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20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20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20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最新资料推荐------------------------------------------------------

20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生产和生活的节奏加快。

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时区、时区差、日界线,初步懂得计算时区、日期的基本道理。

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时区差、时间、日期的能力。

三、使学生放宽眼界,树立人类生存空间的整体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环境、加强国际协作、保卫世界和平的意义,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全球生存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点] 一、区时差、时间、日期的计算。

二、保护全球环境。

[教学难点] 区时差及时间的计算。

[板书]一、缩小的世界 [转折提问] 1. 哪位同学去过国外?

2. 你是怎么去的?为什么去?(旅游还是探亲?)在感觉上有没有时差不适应(你想睡觉的时候是白天)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设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时区和日界线 [板书]二、时区和日界线(出示标明北京、纽约的地球仪)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

1 / 5

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

当北京正对着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北京是 12 点时,纽约还是黑夜。

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 12点,因而各地的 12 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板书]1. 地方时(让学生看书第 105~106 页想一想)找同学读想一想 1、 2,并解释问题出在哪? [转折]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 1884 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

[板书]2.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出示时区和日界线图)[提问]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少小时?2. 地球每小时转多少个经度? [教师指图讲解]由于地球每 24 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 15 个经度。

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 15 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 24 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 7. 5 至东经 7. 5 ,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7. 5 ,合为一个时区,称为

---------------------------------------------------------------最新资料推荐------------------------------------------------------ 东西十二区。

(让同学看书时区和日界线图) [提问]北京、东京、莫斯科、开罗、伦敦、纽约、华盛顿各在哪个时区? [教师指图讲解]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

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零度经线,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便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 120 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采用东经 120 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提问]东九区和西五区的标准经线各是多少度? (135 E、 75 W) [转折] (让学生看书第 126 页做一做)教师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会计算时间。

(出示投影片:

区时计算图解) [教师指图讲解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l 小时。

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其中较东的时区,区时早。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拨一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拨一小时,这样才能使游客的表与当地时间一致。

(出示投影片:

3 / 5

例题当莫斯科是 5 点时,伦敦、华盛顿各是几点?)教师带学生解题:

[提问]1. 伦敦、莫斯科各在哪个时区? 2. 伦敦和莫斯科相差几个时区?几个小时? 3. 伦敦在莫斯科的东边,还是西边? 4. 伦敦的时刻比莫斯科的早还是晚? 5. 当莫斯科是五点时,伦敦是几点? (华盛顿同理) [教师总结计算方法]1. 求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 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

求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

(出示投影片:

练习题当北京是 21 点时,东京、开罗、纽约各是几点?)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并讲解,实际上各个国家,为了统一时间,并不严格的使用所在时区的区时,如我国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国除新疆以外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新疆采用东五区的区时。

[课堂小结] 提问:

1.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 已知某区区时,如何计算另一时区的区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地球自转地方时时差时间混乱时区的划分和区时计算。

[教学媒体] 录像、投影、地球仪、时区图、板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区域? 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差异很大,但无论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无论在东半球,还是在西半

---------------------------------------------------------------最新资料推荐------------------------------------------------------ 球,到目前为止,地球仍然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经济状况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板书]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讲授新课] (让学生看图不同历史时期空间交往所需的时间) [启发提问] 1. 从古到今人类之间的交往工具有什么变化? 2. 不同历史时期,同距离之间联系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3. 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教师总结]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巨大的飞跃,人际间的交往不仅越来越密切,而且联系的速度越来越快,虽然远隔重洋,却能通过可视电话,面对面地交谈,使我们感到地球上的空间相对缩小了。

