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

2016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

2016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
2016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

仿写、续写、对联

1.(2016?宁夏回族自治区)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

分)

漫步水乡同里古镇,走上古朴典雅的渡船桥,绿水悠悠,小船静卧,暮色渐近,飞鸟相还。渡船桥的桥联很精彩,联云:“春入船唇流水绿,人()渡口夕阳红。”正是眼前之景,惟妙惟肖,精彩绝伦。读后让人涌起思乡之情。

答案:最佳答案“归”。有归来、返回之意,如“返、回、还”等【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对联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

的特点,分析上联的内容与结构,根据对联要求对出下联。本题上联相对位置是动词“入”,根据下联中“夕阳红”之意即可判断可填“归”。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分)(2016?安顺)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我喜欢白色,我愿我的心灵像白色的梅花一样高洁;

我喜欢红色,我愿我的热情像红色的火焰一样炽热。

【分析】此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再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解答】从原句上可以看出,仿写句中要展开想象,用白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特点,写一比喻句。

答案:

我喜欢白色,我愿我的心灵像白色的梅花一样高洁。

我喜欢红色,我愿我的热情像红色的火焰一样炽热。

【点评】解答此题,可从句式及修辞两方面辨析作答。

3.(4分)(2016?广东)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答案: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情操,净化你的灵魂。【分析】此题考查仿写、续写能力.解答此题,要细读句段找到句子在用词,句意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的特点,辨析作答。

【解答】续写采用动宾句式,连写四句使其构成排比句,注意语意不能重复。

【点评】解答此题,要从句式上把握特点仿写。

4.(2分)(2016?海南)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

答案:

示例一:①用文字传递温暖,能让人回味无穷。

示例二:②用言语传递温暖,能让人豁然开朗。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解答时需要注意观察例句的句式、修辞,更要抓住关键词。

【解答】解析:根据前文可以判断需要保留的句式为“用…温暖,能让人…”并且要注意字数前后要保持一致。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多阅读,多积累,更要多练习。

5.(2016?南京)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5分)

顺顺同学有一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他向你介绍说:“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你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

你接过其他三本看了看封面,跟着说:

“(1)。”

顺顺又说:“文学家里我最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想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他的文章汇编成集,你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

你说:“集子就叫《(2)》吧,因为

(2)。”顺顺信服地点点头。

(1)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

....,仿照顺顺的说法,表达你对书名的

看法。(2分)

书名:《穿过地平线》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

书名:《看风云舒卷》作者:气象学家竺可桢

书名:《彼此的抵达》作者:桥梁学家茅以升

(2)在横线上填写自拟

..的集子名称,并说明理由。(3分)《》,因为。

答案:(5分)示例:(1)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集子叫《彼此的抵达》,书名也很好,不仅表现出了桥梁的作用,还令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2)《文字的冷与热》他的作品中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热情的赞美。

6.(2016?山东临沂)请仿照画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

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3分)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插云天,,;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答案示例1.敬畏黄河之波涛汹涌,敬畏荒漠中的胡杨,坚韧刚强。

示例2.敬畏五岳之壮观神奇,敬畏雷电中的海燕,自信乐观。【解析】

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要根据例句内容选取自然景物表现其特点来仿写。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2016?山东济宁)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不超过15字)(2分)()

黑板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拍的全是蓝天,而另一张,蓝天之中点缀着几朵白云。老师问:“哪张照片里的蓝天更美?”学生们一致认为点缀着白云的蓝天更美。”老师说:“是啊,白云衬托着蓝天,从而让蓝天变得更加美丽。那么,白云为什么会衬托蓝天的美丽呢?那是因为蓝天给白云展示美的空间。”

其实,人际交往的道理也一样:。

答案:彼此真心对待,友好相处,会让彼此都很快乐的。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解答】阅读题干可知,蓝天有了白云的点缀会更加美丽,暗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愉悦交往,也会让我们更快乐。

【点评】做好本题要审好题,明确需要围绕什么来写,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还要注意语言的通顺。

7.(2016?重庆A卷)重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表现在公共场所的轻言细语……答案示例: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静欣赏。

