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学4
- 格式:ppt
- 大小:689.50 KB
- 文档页数:68
投资银行学——第三四篇的要点基本全在这里了,虽尽量简化,有些内容还是有点啰嗦,自己删减吧。
有些知识点虽也重要,但有些琐碎,感觉不大可能考,就没整理。
我也没看老师的课件,那部分内容大家自己把握吧。
第六章1、资产的定义:资产是能够给其所有者带来可预期的未来经济收益的能力。
内涵:⑴收益性(最本质的含义)⑵风险性(收益的不确定性)⑶产权明确性⑷非消费性(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收益而不是眼前的消费效用)⑸具有多种形式。
2、资产的特性:⑴流动性(实现资产价值的便利程度和速度)⑵可逆性(该资产带给其所有者的价值占购买者同期购买该资产所支付成本的百分比,完全可逆则100%,表明卖主可以把买主购买该资产的成本全部转换为现金,但现实中任何资产的交换都存在交换成本)⑶可分性(资产交易的最小单位)⑷价值的可预见性⑸收益性(持有期间的收入减成本,形式可以是实物、证券、货币等)3、资产的分类:⑴根据存在形式,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⑵根据变现速度,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⑶根据在社会资本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前者包括货币及有价证券等,后者一般由实物构成⑷根据是否能跟所有者分离,分为主动资产和被动资产,被动资产如土地、厂房可以与其所有者分离,而主动资产如劳动力、知识等与所有者合为一体⑸根据价值形态,分为现金资产、实体资产、信贷资产、证券资产。
①现金资产,乃是人们的手持现金和活期存款,即M1。
是资产经营的起点和终点,其他形式的资产的价值增加和减少都只能表现为账面价值②实体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种,实体资产的运作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其他资产的运作产生的价值增加减少只是价值转移的结果③信贷资产,即通常所说的债权资产和负债(负债是负的资产),风险大,可能使总资产成为负数,其他资产运作的最坏结果也只是使资产价值为零④证券资产,包括各种有价证券,权益类和债务类,或分为基础类和衍生类。
4、资产运营的定义:它以资产价值形态的管理为基础,通过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结构的动态调整,实现资产最大化增值的目标。
投资银行学第四版学习总结期末复习必备投资银行学:第二章:投资银行的运营和管理投行定义:1.美国式(投资银行)主要从事与证券有关的业务活动,日本,中国2.英国式(merchant bank)从存贷款经营转向中长期信贷业务。
3.德国式(综合银行)既能从事长短期借贷也从事证券发行与承销投行业务只包括资本市场的所有业务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区别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本源业务存贷款证券承销功能间接融资与短期融资直接融资与长期融资利润主要来源存贷利差佣金经营原则三性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更重视开拓监管部门中央银行证券监管机构,财政部中央银行等多头监管团队合作决策规则明确精英主义方式,限制较少注重创新投资银行的功能:1.资金供需的媒介:期限中介,风险中介,信息中介,流动性中介2.证券市场的构造者。
分一二级3.优化资源配置4.促进产业集中投资银行的行业特征:创新性: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内容、怎样培养创新专业性:专业特征的表现:1金融知识与理论2金融事件3行业专场与业务能力4市场远见5人与关系沟通道德性:1为什么强调道德性2道德性的具体要求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最早灿生于欧洲,发展壮大主要是在美国。
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是伴随着证券信用化与信用证券化下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的。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间接性,广泛性,综合性)——证券信用(三个阶段确有三者并存)投资银行发展新趋势:全能化、国际化、网络化、集中化中国投行与外国投行的差距:1.市场规模2经营模式3监管模式4业务结构5相关制度环境提升我国投行整体竞争力的基本思路:1.加快兼并重组,事项集团化经营。
2.健全法人治理机构3.加速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实现多元化经营4.进一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培养5.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实现公平竞争第三章:投资银行运用与管理普通合伙制与有限合伙制普通合伙制有限合伙制2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享企业经营所得并对亏损承担连带的无限责任可以由所有合伙人经营也可有部分合伙人经营部分合伙人仅出资并自负盈亏人员多少不定,规模大小不定有限合伙人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信誉较高有限合伙制指的是企业中存在两类合伙人:1.有限合伙人:只提供资金不直接参与决策与经营,以出资额为上限承担有限责任2.普通合伙人:出一部分资金但主要负责经营管理。
《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E142090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名称:投资银行学英文名称:Investment Banking学分:2 适用专业:经济学(金融与投资方向)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投资银行学》是经济学专业金融与投资方向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和探讨投资银行业务的一门学科, 包括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策划并组织企业并购、参与基金管理与投资、风险投资以及为企业投资融资提供咨询和顾问等金融服务类业务。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发达国家投资银行业务的理论及实践,同时熟悉我国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及未来动向,充分了解投资银行在金融领域的重要作用,以及投资银行在整个金融活动中的业务及其操作方法,培养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实践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从事投资银行的理论研究及业务实践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系统地了解投资银行学框架体系;熟悉资本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和投资银行的各种业务;掌握投资业务基本方法与技巧。
