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60.60 KB
- 文档页数:2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如何使用农药无公害蔬菜是指没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也称绿色蔬菜或洁净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毒物质,或把有毒物质含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即农药残留不超标,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废"有害物质不超标,病原微生物不超标。
达到上述标准即可称为无公害蔬菜。
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危害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最关键的环节,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地配合化学农药防治,达到既把病虫的危害控制住,又做到蔬菜农药残留符合规定。
在目前的条件下,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还离不开化学农药,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既要发挥农药的最佳防治效果,又要把农药的用量降到最低限度,遵循“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安全、合理、高效。
1、无公害蔬菜生产要严格筛选使用农药。
无公害蔬菜生产选用农药要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有选择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其中杀虫剂类有:Bt系列、阿维菌素系列,植物提取物类,昆虫激素类,以及乐果、敌百虫、辛硫磷、乐斯本等少数有机磷农药。
杀菌剂有:多菌灵、加瑞农、克露、托布津、波尔多液,农用链霉素等。
除草剂有:乙草胺、都尔、氟乐灵等。
2、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
在蔬菜生产中,严格禁止使用甲胺磷、呋喃丹、杀虫脒、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甲基1605、除草脒等农药。
3、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一般生物农药为3至5天,菊酯类农药5至7天,有机磷农药7至10天。
杀菌剂除百菌清、多菌灵要求14天以上外,其余均为7至10天。
4、准确把握防治适期,对症下药。
根据病虫的消长规律,准确把握防治适期,选用适宜的农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防治红蜘蛛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
夜蛾类害虫的防治应在傍晚,白天施药对它们几乎没有效果。
豆类、瓜类病毒与苗期蚜虫有关,防治好苗期蚜虫能明显降低病毒的发病率。
5、使用适合施药器具。
绿色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分析摘要:合理栽培,充分运用多种技术和措施进行对蔬菜病虫害防治,才能真正获得绿色无公害的蔬菜,并且蔬菜也应该针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物理、化学农药、生物等综合防治管理技术。
下面我们就详细进行分析绿色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绿色无公害蔬菜主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能够在产地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的,并且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总称。
“安全”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了严密的监测和控制,做到防止有毒有害体在各个环节的污染,确保蔬菜内含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在安全标准以下,不构成对人体营养健康的危害[1]。
“优质”指的是蔬菜的商品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营养”指的是蔬菜的内在品质,即品质优良和营养价值及卫生安全指标高。
能够被称为“绿色产品”还要取决于其它一些指标:例如“绿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对环境、土壤、地下水的污染,能源的节能;并且“绿色产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不仅要确保对人体是安全健康的,此外对环境也应是无损害的,“绿色产品”的消亡过程中也是对环境没有污染且能迅速降解的。
1 无公害蔬菜的综合防治技术和管理(1)能够选用抗病品种,抗逆性较强及产品性能好,且品质优良种在今天生产优质无公害的蔬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减少了病虫害发生,降低了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
(2)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作为综合防治的前提,在有条件情况下应实行不同科的作物2~3 年以上的轮作。
其目的有两种:其一是可以减少菌源,然后利用作物的选择吸收性;其二是可以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物质。
能够适时的进行合理轮作,选用科学间作及套种是科学且有效的防止病害传播和蔓延的有效方法。
因此,要有计划地进行轮作、间作套种、积极采用立体种植,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2]。
2 做好物理、化学农药、生物等综合防治管理技术2.1 定时定量做好物理防治管理1、防虫网:可以在保护地的通风口安装大量防虫网,可有效防止害虫进入。
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1、种植管理技术1.1清园、晒土、消毒在冬季种植大棚蔬菜之前,要清园,将杂草、枯枝落叶、残留的虫卵等都要清理干净。
在有阳光的天气翻开土壤,将土壤中越冬的虫卵消灭,及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有效控制病虫害。
具体可以使用蒸汽、高温、溴甲烷熏蒸等方式进行土壤消毒。
1.2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蔬菜品种在选择蔬菜的种植品种时,要尽量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如双抗2号的番茄品种就可以抵抗叶霉病、毛粉802的番茄品种可以抵抗蚜虫;津研2号、4号以及6号的黄瓜品种就抵抗白粉病能力强;津春4号的黄瓜品种可以抵抗霜霉病、枯萎斌及白粉病。
北京线茄跟牛心茄的茄子品种可以抵抗褐纹'病.北京九茄跟紫圆茄的茄子品种则可以抵抗棉疫病。
1.3科学轮作套种在同一大棚内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对生长、病虫害的防治以及产量等都是有影响的,所以必须要轮作换茬,种植不同的蔬菜。
在套种的时候,不能出现争夺阳光和营养的情况,要避免病虫害的持续作乱,给蔬菜的健康、稳定生长提供保障。
如瓜类蔬菜跟葱蒜类进行轮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含有的有毒元素和病虫害的发生。
