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3
第四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章节练习题四、选择题1.若x=0,y=3,z=3,以下表达式值为0的是A. !xB.x<y? 1:0C. x%2&&y==zD. y=x||z/32.以下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运算符为 ,优先级最高的为。
A. &&B. !C. !=D. ||E. ?:F. ==3.若w=1,x=2,y=3,z=4,则条件表达式w<x?w:y<z?y:z的结果为。
A. 4B. 3C. 2D. 14.若w,x,z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以下语句后的输出为。
w=3;z=7;x=10;printf("%d\n",x>10?x+100:x-10);printf("%d\n",w++||z++);printf("%d\n",!w>z);printf("%d\n",w&&z);A. 0B. 1C. 0D. 01 1 1 11 1 0 01 1 1 05.分析以下程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ain(){ int x=5,a=0,b=3;if(x=a+b) printf("* * * *\n");else printf("# # # #\n");}A. 有语法错,不能通过编译B. 通过编译,但不能连接C. 输出* * * *D. 输出# # # #6.分析以下程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ain(){ int x=0,a=0,b=0;if(x=a+b) printf("* * * *\n");else printf("# # # #\n");}A. 有语法错,不能通过编译B. 通过编译,但不能连接C. 输出* * * *D. 输出# # # #7.分析以下程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一、教案简介1.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2.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对C语言编程感兴趣的初学者3.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等概念,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和编程思维,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机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C语言概述1.1 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1.2 C语言的特点1.3 集成开发环境(IDE)的使用1.4 简单的C语言程序实例2. 第二章:数据类型和运算符2.1 数据类型2.1.1 基本数据类型2.1.2 构造数据类型2.1.3 指针类型2.2 变量和常量2.3 运算符2.3.1 算术运算符2.3.2 关系运算符2.3.3 逻辑运算符2.3.4 赋值运算符2.3.5 其他运算符3. 第三章:控制结构3.1 顺序结构3.2 选择结构3.2.1 if语句3.2.2 switch语句3.3 循环结构3.3.1 while循环3.3.2 do-while循环3.3.3 for循环4. 第四章:函数4.1 函数的定义和声明4.2 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4.3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4.4 函数的递归调用4.5 常用的库函数5. 第五章:数组和指针5.1 一维数组5.2 二维数组5.3 字符数组和字符串5.4 指针的基本概念5.5 指针与数组5.6 指针与函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语法规则、编程技巧等2. 案例教学法:通过编写实际程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 实验教学法: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编程能力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2.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编程题等,占总评的60%五、教学资源1. 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K&R)2. 辅助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3. 在线资源:编程网站、开平台、教学视频等4. 实验环境:配置有C语言编译器的计算机实验室六、第六章: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6.1 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6.2 结构体数组6.3 指向结构体的指针6.4 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的定义和使用七、第七章:动态内存分配7.1 动态内存分配的概念7.2 动态内存分配函数7.3 内存泄漏和溢出7.4 链表的基本操作八、第八章:文件操作8.1 文件的概念和文件操作流程8.2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8.3 文件的读写操作8.4 文件的权限设置8.5 文件指针的概念和文件定位九、第九章:预处理指令9.1 宏定义9.2 文件包含9.3 条件编译9.4 其他预处理指令十、第十章:C语言编程实例10.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10.2 计算器程序10.3 排序算法实现10.4 简易的图形界面程序10.5 网络通信程序十一、教学内容扩展11.1 C语言高级特性11.1.1 引用11.1.2 默认参数11.1.3 函数重载11.1.4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1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1.2.1 类和对象11.2.2 继承和多态11.2.3 封装和抽象11.3 标准模板库(STL)11.3.1 容器11.3.2 迭代器11.3.3 算法11.3.4 函数对象和Lambda表达式十二、教学计划12.1 第一阶段:C语言基础(1-4章)12.2 第二阶段:控制结构与函数(5-7章)12.3 第三阶段:数组、指针和字符串(8-10章)12.4 第四阶段:高级C语言编程(11章)12.5 第五阶段:项目实践(12章)十三、教学活动安排13.1 课堂讲解(每周2课时)13.2 实验课(每周1课时)13.3 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每周1课时)13.4 课后作业和自学(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十四、教学反馈与改进14.1 学生评价14.2 同行评价14.3 教学反思与调整十五、教学总结15.1 课程收获与不足15.2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15.3 未来教学计划和目标十一、第十一章:C语言高级特性(续)11.4 动态内存分配的高级应用11.4.1 内存分配策略11.4.2 内存释放与回收11.4.3 内存泄漏检测与优化11.5 操作符重载与函数重载11.5.1 操作符重载的概念与规则11.5.2 函数重载的实现与规则十二、第十二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12.1 C++概述与兼容性12.1.1 