不论是南极,还是北极,我们都能够很容易地进行联系,所以有人说世界变小了。

5 / 5

九年级政治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同步练习一人民版

人民版九年级思品同步练习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讯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昔日的“大哥大”、寻呼机 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功能齐全的各种各样的手机。由此你会想到() ①随着科技牟发展,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换代②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人类的通信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④人们丢失了艰苦奋斗的传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 .②③④ D .①② 2. 2020年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的人数已达到了 3.16亿,位居世界首位。上 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在网上查阅资料、看新闻、谈商务、休闲娱乐、寻医问诊等。这说明() A. 网络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B.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C. 现在做任何事都通过互联网,网络已代替了人类劳动 D. 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 3?新华网2020年5月10日电,冰岛联合政府就加入欧盟问题达成妥协。冰岛之所以想加入欧盟,是因为() A. 加入欧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有了保障B ?新科技革命推动着经济发展 C. 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D. 地理已经成为一个小小的村 4?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从1990年的 20 : 1下降到2020年的16 : 1,两者差距略有缩小,但依然相差甚远。2020年,发达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6%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73%比1992年的80%各有减少,但依然占有重要比例。以下对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南北问题依然严重 B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 C.追求幸福、平安的生活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 D .这是地球村存在的诸多烦恼之一 5.人类居住的地球很大,但是,现在,人类以给自己居住的这个星球起了一个新的名字一一地球村。地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村落,其主要原因是() ①科技的迅猛发展②交通工具飞速发展③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④网络技术的应用的 全面应用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九(5)班的同学们就怎么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展开了激烈讨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B.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淘汰 C. 要吸收别国文化的有益因素,为我所用 D. 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一律发扬光大 7.美国的波音飞机,发动机在英国制造,尾翼在我国制造……一共有29个国家参与了这种型号飞机的制造。这说明() A.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 .新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3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案_10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这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这个主题单元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受时间限制是做不到面面俱到的,但是更不能局限于教材所提及的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把许许多多的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教学交流活动,目的是在活动中让学生及深入地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也对别的同学感兴趣的内容有所了解。 学情分析: 需要准备的信息量比较大,这里涉及的很多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有所了解,在布置课前活动任务的时候,不要求他们样样都做好,而是鼓励学生课前深入地研究自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种组成的,不同的人种外表特征不一样。 了解不同的人种分布的区域,知道人种特征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 了解多种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以及分布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不同的人种只有生理差异,没有优劣之分,人种的差异与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 教学重点 不同人种的外表特征、以及在地球村分布状况。 教学难点 人种的差异与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 课前准备 课件:不同人种的图片、三大人种的分布图、视频资料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相关知识,也充分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神奇。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生活着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的人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村,去看看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活动一:认识人种 1、首先,老师想问一问大家,世界上的人,根据他们的外表特征,主要可以分为哪几类? 2、你见过哪一人种,你能说一说他们长什么样子吗?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1)-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②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2、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3、对资源过度的消耗(意思相近即可)。 4、①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答出第一句即可)②a.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b.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答出一种即可)。 5、答出文章所涉及的两点知识即可。

思想品德: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配套练习(人民版九年级)

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赏析漫画《井底之蛙新编》,完成1-2题 1、小青蛙说:“我早就说过,这世界并不大”。这是因为() A、小青蛙依然孤陋寡闻,目光短浅 B、小青蛙现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C、今天,地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 D、大凡坐井观天的人必然狂妄自大 2、在这里,让小青蛙发出这样的感叹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 B、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 C、宇宙变化的沧海桑田 D、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 3、下面的图画,反映我国古人渴望拥有先进交通工具的幻想的是() A、飞鸽传书 B、黄耳狗送信 C、腾云驾雾 D、鸿雁传信 4、右边两幅图() 直观地告诉我们,美国 的麦道飞机与德国的欧 宝轿车的零部件分别由 无数个不同的国家生产。 这说明: A、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B、美、德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C、美国和德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D、美国和德国的技术很落后

