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对妊娠母猪早期胚胎存活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妊娠母猪有什么营养需要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妊娠母猪是母猪所有状态日常需要营养最多的,做成整个小腿都在为分娩做准备,在这期间母猪的饲料营养必须充足且全面,不然会影响胎儿和母猪日常的生产的,需要从各方面来漫展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的,那么妊娠可以保证母猪有什么营养需要有?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①能量需要:高能量饲料初期可能出现导致早期胚胎死亡,低能量饲料有利于胚胎成活;使用低能量水平饲料的产仔数并不少于高能量水平的产仔数,但其初生体重明显的相对较低。
为保证妊娠早期的胚胎成活,又有较高的初生运动量,可以给予妊娠前期较低的能量供给,后期可以较高。
具体为瘦肉型猪妊娠前期每头每日需消化能约22.26兆焦耳,妊娠后期约需28.12兆焦耳。
②蛋白质需要:蛋白质是与母猪本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为产后瘦身哺乳进行贮备的重要营养成分。
一般饲料中应有14%一16%的粗蛋白质含量。
粗蛋白质充足,则母猪产仔多,仔猪初生体重大,可以减少死胎、弱胎、畸形胎。
鱼粉不含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较丰富,在配制妊娠母猪饲料时,可适当加人1%一2%。
③维生素需要:维生素是保证猪只健康和胎儿促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缺乏维生素A,会发生母猪不孕、流产、胚胎死亡、产弱仔与木乃伊、难产、胎盘不下、胚胎发育雏鸟不良和仔猪畸形等;缺乏维生素D,会发生死胎弱胎,母猪产后瘫痪;缺乏维生素E时会发生死胎,以及缓慢早产生长发育非常缓慢;缺乏维生素珑,会发生胎儿无毛,胚胎早期被吸收,胚胎死亡,仔猪出生后48小时死亡等。
因此,配制妊娠家犬饲料时,要十分重视维生素的供给,可使用猪用复合多种维生素来添加,在青绿饲料丰富的地区和炎夏,可适当加大青绿饲料的饲喂量。
妊娠绵羊有什么营养需要?妊娠母猪的微量元素需要④矿物质需要:矿物质是可以保证母猪母猪身体健康,胎儿生长发育所生长发育若要的营养物质。
饲料中钙和磷不足,使胎儿发育不良,初生仔鸭生活力弱,患病率和死亡率高;母猪本身也因缺少钙、磷,使健康状况恶化,产后泌乳量降低,容易患宿疾瘫痪症;长期缺磷的母猪,不会发生不孕和流产现象。
妊娠母猪营养管理制度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1. 能量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能量消耗增加,特别是在妊娠后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胎儿的发育和母猪的生理功能。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具有高能量,以满足其能量需求。
2. 蛋白质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蛋白质需求量增加,主要用于胎儿的发育和母猪身体组织的生长维护。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满足其蛋白质需求。
3.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也会增加,特别是对于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的需求更为显著。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需求。
4. 饮水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由于身体功能的增加,对水的需求也会增加。
因此,要保证妊娠母猪充足的饮水量,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妊娠母猪的营养管理制度1. 怀孕前期(1-60天):在这个阶段,母猪主要需要的是保持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准备。
饲料可以适量增加,以满足母猪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同时,要注意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母猪的全面营养。
2. 妊娠中期(61-90天):在这个阶段,母猪的胎儿开始迅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其发育。
因此,饲料中要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同时继续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量。
3. 妊娠后期(91-114天):在这个阶段,母猪的胎儿已经基本发育完毕,但体重依然在增加。
此时,母猪的能量需求急剧增加,因此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的成分,以满足其需求。
同时,还要继续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以确保母猪和胎儿的全面发育。
4. 分娩前期:在分娩前几天,母猪的能量消耗会明显增加,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持分娩及哺乳后的恢复。
