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X围,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成本计算的步骤和程序,熟练掌握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1、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X围,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成本计算的步骤和程序。分批法的几种方法运用

2、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品种法

第二节分批法

第三节分步法

【教学课时】

理论课时 12节

实训课时 6节

第一节品种法

一、定义

亦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按不同的产品品种开设成本计算单,按产品品种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适用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及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但管理上不需要按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生产。

三、品种法成本计算程序

1、根据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

2、根据费用分配表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明细帐

3、根据辅助生产费用明细帐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明细帐

5、根据制造费用明细帐记录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6、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登记产品成本明细帐

7、根据产品成本明细帐记录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8、根据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

四、品种法举例

85页

第二节分批法

一、定义

分批法又叫定单法。它是以产品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

产品成本的一种方。

二、适用

小批单件的多步骤货单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等。

三、主要特点:分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成本计算对象:产品的批别或件别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购买者的定单或内部定单或企业事先规定的产品批别,并按每一X定单或每一批产品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对能按定单或批次划分的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各该产品成本计算单的有关成本项目;对不能明确定单或批次的间接费用,先按发生地点归集,然后采用当月分配法或累计分配法,按一定的标准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二)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计算时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定期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一致,而与会计核算的报告期不一致。因为在分批法下,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产品成本要在定单完工后才计算,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期是不定期的。

(三)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般没有在产品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同样需按月归集各定单的成本费用。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当产品未完工时,产品成本计算单上所归集的成本费用就全部是在产品成本;当该批产品完工时,则全部是完工产品成本。因此,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一般不存在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问题。但是在批内有陆续完工产品,并需分批陆续交付购货单位的情况下,就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四、采用分批法的企业如何组织生产

在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中,生产一般是根据购买者的定单来组织的。由于各X定单所订购的产品往往种类不同或者规格不一,所用的材料和加工程序也各不相同,因此,各X定单的成本必须分别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组织生产,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购买者所订购的是一件大型产品,且价值较大,生产周期很长,可按产品的组成部分分别组织生产。

2.如果购买者的一X定单中包括几种产品时,为了考核和分析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可按不同规格的产品品种分别组织生产。

3.如果几个购买者同时订购同一种产品时,可将相同产品合为一批组织生产。

4.如果购买者的一X定单中规定一种产品,但数量较大,购买者又要求分批交货,则可分批组织生产。

5.有些企业并不是直接按购买者定单组织生产,而是按照自己规定的产品批别组织生产,但各批生产的特殊性比较明显,那么也要开立生产通知单(内部定单)分批组织生产。

五、分批法的计算程序:

见93页,注意第(3)项

六、分批法举例

见94页

七、简化的分批法

(一)含义

在有些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里,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别很多,而实际每月完工的批别不多,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对所发生的间接费

用,可采用累计分配法,这种方法可称简化的分批法,也就是不分批计

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二)适用X围

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

(三)计算程序

1、按生产批号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只按月登记各批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主要是直接材料费用)和各批产品的实际耗用工时数。只有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才分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开设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分成本项目登记各批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和生产工时,包括全部直接计入费用和全部间接费用。

2、月末计算全部产品各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对各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各批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各批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各批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总额/各批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总数

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某项间接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数×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例:假定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采用简化的分批法——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计算成本。该企业2006年4月份的产品批号分别为:

4001号:甲产品5件,2月投产,本月完工;

4002号:甲产品7件,3月投产,尚未完工;

4003号:乙产品10件3月投产,本月完工4件;

4004号:丙产品4件,4月投产,尚未完工。

该企业设立的产品成本二级账如下表所示。

(四)简化分批法的特点

1、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作用:??

2、采用累计分配率分配间接计入费用

3、间接计入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次完成,即生产费用的横向分配和纵向分配,是利用间接计入费用累计

分配率在各批产品完工时合并在一起进行的,因而大大简化了费用的分配和登记工作量。

思考:某塑料制品厂小批生产塑料制品,成本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哪种方法计算产品成本?

