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麻黄
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麻黄
【科属】
为麻黄科小灌木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生用或蜜炙或捣绒用。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药性特点】
麻黄辛温升散,作用于肺和膀胱经,长于开泄腠理、透发 毛窍,以外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故较常用于风寒表证。在 发散风寒药中,其发汗作用最为明显,为辛温解表的峻品。
【应用】
⒈ 发汗解表: 用于风寒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而无汗,脉浮紧。常与桂枝 相须配用,如麻黄汤。
⒉ 宣肺平喘: 用于肺气郁闭的喘咳实证。
①风寒外束,肺失宣降之喘咳。可与杏仁、甘草同 用。
②肺热壅盛而肺气上逆之喘咳,其与清肺之石膏配伍。 ③喘咳而痰多者,常须配伍化痰之药如:半夏、款冬花、
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肺气郁窒,治节 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宣痹着。”
麻黄,别名龙沙、卑相、卑盐
1、麻黄的发汗作用很强,有“发汗第一药”之 称。
2、通透毛孔的作用。
3、辛散宣肺
苦泄
止咳逆上气
直接作用
4、从汗走
从小便走
利水消肿
从大便走 肺与大肠相表里
副作用: 1、升高血压 2、兴奋中枢,引起失眠
六、使用注意
1、发汗的方法和程度:服用量不可过大,否则汗出淋漓,既会伤 阴,又会损阳,可微令汗出,得汗即止,可使邪气外出,而 正气不伤。
2、禁忌病证:因津血同源,凡平素津血亏耗之人,如多汗、久患 疮疡、淋证、失血及孕妇、产后、年老体虚等,虽有表证,亦应慎 用。
3、因时、因地制宜:凡寒冬之时或阴冷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 量宜稍重;而温暖之时或炎热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量宜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