因此,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成分,以确保母猪顺利分娩并恢复健康。
5. 分娩后期:在分娩后,母猪进入哺乳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哺乳和恢复。
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高蛋白质的含量,同时继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母猪和幼猪的全面营养。
能量与蛋白质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最初阶段,母猪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环节的利润。
当前动物的选种选育取得巨大的成功,母猪的潜在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为提高增重速度、增加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积等,但是,这样的遗传选择目标对于母猪而言,实际上降低了采食量、减少了初次分娩时的营养物质储备、延缓了分娩时间、增加了泌乳量,并最终增加了泌乳期间的体重损失,延长了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TenNapel,1995)。
Kerr(1995)认为,旨在降低日采食量、减少脂肪沉积或改善饲料效率的育种方案,对母猪繁殖性能有不良影响。
因此,现代育种方式对于母猪的管理及营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饲料战略通常是利用后备母猪或母猪的体储备来缓冲短期营养素摄取的缺乏,以减少对胚胎或哺乳的影响。
然而,现代母猪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在体储备较少时便开始繁殖,同以前相比应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
另外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疫病增多,营养和抗病力确实存在直接的关系,营养良好可以保证猪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猪的营养标准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制定的,但在发病或应激反应过程中,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特别是免疫系统的营养需求相应提高,这样就可能造成这些营养物质的相对缺乏,使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应更精确地考虑营养效应,采用更有利于体组织储备的饲料战略。
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均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影响,能量和蛋白质作为营养因素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它们对母猪繁殖性能存在着阶段性和长久性影响。
本文着重阐述母猪与能量和蛋白质营养关系的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
一、后备母猪的营养调查表明,在商业化生产中母猪淘汰率约为30%~50%,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被选作繁殖用的后备母猪,应具有较低的背膘厚和较好的生长率,因此,它们的营养需要有别于肥育猪,应充分满足其长期繁殖性能的营养需要。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分析随着现代养猪技术的发展,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研究。
正确的营养供应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还可以为后代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奠定重要的基础。
本文将从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1. 能量需求:妊娠阶段母猪的能量需求量比普通成年母猪增加了40-45%。
营养师经过多次研究发现,妊娠初期(1-4周)母猪每天需要供应1900-2000千卡的代谢能量,到后期(8-12周)则需要2300-2400千卡的代谢能量。
2. 蛋白质需求:在妊娠过程中,母猪的体重增加量很大,而胎儿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因此妊娠母猪需要更高的蛋白质供应。
研究表明,妊娠初期母猪的蛋白质需要量大约为每天180克,到后期则需要200-220克的蛋白质。
3.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妊娠母猪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也会增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D、维生素E、叶酸等营养素的供应对于胎儿的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此外,适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也有助于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
