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6
NO ,网址y PIG S TO DAY▲!母猪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叫妊娠。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受精卵、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减少胚胎死亡,防止化胎,防止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保证母猪在妊娠后期有良好的膘情;保证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贮备;对初产青年母猪还要保证其本身的正常生长发育。
一、妊娠诊断母猪配种后,应尽早诊断其是否妊娠。
如果诊断已妊娠,应按妊娠母猪的要求搞好饲养管理工作;如果诊断未妊娠,应注意观察其再次发情,并及时补配,以缩短其空怀期,提高母猪利用率。
1.根据发情规律来判断母猪发情周期是19~23d ,平均21d 。
在正常情况下,母猪妊娠后就不再表现发情症状。
因此,可从母猪配种后的18d 开始注意,如果在1周左右不见母猪表现发情症状,就可初步判断母猪已经妊娠。
生产实践中,分别于母猪配种后的18~24d 、40~44d 用试情公猪进行返情检查。
2.外部观察法母猪妊娠后贪睡觉、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情温顺、行动稳、夹尾走、阴门缩(阴门下联合的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
3.超声波诊断用超声波诊断仪(也可用来测背膘厚与眼肌厚度)进行妊娠诊断效果良好。
在母猪妊娠后30~60d 的这一阶段内,该仪器都能测出,主要用于母猪早期妊娠诊断。
二、妊娠母猪体重变化母猪妊娠后即进入非常时期,胚胎不断地生长发育,同时在各种激素的作用下,母猪本身的各组织器官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妊娠母猪体重变化在正常饲养管理情况下,整个妊娠期经产母猪可增重40~50kg ,初产母猪可增重50~60kg ,母猪增重中15%是蛋白质,25%是脂肪。
2.胚胎生长发育在妊娠初期,胚胎重量很轻,绝对增重不高,从60d 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加快,从90d 以后胎儿增重十分迅速,胎儿60%是在这一时期增重的。
3.母猪妊娠期的两个关键时期(1)第一个关键时期:母猪妊娠后的20d 左右。
母猪配种妊娠的饲养管理要求
一、饲喂要求
1、断奶当天喂少许料,然后喂3-4 kg/d哺乳母猪料持续5-7 d。
2、配种后母猪立即分开饲喂,前3周每天限食不超过2 kg妊娠料;妊娠3-12周2.5-2.8 kg/d妊娠料;12-15周2.8-3.2 kg/d泌乳料;产前15天改用泌乳料3-4 kg/d。
3、妊娠期间可适当饲喂青料或富含纤维青粗饲料,避免妊娠期母猪过肥引起带仔性能差。
二、饲养管理
1、断奶母猪放到室外运动场群饲,接受阳光照射,促进早日发情。
2、早晚需要进行发情检查公猪试情,出现静立和爬跨反射的,早晚各配1次,间隔12小时;人工授精推迟6-12小时输精。
3、配种后18-24天和38-44天的返情观察,返情后及时重配。
4、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夏天采取滴水降温或雾化降温或者水帘降温,冬季注意垫草或木屑,同时增加投食量。
5、减少猪只惊吓、打架和剧烈运动,禁喂霉料等防流产。
6、患流产、子宫炎的母猪子宫及时冲洗,处理不佳者淘汰,同时断奶后30天内不发情、配种3个情期仍配不上、3年以上老母猪予以淘汰。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什么_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原则随着养殖行业的兴盛,养猪的人也越来越多。
养猪必然要购买种猪,面对妊娠母猪,应该怎么饲养成了困扰不少人的问题。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什么?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原则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大家要思考的问题。
今天小编带领大家到鲁牧饲料,请鲁牧饲料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下关于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各种问题。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什么】妊娠母猪的饲料调配,饲养方法是否合适,对母猪的生产和仔猪的健康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根据母猪的个体情况和季节变化,适当调整配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增重到什么程度为好,视母体年龄、交配时间的膘情而定,一般来说,在分娩和哺乳期所失去的体重应等于在妊娠期间所得到的补充。
具体饲养管理要点如下: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式用于断奶后身体比较瘦弱的经产母猪。
由于在上一胎体力消耗大,在新的怀孕初期,就应加强营养,使体质恢复到一定水平。
