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 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
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 2C B .在t l s 时,v (A )正=0C .(t 1+l0)s 时再充入0.4 molA 和0.25 mol B ,反应物A 的转化率增大D .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也在t l 时刻达到平衡 【答案】C【解析】 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A 减少0.6mol/L ;B 减少0.2mol/L;C 增加0.4mol/L ,最终各种物质都存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 2C ,错误;B .在t l s 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各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是都大于0,错误;C .(t 1+l0)s 时再充入0.4 molA 和0.25 mol B ,即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反应物A 的转化率增大,正确;D .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在达到平衡的时间可能比t l 时刻早,也可能晚,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的转化率及平衡的影响的知识。
2. 已知NO 2与N 2O 4相互转化:2NO 2(g )N 2O 4(g );△H=-24.4kJ/mol 在恒温下,将一定量NO 2和N 2O 4(g )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其中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推理分析合理的是( )A .前10min 内,用v (NO 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 )B .反应进行到10min 时,体系吸收的热量为9.76kJC .a ,b ,c ,d 四点中v 正与v 逆均相等D .25min 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温【答案】B【解析】A 、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b 物质的浓度变化是a 物质浓度变化的2倍,所以b 是二氧化氮,a 是四氧化二氮,前10min 内,用v (NO 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0.6-0.2)mol/L/10min=0.04mol/(L·min ),错误;B 、该反应是N 2O 4(g )2NO 2(g )△H=+24.4kJ/mol ,反应进行到10min 时,消耗的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是(0.6-0.4)mol/L×2L=0.4mol ,所以体系吸收的热量是24.4kJ/mol×0.4mol=9.76kJ ,正确; C 、a 点时反应未达平衡,所以v 正>v 逆,c 点时v 正<v 逆,只有b 、d 两点表示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错误;D 、25min 时,四氧化二氮的速率为改变,而二氧化氮的速率增大,所以导致平衡逆向移动的原因是增大二氧化氮的浓度,不是升温,错误,答案选B 。
化学一轮复习作业 我要做到:准确 规范 速度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化学平衡单元检测2一、选择题 (每题有1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的是A 、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C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以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D 、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 和平衡态II 时浓度不相等。
2、[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13]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2c(g) △H 1<0; x(g)+3y(g)2z (g) △H 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 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时,通入z 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 .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 .等容时,通入z 气体,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3、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 3(g)+NO(g)+NO 2(g)180?C−−−→←−−−催化剂2N 2(g)+3H 2O H 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 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 单位时间内消耗NO 和N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4、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N 2和3.0 mol H 2,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H 3的物质的量为0.6 mol 。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卷: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单选题1.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混合气体,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和催化剂下进行反应: ,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经测得转化率如图所示。
温度下两曲线相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C 点时C.相同条件下,催化剂2比催化剂1效率高D.C 点时反应放出热量2.对于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C. D.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C.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4.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1mol H 23mol N ()()()223N g 3H g 2NH g +A A †‡AA192.4kJ mol H -∆=-⋅10min 2N 2T v v >正逆118.48kJ mol -⋅A(g)+3B(s)2C(g)+2D(g)-1-1(A)=0.5 mol L min v ⋅⋅-1-1(B)=1.2 mol L s v ⋅⋅-1-1(D)=0.4 mol L min v ⋅⋅-1-1(C)=0.1 mol L s v ⋅⋅222NO (g)2NO(g)O (g)+A A †‡AAA B C v v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 2CB.A+3B 2CC.3A+B 2CD.A+B C 5.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B.对于可逆反应,减小生成物浓度,会使其活化分子的百分数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可能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受影响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已知、、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 -1、0.3mol•L -1、0.2mol•L -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为0.2B.为0.2C.Z 为0.3D.Z 为0.457.HA 、HB 为两种一元酸,为研究25°C 时反应的相关性质,查阅此温度下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此过程,故HB 比HA 内能更低B.对该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小于C.相对于,与质子的结合能力更强D.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NaA 和NaB 两溶液中,前者离子总数更多8.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发生反应:。
化学一轮复习作业 我要做到:准确 规范 速度 最强悍的竞争力只有两个字:行动! 。
化学平衡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 CO (g )+H 2O (g )H 2(g )+CO 2(g )△H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 也随之改变B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 .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2、反应m A (g )+n B (g )p C (g )+q D (g )经10 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 的浓度减少了1L mol -⋅n ,C 的浓度增加了2n/3 mol/L ,又知,平均反应速率V C =2V B .达到平衡后,若保持 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A 的转化率不变,那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 A .2A (g )+6B (g )3C (g )+5D (g ) B .3A (g )+B (g )2C (g )+2D (g ) C .3A (g )+B (g )2C (g )+D (g ) D .A (g )+3B (g )3C (g )+3D (g )3、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g)和1 mol B(g)充入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B(g)x C(g)+D(s),在t 1时达到平衡。