8.(2016?重庆B卷)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4分)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枯叶小溪

物:

仿

写:

答案:(4分)示例一:月亮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我举步行走,月亮默默地陪伴我走那夜行的路。示例二:枯叶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例三:

小溪小溪—路欢歌,奔向远方。(拟人2分,情感2分)

9.(2016?福建省福州)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

的一副槛联选择恰当的下联。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观戏听曲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只填序号)

A.管竹琴弦乐齐鸣B.婉转莺歌凌紫烟C.千秋雅调遥相闻 D.月明水榭客听歌

答案:D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2016贵州安顺)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3分)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我喜欢白色,;

我喜欢红色,。

11.(2016?吉林省)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

答案:示例1: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示例2:上联:墨香盈雅室下联:书声溢芳园

12.(2016?宁夏回族自治区)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

漫步水乡同里古镇,走上古朴典雅的渡船桥,绿水悠悠,小船静卧,暮色渐近,飞鸟相还。渡船桥的桥联很精彩,联云:“春入船唇流水绿,人()渡口夕阳红。”正是眼前之景,惟妙惟肖,精彩绝伦。读后让人涌起思乡之情。

答案:最佳答案“归”。有归来、返回之意,如“返、回、还”等可賦1分。

13.(2016?山东泰安)用一句或几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不超过20字)概括第一段。(4分)

①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②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儿文学奖”。

③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段:。答案:

14.(2016?湖北随州市)续写诗句。要求与原诗在结构、修辞、情感等方面和谐一致。(4分)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第三样事,我仍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答案:

15.(2016?贵州遵义)语言运用——仿照划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4分)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收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仿写对联》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最新整理)

中考复习专题四:仿写对联 【解题指津】 考点一:仿写 仿写题并不是单纯地仿造句,它有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解题技巧。要做到“四看”。 一看话题。看需要沿用原来的话题,还是需要变换话题。如2019年山东临沂卷仿写题,沿用原来的话题“读书”,2019年甘肃定西卷仿写题,则需要自选“彩虹”等话题。 二看句式。仿写题的一个特点是仿写时必须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看看它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要弄清楚仿写时例句中的哪些词语需要保留,哪些词语需要替换;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条件、假设等。如2019年四川乐山卷仿写题: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这个例句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仿写时要保留“无论是”“还是”“都是”等词语。 三看内容。要看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何联系。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内容上保持一致,情感色彩上保持一致,主题上保持一致,能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做到语意连贯。尤其是续写式仿写,更要与前后句语意、色彩保持一致。如:“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这道仿写题,主题内容必须是写“读书的作用”,换成其他的内容就不对了。 四看修辞。看题目对修辞有无限制和要求,看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一般常考的修辞有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等。因此,对这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不仅要做到了解,而且要做到会运用。 例1:(2018·湖南岳阳)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解析】这道题既是仿写又是续写。答题时要先分析例句,仿写时要把握仿写的句式,即“欣赏XXXX(数量词+形容词)的XX,会让你XXXX(动词+名词)的XX(形容词)与XX(形容词),根据自己平常的积累,选择与前后句相类似的话题进行仿写。 【答案】示例一: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与愁苦示例二:欣赏一处小小的风景,会让你体会心灵的静谧与安宁示例三:欣赏一缕红红的晚霞,会让你感悟自然的绚丽与美好示例四:欣赏一轮圆圆的明月,会让你想起亲人的深情与温暖。 例2:(2018·重庆A卷)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 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②: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③: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解析】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概括后文。②处句子中提到“狡黠者”“无知者”“明智者”三种不同的读书人,而“鄙”“羡”“用”是他们之间读书的区别,由此概括组织语言即可。③处引领的句子主语是“书”,不同的书可“浅尝”“吞食”“咀嚼消化”,由此组织语言概括即可。 【答案】②不同品性之人对待读书的态度亦有不同③不同的书读法亦不同 考点二:对联 特点:(1)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2)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3)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4)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从中考对联的 解答对联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对联题的 例1:(2018·吉林省卷)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 下联: 【解析】做好本题,首先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根据对联出句和对句句法结构相同、词性相同的要求,对照上联,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或组织词性相同的词语,对出即可。