步步高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
因为初产母猪本身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生产任务繁重,营养需要量大。
前粗后精这种方式适合于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
前期以青饲料为主,并根据饲养标准进行饲喂。
怀孕后期,胎儿发育迅速,应增加精料喂量。
妊娠前期的饲养要点一经确认受胎,则要逐渐增加营养,特别是添加动物性蛋白饲料,注意勿偏喂单一饲料。
晴天要在运动场上放养种母猪,使其受日光照射,并喂给它充足的青饲料。
妊娠后期的饲养方法未成熟母猪早期配种时,不仅要考虑到胎儿营养,还对母猪也给予必要的营养,随着妊娠日期推移,既要增加饲料量,又要增加的高蛋白饲料。
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更为必需,缺乏维生素A就不能发情和受胎,即使受胎,胎儿也发育不良,可引起夜盲症。
.冬季青饲不足时,应利用鱼油,同时补充维生素B1、B2、D。
长白猪分娩后体重迅速减轻,这是由于产仔数多、仔猪发育旺盛、母猪减重较快所造成的。
为防止体重减少,要从妊娠期就增加营养,使其事先具备耐受力。
妊娠舍饲养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妊娠舍饲养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制定的一套操作指南,旨在保障母猪妊娠期间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本指导书包括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健康监测、行为观察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养猪户科学合理地管理妊娠母猪,提高生产效益。
一、饲养环境1.1 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定期清理舍内粪便、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霉菌滋生。
1.2 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舍温适宜,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确保母猪有充足的休息和活动空间。
1.3 预防疾病传播:定期消毒舍内设施,控制害虫和鼠类滋生,避免疾病传播。
二、饲料管理2.1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根据母猪的妊娠阶段和体重情况,科学配制饲料,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2.2 定时定量喂养:按照饲料配方和母猪的需求,定时定量地喂养,避免过度或不足。
2.3 饮水管理:保证母猪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避免腹泻等饮水不洁引起的健康问题。
三、健康监测3.1 定期体检:定期请兽医对母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2 注重疫病防控:按照兽医指导进行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避免疫病传播。
3.3 观察母猪行为:密切观察母猪的进食、排泄、活动等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四、行为观察4.1 睡眠情况:观察母猪的睡眠情况,确保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4.2 饮食情况:注意观察母猪的饮食情况,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
4.3 活动情况:关注母猪的活动情况,确保其有适当的运动量,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五、应急处理5.1 急救知识:养猪户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及时处理母猪突发的健康问题。
5.2 联系兽医:在遇到无法处理的健康问题时,及时联系兽医进行诊治。
5.3 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准备工作,保障母猪和胎儿的安全。
结语:妊娠舍饲养作业指导书是养猪户科学管理妊娠母猪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保障母猪和胎儿的健康。
养猪户应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定期检查和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顺利进行。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饲养妊娠母猪的任务: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顺利着床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提高配种分娩率;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尽可能多的、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