二、饲养管理分析1. 饲养环境:妊娠母猪的舒适性环境十分重要,饲养舍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光照和温度;床铺应该保持干燥、清洁,以避免母猪感染疾病和伤口;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且供应充足,防止因缺水而引起生产困难等情况的发生。
2. 饲养管理:给妊娠母猪提供充足而均衡的饲料和水不仅能够满足母猪生产性能的需求,还可以保证较高的出生健康率。
在给母猪喂食时,要确保每头母猪的饲料摄入量分配合理,营养均衡,防止因过度喂养而使母猪发胖和产生相关疾病。
3. 疾病预防控制:妊娠母猪因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中,其免疫功能也相应地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性疾病。
因此,对于妊娠母猪的病毒和细菌疾病,必须采取相关的防疫措施,以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同时保证后代的健康和成长。
总之,正确的妊娠母猪营养供应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妊娠母猪生产性能和生殖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后代猪群健康的前提。
妊娠母猪的营养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应比空怀母猪高。
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应包括母体本身的维持,母体的蛋白和脂肪的沉积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试验证明,过高的能量水平可降低胚胎的存活,每日每头进食ME38.13MJ的能量增加胚胎的死亡,配种后25~43天胚胎存活率为67%~74%,每天进食ME20.93MJ的为77%~80%。
综述妊娠期能量采食量对母猪增重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建议经产母猪妊娠期中,总增重为45kg,其中母体净增重25kg,妊娠产物(胎儿)约为20kg。
即妊娠母猪总增重为45kg为宜,妊娠母猪每天采食的能量大于25.1MJ时,并不显著影响仔猪初生窝重,进食DE量不超过25MJ/日时,妊娠母猪饲粮或能量的增加,仔猪初生重随着增加。
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近30年来趋于下降情况,从1950年每天需DE37.67~46.88MJ下降到26.37MJ。
我国肉脂型猪饲养标准:按四个体重等级90kg以下、90~120kg,120~150kg、150kg以上及妊娠前后期分别供给消化能(MJ)为:前期分别为17.57、19.92、22.36和23.43;后期分别为23.43、25.77、28.12及29.29。
用析因法表示NRC提出妊娠母猪的维持DE需要为401.66~698.73kJDE/W0.75日,平均为460.24kJDE/W0.75日,参数与生长肥育猪相同,有报道,随妊娠期延长,每千克代谢体重的维持能量需要不增加。
我国母猪维持需要DE为376.7kJ/kgW0.75日(ME为363kJ/kgW0.75母猪每天增重所需能量为4.6MJ消化能,妊娠母猪需要能量为0.79MJDE/日,所以妊娠增重能量需要约为5.4MJDE/日。
母猪的能量需要与母猪处的环境温度有关,当母猪环境温度低于最低临界温度(18~20℃)1℃时,维持的能量消耗增加4%。
临界温度的高低,受猪类型、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对气温适应性、饲养水平、生产力以及管理,圈舍条件等因素影响。
影响猪胚胎死亡的因素分析作者:王永鲲李国权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12期【摘要】母猪的繁殖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猪户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母猪胚胎死亡问题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本文就影响母猪胚胎死亡的几种因素进行简单介绍,以期指导实际生产,降低母猪胚胎死亡率,提高母猪的繁殖水平,保证养猪户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妊娠母猪;胚胎死亡;因素;成活率近年来,母猪的繁殖能力并不高,尤其是妊娠母猪胚胎的死亡问题十分严峻,严重损坏了养猪户的生产效益,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据调查,母猪在妊娠期约有30%的胚胎死亡,因此降低胚胎死亡率,提高母猪的繁殖水平意义重大。
本文将就影响母猪胚胎死亡的因素进行论述,以期对母猪繁殖生产提供帮助。
1种公猪因素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的原因中,有一部分来自于种公猪。
精子携带的遗传物质,精子的质量,精子和卵子之间的亲和力等,都会影响胚胎的生命力和发育。
适时配种是提高胚胎成活率的重要保证。
过早配种,卵子排出时,精子已失去受精能力,即使勉强受精,胚胎成活率也会降低。
延迟配种,当精子进入母猪生殖道内,卵子活力降低,同样导致胚胎成活率迅速下降。
排卵6h以前和排卵14h后配种,胚胎成活率分别为88%和32%。
如果二次配种时间掌握的比较好,对每头母猪最好不要配种二次以上。
在站立反应后期进行配种,会造成胚胎死亡。