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一、分步法的特点和适用X围

(一)定义:分步成本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简称分步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或车间。如纺织、冶金、化工制品、肉类加工、造纸等制造企业。(二)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需为每个生产步骤的每种产品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用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凡是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记入各成本计算单中;

间接计入费用则应先按生产步骤归集,然后按一定标准在该步骤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必须注意,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与实际的生产步骤不一定完全一致,也就是分步法的步骤与产品的生产车间有时相同,有时并不完全相同。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是根据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和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分步计算成本也就是分车间计算成本,但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有时可将几个车间合并为一个步骤,有时一个车间又分为几个步骤。因此,分步计算成本不一定就是分车间计算成本。

2、成本计算期:按月进行

是定期的,即成本计算工作在每月末定期进行,因此,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而与会计核算期一致。

3、月末需要进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其产品往往跨月陆续完工,月末经常有一定数量的在产品,因此,归集在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大多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4、需要按照产品品种,结转各步骤成本,以计算各种产品的产品成本(三)适用X围

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包括连续式多步骤生产和装配式多步骤生产(四)计算程序

按每种产品的每一生产步骤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以归集各产品各步骤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将本步骤计算的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下一步骤或直接转入最终产品成本。

(五)种类:分步法按其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为标志

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二、逐步结转分步法

(一)定义

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直至最后生产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这种分步法下,先计算第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转移到第二步骤继续加工,其成本也随同转移到第二步骤。下一步骤将上步骤转来的半成品成本,加上本步骤耗用的材料和加工费,计算出本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这样顺序结转,产品成本也随同半成品成本逐步积累,直到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就是为了计算半成品成本而采用的一种分步法。因此又称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是品种法的多次连接应用。

(二)种类:按半成品在下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反映方式不同分

1、综合结转

2、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思考:为什么说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就是品种法的多次连续应用?

(三)综合结转

是将各生产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综合计入该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来计算成本。

可按实际成本结转,也可按计划成本结转。

1、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根据所耗半成品的实际成本计算。半成品通过仓库收发的,其实际单位成本可采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及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

例:某企业甲产品生产经过两个生产步骤,即第一和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两个车间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均按照定额成本确定。

甲产品成本计算如下:

①根据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半成品交库单和在产品定额成本等资料,登记甲产品第一车间成本明细账如表所示。

产品成本明细帐

借:自制半成品 378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 378000

②根据半成品入库单和第二车间半成品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如表所示。

借:基本生产成本 565680

贷:自制半成品 565680

③根据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完工产品交库单以及第二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所示。

借:库存商品 733680

贷:基本生产成本 733680

2、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结转

?按计划成本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方法和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的方法类似。

?在成本结转过程中,半成品的收发均按照计划成本进行计价,月末计算出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后,再依据成本差异率对半成品的计划成本进行调整,最终计算出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既要反映半成品收发结存的数量和实际成本,也要反映半成品收发结存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和成本差异额。

②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半成品成本,可以按照所耗用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登

记。为了分析和考核本步骤的生产费用耗费情况及其产品的成本水平情况,也可以按照所耗用的半成品的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分别登记。

3、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

?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将其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

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具体方法:将本月产成品成本中的综合成本,按上一步骤本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结构进行分解,还原成料、工、费各成本项目的形式。

?公式:

?成本还原率=本月产成品中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上步骤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总成本

人工费27500,制造费22500,这67500元中包含了多少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实际完工产品包含的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所以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思路:本月产成品的所耗用的第2步自制半成品产品

成本构成应该和本月第2步半成品的产品成本构成相同。如果本月完工产品耗用的第二步自制半成品成本总共10000元(一批产品),本月第二步完工的半成品成本

构成如下(另一批产品):总成本5000元,其中材料费2500元,人工费1000元,制造费1500元,由此可以

推断本月完工品种所耗用的第二步自制半成品的

材料费=2500*(10000/5000)=5000;