5、右边的漫画中,美国国名的第一个字母 “U”字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附了无数的钞票。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A、经济全球化只能让发达国家从中得到好处 B、美国正在对全世界进行赤裸裸的经济掠夺 C、世界各国的资金全部都流到经济强国美国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更是挑战 6、开放的世界让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交往 越来越密切。面对不同国籍的人,中国老太太说 起了中国式的英语,外国游客说起了西式中文。这 说明当今的世界() A、邻里交往很方便 B、互相学习真精彩 C、互通有无好处多 D、村里烦恼真不少 7、2009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派出由两艘驱逐舰和一艘补给舰组成的舰队赴海盗猖獗的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表明 ①当今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面临诸多因素的威胁②中国海军坚决维护本国在海外的利益③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④只有海盗是当今世界和平的威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亮眼辨是非(请判断下列的说话与做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8、3G技术的运用将使我们的交通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9、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是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 9、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本国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但可以生产出本国所需要的全部产品或只消费本国生产的产品。() 10、各国不同的文化已经成为互相交往的障碍。() 11、地球村的生活既充满希望和机遇,又充满危机和挑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阅读附答案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阅读附答案 阅读理解。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里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 球提供光和热,另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 什么? 答: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 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反思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反思 篇一: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 九年级思品第一课《地球村的形成》教学案 主备:彭艳学生姓名:第一课时《地球村的形成》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地球村的含义、理解地球村已经形成。 2、过程与方法:从交通工具、通信方式、网络技术发展方面,分析地球村“变小”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能够正确利用网络,用好互联网。教学重点:分析地球村形成的原因,感受地球“变小”。教学难点:认识网络的利弊。课堂导入:人类给自己居住的星球起了个新名字-----地球村,今天就来分析它的形成。一、基础知识梳理:(请预习教材,独立完成) 地球村如何形成的(即地球变小的原因):(1) (2)(3) 你觉得根本原因是: 二、相互交流,合作讨论,教师点拨:(请写在教材相应位置) 1、你知道哪些先进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人类 未来的交通工具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2、你知道古代、现代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3、你对中学生上网有什么看法? 4、你知道哪些与网络有关的新名词?说说看三、练习一下吧,能力提高了: 1、以色列的安娜特和玛阿雅在都江堰虹口旅游时正碰上汶川大地震,当地村民冒险将她俩从瓦砾堆里救出来并提供许多帮助,被以色列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了一周滚动报道。这充分说明“邻里”交往最重要的是() A、有利于丰富人生阅历 B、有利于增进理解信任 C、有利于开阔人们眼界 2、双休日,九年级学生小明在家里就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愿望。小明实现这一愿望的根本途径是() A、依靠他人帮助 B、依靠科技进步 C、依靠开拓创新 3、有位香港女士上网结交的一位异国您十分关爱她,不断鼓励她,从而取得了她的信任,把她当做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于是见时机已经成熟的异国您就打出要在中国投资办厂的幌子向她借钱,当这位女士取了几万美金正准备给这位您时突然觉得不对劲,立即报案,经查,这个已过您其实是一个国际诈骗团伙的成员,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在上网通陌生人聊天时,要做到() ①不轻易信任人家②不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③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④能及时、准确的识别对方的虚假信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三、能力提升: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

地理湘教版《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八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汉语中对“宇宙”两个字的定义么?“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板书】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讲解】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活动】阅读《探索宇宙》,你能说出一个星空神话的故事吗? 【教师举例】如患难与共的双胞胎兄弟、农神和她的女儿、埃及王后的秀发等,有兴趣

中学生课外阅读训练与答案:《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中学生课外阅读训练与答案:《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原文展示】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阅读训练】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什么?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

