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作文训练 文采与创新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7
写作有创意地表达1.珍视个人独特感受。
(重点)2.引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难点)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大家平时在写作时,最头疼的问题应该是怎样才能使作文有创意吧?哪怕你有最好的素材,但是不会有创意地表达,作文往往平淡无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该如何有创意地表达。
二、合作探究生成能力创意作文是学生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把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文字或符号,快速地自由地表达出来。
知识板块一创意训练,培养能力。
(1)表象创意训练。
①闭眼回想,努力回忆过去发生的事的一些情节;②理顺记忆的画面,可以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去整理。
③口头表达,在脑海中想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④书面表达,运用不同的表达手段,如图形、符号、文字等。
(2)联想创意训练。
①出示实物;②让学生联想(联想要合理);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编成有趣的小故事;(3)想象创意训练。
①出示实物;②让学生仔细观察、想象;③把想象的意境描绘出来;④编写成童话或故事。
(4)幻想创意训练。
①确定幻想主题;②教师讲述幻想要领;③把幻想内容绘成图画;④学生用笔记写成幻想故事。
(5)“脑圆”创意训练。
①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形,把题旨写在中心;②在中心点引出分支,把任何有关这一题旨的论点写上;③有不同类别的资料时,便另开新的分支;④整理归类,写成文章。
知识板块二结合例文,技法指导。
例文赏析明天以后阳光依旧炽热而叛逆,蓦然回首,倔强的我已不再。
明天,一定比今天更残忍,所以注定了每个人都活在昨天的回忆里。
我们注定要被岁月的悠长所征服,再也找不回曾经的感觉。
昨天的我们在今天走远,站在十字路口,抉择那通往明天的路。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经历过生离死别,才发现时光的打麿,也无法掩盖我们脆弱的心灵,太多的人在匆匆的时光中离我们而去。
人,总会有那么一天。
若是我,便有太多东西放不下,舍不得。
在用尽全力跑向终点时,便发现遗失了太多,找到了,却遗失了更多。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六单元作文导写:有创意地表达一、选择一篇你觉得有创意的文章,推荐给同学阅读,并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
300字左右。
提示:1.选择的文章可以是知名作家的文章,也可以是同龄人撰写的文章。
2.写推荐语时,可以从选材、切入角度、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考虑,讲清楚为什么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创意。
3.文不厌改,说说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写作分析】一篇有创意的文章,能够让读者眼前一亮,所以在写推荐语时,要抓住文章的亮点来分析。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发现文章的创意之处——选材是否是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或富有个性特征的东西;写作视角是否独特;是否使用了生动的词语、特别的句式、丰富的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新颖等。
写推荐语时,可以抓住文章最突出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佳作展示】提到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相信浮现在大家眼前的都是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
