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古汉语同义词辨析

浅论古汉语同义词辨析

浅论古汉语同义词辨析
浅论古汉语同义词辨析

浅论古汉语同义词辨析

摘要: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从古汉语发展至今,汉语的同义

词都非常丰富。同义词是词汇中有相同意义而在其他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

或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的一类词。本文从古汉语心理活动词入手,对表示“喜”、“悲”心理的两组同义词展开辨析,来揭示同义词辨析的主要方法和角度,并讨论

同义词辨析的意义价值所在。

关键词:古汉语同义词辨析心理词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为使语言表达严密、精确,句式上富于变化,语体

风格鲜明突出,古今汉语中的同义词大量存在。同义词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它们所

包含的一个意义相同,而在其他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或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的一类词。

语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并促使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词汇不断发展。词汇的日

益丰富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使同义词不断形成。在其形成过程中,原先并不是同义词,但随着词

汇的发展,尤其是词义的变化,就由非同义词演变为同义词了。同义词的产生是语言变化发展

的必然。词义的引申、方言的差异、古今异的并存、同源词的运用、同音假借等是同义词产

生的主要原因。

一、同义词溯源

同义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上各种语言之中。我国古人很早已经注意到汉

语的同义词现象。《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话专著和同义词研究专著。这部辞书主要采

用了同义为训的释义方法,并首创同义词横向的比较研究方法。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

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大字典。《说文解字》在同一部首中常把

同义词排在一起,释义大量采用了同义词互训的训释方法,并附简要的辨析。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等则在许慎原有的训释基础上使同义词的辨析

趋于更加精细。我国古代一些文献典籍也注意到了同义词现象,十分注重同义词的辨析。

二、古汉语中“喜”“悲”心理活动词的同义词辨析

(一)表“喜”心理活动的组词:欢、喜、乐、悦、快

“欢、喜”表示从内心到外表情态高兴的表现,如“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喜形于色”等;

虽然“欢、喜”意义较为相近,但“喜”更侧重外部形貌上的高兴程度;“乐”侧重于和谐、愉快

的感觉;“悦”侧重于内心的高兴,常伴有相应的动作行为;“快”侧重于感觉上的舒畅、痛快

之意。“快”与“乐”比较接近,都侧重于自我感觉、自得其乐的含义。如:

(1)先否后喜。(《周易否》)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苏轼《前赤壁赋》)

(6)秦伯语,与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

(7)公子行数里,心不快。(《史记·魏公子列传》)

在词义程度的轻重上,“欢”、“喜”较其他词重,“快”又比“悦”、“乐”为重。从语法功能上看,这组词也有区别。在表示愉快、高兴意义时,这组词一般都不带宾馆,带宾馆时,往往

形成使动或意动用法。

(二)表“悲”心理活动的组词:戚、凄、怆、伤、哀、悲、痛、悼

“戚、凄”是伤心难过的意思,它既可指内心伤心难过的情绪和情态,“凄”带有凄凉的色彩;“怆”多指感伤、忧伤之情;“哀、伤”都是痛苦悲伤的意思,但伤侧重于表示悲伤的情绪,“哀”侧重于表示痛苦的情态。“悲”可表示难过、伤感、痛苦等意思,概括范围较大;“痛、悼”多

表程度较深的悲痛、痛苦的心情。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