配种刺激和精清也能影响胚胎的早期发育。
在配种4d后,本交母猪胚胎发育程度高于人工授精母猪。
猪精液保存3d以上进行输精,也会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原因是精子核内的DNA 下降。
精子异常或异常受精如多精子受精或含有两个雌性原核卵的单精子受精都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
2繁殖母猪因素初产母猪和产仔5胎以上的母猪胚胎死亡率较高。
配种体重较大的母猪(150kg以上其受胎率降低,胚胎死亡严重。
这是因为猪体过肥,子宫体周围,皮下和腹膜等处沉积过多脂肪,影响并导致子宫壁血液循环障碍,致使胚胎死亡。
而体重较轻的母猪(120kg左右)胚胎死亡率较低。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分析妊娠母猪是养猪场中最重要的动物,因为它们需要保持好的营养状况,才能保证胎儿的发育和生长。
在繁殖过程中,母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
1.能量需要:能量是猪体内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
母猪妊娠后,代谢率增加,能量需要量也随之增加。
为了满足母猪的能量需要,需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含量。
2.蛋白质需要:蛋白质是母猪妊娠过程中生产母乳和让胎儿发育必须的重要营养素。
妊娠后期,蛋白质需要量增加,需要适当提高饲料中含蛋白质量。
3.矿物质需要:矿物质可以促进胎儿骨骼、牙齿和毛发的发育,增强母猪抵抗力。
矿物质可以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切忌缺乏和过量。
4.维生素需要:维生素是猪体内发挥生理功能所必须的营养素。
母猪对于A、D、E、K、B群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大,应适当增加饲料中这些维生素的含量。
1.母猪的环境要保持良好:母猪妊娠期间需要一个安静、清洁、温暖、通风良好的环境。
应及时清理粪便和废料,保持猪舍干燥。
不能让母猪暴露在强光、寒风、太阳下等环境中。
2.合理饲喂:妊娠母猪需求量难以满足以往饲料中普通的营养成分,为此应作出饲喂调整。
尽量选择优质饲料,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
3.保证饮水:猪舍要安装饮水设备,保持清洁卫生,保证母猪随时可以喝到新鲜的凉水。
母猪饮水量的增加,有助于促进母体内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
4.加强疫病防治:妊娠母猪免疫能力相对较弱,患病对母猪和胎儿的危害较大。
要加强疫病防治,及时通报和隔离患病的母猪,保持猪舍清洁和消毒。
总之,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只有按照合理的营养配方,保持猪舍清洁,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加强疫病防治,才可以促进母猪的正常分娩,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生长,提高繁殖效益。
营养因素对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种猪的生产性能中,繁殖是种猪种族繁衍的重要机能,而营养是影响种猪体细胞、性器官、内分泌机能和胎儿发育等繁殖机能的重要因素。
营养因素对种猪的初情期年龄、性发育速度和性欲等有较大的影响。
种猪摄入营养不足,会使初情期推迟,降低性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机能减弱,影响精子的形成和卵子的成熟;营养严重不足时,母猪会停止排卵、公猪则会丧失性欲。
妊娠母猪营养不足,不仅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导致胚胎早期死亡、胚胎的吸收、流产或分娩出弱小仔猪。
本文就营养因素对种猪的繁殖机能的具体影响及关系作一详细阐述。
1.采食量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适当提高能量采食量有助于青年母猪早日达到初情期,而且可以增加青年母猪的排卵数。
Friend(1981)报道,自由采食的母猪较限食的初情期早11天。
自由采食能使青年母猪排卵数增加,但也会使期青年母猪发情不明显,因此在接近初情期第一次发情时可以减少日喂量。
从170日龄起让青年母猪自由采食可较长期起到催情作用。
青年母猪的超短期催情,是最佳的催情方法。
但是妊娠早期过高的饲养水平会导致胚胎死亡率升高,其中配种后l-3d 内胚胎死亡率最高。
妊娠中期的采食量应稍有增加,采食量加倍对胎儿数量、胎盘重量、胎儿重量及饲料利用率无任何影响。
妊娠后期增加饲喂水平对促进仔猪初生重和成活率有一定的效果(Cromwell 等,1989),但过度采食会引起泌乳期采食量下降、体重损失增大、泌乳减少,从而导致生产能力下降。
2.能量能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繁殖能力和哺乳期的泌乳量,能量过多除满足营养需要外会使多余的能量转变成脂肪造成代谢损失和过度肥胖,直接影响发情、排卵和妊娠、能量过低或不足会造成母猪消瘦,影响其繁殖能力。
黄志秋等(2002)试验表明,适度的低能、低蛋白营养水平已能满足乌金猪繁殖母猪整个生长周期的生理和生产需求;过高的能量和蛋白质营养水平不能为母体有效的吸收利用,并且也不能达到提高母猪繁殖生产性能的目的,相反这些剩余的能量和蛋白质增加了饲养成本。
能量对妊娠母猪早期胚胎存活的影响作者:杨富宇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7年第04期(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尉氏分公司,河南开封 475512)摘要:妊娠母猪早期胚胎存活是众多因素精细调节的过程。