第一章_第一节_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一、课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二、课时:2课时 三、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 四、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为贯彻实现地理教学的三大技能(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兴趣),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及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我确定以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2)通过制作地球仪,能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大小; (3)通过观察地球仪,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4)能够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 (2)通过演示地球仪,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4)通对地球的探索和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经线和纬线 2.难点 (1)东西半球划分。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还没形成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较差,针对初中学生在思维和接触层面的弱势和优势,在教学方法上以实物进行展示和讲解,如经线和纬线,可以用一个只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经纬仪,直观展示给学生看,更能增加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如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启发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演示讲解法。 2.学习方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总结规律法 六、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一)生活中引出课题。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二)新课内容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案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三课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建议授课2课时第一课时话题 1、不同肤色的居民 2、人种的分布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在世界上、地球村的人是由怎样的居民构成的。 2、了解这些地球村的居民在外貌、形体、语言等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它们来自哪里,分别居住在什么地域。教学准备:国际体育运动会片段、世界地图、代表不同人种的标示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人种 1、说说自己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种他们有什么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从长相、头发、皮肤、身材等角度描述人种。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对人种获得一个基本认识。活动二?小讨论 1、提问:世界上哪些国家的篮球、足球、体操等体育项目的成绩比较好(引出国家和人种)

2、播放国际体育运动会片段,讨论体成绩育与人种的关系。活动三?人种分布 1、教师选择不同国家,让学生判断这些国家主要是什么人种,了解人种的基本分布。 2、将学生达成共识的、较为确切的人种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3、结合教材108页,引导学生认识大洲和人种分布的关系和基本规律。活动四?认识多人种国家 1、阅读教材109页。 2、尝试判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种类别,发现困惑。 3、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话题? 有趣的文化现象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要尊重、欣赏、接纳这种不同。教学准备插图学生查找资料教学建议 活动一?我所知道的语言 1、导入课题: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的语言有哪些(如:汉语、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2、进入新课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设计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设计 时间:2011、6、3 课题: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种。 2、探讨人处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建立彼此间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种形成的原因,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种: 1、播放奥运比赛片断: 提问:你发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相貌都一样吗?……谁知道世界上的人根据外貌特征可以分为哪几类?(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 2、观察不同人种相貌、体型的不同特点。看视频(不同肤色的居民),注 3、提问:中国人是什么人种? 二、人种无优劣: 每一种人种都有不同的特点,但并不能说哪种肤色的人高贵,哪种肤色的人低贱,各种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1、出示各国人民为四川汶川捐资献力的图片。 2、让学生谈感受。 3、是啊,生活在地球村的居民,不论肤色不同、长相不同,都是相亲相 爱的一家人。 三、人种的分布: 1、为什么在同一地球上会形成不同的人种呢?引导学生猜想: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2、让我们来他们生活的地方,你肯定会找到答案。(出示不同人种生活环境图) 3、说说不同人种的特征与他们居住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4、看视频:人种的地理分布。 黄色人种: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主要集中在亚洲大陆)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大陆中部和南部) 白色人种:欧洲、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亚和亚洲(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 总结:世界上的三大人种 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交叉分布。 四、运动有差异: 1、讲述:每个种族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我们的世界也因此而多姿多彩。 2、问题:有人分析,就一般情况而言,体育成绩与不同人种的先天身体素质有关,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课件出示图片) 体育成绩与不同人种的先天身体素质是有关系的,不同的人种在体育运动上具有不同的优势: 白色人种以其身高马大的体态特征,在球类和力量等项目比赛中占据天然优势。 黑人具有特殊的身体结构,对从事速度快、爆发力强、弹跳好的短跑、跳跃、篮球等项目具有很大的优势。 黄色人种身材低,体重轻,其天赋主要集中在灵巧、技能且体能消耗不大的项目方面,比如乒乓球、体操、跳水等项目。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黑种人擅长短跑项目,而刘翔却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黑种人弹跳力好,篮球打得好,可姚明也是这方面的强手。 那么刘翔等人为什么能在大家都认为黑色人种擅长的项目上夺得冠军呢? (因为他们平日里刻苦训练。因为他们付出了辛苦。) 3、小结: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 五、课堂总结: 回顾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黄色人种 人种黑色人种平等、无优劣之分 白色人种 分布:大范围集中自然环境 小范围交叉人类迁徙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 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由于其研究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物学。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的研究范畴。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地球科学目前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其中,地质学由于其研究领域广博、分支学科较多,并且以研究地球的本质特征为目的,因而成为地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至于人们有时把地质学和地球科学作为同义语使用,其实两者的含义是有差别的,它们具有包容关系。随着科学的发展,地球科学还会不断地诞生新的学科和出现一些边缘学科。 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地理环境及其结构、 分布和演变规律,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一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组成部分。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形、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普通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地志学等。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和社会与自然地形、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政治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口与聚落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 气象学以地球周围的大气圈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气的各种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其研究内容也很广泛,包括许多分支学科和应用学科。主要的分支学科有大气物理学、天气学、气候学、高空气象学、动力气象学等,主要的应用学科有卫星气象学、无线电气象学、航空气象学、海洋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林业气象学等。其目的在于揭示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本质,从而掌握并应用它为人类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水文学和海洋学以地球表面分布的水体为研究对象。水文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江河、湖沼、冰川、地下水以及海洋等各种水体的数量、质量、运动变化与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与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联系。海洋学是以海洋作为一个独立体进行研究的,它实际上是从地球科学的其它几个分支学科中独立出来的,这是由于海洋在现代地球科学、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缘故。海洋学是研究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各门学科的总称,根据研究内容不同可分为海洋物理学、海洋水文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气象学和海洋地质学等。 土壤学以地球表面发育的土壤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土壤的物质组成、结构、类型、分布和形成发展过程。根据具体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土壤学也有一些分支学科,如土壤生物学、土壤地理学、土壤气候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地质学等。 地质学研究的主体对象也是固体地球,当前主要是研究固体 地球的表层——地壳或岩石圈。地壳或岩石圈的厚度一般为几十到二百公里左右,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只是一个很薄的表壳。这一薄壳之所以成为地质学当前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方面是出于实际需要,因为这一层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及生存都直接相关;另一方面是受现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案修订稿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三课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建议授课2课时第一课时话题 1、不同肤色的居民 2、人种的分布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在世界上、地球村的人是由怎样的居民构成的。 2、了解这些地球村的居民在外貌、形体、语言等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它们来自哪里,分别居住在什么地域。教学准备:国际体育运动会片段、世界地图、代表不同人种的标示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人种 1、说说自己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种他们有什么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从长相、头发、皮肤、身材等角度描述人种。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对人种获得一个基本认识。活动二小讨论 1、提问:世界上哪些国家的篮球、足球、体操等体育项目的成绩比较好(引出国家和人种)