人工费=1000*(10000/5000)=2000;

制造费=1500*(1000/5000)=3000。

?采用综合结转法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从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可以了解各步骤所耗用的半成品的费用水平和本步骤发生的其他费用情况。这样结转成本,有利于企业对其各步骤的费用成本进行分析和考核,加强各步骤的成本管理。

?但如果各步骤在成本管理上,要求提供完工产品的原始成本项目资料,则需要对产品进行成本还原工作,而成本还原工作通常又是比较繁重的。

?因此,综合结转法一般适用于管理上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而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的企业采用。

(四)分项结转

1、定义

将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分别成本项目转入本步骤成本计算单。

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则“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也要按成本项目登记半成品成

本。

采用分项结转一般是按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

仍用上例甲产品成本资料为例,分项结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如下: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半成品名称:甲

明细账如表所示。

产品成本明细账

三、平行结转分步法

(一)含义

?是指各生产步骤不计算所产半成品的成本,也不计算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然后将各步骤相同产品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也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

(二)适用

在有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若半成品不对外销售,管理上也不要求单独计算半

成品成本

(三)特点:

1.以最终生产步骤的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按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设立产品成本计算单。

在平行结转方式下,各步骤只计算本步骤的加工费用,不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也就是半成品成本不随着加工步骤转移,各步骤的加工费用只要计算出其应计人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地计人产成品成本中。各步骤发生的直接费

用,可根据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发生额直接计人各成本计算单;间接费用应先按发生地点归集,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人有关的产品成本计算单。

2.不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生产步骤不计算、也不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只是在企业的产成品人库时,才将各步骤费用中应计人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从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转出,从“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人“产成品”账户的借方。因此,采用这一方法,不论半成品在各生产步骤之间直接转移,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不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

3.各步骤生产费用总额需要在产成品和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必须指出,这里的在产品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在产品不同,它不仅包括各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还包括本步骤已经加工完成,并转入下一步骤进一步加工,或已由半成品库验收,还需要进一步加工的自制半成品,这是就整个企业而言的广义在产品。

(四)计算程序

1、按产品生产步骤设立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各生产步骤分别成本项目只计算登记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耗

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及本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

3、月末各步骤将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在最终产成品和本步骤广义在产品

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各步骤费用中应计入最终产成品成本的成本份额。

?广义在产品的含义?

?分配时一般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或约当产量法。

4、将各步骤计入产成品的成本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为产成品成本。

某步骤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步骤以后各步期末在产品数量

四、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比较

在分步成本法下,由于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方式不同,形成了平行结转和逐步结转两种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不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一般不计算半成品成本;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每月都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2.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产成品成本是由原材料费用和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的加工费用组成;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产成品成本是由最后加工步骤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加工费用组成,因而需将半成品成本还原。

3.在产品的含义不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是指广义的,也就是指整个企业尚未完工的半成品和在产品,它不仅包括正在本步骤加工的在产品,还包括经过本步骤加工完毕,

但还没有最后制成产成品的一切半成品;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是指狭义的,也就是仅指本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4.适用性不同

平行结转分步法一般适用于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的工作量较大,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生产企业。逐步结转分步法一般适用于半成品种类不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的工作量不大,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生产企业。