大量研究也证实了能量对早期胚胎存活有影响。
日粮能量水平可能通过改变生殖激素以及代谢激素的分泌和代谢来影响早期胚胎的生长发育。
本文就日粮能量水平对胚胎存活的影响及可能的调节途径做一综述。
关键词:妊娠母猪;胚胎死亡;能量;激素中图分类号:S816.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4-0059-03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最初阶段,母猪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环节的利润。
初产母猪妊娠早期胚胎损失是现代养猪业提高繁殖效率的一大障碍。
研究表明,母猪每次发情排卵约20~40个,而产仔却只有10头左右,约有30%~50%的胚胎损失,尤其在妊娠早期胚胎损失达到高峰(Novak,2003)。
因此降低胚胎死亡率,提高母猪每窝产仔数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
胚胎生长发育起始直到最终胎儿从母体产出是一个被众多因素精确调控的生理过程。
引起母猪妊娠早期胚胎死亡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病原因素、营养因素、免疫因素、子宫内外环境、母猪胎次、配种时间等,而营养对胚胎的存活起关键作用。
能量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营养物质,但它蕴藏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中,是家畜维持生命活动的热力基础。
普遍认为能量摄入量会影响母猪繁殖有关的过程(Foxcroft等,1997;Prunier等,2000)。
Pope等(1994)和Foxcroft等(1997)研究指出,能量在母猪繁殖的不同阶段影响是不同的。
因此,母猪繁殖性能对高的能量摄入和低的能量摄入非常敏感。
在妊娠的中后期如果能量供给不足,将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对后备母畜而言,将延迟初情期的到来;对经产母猪则可能会延长产仔间隔时间。
相反,如果能量供给过量,则影响早期胚胎和子宫内膜的发育,从而影响胚胎的存活率(Jindal等,1997)。
1 能量水平对妊娠母猪胚胎存活的影响猪是多胎家畜,胚胎死亡较常见且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死亡。
早期胚胎损失的三个阶段是胚胎延长前的发育期、滋养层延长期、囊胚附植期(Geisert等,2002)。
特别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的最关键时期。
1.1 配种前能量对母猪胚胎存活率的影响对于青年母猪,能量水平能够影响卵泡发育,从而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和发育能力。
发情期内采取限饲将会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进而会降低早期胚胎成活率。
Pisani等(2008)在配种前两周分别饲喂母羊0.5 M和1.5 M的维持需要量。
收集卵母細胞(>2 mm)并使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测定与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高能量水平提高了卵母细胞中mRNA的含量。
Borowczky等(2006)在羊上的研究认为,排卵前供给高能量与供给低能量的羊相比,体外受精后,有更高的卵裂率。
Gasser等(2006)研究报道,早期断奶处理的小母牛高能组的(60%玉米)和低能组(30%玉米)相比,高能组优势卵泡尺寸最大。
Zak等(1997)对泌乳的初产母猪的研究发现,限饲后饱饲组与限饲组相比,有更多的大卵泡,并且有更多的卵母细胞到达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
Ferguson等(2003)分别饲喂发情后的母猪18.36 MJ/d和47.6 MJ/d的能量,研究结果与Zak(1997)一致。
Ashworth等(1999b)的研究中,配种前代谢能饲喂量为49 MJ/d的青年母猪,比饲喂16.1 MJ/d代谢能的母猪收集的囊胚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有较大的代谢和分泌能力,而且同窝内的差异较小,这将使得同窝出生重和活力差异小。
Almeida等(2000)研究表明在黄体后期限饲与黄体前期限饲,胚胎存活率分别是68.3%±4.8%和83.6%±4.3%,可见在发情期中卵泡生长的关键阶段采取限饲而引发的代谢反应将会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和以后的胚胎存活。
综上所述,配种前能量水平提高了早期胚胎的成活率,推测其可能原因是改善了卵母细胞的质量(Novak等,2003)。
Geisert(2002)也认为卵母细胞的质量可能与妊娠早期胚胎成活率密切相关,一部分胚胎损失就是由减数分裂不成熟的卵母细胞引起,或由遗传引起的不能发育或不能以正常速率与子宫环境共同发育的卵子引起。
在牛上的研究认为配种前增加能量水平的摄入,可以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小卵泡的表达,从而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大卵泡的生理活性,最终提高卵母细胞的质量(Armstrong等,1998)。