2016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6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6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伟岸(àn)修身(xiū)预兆(zào)不知所错(cuò) B.悬念(xuán)缠绕(yào)摄影(shè)络绎不决(jué) C.哈达(hā)聆听(líng)坚难(jiān)兴致勃勃(bó) D. 劳碌(lù)天分(fèn)晶莹(yíng)妙手偶得(ǒu) 【知识点】字音字形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A项“预兆”读“zhào”,“不知所错”正确字形是“措”;B项“缠绕”读“rào”,“络绎不决”正确字形是“绝”;C项“哈达”读“hǎ”,“坚难”应为“艰难”。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

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 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 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 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 【知识点】词语成语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可用排除法,第三条横线,固定搭配“打开心扉”,排除AD,第四条横线,一般说“投入怀抱”,而不说“投入情怀”,所以排除C,选择B。 【答案】B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②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③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④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 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

(完整版)辽宁省大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16 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子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 分) 珍爱自然的恩赐 2、给加点的字注音,改正划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 分) (1)花圃.pǔ(2)殷.红yān(3)更胜一畴筹(4)左右逢缘源 3、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 分) (1)所谓“工匠精神” ,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 的全心投入。(2)中国自古就不乏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用不可一世的技艺,彰显着“工匠精神”的魅力。(3)这种历经千年铸就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情怀、一份责任。(4)我们年 轻一代, 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1)第1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不懈追求后的“,”改为“ ;”。(1)(2)第2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该为无与伦比。(2 分) (3)请将第4 句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语气更强烈。(1 分)难道不应该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吗? 4、默写填空。(12 分)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5)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游动的视角写群山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6)真正的贤人雅士能够安于贫困,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仍能“晏如也”;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孔子仍能“乐亦在其中以”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作答)5、名著阅读。(6 分) (1)在一篇题为《匪性与奴性的结合》的文章中,作者认为《水浒》中的李逵在宋江面前是一个“缺乏独立人格而甘愿为奴的形象。你是否认同这位作者的观点?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述你的理由。(4 分)同意:为了朱仝上山,李逵遵命杀小衙内,可见其奴性。 不同意:李逵误以为宋江强抢民女,砍到杏黄旗,想要杀宋江,可见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2 分)

部编中考 上学期语文仿写语言表达专项训练含解析

部编中考上学期语文仿写语言表达专项训练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 1.语言表达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答案】示例1: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示例2:读书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远足 示例3: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注意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进行辨析,注意紧扣主题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1: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示例2:读书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远足 示例3: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2.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阅读好比一把梯子,它能载着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阅读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阅读好像一座灯塔,它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像一缕阳光,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如同一位向导,它能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解析】【分析】原句由前后两句话组成,“好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中,要注意前后句内容的顺畅、协调。横线上要补充两组句子,与被仿写句构成排比。 故答案为:阅读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阅读好像一座灯塔,它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像一缕阳光,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如同一位向导,它能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句式一致,修辞方法相同,意境一致。 3.班级开展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有人在黑板上写了一句主题语,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仿照着再写一句。 例句: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仿句:烦恼是________,________。 (2)班上有个特别热心的女孩,从小到大喜欢帮助他人,更喜欢为老师分忧,可同学却老议论她,说她是老师的“跟屁虫”。她想不通:自己不应该这么做吗?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呢?请你写句话安慰她一下吧。 (3)活动中小明在日记中写下了下面一段话,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A]成长中的少年,会有一些依依不舍的烦恼,这些烦恼有的来自学习,有的来自和同学交往,还有的来自生活。[B]当快乐时,要好好体验,好好分享;当烦恼时也不要灰心,是否

2015年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大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 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中华经典源远流长 3.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分) 4. 默写填空。(12分) (毛泽东《沁园春?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论语〉十则》) (陈与义《登岳阳楼》) (5 )在《渔家傲?秋思》中,词人范仲淹揭示守边将士心理矛盾的句子 是: (6 )仕途受阻,李白希望不泯,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 分)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1)搏击 (2)丰硕 (3)无与(I tn ) (4)顶(I 1)膜拜 ①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 ②它有很多种类, 在春节期间张贴的, 称为春联。③如 “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 ,就是一副年味儿浓郁的 春联。④春联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可谓寓意吉祥、语言简洁。 (1)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改写第②句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生动。 (2 分)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 1分) (3)第④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请写出修改建议。 (1 分) (1)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3) 子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时局动荡,