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
针对母猪在妊娠不同时期不同的生理特点及对日粮的不同需求,我们通常把母猪分成四个阶段饲养与饲喂。
1.已配待查母猪:指配种1-3周的母猪,此时是受精卵着床期和胚胎器官的形成分化期。
母猪对日粮的营养水平不很高,但对饲粮质量要求很高,母猪要严格控制饲喂量,饲喂不能过多,每天1.8-2.5公斤左右,摄入的能量过高,会增加胚胎的死亡,并且不宜对母猪频繁调圈,影响受精卵着床,也容易产生畸形胎儿。
2.妊娠前期母猪:配种后22天—88天,母猪维持期。
此时母猪饲粮每天2--2.5公斤左右,要求保持中等膘情即可。
3.妊娠后期母猪:配种后89—107天。
此时是胎儿生长发育最快期,母猪饲粮每天应增加至2.5—3公斤,保证出生胎儿体大健康。
4.围产期母猪:配种后108—产仔。
此时应每天递减饲喂量,降低胃肠道对产道的压力保证母猪顺产。
妊娠母猪对日粮的要求。
要求日粮质高均衡的全价饲料,尤其对氨基酸的要,并且配合青绿饲料最好。
注意饲料的发霉变质,发霉饲料原料应废弃。
妊娠母猪对环境的要求及习惯:猪比较喜好干净卫生的环境。
要求饲养人员首先要抓好母猪的定位工作,让它定点排粪尿,日后母猪会养成很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
猪是群居性动物(公猪要单饲),每头猪躺卧占地面积约1.5㎡左右,每个圈舍饲养3—4头,每头猪要有足够的休息空间。
母猪分群饲养时,要大小分开,强弱分开,病残猪只单独饲养,以避免饲喂时争食、打架,相互咬伤等。
猪喜凉怕热,妊娠母猪适宜的温度10—28度。
由于母猪体脂较高,汗腺又不发达,外界温度接近体温时,母猪会忍耐不了,出现腹式呼吸,同时体内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增加。
定期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氨气、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尤其是冬季,通风换气与保温相矛盾,往往忽略了通风换气工作。
妊娠母猪饲养怀孕母猪可细分为三个阶段:怀孕前期、怀孕中期、怀孕后期,其饲养管理要点如下:1怀孕前期0-30天是受精卵附植期,是怀孕母猪饲养的第一个关键时期,该期主要目的是保胎。
这时受精卵要附植在子宫不同部位发育,从12日龄开始至怀孕24-30日龄结束,并逐步形成胎盘,在胎盘尚未形成之前,胚胎呈游离状态,易被吸收或死亡。
该期的饲喂方式——实行限饲,从配种后第一天就开始使用怀孕母猪料,每天采食量不能超过1.8-/日,尤其是配种后7天内的母猪不要过量饲喂,妊娠早期过量饲喂会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因为这时随饲料摄入增加会引起血流增加和肝脏性激素代谢增加,从而导致外周的性激素减少,特别是孕酮减少,使受精卵的存活率减少,但这阶段在每吨饲料中增加250-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受胎率,同时注意的是对于消瘦的母猪不足2.5分膘配种后可适当增加采食量对提高受胎率是有益的。
2怀孕中期怀孕30-85天该期的目的是调整好母猪的体况。
该期的饲喂方式——实行限饲,每天采食量为1.8-,目测评分为3.5-4分偏肥体况。
妊娠中期母猪不要过量饲喂,过量饲喂会降低泌乳期的采食量,这些过肥的母猪其血液中会有高浓度游离脂肪酸和低浓度支链氨基酸,这会大脑的食欲中枢从而减少采食量,最终导致产乳量下降。
妊娠中期的母猪适当供给低能量的高纤维的日粮,如草粉、青料等,这既可以锻炼和增大胃肠容积,又可防止母猪肥胖,减少便秘,增加泌乳期的采食量。
3怀孕后期怀孕85-产前3天是胎儿快速生长期,该期主要目的是使胎儿达到标准的初生重和使其产后有良好的泌乳性能,这阶段是怀孕母猪饲养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该期的饲喂方式——加料攻胎,改喂哺乳料,这阶段逐渐增加饲喂量,以增加母猪的营养储备,满足胎儿快速生长发育和乳腺发育的营养需要,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加0.2饲料,若限饲减食太过,则易引起母猪患胃溃疡和便秘。
1、母猪配种后,经过一个发情期18-22天,未表现发情或至第二个性期再观察一次,若仍无发情表现者,即说明已妊娠对一般情况而言。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妊娠母猪的饲养技术1、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妊娠母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增多,特别是产前20多天需要量最多,其中以蛋白质,钙磷的需要量最多;因此,在妊娠母猪的饲养上,一般把母猪妊娠期分为两个阶段,前80-90天称为妊娠前期,后20-30天称为妊娠后期,以便在饲养上予以不同的饲养,既要保证母体健康,又要保证胎儿得到充分发育。
(1)妊娠前期的营养需要。
妊娠前期胚胎发育缓慢,需要的营养不多。
精料喂得太多容易胚胎的早期死亡。
因此,一般采取与空怀母猪的饲养标准。
(2)妊娠后期的营养需要。
妊娠后期尤其是后30d胎儿生长速度加快,母体的营养贮备难以满足胎儿的需求,因而要提高饲料营养水平,这对胎儿的发育,提高产仔的质量,增加母体内营养物质的贮备和产后泌乳需要都大有益处。
妊娠后期母体子宫及其内容物体积增大,使腹腔压力增大,为了避免因采食而使子宫受到压迫,同时又要提高营养摄食量,应增加精料比例,减少饲料体积,或少吃多餐,防止母猪过食,消化不良或便秘。