2.能力要求能简单运用投资银行理论,说明和解决当前投资银行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初步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分析判断资本市场的能力,达到解决投资银行一般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投资银行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了大量的金融、财政、经济等学科的知识,学好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在上述学科方面有扎实的功底。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有金融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产业经济学、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有金融业务综合实训等。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其中实践学分0.5学分,建议开设40学时(在保证学分的前提下可以微调)。
章(节)内容讲课学时实验(上机)学时课堂讨论(习题课)学时现场教学学时总学时1.投资银行概述 4 62.证券的发行与承销 4 2 43.企业并购 2 2 74.风险投资 4 2 75.证券投资基金管理 4 2 46.资产证券化 2 2 67.投资银行业监管 4 2 6合计28 12 4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参考教材投资银行学,第3版,周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
第四章●IPO: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
●P/E: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
●三公原则:股票发行的基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保荐人制度:指由保荐人负责对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辅导,核实公司发行文件与上市文件中所载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承担风险防范责任。
●上市辅导:主承销商在报送申请文件前应对发行人实施为期1年的上市辅导,目的是保证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依法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是公司发行股票时就发行中的有关事项向公众做出披露,并向特定或非特定投资人提出购买或销售其股票的要约或邀请的法律文件。
●初步询价:初步询价是指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向询价对象进行询价,并根据询价对象的报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及相应的市盈率区间。
●累计询价:承销团先以P/E 为基础与发行人商定一个定价区间,再通过市场促销、路演、巡回推介,征集在每个价位上的需求量,在分析需求数量后 由主承销商与发行人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绿鞋期权:是指主承销商有权从发行者那儿以发行价购买超过规定份额5%~15%的额外证券。
●我国股票发行管理制度的演变:⏹2001 年以前,我国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由证监会行使核准权利。
额度控制下的审批,不限家数、限制家数,地方、部委推荐,证监会审批。
⏹2001 年开始,我国改革核准制,引入主承销商辅导制度,发行人申请、地方或部委同意、主承销商推荐、证监会审批。
⏹2004 年实施保荐制。
●我国股票发行方式的演变:⏹认购证(发放、购买申请表,公开抽签)⏹储蓄存单(通过指定银行)⏹全额缴存、比例配售⏹网上认购⏹网上发行与法人配售结合●股票发行承销方式有哪些?试比较其特点:⏹代销:代销是证券代理销售的一种形式,由发行人与证券公司签订代销协议,按照协议条件,在约定的期限内销售所发行的证券,到约定的期限,部分未售的证券退还发行人,证券公司不承担责任。
《投资银行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投资银行概述1. 定义:投资银行是一种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它主要在资本市场上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市场研究等。
2. 功能:(1)融资功能:投资银行为企业、政府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帮助它们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证券来筹集资金。
(2)市场创造与流动性提供:投资银行通过参与证券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证券交易的活跃。
(3)价值发现与定价:投资银行在证券发行和并购活动中,通过专业分析帮助发现资产的价值,并为其定价。
(4)风险管理:投资银行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服务,帮助客户管理和对冲市场风险。
3. 重要性:(1)资本市场引擎: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引擎,它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推动资本市场的繁荣。
(2)经济增长催化剂:投资银行通过为企业提供融资,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加速经济增长。
(3)金融市场稳定器:投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投资银行的发展历史和组织形式1. 发展历史:(1)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投资银行主要以证券承销和交易为主,业务相对单一。
(2)成长阶段(20世纪中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多元化,包括并购、资产管理等。
(3)全球化和金融创新阶段(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投资银行国际化发展,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如衍生品、结构性产品等。
(4)金融危机与监管改革(2008年后):金融危机暴露了投资银行的风险,随后全球范围内加强了金融监管。
2. 组织形式:(1)独立投资银行:专注于投资银行业务,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
(2)全能银行: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业务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如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
(3)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控股多个子公司实现业务多元化,如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等。
三、投资银行的业务1. 证券发行与承销:(1)股票发行与承销:协助企业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和新股增发,包括尽职调查、估值、路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