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与职业水平》考试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与职业水平》考试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与职业水平》考试答案判断题:

1.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是一种内部刺激,与内稳态及需求有密切关系。(对)

2.内驱力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产生的紧张状态,也是心理上的。(对)

3.内驱力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对)

4.需求是内驱力的基础,需求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需求一定会成为行为的动机,以驱使机体行动。(错)

5.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对)

6.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内驱力,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对)

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对)

8.内源性动机是内部需求产生的驱动力的驱使下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指人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行为带来的成就感,它不需求外在条件的参与。(对)

9.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对)

10.一般认为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掌握某一特殊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以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或职业;依照法律或合同、协议享有特定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获得相应权利和相应利益的人。(错)

11.专业技术人员的内生动力是专业技术人员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主观的意向,以及勇于实践,实现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对)

1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内生动力就是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对)

13.职业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主要的实践形式,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同时,也是个人全部才能自由发展的创造性表现。

(对)

14.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

15.认同感是指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错)

16.创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是单一的,这既与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有关,也与组织的文化背景、创新者的素质相关。(错)

17.研究发现:

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期能力的发挥会达到80%-90%。(对)

18.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对)

19.制度激励是社会需要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根本性激励机制,它是管理激励的基础或前提。(对)

20.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活动中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并非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对)

21.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

(对)

22.作和职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工作是“某人为雇主(或自雇)而被动(或主动)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的总和”,职业是“主要任务和职责高度相似的工作的总和”。

(对)

23.职业道德观所决定的职业态度总是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受到评价的,在实践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升。(错)

24.学习有两种根本方法,一是向书本学,二是向实践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两种方法。(对)

25.学习的本质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的、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人的自我改造、发展、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对)

26.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是个人根据社会需要自定的。(错)

27.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应有价值都实现不了,怎么能去奉献社会,对社会负责任呢?所以说,一个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就是在实现他的社会价值。(对)

2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这一人才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深刻揭示出集聚人才的基本规律。(对)

29.搭建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发展的平台,就是要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对)

30.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就要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让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形成政府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错)

31.专业技术人员的权益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的社会人和自然人所应享受的人身、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权益。(错)32.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建立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形成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对)

33.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外在的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错)

34.在经营业绩最好的时候去谈公司危机,任正非的目的就在于继续让员工处于“一种紧张的驱动状态”,不能让愉快的满足感这种情绪在公司内部蔓延。否则,整个公司就会出现一种成功后的惰性,公司这个大团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减弱。

(对)

35.激励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的前提假设是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还是假定为“社会人”,由于前提假设的不同,就会产生激励方式和手段的差异。(对)

36.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重视人才团队激励的作用,加强先进的组织文化建设。(对)

37.团队精神是团队的灵魂,是经过精心培养逐步形成并为团队成员所认同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团队成员对团队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蕴含着对团队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折射出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成为凝聚团队成员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

(对)

38.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对)

39.著名心理学家xx列出一个公式:

IWe=FullI.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绽放出完美绚丽的人生。现代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个组织真正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富有团队精神的人!(对)

40.专业技术人员既有生存的需求,又有发展的需求,因此,要给予专业技术人员更多的晋升机会。(错)41.岗位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指承担职务(职位)的资格与能力。(对)

42.个体特征分为知识和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需要这几个层次。(对)4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用金本位替代“官本位”,实行岗位分类分层管理。注重人才配置的科学合理性,倡导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错)

44.可将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不同的类别,为同一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职务等级、职能等级的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对)

45.组织恰当地参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组织更好的监督其工作积极性。(错)

46.知识经济的社会,世界日益扁平化与日趋功利化。(错)

47.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才队伍中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也日益突出,这就需求人才队伍凭兴趣爱好去学习。(错)

48.升职从自身价值的升值开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得提升的机会。(对)

49.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错)

50.从一项美国国家研究会的调查中发现:

半数以上的劳动技能仅仅在短短3到5年内就会因赶不上时代发展而变得无用。而在以前,这种技能的折旧期限是长达7--14年。(对)

单选题:

51.内生动力又称为(正确

答案:

"A"),是指在有机体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以达到满足需求的的内部力量。

A:

内驱力B:

驱动力C:

外驱力D:

推动力

52.生理内驱力产生源于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还保留着除(正确

答案:

"B")本能以外的,与动物相似的三种本能。

A:

摄食本能B:

睡眠本能C:

性本能D:

防卫本能

53.(正确

答案:

"A")是出于了解和理解事物、掌握和运用知识以及系统阐述和解决问题的需求。

A:

认知内驱力B:

自我提高内驱力C:

附属内驱力D:

内生动力

54.(正确

答案:

"A")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

A:

生理需要B:

情感需要C:

安全需要D:

尊重需要

55.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ERG理论中的需求要素不包括(正确

答案:

"C")。

A:

生存的需要B:

联系的需要C:

尊重的需要D:

成长发展的需要

56.麦克利兰将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权力、亲和、成就的需求。其中(正确

答案:

"C")最为重要。A:

权利需要B:

亲和需要C:

成就需要D:

尊重需要

57.动机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动机一概念所作的理论性与系统的解释。用以解释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产生机制的理论和学说。动机的理论主要有:

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和(正确

答案:

"B")。

A:

认识论B:

认知论C:

知识论D:

认同论

58.对专业技术人员个体而言,发展是指提高、完善、进步、变化等等,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终身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正确

答案:

"C")。

A:

随机性B:

暂时性C:

阶段性D:

连续性

59.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正确

答案:

"C")。

A:

主体性B:

客观性C:

主观能动性D:

推动性

60.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所担负的(正确

答案:

"B"),都是和他对国家,社会应履行的义务相一致的。

A:

工作B:

职责C:

任务D:

责任

61.(正确

答案:

"C")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

A:

需求动机B:

行为动机C:

成就动机D:

创新动机

62.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对其起影响的因素不外两个方面: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正确

答案:

"A")。

A:

自身因素B:

主观因素C:

内在因素D:

心理因素

63.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正确

答案:

"B"),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A:

相同的B:

不相同的C:

变化的D:

一致的

64.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有可能降低专业技术人员的成就动机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正确

答案:

"A"),以维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水平的自我效能。

A:

自我激励B:

社会激励C:

组织激励D:

单位激励

65.(正确

答案:

"A")起着振奋精神,催人上进,使人不断攀登职业和科学事业高峰的作用。

A:

内生动力B:

推动力C:

感召力D:

行为力

66.由于内动动力不足,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丧失了(正确

答案:

"D")的主动意识,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思进取,创新能力的匮乏等。

A:

职业选择B:

职业道德C:

职业责任D:

职业发展

67.专业技术人员(正确

答案:

"C")信念一经形成,就会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上确立下来,作为一种坚固的信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左右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思想,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起指导、统帅、定向的巨大作用,影响专业技术人员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A:

专业发展B:

思想道德C:

职业道德D:

职业发展

68.哈佛心理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提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考虑三个关键问题。其中不包括(正确

答案:

"D")。

A:

意义B:

快乐C:

优势D:

薪酬

69.工作是人们终其一生发展(正确

答案:

"A")、表现人文情怀、体现人生价值的基石。

A:

理想与xx B:

理想与人生C:

思想与认识D:

思想与观念

70.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人才的命运往往和时代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而今(,正确

答案:

"A")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也是决定人才命运的关键。

A:

改革开放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D:

国际、国内环境

71.当今世界,(正确

答案:

"C")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A:

社会资源B:

文化资源C:

人才资源D:

技术资源

72.改革xx人才()支撑改革。A:

经济B:

制度C:

人才D:

社会正确

答案:

"C"

73.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创新驱动的实质是(正确答案:

"B")。

A:

经济驱动B:

人才驱动C:

科技驱动D:

社会驱动

74.专业技术人员是专门知识的(正确

答案:

"B")、利用者和传播者。一个国家至为重要的职业群体和社会阶层。是促进生产力进步,带动知识和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A:

发明者B:

拥有者C:

经营者D:

管理者

75.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正确

答案:

"B")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成为生产力和核心要素。A:

管理B:

创新C:

知识D:

技能

76.在社会舞台上,人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担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角色的确定是否有效,最终是由(正确

答案:

"C")决定的。

A:

自己B:

政府C:

社会D:

环境

77.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提倡“四个尊重”,有利于激发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活力,充分发挥其作用。“四个尊重”的核心在于对(正确

答案:

"A")的尊重。

A:

人B:

劳动C:

创造D:

知识

78.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重视其的(正确

答案:

"C"),让专业技术人员感觉组织是把他当回事的,他就愿意扛起一份责任,有责任感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会尽全力把事做好的。

A:

理想B:

需求C:

存在价值D:

社会地位

79.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资源。创新人才体制应坚持(正确

答案:

"B")。

A:

以人为本B:

以用为本C:

效用至上D:

能力至上

80.(正确

答案:

"A")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以用为本C:

科学发展D:

与时俱进

81.人才工作的核心是(正确

答案:

"A"),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A:

要把现有人才用好B:

寻找新人才C:

培养未来人才D:

淘汰现有人才

82.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应选择与自己的(正确

答案:

"C")相适应的职业。

A:

理想信念B:

学科背景C:

个性特征D:

心理素质

83.(正确

答案:

"A")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

职业生涯B:

人格类型C:

学习生活D:

气质类型

84.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追求自主性和个性化,并具有很强的(正确

答案:

"B")。

A:

主观性B:

流动性C:

独立性D:

自主性

85.为了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必须进行合理的组织配置。配置过程要根据(正确

答案:

"A")机制的要求,注意个体之间性别、年龄、个性、性格、气质、能力、知识、智能等多方面素质的差异。

A:

互相增补B:

互相利用C:

互相帮助D:

互相监督

86.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劳动动者享有的权利第一项是(正确

答案: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