在t 2、t 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方程式中x =2B .t 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C .t 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D D .t 1~t 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同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气),起始时SO 2和O 2分别为20mol 和10mol ,达到平衡时,SO 2的转化率为80%。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 (每题 6 分,共 66 分 )1. [2015 苏·北四市一模 ]恒温恒容下,向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 4(s)和 CO(g),发生反响: MgSO 4(s)+ CO(g MgO(s)+ CO2(g)+ SO2(g)。
反响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响时间 /min n(MgSO 4)/mol n(CO)/mol n(CO2)/mol0 2.00 2.00020.804 1.2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反响在 0~ 2 min 内的均匀速率为 v(SO2)=- 1- 1 0.6 mol·L·minB.反响在 2~ 4 min 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C.若高升温度,反响的均衡常数变成 1.00,则正反响为放热反响D.保持其余条件不变,开端时向容器中充入 1.00 mol MgSO 4和 1.00 mol CO,达到平衡时 n(CO2)<0.60 mol答案B分析在 0~ 2 min 内, v(SO2) = v(CO)=2.00 mol- 0.80 mol=0.3 mol·L-1·min-1,A错2 L ×2 min误;反响进行到 2 min 时, n 生(CO2 )= n 消 (CO)= 1.20 mol; 4 min 时, n(CO2)= 1.20 mol,说明反响进行到 2min 时已经达到均衡,在2~ 4 min 内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密度没有变化, B 正确;均衡时, K =0.6×0.6= 0.9,若高升温度,反响的均衡常数变成 1.00,0.4则均衡正向挪动,正反响为吸热反响, C 错误;保持其余条件不变,开端时向容器中充入1.00 mol MgSO 4和 1.00 mol CO,达到均衡时n(CO2)>0.60 mol, D 项错误。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A组双基题组1.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①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必消耗2n mol NO2,而生成2n mol NO2时,必消耗n mol O2,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②不能说明。
③中无论达到平衡与否,化学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则表示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⑤体积固定、气体质量反应前后守恒,密度始终不变。
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压强不变,意味着各物质的含量不再变化。
⑦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气体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答案】 A2.(选修4P32T6改编)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1。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增大D.C的体积分数下降【解析】假设平衡不移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c(A)=0.50 mol/L2=0.25 mol/L<0.30 mol/L,由此可知,平衡向逆向移动,逆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x+y>z。
【答案】 D3.(选修4P32T8)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
一轮复习精讲精炼(化学平衡)一、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判断最终归为两点:各组分物质的量或者物质的量浓度不变;V正=V逆需要注意:A(s)⇌B(g)+2C(g)的类型;注意恒温恒压情况练习:1.[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2019联考]在1L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N2O5,发生反应:反应1: N2O5 (g)==N2O4(g)+1/2 O2(g) △H=+28.4kJ·mol-1反应2: N2O4(g)⇌2NO2(g) △H=-56.9kJ・mol-1现有下列情况: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②气体压强保持不变;③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④C(NO2)/C(N2O4)保持不变;⑤O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⑥v正(N2O4):v逆a(NO2)=1:2。
能表明反应2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①②③⑤B. 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答案:B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勒夏特列原理:对着干;干不过。
注意溶液稀释问题。
练习: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里,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入1mol稀有气体氦(He),平衡将不移动B.充入A、B、C各1mol,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将A、B、C各物质的量都减半,C的百分含量不变D.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答案:C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 ΔH=﹣373.2 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答案:B3、化学平衡的图像当反应物按照系数比进行投料时,生成物的体积分数最大注意:图像上的点是否为平衡时的点练习:1、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 +B(g)⇌xC(g)符合图中(Ⅰ)所示关系,φ(C)表示C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由此判断,对图象(Ⅱ)说法不正确的是()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C.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答案:B2、燃煤脱硫可减少SO2尾气的排放,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关注.一种燃煤脱硫技术的原理是:CaO(s)+3CO(g)+SO2(g)?CaS(s)+3CO2(g)△H=-394.0kJ/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不同温度下起始CO物质的量与平衡时体系中CO2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T表示温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T1比T2高B. b点SO2转化率最高C. b点后曲线下降是因CO体积分数升高D.减小压强可提高CO、SO2转化率答案:C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D.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答案:C二、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1、三段式计算练习: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实现了甲烷高效生产乙烯,甲烷在催化作用下脱氢,在气相中经自由基偶联反应生成乙烯,如图所示。
基础课时3化学平衡的移动(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O和N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之间能缓慢地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 N2(g)+2CO2(g)ΔH<0,现利用此反应,拟设计一种环保装置,用来消退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下列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尾气处理效果的是()。
①选用适当的催化剂②提高装置温度③降低装置的压强④装置中放入碱石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①选用适当催化剂虽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但能加快反应速率,正确;②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上升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错误;③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降低压强,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错误;④装置中放入碱石灰能吸取CO2,使CO2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
答案 C2.下列各项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A.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确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解析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故选B。