C++的发展与特点12.1.2 C++与C语言的兼容性12.2 类与对象12.2.1 类的定义与结构12.2.2 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12.2.3 封装与访问控制12.3 继承与多态12.3.1 继承的实现与类型12.3.2 多态的概念与实现十三、第十三章:标准模板库(STL)13.1 容器13.1.1 序列容器:vector、deque、stack、queue 13.1.2 关联容器:map、multimap、set、multiset 13.1.3 适配器容器:pr、array、bitset13.2 迭代器13.2.1 迭代器的概念与分类13.2.2 迭代器的使用与注意事项十四、第十四章:C语言编程实战14.1 项目一:简单的文本编辑器14.1.1 项目需求与设计14.1.2 项目实现与测试14.2 项目二:图书管理系统14.2.1 项目需求与设计14.2.2 项目实现与测试14.3 项目三:网络通信工具14.3.1 项目需求与设计14.3.2 项目实现与测试十五、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C语言程序设计的重要性15.1.1 C语言在计算机历史中的地位15.1.2 C语言在现代编程中的应用15.2 学习收获与建议15.2.1 学生学习收获的评估15.2.2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和指导15.3 课程展望与未来计划15.3.1 课程内容的拓展与更新15.3.2 教学方法与技术的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简介重点:教案的目标和适用对象难点:无二、教学内容重点: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等概念难点:指针的复杂应用,函数的递归调用,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的使用三、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难点:实验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的组织与实施四、教学评价重点: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的评分标准难点:无五、教学资源重点:教材、辅助教材、在线资源、实验环境难点:在线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六至十、章节内容重点: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技巧难点:第九章的预处理指令的理解和使用,第十章的编程实例的实现十一至十五、教学内容扩展与总结重点:C语言高级特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标准模板库、编程实战、课程总结与展望难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与对象的高级应用,标准模板库的容器和迭代器的使用,以及编程实战中的项目设计和测试这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技能,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机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C语言选择结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C语言的选择结构,包括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语法和用法。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编写含有选择结构的C语言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选择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C语言的选择结构。
内容安排如下:1.介绍选择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2.讲解if语句的语法和用法,通过实例演示if语句的执行过程。
3.讲解switch语句的语法和用法,通过实例演示switch语句的执行过程。
4.分析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异同,总结使用条件。
5.运用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编程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选择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选择结构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相关章节。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C语言编程参考书籍。
3.多媒体资料:制作选择结构的PPT,演示实例程序。
4.实验设备:计算机和编程环境,以便学生进行编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30%。
2.作业:布置相关的编程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考试:进行选择结构的编程考试,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40%。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课时:共计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教学时间:安排在每周三和周五的上午第三节课。
3.教学地点:计算机实验室。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一) 说明
内容
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条件运算符及条件表达式 4.IF语句 5.IF语句的嵌套
生活中的“十字路口”也属于选择结构类型。 举例说明 实例讲解说明 举例说明 通过讲解,向if语句过渡 通过与
重点
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条件运算符及条件表达式 4.IF语句的格式使用 5.IF语句的嵌套 难点 复杂条件的表示;IF语句的正确使用。
问题提出 通过前面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介绍,我们都知道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按照自上而下的流程的顺序执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仅顺序结构是无法满足用户要求的,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是自上而下的顺序执行,而是根据条件有选择的执行。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详细内容 一、导入 讨论导入:请教学生翻译下面的英语句子 a.IfsheisnotinClass1thenshewillbeinClass2. b.IfitdoesnotrainthenI'llgotopark,elseI'llgotothemovie. 创造情景,使学生感觉新鲜和自信,学生可以翻译的准确无误。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if、then、else三个词的使用。 