2、播放国际体育运动会片段,讨论体成绩育与人种的关系。活动三人种分布 1、教师选择不同国家,让学生判断这些国家主要是什么人种,了解人种的基本分布。 2、将学生达成共识的、较为确切的人种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3、结合教材108页,引导学生认识大洲和人种分布的关系和基本规律。活动四认识多人种国家 1、阅读教材109页。 2、尝试判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种类别,发现困惑。 3、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话题 有趣的文化现象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要尊重、欣赏、接纳这种不同。教学准备插图学生查找资料教学建议 活动一我所知道的语言 1、导入课题: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的语言有哪些(如:汉语、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2、进入新课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1.可爱的地球 教材简析: (1)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设计安排了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地球的重要内容。本课分“从太空看地球”、“神奇的陆地和海洋”、“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三个板块,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做一做”、“动一动”等系列活动从地球形状、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海洋、多种环球航行等不同的侧面来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2)重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是本课蕴涵的一条主线,。“地球日”资料卡片是本课中人地关系最直接的展示。教学中要将“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贯穿始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研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之一。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是为了热爱地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将学生带入对地球的科学探索之中。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面,并且市区孩子课外阅读更广,对于宇宙更是孩子孩子们的探秘所向,所以关于太空、神奇的陆地海洋、形形色色的环球旅游,说不定孩子们比教师了解更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孩子们展示自己知识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示中找到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4.收集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材料。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