答案 B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 c C(g)+d D(g),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浓度的1.8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解析将气体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即增大压强),若平衡不移动,则D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a<c+d,D正确。
答案 D4.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转变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上升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渐渐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C.渐渐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解析上升温度,颜色加深说明平衡向左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首先假设平衡不移动,加压颜色加深,但平衡向右移动,使混合气体颜色在加深后的基础上变浅,但确定比原平衡的颜色深,B错误;首先假设平衡不移动,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为原来的两倍,但平衡向右移动,使压强在原平衡2倍的基础上减小,C正确;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不变,所以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平衡不移动,颜色无变化,D错误。
45分钟单元基础训练卷(一)[考查范围:第一单元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充有CH4的气球是( )图D1-12.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3∶2∶1 B.2∶4∶1C.2∶3∶1 D.4∶2∶1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B.标准状况下,1 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8N A22.4图D1-2C.0.1 L 2 mol·L-1的(NH4)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小于0.2 N AD.0.5 mol雄黄(As4S4,结构如图D1-2)含有N A个S—S键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5.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 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400)/(22.4+22.4V)B.w=17c/(1000ρ)C.w=17V/(17V+22400)D.c=1000Vρ/(17V+2240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L 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B.从1 L 2 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1 mol/LC.配制500 mL 0.5 mol/L的CuSO4溶液,需62.5 g胆矾D.中和100 mL 1 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 4 g7.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可使同体积的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2-4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B.1∶3∶6C.2∶3∶6 D.6∶2∶1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8分)8.(14分)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的CuSO4溶液,具体操作步骤为:①在天平上称取一定质量的胆矾(CuSO4·5H2O),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的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 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为止;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的洗涤液都转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好,充分摇匀。
化学姓名:学号:化学平衡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不仅与焓变(ΔH)有关,也与温度(T)、熵变(ΔS)有关,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应由ΔH-TΔS确定,若ΔH-TΔS<0则自发进行,否则不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B. 温度、压力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C. 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D. 固体的溶解过程只与焓变有关2.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 + B(g)2D(g) △H=Q kJ·mol–1。
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实验编号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反应温度/℃700 700 750达平衡时间/min 40 5 30n(D)平衡/ mol 1.5 1.5 1化学平衡常数K1K 2K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 3>K 2=K 1B.实验Ⅱ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实验Ⅲ达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实验Ⅰ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倍D.实验Ⅲ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 mol A和1 mol D,平衡不移动3.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起始浓度和起始容积相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甲>V乙B.K丙>K乙C.V甲=V丙D.c乙>c甲4.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CH3OH(g) CH3OCH3(g) H2O(g)I 387 0.20 0.080 0.080Ⅱ387 0.40Ⅲ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放热反应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6.如图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ΔH<0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根据此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t1时减小了SO2的浓度,增加了SO3的浓度B.t1时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1时减小了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t1时增加了SO2和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CH4(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ΔH>0 B.压强p1>p2>p3>p4 C.1 1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64 mol2·L-2D.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v(逆)A.曲线b所对应的投料比为3︰1 B.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小于Q点C.N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中碳酸甲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8D.M点和Q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2︰19.一定条件下,CO2(g)+3H2(g)H2O(g)+CH3OH(g) △H=-53.7kJ/mol;向2L 恒容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2.8molH2反应,图中过程I、Ⅱ是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中CO2的转化率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精选高考化学复习资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江西崇义)(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2、在温度t1和t2下,卤素单质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仅根据下表数据不能判断的是()A.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相同条件下, X2平衡转化率:F2>Cl2C.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弱D.HX的稳定性:HBr>HI3、将16mL NO和NH3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400℃左右发生下列反应:6NO+4NH3?5N2+6H2O(g).已知反应达平衡后,在相同条件下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17mL,则在原混合气体中,NO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①3:1 ②3:2 ③3:3 ④3:4 ⑤3:5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④⑤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体积相等、pH都为3的盐酸和醋酸,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盐酸小于醋酸B.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则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在25℃时,将以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完全反应时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B.醋酸的电离常数K。