但当我们翻开茹志鹃的《百合花》时,迎面扑来的却是如郁郁葱葱的竹海般的清爽气息,是百合花的清香,是那柔柔的爱,是温暖的军民鱼水情。
作品中没有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有的只是天真质朴又勇敢无畏的通讯员和善良纯洁的新媳妇。
作者构思巧妙,她以那条枣红底上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将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百合花》虽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是作者在文中多处进行抒情和描写,寓情于景,读后使人感觉有一幅幅画面和意境在脑海中浮现,诗意盎然。
让我们缓缓翻开书页,在清新淡雅的语言中,去品味《百合花》对人性美独特的歌颂吧!点评:此片段主要从作品的写作视角和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其创意之处。
在写作视角的分析上,首先与普通视角进行对比,凸显本作品的独特之处;进而深入到作品的人物、线索与作品主题关系的分析上,体现作品构思的巧妙之处。
另外,还指出了本作品有别于一般小说的表现形式,更显它的创意之处。
第六单元作文训练文采与创新【训练目标】1.理解文采的含义,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语言创新的意识。
2.反复锤炼,引导学生给自己的语言增加点文采。
3.运用技巧,引领学生写出富有文采的作文。
【训练重点】作文语言创新。
【训练过程方法】采用知识导引法、例文思路启迪法开展训练,通过讨论、赏析、练习、模仿、展示、评价、借鉴、修改等途径掌握作文语言创新的方法技巧。
【文题展示】1.审题立意这次作文为半命题作文。
要求添加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横线上可以添加“温暖”“惊喜”“苦难”等直接点题的词语,也可以添加“阳光”“风雨”等带有比喻意味的词语。
这个题目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具体描写一件事,也可以概括地写几件事。
最好的写法是将“享受”与“××(横线处所填词语)”融会贯通起来,写出“××(横线处所填词语)”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使文章臻于化境。
如果写议论文,首先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把道理和感悟论述清楚,论证透彻。
特别要重视运用新鲜深刻的例证。
无论什么文体,都要讲究文采,讲究章法,形成语言之美,结构之美。
2.内容选材(1)可以写生命中令自己欢乐的事情。
注意从自身的经历中挖掘令自己高兴的事情,或叙事,或议论,表达积极健康的主题,写出享受的过程,或围绕“享受”加以论证,进而揭示生命的意义。
(2)可以写生命中自己经历的磨难。
叙写生命中的磨难,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这些磨难,紧扣“享受”写作。
3.技法参考(1)多种句式,错落有致。
写作时,要注意变换不同的句式,如陈述句与疑问句、感叹句等交错使用。
(2)锤炼词语,准确精当。
历代诗文大家都讲究练字炼句,写作时注意锤炼词句,一定会使文章有文采。
(3)巧用修辞,文采斐然。
表情达意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从而使文章文采斐然。
【老师作文】享受生命中的苦难阳中谁茶因水沸而香,山因悬崖而秀,水因惊涛拍岸而壮美,人生则因苦难而富丽。
“文化大革命”最后的一年,我们的国家政治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我那原本残破的家也分崩离析:父母多年前就相继撒手人寰,大哥逃难在外,二哥新娶二嫂自立家业,我与姐姐相依为命。
姐姐虽然大我4岁,但她只上了几天夜校,几乎处于文盲状态。
我们姐弟俩的家只能由我来当。
乡亲们都为我们担心:无依无靠的两姐弟怎能挨过这个青黄不接的五六月天啊?然而,面对苦难,我的生命似乎成熟了许多,我把家底做了一番近长期的筹算:每天4 两米4斤红薯为基本伙食,不足用自留地里的瓜菜弥补;喂养一头猪,下半年卖掉,我的学费及油盐钱就有了着落。
于是我对每一天都作了周密的安排:姐姐从早到晚在生产队出工,不能有一时半刻的缺工;我每天做完全部家务,每天上学顺路挑一担肥料到自留地里,把蚕豆冬豆甜菜肥好,保障供给伙食的不足;每天放晚学后与星期天我上山砍柴,晒干后顺路挑到市场上卖掉买油买盐,剩余的积攒起来买小猪。
姐姐很赞赏我的计划。