成本核算含复习资料解析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 A、各辅助生产车间 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 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 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交互分配法是分为两步的,一步是对内分配,一步是对外分配,其中第一步对内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2下列成本核算方法中,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的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工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点登记,而按其发生的地点登记,因而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 单选题 生产车间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所依据的凭证、资料不包括()。 A、领料凭证 B、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 C、在产品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资料 D、产成品交库凭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产车间根据领料凭证、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产成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由此可知,该题答案为选项C。 单选题 某企业有供电和维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提供电力85000度,其中被维修车间耗用5000度,共发生费用60000元;维修车间提供维修工时11360小时,其中被供电车间耗用360小时,共发生费用11000元。若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则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为()。 A、0.67元/度 B、0.61元/度 C、0.75元/度 D、0.97元/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接分配法是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即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所以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60000/(85000-5000)=0.75(元/度)。 单选题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不包括()。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http: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例6-1】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所需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该厂2004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表6-1 月初在产品成本 2、产量资料 表6-2 产量资料(单位:件) 3,该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生产甲产品耗用A材料4400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B材料16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C材料4480千克,实际单位成本15元,共计67200元。甲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5千克,乙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产品耗用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运输车间耗用材料8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性材料3650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用材料12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3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9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26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5000元。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3)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3500元,水电费为200元,办公费为80元;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15200元,固定资产修理费为1620元,水电费为3900元,办公费为462元;厂部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为8500元,水电费为1200元,办公费为3800元。 (4)甲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3800小时,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6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5000公里。 要求: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直接分配;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法分配) 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1,分配材料费用 表6-3 材料费用分配表单位:元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由于批发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和付款条件的不同,同种规格的商品,前后进货的单价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进价直接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外,一般情况下,出售的商品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进货单价,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确定库存价值,据以核算商品销售损益,以反映经营成果。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顺算法的计算公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X进货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倒算法的计算公式: 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点,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 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月初存 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 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 差价=出库金额X月综合差价率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 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 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 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案例(1).doc

【案例4】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案例 【案例1】小李刚大学毕业,就到某家啤酒生产企业从事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小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归结出该公司啤酒生产过程为: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工序、糖化工序、发酵工序、包装工序四个工序。从而就可以完成整个的生产流程。根据掌握的资料,小李认为该啤酒生产企业是典型的分步骤生产,因此将其成本核算方法设计为分步成本计算法。这种分析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还有其他反嘎可供选择?实际核算工作中又应怎样去实施呢? 【案例2】某汽车生产企业是新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低排量的小汽车,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都是由自己生产,而且使每一种零部件都是在一个独立的生产车间生产。所产零部件大多是企业自己使用,也有部分对外出售;各零部件生产车间生产完成后都移交进入半成品库,最后由装配部门从半成品库领取组装成产品对外出售。根据该企业生产特点,可以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请说明理由。 【案例3】品种法下的成本计算 一、[资料]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20×7年8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甲、乙两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见表9-1。 表9-1 甲、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 20×7年8月 工时100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 000小时。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表9-2。 表9-2 发出材料汇总表

材料的比例进行分配。 (2)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及职工福利费用计算表(简化格式),见表9-3。 表9-3 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 250元,市内交通费65元;供电车间负担的市内交通费145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外部加工费48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1 360元,材料市内运输费200元。 (4)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为14 7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负担的办公费1 000元,水费2 000元,差旅费1 400元,设计制图费2 600元;供电车间负担的水费500元,外部修理费1 800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办公费40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3 000元,水费1 200元,招待费200元,市话费600元。 (5)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2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10 000元,供电车间折旧2 000元,机修车间折旧4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6 000元。 (6)根据“待摊费用”账户记录,本月应分摊财产保险费3 195元,其中供电车间负担800元,机修车间负担600元,基本生产车间负担1 195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600元。 二、[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按品种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0、表9-11)和成本计算单(见表9-21、表9-22),按车间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2、表9-13)和制造费用明细账(见表9-14),其他与成本计算无关的费用明细账,如管理费用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标准答案完整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标准答案 1.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一车间单位:元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270 单位成本=243 000 900 本月减少270×700=189 000(元) 产品成本明细账 (1)借:自制半成品14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140 000 (2)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189 000 贷:自制半成品189 000 (3)借:库存商品367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367 500