学生归纳: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 格式1:if条件then语句组 格式2:if条件then语句组1else语句组2 二、if中的条件表示 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在程序中经常需要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关系,以决定程序下一步的工作。比较两个量的运算符称为关系运算符。 (1).关系运算符: 操作符作用 >大于 >=大于等于 例说明嵌套的匹配关系。 对比实例,详细细化注意事项 通过实例,说明分支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等于 !=不等于 关系运算符都是双目运算符,用于两个运算对象比较。 注意:不能将“<=”写成“=<”,也不能将“>=”写成“=>”。 (2).关系表达式: 用关系运算符将两个运算对象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关系表达式。运算对象可以是常量,可以是变量,也可是表达式。如: 3>2b*b-4*a*c>=1e-6x==ya%b!=0 关系表达式的值:C语言规定用数值0代表关系运算结果为“假”,用数值1代表关系运算结果为“真”。关系表达式值的数据类型为整型。 设有定义inta=3,b=2,c=1;则: a>b的值为1 c==a的值为0 (3).优先级和结合方向 >、>=、>=<<===!= 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低于算术运算符。如: 程序设计的思想,巩固前面所讲的内容。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a+b>c+d等价于(a+b)>(c+d) 关系运算符的结合方向都为左结合。如: a>b>c等价于(a>b)>c 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1).逻辑运算符 &&逻辑与 ||逻辑或 !逻辑非 (2).逻辑表达式 用逻辑运算符将关系表达式或逻辑量连接起来的式子就是逻辑表达式。运算对象一般为关系表达式或逻辑量(常量或变量)。如; x>10||x<100x==y&&a!=b5&&b 如:3>2&&4>3的结果为真 3<4||4>5结果为真 !(3>2)的结果为假 逻辑表达式的值:用数值0代表逻辑运算结果为“假”,用数值1代表逻辑运算结果为“真”。在判断一个量(常量或变量)是“真”还是“假”时,C语言规定以0代表“假”,以非0代表“真”。 3<4&&4>5的结果为0 3<4||4>5结果为1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3>2)的结果为0 (3).优先级和结合方向 三个逻辑运算符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 !的优先级高于算术运算符。&&和||的优先级低于关系运算符。如: 3>2+1&&4<2+1等价于(3>(2+1))&&(4<(2+1)) &&和||的结合方向为左结合,!的结合方向为右结合。如: a>b&&c>d&&e>f等价于((a>b)&&(c>d))&&(e>f) !!!(a>b)等价于!(!(!(a>b))) 3、条件运算符及条件表达式 (1).条件运算符 ?: C语言中唯一的一个三目运算符。 (2).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其中,表达式i(1≤i≤3)的类型任意,表达式1一般为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表达式2和表达式3一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般为同类型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的求解过程是:先求解表达式1,若表达式1的值不为0,则求解表达式2,表达式2的值就是条件表达式的值;若表 达式1的值为0,则求解表达式3,表达式3的值就是条件表达式的值。 如: 3>2?3+2:3*2表达式的值为5 ’a’>’b’?3!=0:7==8表达式的值为0 (3).优先级和结合方向 条件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赋值运算符,但低于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和算术运算符。如: 3>2?3+2:3*2等价于(3>2)?(3+2):(3*2) ’a’>’b’?3!=0:7==8等价于(’a’>’b’)?(3!=0):(7==8) 条件运算符的结合方向为右结合。如: 注意: ·条件表达式中的表达式2和表达式3只有一个被求解。 ·表达式1的类型可与表达式2和表达式3的类型不同。 三、分支结构表示——IF语句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在C中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if(表达式) 语句1; else 语句2; 执行过程如下: 如果表达式的值为非0(TURE)即真,则执行语句1,执行完语句1从语句2后开始继续向下执行;如果表达式的值为0(FALSE)即假,则跳过语句1而执行语句2。然后程序继续往下执行。所谓表达式是指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结合式,关于表达式前面已作过介绍,这是不再重复。
注意: 1.如果语句1或语句2有多于一条语句要执行时,必须使用"{"和"}"把这些语句包括在其中,此时条件语句形式为: if(表达式) {语句体1;}
表达式 真(非0) 假(0)
语句1 语句2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else {语句体2;} 2.分支程序的三种形式 (1)单分支: 例1输入一个整型数,输出该数的绝对值。 main() {inta,; scanf("%d",&a); if(a<=0) a=-a; printf("%d\n",a); } (2)上述是双分支
例2输入两个整型数,将平方值较大者输出。 main() {inta,b,max; scanf("%d%d",&a,&b); if(a*a>b*b) max=a; else max=b; printf("%5d\n",max);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 (3)多分支if语句是双分支if语句的一个扩充,其格式为:
例3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输出其对应的等级。(90~100为A,80~99为B,70~79为C,60~69为D,0~59为E) main() {intx;chary; scanf("%d",&x); if(x>=90)y=’A’; elseif(x>=80)y=’B’; elseif(x>=70)y=’C’; elseif(x>=60)y=’D’; elsey=’E’; printf("y=%c\n",y); } 四.If嵌套格式 if语句可以嵌套,即在一个if语句中又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if语句,一般形式为: if(表达式1) if(表达式2)语句1 else语句2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else if(表达式3)语句3 else语句4 注意:在缺省花括号的情况下,if和else的配对关系是:从最内层开始,else总是与它上面最近的并且没有和其他else配对的if配对。 程序员应该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从书写格式上,注意if和else的层次关系,反映if与else的配对关系。以便提高程序的维护和理解。 如下if与else的配对举例。
例4已知函数
y=)0(1)0(0)0(1xxx 编写程序,输入x,输出y值。 main() {floatx;inty; scanf("%f",&x); if(x>=0) if(x>0)y=1; elsey=0; elsey=-1; printf("x=%fy=%d\n",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