于是小猪喂养起来了,家里的一草一木都被利用了起来,即使是一个虫蚀了的红薯,我也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虫皮晒干卖给收购站,削皮后的外层给猪吃,最好的人吃。
后来我的中饭在学校食堂的空饭桶里解决了,就把4两米全煮给姐姐吃,好让她出工多一点力气。
在人们同情的泪眼中和哀叹声里,我们姐弟俩终于穿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五六月的天空。
在黑色的苦难中,我学会了缝补衣裳,没钱买布买衣裤,就把父母遗留的旧衣旧裤裁剪改装成自身的衣服,挡住了风寒,遮住了羞耻。
在与苦难的抗争中,我找到了创造财富的捷径:勤与俭。
这个发现虽然不是我的专利,但却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苦难的回报,是太多的伤痛和泪水,但也有快慰和欢欣。
那是走过黑夜感受黎明和阳光的快慰,那是翻越荒漠触摸甘泉和绿洲的欢欣。
20世纪90年代初,我成家立业了,还当上了中学校长,在人们的想象中,我即使算不上大富大贵,也足可称小富小贵吧。
然而,我的所作所为,不仅让我成为全县的新闻人物,而且还成为人们争议的对象。
令人称誉的是,一所薄弱的乡中学,经过我一二年的治理便一跃而成为全县的“十佳”学校;让人不解的是,当了校长的我还去卖布卖衣服。
我爱人没工作,便在集镇上摆了个布匹服装地摊,我在空余时间也去帮忙,希望挣多一点钱补贴家用,因为我那70来元的薪水实在养不了三口之家,虽然不至于像过去一样挨饿,但家居生活往往捉襟见肘,更何况姐姐家有困难需要我帮助,大哥大嫂又相继去世留下三个孤儿等着我照顾。
我有时想,我即使当了老师当了校长也还是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命运这个老师总是喜欢给我出连环似的难题:少时,父母双亡,自己当家;成年了,大哥大嫂又早逝,我没有理由不给侄儿侄女当家。
面对接踵而至的苦难,我只能沉着应付。
我像过去一样,我不想也不愿把自己承受的苦难向人张扬,以博得同情和施舍。
当然,我也决不会利用职权来化解自己的苦难。
因此,每天上课前和放晚学后,我用商人的肩膀挑着沉重的布匹衣服在师生面前走过,满头大汗且迎着师生投来的疑惑的眼光苦笑着。
尤其是在星期天,我挑担的同时,忘不了带上几本书,把它放在布匹衣服上招摇过市,尽管人们窃窃私语,我依然从容不迫,如入无人之境。
碰上生意红火,还主动帮着招揽顾客。
顾客多就放下书量布收钱,顾客少就坐下看书。
于是在同一时空,我扮演两个角色:一是清高的书生,一是营利的商人。
我一手拿书一手收钱的形象似乎滑稽可笑,但在我看来却是一种生命的和谐,因为人的生命离不开两种甘露的滋润:物质与精神。
书生的清高使我精神富有,商人的营利让我得到物质的回报。
书生精神滋润我的身心,商业利润滋润我的家室。
我用书生的眼光穿透人生的时空,我用商人的肩膀支撑家庭的大厦。
里应外合虚实相济,这难道不是生命和谐的最高境界吗?也许是习惯成自然吧,在长达14年的校长生涯中,我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和理由享受清闲与安乐,可是我一如既往地高举“勤与俭”这面人生大旗风雨兼程。
每天第一个起床第一个赶到操场的是我,每晚最后一个回家最后一个熄灯的仍然是我,因为我是师生的领头雁,没有理由停下自己的脚步。
我出差开会,总是骑上自家的旧摩托车来回赶路,很少在外住宿,即使住宿也不住宾馆,只限于10元内的招待所,因为我清楚,穷国办教育又身处穷县中的穷校,我没有理由挥霍我手中的权力。
我自己是这样,要求我的部下也这样,凡住宿费超过10元以上的部分自己垫付。
与我共事的人,都对我这种做法颇有微词,“只能与他共苦,不能与他同甘”的非议经常传入我的耳朵,但我充耳不闻。
我的这种不近人情的刻薄,我自认为是一种书生的清醒,值得珍爱并保持着。
但在他人看来,理解我的人说我愚而傻,不理解我的人说我虚伪,痛恨我的人则说我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君不见当今的一些校长,进出有车迎送,有资格配车的理所当然的要接要送,没资格配车的也有足够的理由包车接送;出门在外,下宾馆上酒楼,那更是工作的需要。
你的“勤与俭”见鬼去吧!面对诘难,我无话可说,就像过去我面对苦难一样,我只能默默承受。
现在,我又回到了普通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一个普通教师应该做的份内事,有人说这正应了一句俗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在世人的眼光中,我失去的一定很多:太多的汗水,太多的遗憾,太多的荣耀!但在我看来,我的生活却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富足而美丽。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汗水,我才得到比常人强壮得多的健康体魄;因为兑现了太多的遗憾,我才收获着世人难得的问心无愧的轻松;正是失去了太多的荣耀,我才感受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脚踏实地的真纯和实在。