1. 4强化并落实蔬菜的种植工作科学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施用少量的化肥,以此改善大棚土壤的环境,给蔬菜的根系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培育生长状况良好的蔬菜大苗,然后再移栽到大棚里面,避免出现僵苗不发的情况。
大棚膜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如长寿无滴膜,有利于大棚内温度的提升。
要定期清理大棚表面的尘土,增加棚内蔬菜的光照量,保持棚内的温度,强化蔬菜植株的抗病能力。
如果温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要及时对棚内进行通风换气,排出对蔬菜生长有害的气体,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
在对蔬菜灌溉的时候可以使用暗灌、滴灌和微灌,杜绝大水漫灌。
使用全田覆盖栽培的方式,减少土地表层水分的蒸发,进而减少灌溉的次数,有效降低大棚里面的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减少大棚十字花科蔬菜的黑腐病和软腐病的发生率,有效减少瓜类跟茄类蔬菜的枯萎病和疫病的发生率。
无公害蔬菜主要虫害防治技术无公害蔬菜是以有机农业技术为基础,采用生态、循环和可持续的方式种植的蔬菜。
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治虫害,以确保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1. 多样化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时,农民可以选择多种蔬菜进行轮作种植。
这样可以减少单一作物引发的虫害,因为不同的蔬菜对于不同的虫害具有不同的抗性,轮作种植可以降低虫害发生的概率。
2. 生物防治: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农民可以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如瓢虫、蚂蚁和蜘蛛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农民还可以利用益虫种植,如油菜、大蒜等,作为天敌和害虫的诱捕植物,吸引害虫迁移到这些植物上,并实现虫害控制。
3.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化学农药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遵循使用安全、合理使用、节约用药的原则。
农民需要根据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和推荐剂量进行正确的施药。
在施用化学农药后,农民还需要遵守使用间隔期,以确保蔬菜的安全和无公害。
4. 文化防治: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农民需要注意蔬菜的排水和通风,确保环境湿度适宜,以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农民还应该定期修剪和清除病虫害的病株和虫巢,减少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5. 局部防治:在发现虫害初期,农民可以选用局部防治方法进行控制。
可以使用手工采集、挑选和摧毁害虫,或者使用纸带和粘虫板等工具进行诱捕。
这些方法相对简单但有效,可以在虫害还没有扩散之前控制住虫害。
6. 科学种植管理: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农民需要合理管理蔬菜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管理、水肥管理和温度管理等。
只有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蔬菜才能健康生长并提高其抵抗虫害的能力。
无公害蔬菜的虫害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文化防治等多种技术手段,以及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农民可以有效地防治虫害,保证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蔬菜产品。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和生产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无公害蔬菜是指在种植、生长和采收的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以保证蔬菜的安全、环保和健康。
而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防治,将对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在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和土壤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和土壤。
要选择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肥沃、无严重污染的环境进行种植。
土壤应有机质含量高、通气性好、保水性强,以便让蔬菜充分吸收养分。
要对土壤进行适度的施肥和灌溉,提高土壤肥力和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选择优质种苗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还需要选择优质的种苗。
好的种苗是无公害蔬菜种植成功的基础。
种植者应该选择在无公害蔬菜基地培育的无公害蔬菜种苗,避免使用带有病虫害的种苗。
对于不同蔬菜的种植应选择适合该地域气候和土壤的种苗,以保证种植的效果。
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作轮作在种植无公害蔬菜的过程中,种植密度和间作轮作也是影响蔬菜生长的关键因素。
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保证蔬菜之间的充分采光和通风,有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间作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传播和累积,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四、合理施肥和浇水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和浇水。
施肥要选用有机肥或者生物有机肥,避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以保证蔬菜的品质和无公害的特性。
浇水也要适量适时,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避免因为水分不足或者过多导致蔬菜生长不良和病虫害的发生。
五、合理的耕种和管理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耕种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注意蔬菜的整地和松土,保证土壤的壤质和通气性。
在蔬菜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除草和杀虫,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
还要合理安排蔬菜的生长周期和收获时间,避免长期连作和重复种植同一种蔬菜,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和积累。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蔬菜市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无公害蔬菜就是指那些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的蔬菜,其有害物质的含量是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的。
