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11第11章 自定义函数和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6
PB的小技巧1.如何使DataWindow中的数据只能追加新记录而不能修改。
利用Column 的Protect 属性可以很方便的做到这一点,方法如下:将每一列的Protect 属性设置为:If( IsRowNew(), 0, 1) )在PowerScript 中可以动态修改Protect 属性:dw_1.Modify("column_name_here.Protect='1~tIf(IsRowNew(),0,1)'")2. 允许从空的非字符字段跳离string ss = this.dwDescribe(this.GetColumnName()+".coltype")//s = this.dwDescribe("#"+String(this.GetColumn())+".coltype")CHOOSE CASE sCASE "number"IF Trim(this.GetText()) = "" THENint null_numSetNull(null_num)this.SetItem(this.GetRow(),this.GetColumn(),null_num)this.SetActionCode(3)END IFCASE "date"IF Trim(this.GetText()) = "" THENdate null_dateSetNull(null_date)this.SetItem(this.GetRow(),this.GetColumn(),null_date)this.SetActionCode(3)END IFCASE "time"IF Trim(this.GetText()) = "" THENtime null_timeSetNull(null_time)this.SetItem(this.GetRow(),this.GetColumn(),null_time)this.SetActionCode(3)END IFCASE "datetime"IF Trim(this.GetText()) = "" THENdate null_datetimeSetNull(null_datetime)this.SetItem(this.GetRow(),this.GetColumn(),null_datetime)this.SetActionCode(3)END IFEND CHOOSE3. 当我们为Datawindow的每一行显示行号时可以简单的放一个表达式为GetRow() -- 计算列。
1、Open 两种格式:一个是带参数的还有一个是不带参数的不带参数的是不确定具体的数据类型的2、Opensheet() opensheet(指定窗口名,{指定要打开的窗口的类型},指定要放置的工作表的框架窗口名,所打开的窗口是在第几个菜单下生产默认值为倒数第二个,打开方式arrangeopen。
)打开方式分为三种:cascade、layered、original。
Cascade:向右下方偏移。
默认值如果缺少的话Layered:最大化Original:与cascade相同。
只是打开的时候与原来的一样大3、Close4、Setfocus() 将焦点设置到指定控件上Objectname.setfocus() 如果objectname是列表框的话则控件将指向列表框的第一列表项上。
5、SelectText()返回该控件所选的文本。
返回值为long Singlelineeditname.selecttext(start,length)6、GetColumn()和GetColumnname()两个都没有返回值:第一个是返回当前列的列好,第二个则是返回当前列名7、Update()8、DeleteRow()Dwcontrol.deleteRow(row) row表示要删除的行数,当该值为0时则表示删除该行1、insert row 在数据窗口控件指定行前面插入一行dwcontrol.insertrow(row) scrolltorow():使新插入的行成为当前行。
2、ScrollToRow() 使用方法:rtename .scrolltorow(row)Rtename超文本编辑框的名称。
如果row的值为0的话则就回滚到第一行,如果row的值大于超文本的行数则回滚到最后一行3、selectedColumn()返回插入点后第一个字符的位置rtename.selectedcolumn()4、setcloumn5、print() 以当前字体在打开的打印作业中打印一行或多行文本print(printjobnumber,{tabl},string{,tab2})tab1为文本开始打印的位置,以千分之一英寸为单位。
delphi11动态链接库第11章动态链接库本章讨论了Win32动态链接库,也就是DLL。
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简称DLL)是⼀些编译过的可执⾏代码模块,后缀名为. DLL,可以在应⽤程序中或其它DLL中被调⽤。
在Windows环境中,DLL可以实现多个应⽤程序共享代码和资源。
DLL的⽤途⾮常⼴泛,是Windows程序设计中的⼀个⾮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章将从DLL的⼀些基础知识讲起,说明如何在Delphi开发环境中创建和使⽤DLL。
11.1 概述11.1.1 DLL的概念在开始介绍DLL的概念之前,先介绍⼀些有关DLL的⼀些术语如下:应⽤程序,⼀个扩展名为.exe的Windows程序。