世上还有什么比健康、轻松和真实可贵呢?我是一个穷苦的乡下人,却享受着富足而优裕的生活,这不能不说是我人生的莫大荣幸!【老师作文心得】老师写作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朴实无华,但仔细读来又有一种清新与深刻。
老师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呢?首先,老师在作文里所表达的是老师在生活中的真切感受和独到领悟,至于写什么样的感受和领悟,就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而定。
如上面这个作文,题目要求写一个人对生命的感受和领悟,那么,老师在作文中就要表现老师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领悟。
在一般人看来,苦难给人带来的一定是痛苦;但在老师看来,苦难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财富和享受,因为历经苦难磨练的生命会变得越来越坚强和亮丽,因坚强而能创造,因能创造而亮丽。
这就是老师根据作文题目而确定的中心思想。
这是作文的第一步:先解题目再立意。
其次,老师写在作文里的材料是老师的亲身经历或者是老师的所见所闻,绝不虚构捏造。
因为所选材料真实,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情感就很真切,往往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给读者留下一些感动。
材料选定后,然后确定作文文体。
如本文,写的是老师生命成长成熟的经历、体验和感悟,适合写记叙文,因此把它写成了记叙文。
这是作文的第二步:先想材料再定体。
第三,文体确定了,就要想好写作方法。
文体不同,写作方法也就不一样。
记叙文着重记叙清楚事情和描写具体人物形象,议论文主要是摆出事例讲清道理。
本文是记叙文,而且是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应该记叙清楚事情的经过,即具体叙述“享受”“苦难”的过程,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
要写过程不可能去记流水账,而是既要有过程也要有重点和中心,写体验和感悟,不能空发议论,要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
为此,老师选择了“点面结合”和“夹叙夹议”的写法,“面”就是老师生命成长成熟的过程,“点”就是经受“苦难”的生活片段。
写法确定了,全文的构思也就清楚了。
全文按照所写的几个生活片段划分段落。
老师在作文中主要写了三个生活片段,就是小时候做学生勤俭持家度过黑暗岁月、长大后做校长摆摊卖衣服度过家庭生活难关和勤俭节约度过学校管理难关,实实在在的经历使文章内容具体朴实;叙事中缘事生发议论,借事抒情,使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了一些深刻。
这是作文的第三步:先选写法再构思。
第四,文章的写法确定了,思路结构清楚了,就要用语言把脑海里的构思变成能读能看的文字。
要让人读起来有兴味,就要把话写得通顺而有文采。
做到语言通顺,就要遣词准确,造句规范;要做到语言出彩,一是变换句式,长句短句、整句散句错落有致;二是巧用修辞,用比喻抒发感受,使情感具体化,唤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这是作文的第四步:揣摩好语言再写作。
【佳作共赏】享受生命中的温暖倚窗品茗听雨声,点点滴滴在心头,蓦然回首,往事如烟,温暖,伴我一路同行。
夜未央,星河独流淌。
深夜,原本已躺下的我,不经意间瞥见窗外繁星似锦的天空,便忍不住起身推开窗户向外望去,不曾想一阵凉风拂过,夏秋之际的清风分外凉爽,我禁不住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妈妈房间骤然传来推门声,我连忙钻进被窝。
又过了一阵儿,我的房门被打开,是妈妈端着一碗姜汤走了进来。
“快喝了早点睡觉,别再感冒了。
”说完,只穿着单薄睡衣的妈妈便出去了。
门刚关上又被打开,妈妈重又进来关好窗户,这才回房。
捧着那碗温热的姜汤,萦萦袅袅的水雾一如我眼底的泪花,一股暖流从手心传到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