所谓的有害物质就是指残留农药、亚硝酸盐以及重金属等物质。
因此,无公害蔬菜具备较强的营养性、安全性以及优质性特征。
在种植无公害蔬菜的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就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注意事项作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一、种植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蔬菜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食物品种之一。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用蔬菜,不但能够增强人们的免疫力,还能够预防各种疾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也逐步的凸显了出来,例如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会对蔬菜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人们一旦食用了被污染或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的蔬菜,就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社会各界都很重视无公害蔬菜市场的发展。
大力的发展无公害蔬菜,不但能够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还能够推动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1、农业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在应用农业防治措施的过程中,第一,要结合种植区域的环境特征与病虫害特征来选择优质的蔬菜品种。
在此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用具备较强抗病能力的蔬菜品种。
另外,还可以结合蔬菜自身的化学特性来选择蔬菜品种;第二,对种子与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在对种子进行消除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种子浸泡在五十五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十五秒,随后加入冷水进行降温。
另外,还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
例如为了有效的防治炭疽病,可以将种子浸泡在硫酸铜一百倍液中十三秒左右,随后用清水将药液冲净。
第三,合理的选择播种时间。
在选择播种时间的时候,为了有效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尽可能的不要在病虫害的高发期进行播种。
第四,要合理轮作,切忌不要与同科的蔬菜进行连作,以此来有效的改善无公害蔬菜的生态条件。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1. 空气质量标准:蔬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空气质量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
空气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颗粒物等指标。
2. 土壤质量标准:土壤是蔬菜生长的基础,因此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和品质。
土壤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等指标。
3. 灌溉水质标准:蔬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灌溉水质的好坏也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
灌溉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农药残留等指标。
4. 肥料使用标准:肥料是蔬菜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肥料使用标准主要包括肥料种类、使用量、使用时间等指标。
5. 病虫害防治标准:蔬菜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使用化学农药又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病虫害防治标准主要包括使用的农药种类、使用量、使用时间等指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农民和生产者更好地管理蔬菜生产过程,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物理防治措施有哪些
(1)种子处理:采用晒种、浸种等方法处理种子,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即在播种或浸种催芽前,将种子晒2-3天,可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茄、瓜、果类的种子用50摄氏度-55摄氏度温水浸种10-15分钟,均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用10%的盐水浸种IO分钟,可将混入豆角种子里的菌核病残体及病菌漂出和杀灭,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用此法也可防治多种线虫病。
(2)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灭病灭虫。
用塑料大棚或温室栽培时,夏季休闲期间,将大棚温室选晴天密闭闷晒增温(温度可达60摄氏度-70摄氏度)5-7天,可杀灭土壤中的多种病虫害。
日光温室采用晴天上午短时高温闷棚的方法可有效地控制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瓜类黑星病。
对于黄瓜、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可采用灌水后密闭棚膜,利用太阳光达到高温杀死线虫的目的。
(3)捕杀、驱避、诱杀。
如蚜虫、棉铃虫、菜青虫、蓟马等害虫,可利用直接捕杀,银色反光膜防虫,黄色粘纸、性诱剂、杨柳枝诱蛾、磷素驱虫等方法进行防治。
(4)喷洒无毒保护剂和保健剂。
蔬菜叶面喷洒巴母兰400-500倍液,可使叶面形成高分子无毒脂膜,起预防污染效果;叶面喷施植物健生素,可增加植株抗病虫害的能力,且无腐蚀、无污染,安全方便。
(5)隔离保护。
使用防虫网能有效防止大量害虫的危害,同时可防暴雨、大风的破坏;使用遮阳网能防治秋延后辣椒等蔬菜的病毒病,同时能够起到遮荫作用,为夏秋反季节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棚室通风口设置细纱网,以防白粉虱、蚜虫等害虫的侵入。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无公害蔬菜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目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农业行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并经产地和巿场质量监管部门检验合格,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销售的蔬菜产品。