杜甫直抒济世心愿,写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5.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中有些人物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例如,林冲的性格起初主要表现为 , 而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回中,他爆发出了_______________ 精神。(2分) (2 )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4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秦王不说.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 )故不错意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8.同样是拒绝秦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语气_______________ ,而唐雎语气___________ 。(2分)

中考复习-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7:《仿写、续写、扩写、修辞、对联》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07: 仿写、续写、扩写、修辞、对联 【北京市】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日子。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共16分) 3.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2分) 【答案】A C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第一需要根据实际语境选出与春节相关的对联,第二需要根据平仄原则确定出上联和下联。 【重庆市A卷】5.重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划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 【答案】5.(4分)意合即可。示例: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静观赏(每句2分) 【重庆市B卷】6.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4分)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枯叶小溪 事物: 仿写: 【答案】6.(4分)示例一:月亮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我举步行走,月亮默默地陪伴我走那夜行的路。示例二:枯叶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示例三:小溪小溪一路欢歌,奔向远方。(拟人2分,情感2分) 【福建省福州市】3.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的一副槛联选择恰当的

下联。(3分)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观戏听曲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只填序号) A.管竹琴弦乐齐鸣B.婉转莺歌凌紫烟C.千秋雅调遥相闻D.月明水榭客听歌【答案】3.(3分)D 【解析】根据对联知识,上联是两个动宾短语组成,下联要对应,只有D项吻合。 【福建省莆田市】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之巅,岛上风光尽收眼底。面海观潮,视线所及,银帆轻飘,白鸥竞翔,海天犹如一幅壮阔无比的油画。登高远望,你会滤尽尘嚣和烦恼,líng tīng()到发自生命之源的呼唤。此情此景,只有(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才能有深切的感受。 ⑷请你参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表意完整,内容不做限制。(4分) 示例:银帆轻飘,白鸥竞翔,海天犹如一幅壮阔无比的油画。 【答案】⑷(4分) 示例一:百花盛开,鸟儿争鸣,树林犹如一个热闹欢腾的乐园。 示例二:黑发清扬,红裙飞旋,舞者好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解析】前面两个四字短语各1分,使用比喻修辞1分,语意连贯、表达顺畅1分。 【福建省泉州市】4.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8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赏对联寄深情】 【材料三】 ⑶为了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幅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幅挽联。(4分) 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业赢得举世名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⑶(4分)高度赞誉和肯定陈忠实的忠诚品德和作品高度。“原上鹿”暗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采用嵌名联的形式,且一再反复,强化表达效果。 【福建省三明市】6.请你参加“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中考句子仿写专题训练题

"中考句子仿写专题训练题 仿写题,是近年中考卷中的热点题之一,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综合性强,一般而言,仿写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式仿写,即例句以段或长短句交错的形式出现,让考生模仿写段造句。另一类是修辞写,即例句运用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一般为比喻排比) 一人生 1依照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人生比作歌、诗、画、戏、等具体美好的事物,写出了人生的具体方面:有失意、得意、成功、失败、欢乐、忧伤、喜悦、痛苦)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仿写(人生是一首诗,悠远的意境抒写着你失意的懊恼和成功的欢乐。 人生是一台戏,精彩的剧情演绎着你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江苏省连云港市) 2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也可以从对待人生的态度来写) 3.体会句子的特点,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3分)(从人生的美好方面来写)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更是处处涟漪。人生如酒,每一滴都是醉人的;人生如歌,每一拍都是优美的;人生如泉,每一掬都是清爽的;人生如诗,每一句都是动人的;人生如梦,每一次都是灿烂的。 4、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形式,以“真诚”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可以从对待人生的态度来写)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 5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峰顶的雪莲只有那不畏艰险、不断攀登的人才能采得到。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终将毫无所得。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恒心。) 雄鹰能够搏击长空、翱翔万里,是因为它在展翅前就有求索天空的雄心;春笋能够钻开岩壳茁壮成长,是因为它在黑暗中就有求索光明的壮志。人类伟大的奥秘就在于不断地求索。(这种形式是将前面的具体化的模仿和概念化的模仿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中运用的较多) 6按照下面语句的格式仿造两句话,要求与原句形成一个排比句,表达一个中心意思。 我们不做屋檐下叽叽喳喳的麻雀,要做搏击蓝天高瞻远瞩的雄鹰。我们不做路边随风摇摆的

