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配电网馈线监控终端
- 格式:ppt
- 大小:5.84 MB
- 文档页数:77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尺度目录1 尺度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要求 (1)3 尺度技术参数 (10)4 环境条件表 (12)5 试验 (13)附录A馈线终端无线通信安装位置、航插尺寸定义〔参考性附录〕 (14)附录B 馈线终端接口定义〔尺度性附录〕 (28)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尺度1 尺度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成少的。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 176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局部: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尺度的共用技术要求GB/T 14285 继电庇护和安然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底子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布局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局部:对户外公共场合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局部:传输规约底子远动任务配套尺度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局部:传输规约采用尺度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拜候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尺度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那么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尺度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尺度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尺度化设计技术规定2技术要求2.1概述馈线终端的布局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要求 (1)3 标准技术参数 (10)4 环境条件表 (12)5 试验 (13)附录A馈线终端无线通信安装位置、航插尺寸定义(参考性附录) (14)附录B 馈线终端接口定义(规范性附录) (28)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GB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2技术要求2.1概述馈线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要求 (1)3 标准技术参数 (10)4 环境条件表 (12)5 试验 (13)附录A馈线终端无线通信安装位置、航插尺寸定义(参考性附录) (14)附录B 馈线终端接口定义(规范性附录) (28)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GB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2 技术要求2.1 概述馈线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第1章概述1.1配电网自动化概念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1) 配电网数据采集和监控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远方监控、报警处理、数据管理以及报表生成等功能。
DSCADA 包括配电网进线监控、开闭所及配电站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和配变监测及无功补偿4个组成部分(2) 需求侧管理主要包括负荷控制与管理和远方抄表与计费自动化。
(3) 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是设备管理、用户信息系统以及停电管理系统的总称。
2.配电网高级应用系统包括网络分析和优化、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等。
1.2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2.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1.2.2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3个基本功能:安全监视功能、控制功能、保护功能。
1) 安全监视功能是指通过采集配电网上的状态量、模拟量和电能量,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
2) 控制功能是指在需要的时候,远方控制开关的合闸或跳闸以及电容器的投入或切除,以达到补偿无功、均衡负荷、提高电压质量的目的。
3) 保护功能是指检测和判断故障区段,隔离故障区段,恢复正常区段的供电。
1.3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1.提高供电可靠性(1) 缩小故障影响范围(2) 缩短事故处理所需的时间2.提高供电经济性降低配电网的线损方法:配电网络重构、安装补偿电容器、提高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和更换导线等。
通过配电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管理,在不显著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改善电网运行方式和降低网损的目的。
配电网络重构的实质就是通过优化现存的网络结构,改善配电系统的潮流分布,理想情况是达到最优潮流分布,使配电系统的网损最小。
配电网自动化可以杜绝人工抄表导致的不客观性和漏抄,显著降低管理线损,并能及时察觉窃电行为,减少损失。
3.提高供电能力配电网一般是按满足峰值负荷的要求来设计的。
配电网的每条馈线均有不同类型的负荷,如商业类、民用类和工业类等负荷。
这些负荷的日负荷曲线不同,在变电站的变压器及每条馈线上峰值负荷出现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导致实际配电网的负荷分布是不均衡的,有时甚至是极不均衡的,这降低了配电线路和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导致线损较高。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要求 (1)3 标准技术参数 (10)4 环境条件表 (12)5 试验 (13)附录A馈线终端无线通信安装位置、航插尺寸定义(参考性附录) (14)附录B 馈线终端接口定义(规范性附录) (28)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GB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2技术要求2.1概述馈线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尊敬的用户:为了您和设备的安全,在安装及使用本装置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
请妥善保存本说明书,以备查阅。
由于本产品技术不断更新,因此而引起的产品功能和性能的改变不包含在本说明书内,敬请谅解。
如果在安装及使用中遇到问题请与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系。
本说明书的解释权归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并保留一切权利。
安全信息本设备为交流220V弱电设备,但在现场安装、维护时,附近有危险电压!本设备不能替代可见断开点,工作时应遵循所有当地批准的安全规程;否则,将因触高压导致严重人身伤亡。
本说明书并不能概括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等等的所有细节,如有问题请与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系。
接收、验货及存储每台RDCU-3A/D控制器在出厂前都经过了完整的装配、测试及检验,并进行了精心的校核、调整,运输前已经处于良好的状态。
接收时,仔细检查控制器在运输中有无损坏,如有问题,请立即向承运者提出书面报告。
包装件在装卸时小心轻放,避免碰伤和冲击,运输时应注意防水,严禁腐蚀性物品与包装件在同一车箱内运输。
如果本设备在安装前要存放相当长的时间,应放在清洁、通风良好的地方,空气中不得含有腐蚀性气体,存放时应小心,谨防损坏。
若控制器的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应每过3个月为电池充电一次,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
充电方法:从端子排引出控制器电源线,加220V交流电,充电不少于24小时。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目录第一章安全准则 (4)第二章总体概述 (5)2.1引言 (5)2.2主要功能 (5)2.3技术特点 (6)第三章技术参数 (7)3.1基本功能 (7)3.1.1设置功能 (7)3.1.2事件记录及上报功能 (7)3.1.3电源失电保护功能 (7)3.1.4通信功能 (7)3.1.5自诊断、自恢复功能 (7)3.1.6调试功能 (7)3.1.7信息采集和处理 (7)3.1.8遥控功能 (8)3.1.9输入、输出回路安全防护功能 (8)3.1.10无功补偿功能 (8)3.2性能指标 (8)3.2.1基本性能指标 (8)3.2.2最大系统容量 (10)3.3安全特性 (10)3.3.1绝缘电阻 (10)3.3.2绝缘强度 (11)3.3.3冲击电压 (11)3.4电磁特性 (11)3.4.1电压跌落及短时中断 (11)3.4.2高频干扰 (11)3.4.3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 (11)3.4.4浪涌干扰 (11)3.4.5静电放电干扰 (12)3.4.6工频磁场和阻尼振荡磁场干扰(当合同有此要求时进行此项) (12)3.5环境条件 (12)第四章结构特征 (12)4.1结构特征 (13)4.1.1模块组成 (13)4.1.1安装尺寸图: (14)第五章故障采集和处理简介 (15)5.1配网馈线自动化简介 (15)附: (16)1、运行前检查 (16)2、系统检测 (16)3、注意事项 (16)4、维护软件使用 (16)第一章安全准则欢迎您使用我公司RDCU-3A系列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装置设备,为了避免使用中出现意外现象,请遵守以下安全准则:现场安装调试时,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