和醋酸钠的水解常数Kh之间的关系为:Ka?Kh=Kw 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D.合成氨的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6、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⑥⑦B .②③⑤⑦C .①③④⑤D .全部 7、N 2O 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 2N 2O 5(g)4NO 2 (g)+O 2(g)ΔH >0 T 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 2O 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s0 500 100 0 150 0 c (N 2O 5)/ mol·L -15.003.522.502.5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500 s 内N 2O 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 L -1 · s -1B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125,平衡时N 2O 5的转化率为50%C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T 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2,若T 1>T 2,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c (N 2O 5)>5.00 mol·L -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反应:A(g)+3B(g)2C(g),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和气中A 的体积分数为( ) A .50% B .60% C .70% D .无法计算9、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 各0.16 mol 充入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2 min 的平均速率()32.010Z υ-=⨯mol /(L ·min)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υ(逆)> υ (正)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 ,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不变 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作为2NO 2(g) 2NO(g)+O 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A.①③⑤⑦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11、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H=a kJ/mol(a>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生成1mol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kJ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mol/L,则c(CO2)=0.0263mol/L12、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 ΔH=-25 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②平衡时,c(CH3OCH3)=1.6 mol/L③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 kJ④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⑤此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平衡时CH3OH的浓度为0.08 mol·L-1A.①②④⑤B.②⑥C.②③④⑥D.②④⑥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 H 3)2NNH2(l)+2N2O4(l) 2C O2(g)+3N2(g)+4H2O(g) (Ⅰ)(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________。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 2O4(g) 2NO2(g) (Ⅱ)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ΔH。
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 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 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 s~3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______ mol·L-1·s-1。
1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NO 2(g) N2O4(g) ΔH<0达到平衡,当分别改变下列条件时,请填空:(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O2,则达到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则达到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
(2)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则达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则达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
(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氖气,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_______;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________。
15、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N2(g)+3H2(g)2NH3(g) ΔH=Q kJ·mol-1。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E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 ℃、2×107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填“<”、“>”或“=”)46.2 kJ,理由是。
(3)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ΔS>0 B.ΔH>0,ΔS<0C.ΔH<0,ΔS>0 D.ΔH<0,ΔS<0(4)将一定量的H2(g)和N2(g)放入1 L密闭容器中,在500 ℃、2×107 Pa下达到平衡,测得N2为0.10 mol,H2为0.30 mol,NH3为0.10 mol。
则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H2转化为NH3的转化率为。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若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上述(4)反应条件的密闭容器中,欲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分离出氨16、一定条件下,体积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SiF4(g)+2H2O(g)SiO2(s)+4HF(g) ΔH=+148.9 kJ/mol。
(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v消耗(SiF4)=4v生成(HF)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c.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d.HF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2)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表中t2>t1)所示。
反应时间/min n(SiF4)/mol n(H2O)/mol0 1.20 2.40t0.80 a1b 1.60t2通过a或b的值及化学平衡原理说明t1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3)若只改变一个条件使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大,该反应 (填序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一定是减小压强造成的d.一定是升高温度造成的的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e.SiF4(4)反应进行2 min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减小了0.03 g/L,则这2 min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HF)=mol/(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