每头每日喂以上营养水平的混合料2.5-2.8kg。
2、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在饲养过程中,因母猪的年龄。
发育,体况不同,就有许多不同的饲养方式。
但无论采取何种饲养方式都必须看膘投料,妊娠母猪应有中等膘情,经产母猪产前应达到七八成膘情。
初产母猪要有八成膘情。
根据母猪的膘情和生理特点来确定喂料量。
(1)抓两头带中间饲养法,适用于断奶后膘情较差的经产母猪和哺乳期长的母猪。
在农村由于饲料营养水平低,加上地方品种母猪泌乳性能好,带仔多,母猪体况较差故选用此法。
在整个妊娠期形成一个“高—低—高”的营养水平。
(2)步步高饲养法,适用于初配母猪。
配种时母猪还在生长发育,营养需要量较大,所以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都要逐渐增加,到产前一个月达到高峰。
其途径有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和增加饲喂量,主要是以提高蛋白质和矿物质为主。
(3)前粗后精法,即前低后高法;此法适用于配种前膘情较好的经产母猪,通常为营养水平较好的提早断奶母猪。
黑龙江$物蝥'第25卷第6期2017妊娠母猪的饲养与管理秦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家畜繁育指导站154002)中图分类号:S828. 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 -2739(2017)06 -0012 -02妊娠母猪合理的饲养与管理,即控制母猪增 重,使饲粮搭配更加合理,同时要灵活掌握日粮供,这样能显著提高胚胎存活率和窝产仔数。
平 时注重饲养管理,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定期 进行防疫消毒,尽可能避免母猪生病或流产,可提 高母猪利用年限,有利于繁殖生产。
1妊娠母猪的饲养1. 1总体要求建议怀孕母猪在整个妊娠期内的体重增加量 控制在35 〇45 kg,其中妊娠前期、后期各控制在 20 kg左右。
青 于第1个妊娠期,增重控制在45 k g为宜;第2个妊娠期,增重控制在40 k g为宜; 第3个妊娠期以后,母猪妊娠期间增重30 〇35 kg 为宜。
妊娠期间背膘厚度增加2 ~4 m m为宜,临产 时背膘厚度P2 —般为20 ~ 24 88,过肥或过瘦均 不利。
,则易导致难产;或产后食欲降低,影响泌乳效果。
有关试验研究表明,妊娠 期采食量提高一倍,则哺乳期采食量下降201,并 且哺乳期失重多。
过痩会造成胚胎过小或产后无 乳,甚至还可以影响断奶后的母猪发情配种。
鉴于 况,提倡对妊娠母猪限制饲养,合理控制母 猪增重,有利于其繁殖。
1.2整个妊娠期间,要控制好粗饲料喂量,严禁饲 喂过冷和发霉变质饲料。
国外有些猪场建议使用 51 ~ 101的苜蓿草粉,因为苜蓿草粉中蛋白质含收稿日期:2017 -08 -23作者简介:秦博(1985 -),男,本科,助理兽医师。
量较高,又能使猪有饱腹感,对种用母猪的繁殖生 产十分有益。
近几年来,国内外有些大型猪场在母 猪产前2 〇4周至仔猪断奶期间,于母猪饲粮中添 加51左右的动物脂肪,对于提高仔猪初生重和育 成率十分有利,也有利于母猪产后泌乳。
1.3饲喂技术根据胚胎生长发育规律、妊娠母猪本身营养特 点和妊娠母猪的年龄、胎次、体况等灵活掌握日粮 给量。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是猪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组分,正确的饲养管理对于它们的健康和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饲养时需要进行正确的管理,以确保母猪的健康,产能,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一、母猪的饲料
母猪在妊娠期有着更高的饲料需求,所以在饲料方面要注重正确的配比。
通常的饲料主要是粗饲料和高级饲料,例如混合饲料,粗谷物,维生素等,这些饲料分量要适当,并且要定期检查。
二、母猪的饲养环境
饲养环境对母猪的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饲养环境要合理,避免恶劣的天气,温度也要保持在合理范围,通风采光也要保证,并且要注意防蚊虫,以确保母猪的健康。
三、母猪的保健
保健对于母猪的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严格的防疫措施,到定期的检疫,都是必要的。
另外,要给母猪补充合理的营养,比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提高妊娠期的耐受能力。
四、母猪的遗传
遗传也是饲养妊娠母猪时要考虑的问题,要做到仔猪有良好的遗传优势,就需要先选择优良的母猪进行繁殖,另外,要保证繁育猪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避免出现单一的遗传特征。
总之,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从营养、保健、遗传等方面都要注意,才能保证母猪的健康,产能,安全和可持
续发展。
如果能够科学有效地实施饲养管理,将有助于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妊娠母猪的饲养1 妊娠早期诊断⑴ 看发情:配种后到下一次发情期(平均21天),不再出现发情症状,可推断母猪已经妊娠;⑵ 观察行为:配种后妊娠的母猪表现安静、疲倦、贪睡不想动,性情温驯,动作稳,食量逐渐增大;⑶ 观察猪体:配种后妊娠的母猪容易上膘,皮毛发亮,尾巴自然下垂,阴户收缩,腹围逐渐增大。
