上高职学院后更觉得解脱了,没有家长和老师在身边唠叨学习了,“终于可以休息了”,虽然自己也知道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但这种想法却常常冒出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只想玩。
后来,他觉得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专业课学不懂,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考试焦虑,为此很苦恼。
据调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有环境适应困惑、学习困惑、人际关系困惑、恋爱与性心理困惑、性格与情绪困惑、神经症困惑等,而学习上的障碍与困惑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在高职学院中,类似张某、朱某因情绪低落,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行为消极,存在明显的学习困惑、学习障碍和考试焦虑,甚至有违纪等不良现象的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
众所周知,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考录取分数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于是,人们理所当然会质疑生源质量,质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质量,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会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有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没前途;有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后悔当初没有努力考一所更好的大学,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甚至有时还会想到退学重考;有的学生来到高职学校后感觉和自己想象的大学不一样而变得无心学习;还有一些学生想好好学为了今后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基础较差,又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为此很苦恼。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与对策摘要: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较为复杂。
只有解决好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通过系统的阐述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原因,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对策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13-01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受到一定的质疑。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他们在学习策略、学习方式等方面面临新的情境,所以往往存在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学习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只有解决好学习心理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和自我提升。
一、当代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的现状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考试失利者,他们就读高职是为了一张文凭或出于应付家长的要求。
由于一些学生在入学前对所学专业毫不了解,入学后不能尽快对专业产生兴趣。
同时,进入高职后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目的就不那么明显,因此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缺乏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
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大部分高职学生习惯于中学时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养成被动的学习习惯,而高职阶段由于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更多地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因此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产生不知道如何学习的心理。
随着专业课程的不断增多,致使他们的心理负担过重,产生焦虑和无所适从。
3.缺乏持续学习的能力有效的学习是以长期而坚定的学习信念为基础的,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具有畏难和难以持之以恒的现状。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近几年入学的学生85%以上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长期形成的依赖心理使他们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第二,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他们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交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社团等交际事情的不断增多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相应的投入到学习上的精力不断减少或间断。
浅议高职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摘要】高职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还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心理障碍,探讨了这些心理障碍对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文章强调了重视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建议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文章还展望了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职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影响、应对策略、预防措施、重要性、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学习困难的学生群体,他们往往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高职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引发了对其学习心理障碍的关注。
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困扰,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可以帮助学校和家长更好地理解他们,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过去的研究表明,高职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和复杂性,这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对高职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其学习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认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高职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高职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深入探讨,分析学生心理障碍的特点和影响,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通过研究,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高职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是深入探讨高职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特点和影响,查找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高职学生学习中的学习策略与学习心理辅导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心理辅导策略对于其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职学生的学习策略1. 了解学习目标和考试重点掌握学习目标和考试重点是高职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在每学期开始前,学生应该认真查阅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确每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考试形式,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
2. 注重知识积累和归纳总结高职学习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积累和总结。
为此,学生需要通过课堂笔记、自主阅读、课外社交等方式,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分类归纳,方便以后的学习和应用。
3. 注重合理规划和时间管理高职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合理规划时间并科学分配学习任务。
对于时间有限的学生来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学生要进行有效的时间利用,充分利用短暂的空余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
4. 注重互动学习和交流交流和互动学习是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辅导课、学科竞赛等方式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经验,同时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心得体会,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自我反思和升华。
二、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策略1.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组织讲座、丰富课余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学习。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职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业成绩,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开设自主学习课程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是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模式对于教学的指导和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一、学生学习心理的要素学生学习心理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
它包括动机、情感、认知等要素。
1. 动机:学习的动机是学生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学生的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因个人兴趣、需求和追求而产生的动力;外在动机则是指学生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学习意愿。
2. 情感: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情感如喜爱学习、自信等有利于学习的进行,而消极的情感如厌学、沮丧则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3. 认知: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知识获取和学习的基础。
学生通过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判断等认知过程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与应用。
二、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其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1. 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学习动机是学生投入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
对于有较高内在动机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保持专注度、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持久地保持努力。
2. 情感因素与学习行为: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情绪。
对于具有积极情感的学生,他们更容易获得满足感,更有自信心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
而对于具有消极情感的学生,他们可能会遇到学习焦虑、消极情绪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学习行为的展现。
3. 认知因素与学习行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策略对于学习行为的展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高水平的认知能力的学生更善于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他们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习任务,并采用更优的学习策略。
三、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的启示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创设积极向上、富有挑战的学习氛围。
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1.好奇心强大部分高职学生兴趣广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而且主动求知,追求知识新颖、实用和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
2.自尊心容易受伤高职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阶段,身份地位低,角色不够清晰,容易受到贬低和歧视,由此产生自尊心较为脆弱。
3.主观能动性强高职学生具有积极的进取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效率的同时,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得到认可和赞扬。
4.不易自控由于缺乏稳定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高职学生往往有更多的情感波动和行为冲动,常常容易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5.焦虑情绪较为普遍面对学习和工作的压力,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而且缺乏应对的策略。
有些学生会产生“我无法应对”的感觉,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对策:1.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场景鼓励高职学生多方面参与,促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包括阅读、听课、学习小组、实验室等,从而满足高职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注重承认与表扬通过积极的表扬和承认,培养并加强高职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肯定,让他们更加自信,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3.建立明确的目标管理机制制定清晰的目标,设定行动计划,并根据情况调整实现目标的方式。
这种机制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控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4.为高职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学校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包括后勤服务、心理咨询、社交活动等。
这种支持可以让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降低其产生焦虑情绪的风险。
5.加强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所处的阶段对自我形象的建构非常关键,加强对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塑造积极阳光的心态和价值观,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