辽宁省沈阳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 2016 年中考语文试题、积累与运用(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的一项是()(2 分) A. 伟岸.(àn)修.身(xi ū)预兆.(zào)不知所 错( cu ò) B.悬.念(xuán)缠绕.(yào)摄.影(sh è)络绎不 决 ( ju é) C.哈.达(hā)聆.听(l íng ) 坚.难(ji ān) 兴致勃.勃(bó) D. 劳碌.( l ù)天分.(f èn)晶莹.(yíng)妙手偶.得(ǒu)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 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 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 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 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 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②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③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④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 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 B.“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这个句子中,“人和事”作主语。 C.“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④①③。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李白,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行路难》。 B.《红岩》中的许云峰和成岗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拒绝出卖党组织。 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D.《童年》中年幼的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和外祖母去了外祖父家。 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 分) (1)蓬山此去无多路,_ 。 (2)念天地之悠悠,_! (3)_,狐裘不暖锦衾薄。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_。

辽宁省大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子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珍爱自然的恩赐 2、给加点的字注音,改正划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分) (1)花圃.pǔ(2)殷.红yān(3)更胜一畴筹(4)左右逢缘源 3、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分) (1)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 的全心投入。(2)中国自古就不乏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用不可一世的技艺,彰显着“工匠精神”的魅力。(3)这种历经千年铸就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情怀、一份责任。(4)我们年轻一代,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1)第1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不懈追求后的“,”改为“;”。(1) (2)第2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该为无与伦比。(2分) (3)请将第4句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语气更强烈。(1分) 难道不应该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吗? 4、默写填空。(12分)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5)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游动的视角写群山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的诗句 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6)真正的贤人雅士能够安于贫困,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仍能“晏如也”;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孔子仍能“乐亦在其中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作答) 5、名著阅读。(6分) (1)在一篇题为《匪性与奴性的结合》的文章中,作者认为《水浒》中的李逵在宋江面前是一个“缺乏独立人格而甘愿为奴的形象。你是否认同这位作者的观点?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述你的理由。(4分)同意:为了朱仝上山,李逵遵命杀小衙内,可见其奴性。 不同意:李逵误以为宋江强抢民女,砍到杏黄旗,想要杀宋江,可见……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2分)