通过以上的观察,基本确定母猪是否妊娠,对于极个别不能确定是否妊娠的母猪,可用超声波鉴定。
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对母猪采取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体制,即妊娠期适量饲喂,哺乳期充分饲养,即充分利用母猪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的特点,只保证供给胎儿所需和母猪适当增加体重的营养物质,然后哺乳期充分饲养,争取多产奶,提高仔猪的哺育成活率。
该体制节约饲料,还有利于分娩和泌乳。
2.1 饲养2.1.1 抓两头顾中间这种饲养方式适于断奶后膘情差的经产母猪。
具体做法是:在配种前10天到配种后20天的一个月时间内,提高营养水平,日平均给料量在妊娠前期饲养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5%-20%,有利于体况恢复和受精卵着床;体况恢复后改为妊娠中期一般饲粮;妊娠80d后,再次提高营养水平,即日平均给料量在妊娠前期喂量的基础上增加25%-30%,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高→低→高的饲养方式。
2.1.2 步步登高这种饲养方式适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
具体做法是;在整个妊娠期间,可根据胎儿体重的增加,逐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到分娩前1个月达到最高峰。
但在产前1周左右,应减料饲养。
2.2.3 前粗后精这种饲养方式适于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
妊娠初期,不增加营养,到妊娠后期,胎儿发育迅速,增加营养供给,但不能把母猪养得太肥。
在分娩前5~7天,对体况良好的母猪,减少日粮中10%~20%的精料,以防母猪产后患乳房炎或仔猪下痢;对体况较差的母猪,在日粮中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分娩当天,可少喂或停喂,并提供适量的温麸皮盐水汤。
注意:⑴ 日粮具有一定体积,使猪吃后有饱腹感;⑵ 适当增加轻泄性饲料如麸皮;⑶日粮营养全面,多样配合、全价适口;⑷ 禁喂发霉、变质、冰冻、有毒饲料;⑸ 生饲并供足饮水。
母猪妊娠期间饲喂注意事项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关注其饲喂和管理。
以下是母猪妊娠期间饲喂的注意事项:1. 合理的饲料营养:母猪在妊娠期间需要额外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满足胎儿发育的需求。
饲喂的饲料应该具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能量。
可将饲料中的粗粉细化,增加其消化吸收率,使用优质的饲料,如全价饲料或全混合饲料,将有助于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
2. 草料和粗纤维的供应:妊娠期母猪需要摄取足够的粗纤维,以保持良好的胃肠道健康。
可以提供适量的青贮料或青草作为粗纤维的来源。
此外,还可以添加少量粗纤维饲料,如豆腐渣、麦麸等。
这些粗纤维饲料有助于防止便秘和其他消化问题的发生。
3. 提供清洁的饮水:母猪在妊娠期间需要喝足够的清洁水来满足其日常的水分需求。
水的供应应始终保持畅通,并保持水质清洁。
另外,需要确保猪舍内的水器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杂菌的繁殖和传播。
4. 喂养时间间隔和量的控制:妊娠期母猪需要经常进食,但不应一次吃得过多。
可以将饲料分成几次供应,每次喂食间隔至少2到3小时。
这样可以避免胃胀和其他消化问题的发生。
5. 补充常见缺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妊娠期母猪可能存在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如钙、磷、维生素A等。
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或补充剂来增加这些物质的摄入量。
此外,有时还可以在饲喂中添加饲料添加剂,以提高营养的吸收利用率。
6. 合理的饲喂量控制:母猪在妊娠初期可能需要较少的饲料,但随着妊娠进展,饲喂量应逐渐增加。
可以根据母猪的体重、品种和妊娠阶段来确定饲喂量。
必要时,可以咨询兽医或饲养专家以获取具体的饲喂量建议。
7. 适量的运动和活动:母猪在妊娠期间需要适量的运动和活动以维持其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
在封闭的猪舍中,可以提供适当的游玩设施,如球、木垫等,以促进母猪的活动。
这样可以帮助她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8. 定期体重监测:在妊娠期间,可以定期测量母猪的体重来了解其发育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母猪的身体状况和乳房的发育情况来评估她们的健康状态。
妊娠母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饲养环境:提供安静、干燥、温度适宜的饲养环境,避免母猪受到应激和环境温度的影响。