第一节 在地球仪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一节在地球仪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课标分析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4.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二)教材分析 从全章整体内容看,重点介绍了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基本状况,要求学生掌握运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理事物在地表中的位置的方法,进而学会如何阅读和使用简单的地图。第一节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一个事物在地表中的位置。第二节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分析了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这是本章的一个难点,课程标准中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中理解区域差异形成原因的关键所在。第三节主要阐述地图的一些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掌握地图的三大要素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图,重点是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等等。 (二)学生分析 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弱,但好奇心强,故需要教师设置有趣的导入,激发 其好奇心,并且要充分利用板书和地球仪。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4.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过程和方法:地球仪的阅读和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们所居住球体的一些基本概况,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和环保意识以及正确的“人地观念”。 (四)教学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五)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度,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六)教学用具:计算机黑板地球仪 (七)教学过程: 【导入】第一章“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主要是利用咱们地理主要的两样工具地球仪和地图来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在哪里。当然在找前呢,我们需要先好好的认识一下我们脚下这个大家伙-----地球。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在地球仪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环节一】形状和大小+发现过程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地球照片) 提问:1.地球是什么形状? 2.地球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我们现在有人造卫星拍摄的图片,所以很容易就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可是,在人类历史上,祖先们为摸索地球的形状却经历了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在很早的时候,许多聪明的哲学家们就试图寻求物质世界的答案,我们脚下是什么,我们的世界有尽头吗?我们脚下的这个东东,也就是现在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由于古代人们生活的范围不广,科学技术不发达,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来分析和判断地球的形状。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周代就有“天圆地方”说。凭借直觉,每个古代民族都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古代埃及人认识,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鲸用背驮着,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他们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巨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象。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特别是随着航海业的发展,观察到许多有意义的现象,从而对上述想象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 航海员在向直布罗陀海峡航行的时候,总是看到地平线是一个大圆圈。天穹的边缘和这个大圆圈相连,但是他们中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到达过这天地相连的地方。 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帆。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这些现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释。 公元前530年,希腊科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但他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说明这一事实。后来,他的同胞、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观察日食时,发现太阳光被地球遮挡后留在月亮上的地球影子是圆弧形,这好像地球自己在“照镜子”。于是,他得到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当时,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便提出:如果大地真是圆球状的,为什么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没有掉向下面的空中呢?那时候,由于人们还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难的。这是公元前4世纪的事,距今有2400多年。 稍晚的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天文学家落下闳最早设计制作了测定天体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设计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009年5月13日第6节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授课教师:霞坑中心学校王宏玲 教学班级:歙县北岸中心学校五年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是由怎样的居民构成的。 2、了解地球村的居民在外貌、形体等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他们来自哪里,分别居住在什么地域。 3、学会尊重、欣赏、接纳,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 教学内容:1、不同肤色的居民。 2、人种的分布。 教学重点:人种是平等的,无优劣之分。 教学难点:人种的成因。 教学准备:国际体育运动会片段、世界地图、不同人种的图片视频。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人种 1、说说自己知道世界有多少人种?他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启发学生从长相、头发、肤色、身材等角度描述人种的特征。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对人种获得一个基本认识。 3、中国人是什么人种? 活动二小讨论 1、讲述:每个种族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我们的世界也因此而多姿多彩。 2、提问:世界上哪些国家的篮球、足球、体操、乒乓、田径等体育项目的成绩比较好?(引出国家和人种)

3、播放国际体育运动会片段,讨论体育成绩与人种的关系。 4、人种虽然不同,但是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不同种族的人都是我们地球村的兄弟姐妹。 5、用奥巴马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的例子说明种族平等,没有优劣。活动三人种的分布 1、了解人种的基本分布。 2、不同的人种为什么会集中分布在一定地域。 3、分析人的肤色、身材与他们居住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附板书设计: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黄种人 人种白种人平等、无优劣之分 黑种人 大范围集中自然环境 分布 小范围交叉人类迁徙 第二课时 (略)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设计--黄勇 教学研究2008-06-15 10:17:00 阅读387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阅读答案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阅读答案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闻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选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 2、第③段,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