1、选用抗病品种。
在蔬菜生产中要针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主要蔬菜病害的类型,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具有较强抗病性的蔬菜品种,最好选用高抗、多抗的优良品种。
2、改革耕作制度、合理轮作换茬和间作套种。
既可提高当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作物群体之间的互补,使土壤养分均衡利用,降低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用药污染。
3、调整播种期,避开病虫害高峰期。
蔬菜播种期的早晚不但影响产量和品质,与病虫害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适当早播或晚播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地发生。
4、培育无病毒的壮苗(1)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技术是目前防治土传病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栽培措施。
嫁接所利用的砧木多具有较强的根系,可以增加植株的综合抗逆性。
(2)异地或客土育苗。
在连续种植多年的田块上进行蔬菜育苗容易发生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害,如果进行异地育苗,在没有种过该种蔬菜的田块上或客土育苗,可以有效的减轻立枯病和猝倒病等病害的发生。
(3)带药定植。
幼苗定植前,一定要喷一次药,并淘汰有病的苗,保证定植到大田的幼苗都是无病虫害的健壮苗。
5、优化蔬菜的群体结构(1)合理配置植株。
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个体性状得到充分发展,生长健壮,提高抵御病虫及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群体空气湿度,形成病虫不易繁殖侵害的环境条件。
(2)支架或吊蔓。
支架栽培可以加强群体内的通风透光,降低群体内的空气湿度,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整枝打杈。
可以改善和优化蔬菜群体结构,避免植株徒长,增强抗病能力。
6、深沟高畦栽培。
可以有效地防止浇水或雨后田间积水,加厚土层,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保持土面比较干燥、疏松,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无公害防治蔬菜病虫害方法蔬菜在生产中,使用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时,必须谨慎,稍有疏忽,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畜、禽生命安全。
现介绍如下八种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方法,供各地菜友防治时选用。
一、植物性或低毒性药剂防治法1.桃树叶治蚜虫用桃叶5公斤,生石灰50克,水75公斤,浸泡24小时,过滤后均匀喷雾。
此法不仅能够防治蔬菜蚜虫,而且还可治畜舍中的臭虫、跳蚤等。
2.辣椒汁液治蚜虫、卷叶虫用辣椒0.5公斤捣烂,加水30公斤,浸泡24小时,过滤后均匀喷雾。
3.野篙液治蚜虫、红蜘蛛用野篙0.5公斤加水10公斤,浸泡10分钟,过滤后均匀喷雾。
4.洗衣粉治蚜虫、红蜘蛛用1%的中性洗衣粉液喷洒。
5.烟草粉治菜蚜、黄跳蚤把烟草磨成细粉,加入少量石灰粉撒施。
6.鲜牛尿治蚜虫每亩用鲜牛尿30公斤,加水30公斤,于上午8时至下午6时,将尿液均匀地喷洒在植株的叶背上,24小时后,其灭蚜效果达90%以上。
二、保护利用天敌防治法蜘蛛、瓢虫、螳螂、蜻蜓草青虫、步行虫、青蛙、蝙蝠、燕子、壁虎及寄生蜂等,均是多种害虫的"克星",应加以保护利用。
三、植物间作驱避法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对某些害虫或病菌有驱避作用。
可以通过混种或间作的方式,以实现防治边病虫害的目的。
比如,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与莴苣或薄荷间作,可驱避菜青虫大蒜与油菜间作,可驱避菜蚜;大蒜与棉花间作,可驱避棉蚜;番茄与甘蓝间作,可驱避甘蓝害虫;洋葱与豌豆间作,可防豌豆黑斑病;韭菜与大白菜间作,可防大白菜软腐病。
四、驱杀法有些害虫具有趋光性,而有些害虫具有驱化性、喜欢糖、醋、酒及杂草乱叶,可利用害虫的习性进行诱杀。
比如,在鱼塘上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和振频式杀虫灯等,可把大量的害虫变为鱼的饲料;用杂草堆诱杀蟋蟀;用糖、醋、酒诱杀地老虎;在花生地里种植数株蓖麻,可使金龟子因取食蓖麻茎叶而中毒死亡。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1.土壤管理: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采用有机肥料,并合理施用。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性和通透性,提供养分供给。
同时,需要合理轮作,避免连作,以减少土壤传染病害的发生。
2.病虫害管理:无公害蔬菜生产强调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方法。
生物防治包括引进天敌、使用微生物制剂等,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综合防治包括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良好的灌溉排水措施、适当的施肥等,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农药使用的安全控制: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
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按照标准剂量进行施药。
同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整地、播种和栽培管理: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整地、播种和栽培管理要细致入微。
合理的整地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质量和肥力,减少后期的病虫害发生。
在播种和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密植,正确施肥,及时除草,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以促进蔬菜的生长和发育。
5.水肥一体化管理: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合理的灌溉和施肥管理。
施肥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植物的需求,选用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方法,避免过量施肥和肥料的流失。
灌溉要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湿度状况来控制,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以保持土壤湿度的合适范围。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管理、农药使用的安全控制、整地、播种和栽培管理以及水肥一体化管理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保证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