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2.饮水管理:母猪在妊娠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和胎猪的发育。
因此,要保证母猪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可供饮用,定期清洗饮水设备,防止猪舍内水源的污染。
3.饲料管理:妊娠母猪的饲料需求会逐渐增加,因此应根据妊娠期的不同阶段调整饲料的营养配方和喂养量。
通常,妊娠前期(前60天)饲喂的主要是能量和蛋白质含量适中的饲料,以满足母猪维持体能和胎儿初期发育的需要;妊娠后期(后60天)则需要提供更高能量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以支持母猪和胎猪的正常生长。
4.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母猪体内新陈代谢和胎猪发育的基础,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重要的营养素还包括一些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色氨酸,它们对于母猪的生殖功能和胎儿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选择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饲料。
5.矿物质和维生素:适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也是妊娠母猪的重要需求。
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母猪体内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和胎儿的骨骼、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母猪的放养饲养或分娩后期特别要注意钙和磷的补充,以保证母猪和胎猪的骨骼健康。
6.分娩前期的管理:将分娩箱和分娩区域做好预防四周的脱粪液流出,保持稳定地温度,确保母猪在分娩前有足够的私密空间,并监测母猪的行为和体温。
此外,在分娩前进行适度的运动和按摩,有助于减轻母猪的压力和促进顺利分娩。
7.分娩后期的管理:母猪产仔后,需特别关注产后护理工作。
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羊水和猪粪,保持环境的卫生。
确保母猪有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供应,并及时为新生仔猪进行断奶和免疫注射。
8.监测和记录:密切关注母猪的体重、食欲、行为、外形以及排便情况等,对母猪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健康问题。
记录母猪的妊娠天数和分娩情况等数据,有助于判断和改进饲养管理的效果。
妊娠母猪是指处于妊娠生理阶段的母猪。
养好妊娠母猪对养殖户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养好妊娠母猪的目的是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
保证仔猪多胎、出生显著、均匀、健康。
并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为哺育仔猪做准备。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一、妊娠初期(配种至配种后第28天)此阶段,母猪饲养的目标是提高胚胎的着床成功率,减少胚胎的死亡。
受精后第9天至第13天,受精卵从延髓移至子宫角,胚胎开始着床,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上。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饲养过多的饲料来避免猪高能量摄入,这导致孕酮分泌减少,从而减少胚胎存活的数量。
所以母猪配种后立即改用妊娠母猪料,并控制采食量。
并且不要移动和惊吓母猪,防止母猪流产。
建议配种后7天内严格限饲,每头每天约1.5kg(体况很瘦的母猪多喂一些,产仔数会提高),配种后第7-28天适当限饲,按照母猪体况投料,每头母猪每天1.8-2.2公斤。
二、妊娠中期(妊娠第29-84天)此阶段目标是保证胎儿发育的需要和母猪自身代谢的需要,也是母猪体况调整期,每头每天2.2-2.7公斤。
对于瘦母猪,饲料摄入量可以适当增加,但注意不要过度喂养,导致哺乳期的摄入量减少。
早点停止“供给胎儿”,妊娠第75天是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过量摄取能量会增加乳腺中脂肪的堆积,减少乳腺分泌细胞的数量,减少哺乳期的泌乳量。
头胎母猪建议全程每天饲喂1.8~2.5千克料即可,防止胎儿过大造成难产。
三、妊娠后期(妊娠第84-112天)此阶段,胎儿生长发育速度很迅速,仔猪初生重的60-70%来自产前1个月的快速生长,同时也是乳腺充分发育的时期。
为了胎儿快速生长及母猪乳腺发育的需要,投料量每头每天2.8-3.5公斤。
预产前一周不应过分强调材料的减少,直到预产前两天可以适当减少投入量。
这样既可以提供母猪充足的能量与营养,能在分娩时保持充沛的体力,又能防止吃进的饲料太多压迫产道造成难产。
妊娠母猪的管理技术1、饲养方式:可分小群饲养和单栏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