中考 语文仿写综合题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综合题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回首翘望,最让你流连忘返、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的是黄海日落的美景:红彤彤的晚霞铺满半边天,鲜花的芳香在你鼻边醉人地萦绕,华丽的彩蝶在你身边màn妙地起舞,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在你的眼前层层叠叠打开,尘封的心胸在此刻敞开,所有的狭隘自私都会淡去;自由的心灵在此刻放飞,所有的豁达宽容都已回归。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màn 翘望________妙 (2)根据波浪线的内容,写出对应的成语。 (3)仿照文中划线句子,在横线上写出适当的内容。 【答案】(1)qiáo;曼 (2)浮想联翩 (3)归巢的鸟儿在你的耳畔轻轻地呢喃。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 (1)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注意“翘”是多音字,此处应读“qiáo”。 (2)考查学生但根据意思写成语的能力。“浮想联翩”意思是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3)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仿照例句的句式拟写即可,注意与前面的句子风格要一致。本题内容围绕“黄海日落的美景”仿写。 故答案为:⑴qiáo;曼 ⑵浮想联翩 ⑶归巢的鸟儿在你的耳畔轻轻地呢喃。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2)理解字词的意思,可结合句子来理解。平时要多查工具书,注意分类积累,加强记忆。 (3)仿写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此题可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2018年大连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大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用奋斗诠释青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诀.别(jué)祷.告(dǎo)潜心惯.注(guàn)人迹罕.至(hǎn) B. 取缔.(dì)顷.刻(qīng)寻.章摘句(xún)红装.素裹(zhuāng) C. 酒肆.(sì)馈.赠(kuì)一气呵.成(hē)开卷有益.(yì) D. 阻遏.(è)冗.杂(rǒng)润.如油膏(rùn)粗制乱.造(làn) 3.默写填空。(12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3)莫道不消魂,,。 (李清照《醉花阴》)(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十二章》)(5)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6)2017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慧眼”卫星成功发射运行,国产大型客机首飞,首艘国产航母顺利下水……真可谓“,”,让我们感受到了盎然的春意。(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 4.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5分) 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②由乡村教师梁俊及其学生们吟唱了这首诗,感动了许多人。③这首诗歌动人,人们从中看到了曾经弱小却不停奋斗的自己。④虽生而若苔,却能不懈努力,绽放自己的风采。⑤这是梁老师及其学生们的经历,也是所有人的经历。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其间传统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新歌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其中也不乏经典的声音,比如陈力在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枉凝眉》和杨洪基老师演唱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虽然都是老歌曲,但演唱者一张口就把观众带回到那个桃花底下读西厢的红楼场景中,又或者带到了群雄并起、吞吐天下的三国纷争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八个词语或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这期节目作宣传。 演离合悲欢当代常有观抑扬褒贬岂无前代事座中剧中人 【答案】(1)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经典咏流传》上线。 (2)上联: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下联: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解析】【分析】(1)认真阅读这个材料,可知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从这句话提取出关键信息即可。 (2)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演悲欢离合“属于动宾短语,”悲观离合“是并列短语,故”演悲欢离合“应和”观抑扬顿挫“相对;”岂无“应和”常有“相对,”前代事“应和”句中人“相对,”当代“应和”座中“相对。故上联应为: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下联应为: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故答案为:⑴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经典咏流传》上线。 ⑵上联: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下联: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傅雷家书》是充满真情、流露真意的家书,读后感人至深。请你用一副对联表达父子之情。 【答案】略 【解析】【分析】上联与下联均应围绕父子情感,注意对仗要严密。如: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分析】对联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对子就是对偶句,由上下两对句组成。字数相等,节奏一致。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上、下联内部的语音节奏要一致。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 1.仿写句子。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________,你是湍流中踏脚石,________,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摸不着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 【答案】你是沙漠里的绿洲,你是黑暗中的灯盏;你是酷暑中的浓荫,你是雾海上航标灯。 【解析】【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你是严冬里的炭火”,注意此句是个判断句,且能形容友情。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故答案为:你是沙漠里的绿洲,你是黑暗中的灯盏;你是酷暑中的浓荫,你是雾海上航标灯。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多阅读,多积累,更要多练习。 2.本文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给人强烈的感受。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某个人物外貌特征的改变。 【课文片段在线】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写法分析】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通过“脸色”和“手”的对比,就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鲜活地展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在,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 【答案】【参考例文】不经意间,我看到了妈妈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粗糙得犹如砂纸一般,手心里长满了厚厚的茧子。这就是那双伴我成长的手吗?在我的记忆里,妈妈的手曾是那样的光滑、细腻,那样的纤细美丽、白皙丰润。现在,繁重的劳动却使妈妈的手变得如此粗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外貌描写。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通过“脸色”和“手”的对比,就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鲜活地展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在,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比如:弟弟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他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故答案为:不经意间,我看到了妈妈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粗糙得犹如砂纸一般,

2016年沈阳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伟岸.(àn) 修.身(xiū) 预兆.(zào) 不知所错. (cuò) B.悬.念(xuán) 缠绕. (yào) 摄.影(shè)络绎不决.(jué) C.哈. 达(hǎ) 聆.听(lín ɡ) 坚.难(jiān ) 兴致勃.勃(bó) D.劳碌.(lù) 天分.(fèn) 晶莹.(yín ɡ) 妙手偶. 得(ǒu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2分)(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 ,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 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 ,投入大自然的 。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②走进图书馆..... ,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 。③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④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 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 B.“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这个句子中,“人和事”作主语。 C.“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④①③。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行路难》。 B.《红岩》中的许云峰和成岗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拒绝出卖党组织。