2.(1)第一步还原 还原分配率= 19 74018 800 =1.05 半成品:12 000×1.05=12 600(元) 原材料:2 270×1.05=2 383.5(元) 工资及福利费:1 630×1.05=1 711.5(元) 制造费用:2 900×1.05=3 045(元) (2)第二步还原 还原分配率= 12 60013 125 =0.96 原材料:760×0.96=7 296(元) 工资及福利费:1 400×0.96=1 344(元) 制造费用:4 125×0.96=3 960(元) (3)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原材料:2 710+2 383.5+7 296=12 389.5(元) 工资及福利费:3 360+1 711.5+1 344=6 415.5(元) 制造费用:4 250+3 045+3 960=11 255(元) 合计 30 060元 (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采用半成品成本综合结转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部分表现为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显然这不能反映产成品成本中的原始构成情况,因而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 (2)在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和水平时,就必须从最后一步起对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综合成本逐步进行还原,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3.产品成本明细账

成本计算方法习题.doc

分批法: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生产费用分配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分步法 1.有关资料如下: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量: 100件单位:元 要求:(1)计算还原分配率。 (2)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已填列在成本计算单中,三个步骤的产量记录如下: 计量单位:件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练习题答案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适合汽车修理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汽车修理业一般属于小批单件生产,所以适合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2.在大量大批且为单步骤生产情况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是()。 A.品种法 B.分步法 C.逐步结转分批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量大批且为单步骤生产情况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是品种法。 3.在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A.平行结转法B.综合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 D.逐步结转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4.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 A.各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B.各步骤产成品与各步骤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C.产成品与月末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 D.产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指产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5.某企业生产B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00元,上年实际产量为1800件,本年实际产量为2000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98元,则本年B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A.2% B.2.22% C.2.04% D.2.2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2000×100-2000×98=4000(元),降低率=4000÷(2000×100)=2%。 6.下列各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7.下列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且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是()。 A.品种法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根据是否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其中逐步结转分步法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8.下列各项中,属于品种法特点的是( )。A.分品种、分批别、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B.分品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C.分品种、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D.不分品种、分批别、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特点是分品种、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9.某企业生产A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20元,上年实际产量为1000件,本年实际产量为1200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14元,则本年A产品可比产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举例公式

成本計算基本方法舉例 一、品種法舉例 (一)資料:某廠為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企業,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企業設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還設有一個輔助生產車間-運輸車間。該廠200×年5月份有關產品成本核算資料如下: 3、該月發生生產費用: (1)材料費用。生產甲產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產乙產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產甲乙產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為3000千克,乙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為1500千克)。運輸車間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產車間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資費用。生產工人工資10000元,運輸車間人員工資800元,基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工資1600元。 (3)其他費用。運輸車間固定資產折舊費為200元,水電費為160元,辦公費為40元。基本生產車間廠房、機器設備折舊費為5800元,水電費為260元,辦公費為402元。 4、工時記錄。甲產品耗用實際工時為1800小時,乙產品耗用實際工時為2200小時。 5、本月運輸車間共完成2100公里運輸工作量,其中:基本生產車間耗用2000公里, 企業管理部門耗用100公里。 6、該廠有關費用分配方法: (1)甲乙產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額耗用量比例分配; (2)生產工人工資按甲乙產品工時比例分配; (3)輔助生產費用按運輸公里比例分配; (4)製造費用按甲乙產品工時比例分配; (5)按約當產量法分配計算甲、乙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甲產品耗用的材料隨加工程度陸續投入,乙產品耗用的材料于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 要求:採用品種法計算甲、乙產品成本。(解答如下)

1、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 (1)材料費用分配表 材料費用分配會計分錄: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10410 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6704 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900 製造費用 1938 貸:原材料 19952 (2)工資費用分配表 工資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4500 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5500 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800 製造費用 1600 貸:應付工資 12400 (3)其他費用匯總表 其他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400 製造費用 6462