1.2 配种后高能量水平对胚胎存活的影响目前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妊娠后不同能量水平会影响初产和经产母猪胚胎的存活率(Pharazyn等,1991;Jindal等,1996;Dyck等,1983)。
研究表明,配种前较高营养水平可提高家畜卵母细胞的质量,但配种后若继续高水平饲喂会降低胚胎的成活率。
Anderson等(1999)研究发现,日粮ME为38.08 MJ/d,能够增加胚胎死亡,配种后4 d~ 6 d胚胎存活率为67%~74%;而日粮ME为2O.90 MJ/d,胚胎存活率为77%~8O%。
从交配到交配后10 d分别供给初产母猪中等能量供给(ME:29.4 MJ/d)与低能量供给(ME:17.6 MJ/d),中能组增加了妊娠30 d的胚胎死亡率(Dyck等,1983)。
Jindal等(1996)也发现配种前供给DE 24.5 MJ/d的初产母猪,在交配后的分别从配种第1天和第3天供给23.75 MJ/d DE水平,妊娠第28天的胚胎存活率分别为85.93%和77.35%(P0.05),而妊娠25 d、35 d高于低能组(0.6 M)(P不一致报道:在Cassar等(1994)研究中,配种后初产母猪分别供给推荐能量和高能量的日粮,配种后9 d、10 d、11 d的胚胎存活率均无差异,配种后25 d的胚胎存活率也无差异。
Ashworth等(1999a)报道,配种后能量水平对初产梅山母猪妊娠12 d的胚胎存活率没有影响。
1.3 配种后低能量水平对胚胎存活的影响Boyd(1997)推荐,初产母猪妊娠头21 d每天饲喂水平为1.5 M以下。
但能量供给是不是越低越好呢?有关低能量水平对胚胎存活的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羊上。
Rhind等(1989)报道,低能量水平影响羊胚胎发育在妊娠11 d时, 0.5 M的胚胎长度(500 µm)显著短于1.5 M 的胚胎长度(1 400 µm)。
表明配种后营养水平过低对羊的早期胚胎发育有不利影响。
Borwick等(1997)报道,在妊娠47 d和65 d,低营养水平会导致羊胚胎发育迟缓。
而营养水平过低对猪早期胚胎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还未见报道。
综上所述,母猪配种后日粮过高过低的能量水平,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和存活。
因此初产母猪早期的能量水平供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 能量影响早期胚胎存活率的可能机制孕酮、瘦素(Leptin)等,它们的浓度能对日粮的能量水平产生应答,所以这些激素很可能是在能量和繁殖性能之间起着重要介导作用的信号。
2.1 孕酮孕激素是由黃体或者胎盘分泌的性激素。
高能量水平降低动物胚胎存活率可能归因于改变了激素的循环浓度。
研究表明妊娠早期的能量水平和外周血中孕酮的浓度是相反的关系(Prime等,1993;Miller等,1999)。
Jindal等(1996)研究表明,交配后分别为23.75 MJ/d 和32.6 MJ/d的DE时,血浆孕酮的水平分别为10.5 ng/mL,4.5 ng/mL。
妊娠28 d的胚胎存活率随着孕酮水平的下降而下降,分别为85.93%和66.96%。
Rabiee等(2001b)研究发现自由采食的牛与限饲的牛相比,外周血孕酮的浓度显著降低。
Zheng等(2008)血清孕酮水平,妊娠12 d、25 d和35 d时,高能组(2.O M)极显著低于中能组(1.2 M)和低能组(0.6 M)(P0.05)。
能量水平可以影响孕酮的代谢清除率。
Parr等(1993)研究指出肝脏是孕酮主要的代谢位点。
高能量影响孕酮在肝脏的代谢清除率。
2.2 leptin1994年zhang等发现由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多肽激素并命名为leptin。
它由脂肪细胞分泌。
Leptin对控制摄食和能量消耗起重要作用。
哺乳动物血液中的瘦素浓度与体内能量储备有较好的一致性。
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瘦素是连接营养和繁殖的代谢信号。
在动物上的研究发现,妊娠动物的能量水平显著影响瘦素含量。
以上研究表明,着床前,输卵管上皮细胞、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胚胎本身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分泌瘦素,促进胚胎发育,着床时,瘦素参与诱导胚胎着床。
从而提高妊娠早期胚胎的存活率。
3 结语妊娠早期胚胎的生长发育是被众多因素精细调节的生理过程。
胚胎自身和子宫环境都在胚胎的成功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日粮能量水平对胚胎的成功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能量水平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过程。
能量影响胚胎发育的影响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
根据某一个调节因素对动物特定繁殖过程的研究而得出的推断可能不正确。
但这并非意味着这些基础研究不重要,而是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完善试验设计并考虑到动物生理过程的整体性,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应注重同其它学科间的合作,从而使试验结果能真正确反映营养与动物繁殖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52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