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分)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子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珍爱自然的恩赐。 2.(4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改正划横线词语中的别字。 (1)花圃.(2)殷.红(3)更胜一畴(4)左右逢缘。 3.(4分)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②中国自古就不乏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用不可一世的技艺,彰显着“工匠精神”的魅力。③这种历经千年铸就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情怀、一份责任。④我们年轻一代,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1)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2)第②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该为。 (3)请将第④句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语气更强烈。 4.(12分)默写填空。 (1)北国风光,,。(毛泽东《沁园春?雪》) (2)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3),,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5)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游动的视角写群山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的诗句是:,。 (6)真正的贤人雅士能够安于贫困,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仍能“晏如也”;即使“,“孔子仍能“乐亦在其中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作答) 5.(6分)名著阅读。

(1)在一篇题为《匪性与奴性的结合》的文章中,作者认为《水浒》中的李逵在宋江面前是一个“缺乏独立人格而甘愿为奴的形象。你是否认同这位作者的观点?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述你的理由。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 知识就是力量。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常能运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离险境:当他们遭遇土著人的攻击时,尼摩船长用电击退了围攻者;。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6.(7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文中加点字。 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余因得.遍观群书 ③卒.获有所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选文中两次提到“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或态度? 7.(8分)某孝廉,家贫落魄,无以为生,贷于亲友,皆莫之应。有一博徒,独善遇之,时有馈遗,以资薪米。及公车北上,又为治装,且赡其家。未几,孝廉捷南宫,授县令,感念旧恩,使人招之。谢不往,曰:“吾侪呼卢喝雉,席地帷天,放浪久矣。一入朱门,则束缚欲死,非所以爱我也。使我居君之所仍日日外出从牧猪奴游不于君官声有损乎又非所以爱君也。”孝廉乃使人赠之千金,亦不受,曰:“君虽日赠我千金,亦不过供我博场之一掷而已,徒伤君惠,而无救我贫,不如其已也。”此博徒见识甚高,使淮阴侯能见及此,则无鸟尽弓藏之叹矣。

初中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 1.请仿照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村”、“鲜花”、“果实” 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续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续写与仿写的考查。续写与仿写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进行考虑,在内容上要与前后文的话题相一致,内容相衔接,在形式下要与上下文相协调。所以做这类题学生有一定的限定,不是天马行空,任意发挥,不过学生也在这个限定的范围内还是有一定的发挥空间的。比发本题在句式上要用到“假如……,我愿……”的形式,在修辞上要用到比喻,且喻体也在这三个词语中选择,在内容上都要表达出一种奉献的人生态度。当然答案并不强求一致,只要符合以上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就行。 【点评】本题是对续写与仿写能力的考查。仿写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仿写时一定要首先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和结构,看是否选用修辞手法,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仿写时,要注意格式上的一致、内容上和上下文的衔接。 2.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阅读好比一把梯子,它能载着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阅读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阅读好像一座灯塔,它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像一缕阳光,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如同一位向导,它能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解析】【分析】原句由前后两句话组成,“好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中,要注意前后句内容的顺畅、协调。横线上要补充两组句子,与被仿写句构成排比。 故答案为:阅读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阅读好像一座灯塔,它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像一缕阳光,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如同一位向导,它能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句式一致,修辞方法相同,意境一致。 3.仿照划线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每个季节的风都给人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风是灵动的,轻盈的身姿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夏天的风是热辣的,湿闷的气息熏染着慵懒的行人;秋天的风是________,________;冬天的风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萧瑟的;急促的脚步扰动着城市的角落;凛冽的;狂躁的呼啸打破了四野的沉寂【解析】【分析】①“春天的风是灵动的,轻盈的身姿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夏天的风是热辣的,湿闷的气息熏染着慵懒的行人”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仿写的句子也要运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