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练习 【练习1】:华海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已知201X年3月份有关产量及费用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在产品计算方法。(选作) 1、本月产品数量资料: 本月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数量 2、本月费用相关资料: 本月生产费用 要求: 1、由于A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所以A种品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则A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可编制为如下: 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2、由于B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所以,B产品采用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则B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如下: B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3、C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采用在产品只计算材料成本,假设C产品的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C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可编制如下: C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4、假设D产品的在产品月末已接近完工,则D产品的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D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可编制如下: D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练习2】A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60元,生产中经三道工序其中:第一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30元,工时50小时;第二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18元,工时30小时;第三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12元,工时28小时。各道工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分别为:第一道路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80件;第三道工序60件。本月完工产品为69件,月初在产品及本月发生的材料费用共计4000元,人工费用2300元,制造费用1380元。 要求:计算A产品分次投料、陆续加工各工序投料程度、加工程度下的约当在产品数量及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 【练习3】光明公司生产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654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为48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54 000元,制造费用为120 000元。该月完工甲产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盘存200件,甲产品所耗直接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月末在产品完成定额工时500小时。甲产品定额资料: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300元,每小时直接人工定额为20元,每小时制造费用定额为32元。则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计算单,如下表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丁产品2011年7月金额单位:元 要求:根据已知资料,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练习4】 里尼公司生产乙产品,乙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表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

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199不同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对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这对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有很大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一)主要生产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 不同企业根据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可分为 ①一步生产:也称简单生产,即生产工艺中没有任何步骤的不间断生产如发电、熔炼和铸造、采矿业等。 ②多步生产也称为复杂生产,是指在技术上可以中断的由几个步骤组成的生产如果这些步骤按顺序进行,并且不能共存或颠倒,则在最后一步完成之前不能生产成品。这种生产称为连续复杂生产。如纺织、冶金、造纸等。如果这些步骤在时间上不连续,它们可以同时进行。每一步生产不同的备件,然后组装成成品。这种生产称为装配复合生产。如机械、电器、船舶等。:

2。根据生产组织的特点,可分为: ①大规模生产指同一品种和规格的产品的连续和重复生产。这种生产一般品种少,生产稳定。如发电、采煤、冶金等。对大规模生产产品的需求一般是单一和稳定的,而且需求量很大。 ②大规模生产;它指的是预先确定的批次和有限的生产数量。这种生产的特点是品种或规格更多,并且是分批和分批组织的。这种生产组织是现代企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③单件生产它根据订单和每种产品组织生产。这种形式的生产组织是罕见的主要适用于一些大型复杂产品。如重型机械、造船、特种设备等。 不同的企业对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些企业只需要计算成品成本,而另一些企业不仅需要计算成品成本,还需要计算每一步的半成品成本。一些企业要求按月计算成本,而另一些企业可能只要求在完成一批产品后计算成本。成本管理要求的差异也是影响成本计算方法选择的一个因素。 (2)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习题答案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A )。 A.各种产品品种 B.产品的批别或订单 C.各种产品的材料费用 D.每个加工阶段的半成品及最后加工阶段的产成品 2.简化分批法与分批法的主要区别是( B )。 A.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C.分批核算原材料费用 D.不分配核算在产品成本 3.平行结转分步法在产品的含义是指( D )。 A.本步骤在产品 B.最终产成品 C.最后步骤在产品 D.本步骤在产品和以后步骤在产品及入半成品库尚未最后完工的半成品 4.在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下步骤耗用的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应转入下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 D )成本项目。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 5.采用分步法,为反映原始成本项目,必须进行成本还原的是( A )。 A.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 B.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C.逐步结转 D.平行结转 6.采用简化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C )。 A.只是在各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B.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依据 D.只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7.采用简化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登记的内容是( B )。 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原始费用 8.分批法适用于( A )。 A.小批生产 B.大批生产 C.大量生产 D.多步骤生产 9.成本还原是将( D )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的成本。 A.广义在产品 B.自制半成品 C.狭义在产品 D.产成品 10.分步法中,半成品已经转移,但成本不结转的成本结转方式是( B )。 A.逐步结转分步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综合结转分步法 D.分项结转分步法 1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 C )。 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B.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品成本的方法 C.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D.计算产品成本中各步骤份额的方法 12.逐步结转分步法中在产品含义是指( B )。 A.自制半成品 B.狭义在产品 C.广义在产品 D.半成品和产成品 13.分步法适用于( D )。 A.单件生产 B.大量生产 C.大量大批生产 D.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14.将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全部记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的“自制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这种成本结转方式称为( D )。 A.成本还原 B.平行结转 C.分项结转 D.综合结转 15.成本还原是从( B )生产步骤开始,将其耗用的前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的构成。 A.最前 B.最后 C.中间 D.任意 二、多选题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成本计算的步骤和程序,熟练掌握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成本计算的步骤和程序。分批法的几种方法运用 2、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品种法 第二节分批法 第三节分步法 【教学课时】 理论课时 12节 实训课时 6节 第一节品种法 一、定义 亦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按不同的产品品种开设成本计算单,按产品品种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适用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及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但管理上不需要按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生产。 三、品种法成本计算程序 1、根据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 2、根据费用分配表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明细帐 3、根据辅助生产费用明细帐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明细帐 5、根据制造费用明细帐记录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6、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登记产品成本明细帐 7、根据产品成本明细帐记录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8、根据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 四、品种法举例 85页 第二节分批法 一、定义 分批法又叫定单法。它是以产品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 二、适用 小批单件的多步骤货单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等。 三、主要特点: 分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成本计算对象:产品的批别或件别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购买者的定单或内部定单或企业事先规定的产品批别,并按每一张定单或每一批产品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对能按定单或批次划分的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各该产品成本计算单的有关成本项目;对不能明确定单或批次的间接费用,先按发生地点归集,然后采用当月分配法或累计分配法,按一定的标准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二)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计算时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例6-1】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所需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该厂2004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表6-1 月初在产品成本 2、产量资料 表6-2 产量资料(单位:件) 3,该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生产甲产品耗用A材料4400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B材料16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C材料4480千克,实际单位成本15元,共计67200元。甲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5千克,乙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产品耗用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运输车间耗用材料8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性材料3650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用材料12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3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9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26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5000元。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3)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3500元,水电费为200元,办公费为80元;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15200元,固定资产修理费为1620元,水电费为3900元,办公费为462元;厂部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为8500元,水电费为1200元,办公费为3800元。 (4)甲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3800小时,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6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5000公里。 要求: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直接分配;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法分配) 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1,分配材料费用 表6-3 材料费用分配表单位:元 C材料费用分配率=4480×15÷(600×5+400×3) =67200÷4200=16元/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C材料=3000×16=48000元

SAP计算产品成本的三种方法

SAP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我们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 1.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 2.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就只有差异了。公式如下: 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 二、成本计算流程 1.Product cost planning 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照 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 1)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order向工单发料 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 DR: 物料消耗科目(P&L) CR: 存货(如RM) 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Primarycost element,发料会产生CO 凭证,如下所示: DR: 物料消耗科目- 工单(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truecost assignment object) 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entry). 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 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通过报工时,成本从生产性成本中心转移到工单中。CO的分录如下: DR: 次级成本要素(类型为43)- 工单 CR: 次级成本要素- 成本中心 3)费用过账到成本中心 SAP有不同类型的成本中心,比如生产型、管理型,或为分配需要设立的虚拟成本中(dummycost center). 费用过账会同时产生FI文件和CO文件。 4)Goods Receipt from the production order 工单收货 根据产成品的标准单价,将成本从工单转入会计的产成品科目,同时产生FI凭证和CO凭证. FI凭证的分录为: DR: 产成品/ 半成品等 CR: 物料消耗科目 CO凭证为:CR: 物料消耗成本要素 3. 期末结算处理 1)从管理性等成本中心将成本转到生产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归集的费用可能要从一个成本中心转到另一个成本中心,最后分配给工单,或从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