可执⾏⽂件,⼀个包含可执⾏代码的⽂件,它包括.dll⽂件和.exe⽂件。
实例,当提到应⽤程序和DLL时,在内存中出现的可执⾏⽂件就是实例。
Win32系统通过实例句柄的⽅式来引⽤实例。
例如,如果⼀个应⽤程序运⾏两次,就会有应⽤程序的两个实例,同时就有两个实例句柄。
当⼀个DLL被调⼊时,实例及其相应的实例句柄同时产⽣。
应该注意的是,这⾥所提的实例与类的实例不能混淆。
模块,在32位Windows系统中,模块和实例可以说是同义的。
⽽在16位的Windows 系统中,是建⽴⼀个模块数据库来管理模块的,⼀个模块对应⼀个模块句柄。
在Win32中,应⽤程序的每⼀个实例都拥有⾃⼰的地址空间;所以,没有必要为模块单独指定标识符。
不过,微软仍然保留了它⾃⼰的术语。
注意⼀点,模块和实例是同⼀个概念。
任务,Windows是⼀个多任务(或任务切换)环境,所以它必须能够为运⾏的多个实例合理分配系统资源和时间。
于是,Windows建⽴⼀个任务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任务的实例句柄和其它必要信息,以此实现任务切换功能。
任务是Windows⽤来管理和分配资源与时间段的重要元素。
动态链接库是程序模块,它包括代码、数据或资源,能够被其它的Windows应⽤程序共享。
一、数组函数1、LowerBound()功能:得到指定数组第n维的下界。
语法:LowerBound ( array {, n } )参数:array:数组名。
n:数值类型,可选项,指定要得到数组哪一维的下界。
缺省值为1。
返回值:Long。
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array数组第n维的下界。
如果n的值超过了指定数组的最大维数,那么该函数返回-1。
如果任何参数的值为NULL,LowerBound()函数返回NULL。
示例:integer a[5], b[2,5]LowerBound(a) // Returns 1LowerBound(a, 1) // Returns 1LowerBound(a, 2) // Returns -1, a has only 1 dimLowerBound(b, 2) // Returns 1integer c[ ]LowerBound(c) // Returns 1c[50] = 900LowerBound(c) // Returns 1integer d[-10 to 50]LowerBound(d) // Returns - 102、UpperBound()功能:得到指定数组第n维的上界。
语法:UpperBound( array {, n } )参数:array:数组名。
n:数值类型,可选项,指定要得到数组哪一维的上界。
缺省值为1。
返回值:Long。
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array数组第n维的上界。
如果n的值超过了指定数组的最大维数,那么该函数返回-1。
如果任何参数的值为NULL,UpperBound()函数返回NULL。
示例:integer a[5], b[2,5]LowerBound(a) // Returns 1LowerBound(a, 1) // Returns 1LowerBound(a, 2) // Returns -1, a has only 1 dimLowerBound(b, 2) // Returns 1integer c[ ]LowerBound(c) // Returns 1c[50] = 900LowerBound(c) // Returns 1integer d[-10 to 50]LowerBound(d) // Returns - 10二、Blob(大二进制对象)函数Blob函数得到Blob数据类型的信息、完成数据类型转换以及操作Blob类型数据。
PB函数大全•Abs()功能计算绝对值。
语法Abs ( n )参数n:要得到绝对值的数值型变量或表达式返回值返回值的数据类型与n的数据类型相同,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n的绝对值。
如果参数n的值为NULL,Abs()函数返回NULL。
•Ceiling()功能返回大于n的最小整数。
语法Ceiling ( n )参数n:数值型变量或表达式返回值返回值的数据类型与n的数据类型相同。
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大于n的最小整数。
如果参数n的值为NULL,Ceiling()函数返回NULL。
•Cos()功能计算余弦,其中参数以弧度为单位。
语法Cos ( n )参数n:数值型变量或表达式返回值Double。
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n的余弦。
如果参数n 的值为NULL,Cos()函数返回NULL。
•Exp()功能计算e的n次方。
语法Exp ( n )参数n:指定幂值返回值Double。
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e(约等于2.71828)的n次方。
如果参数n的值为NULL,Exp()函数返回NULL。
•Fact()功能计算n的阶乘。
语法Fact ( n )参数n:数值型变量或表达式返回值Double。
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n的阶乘。
如果参数n 的值为NULL,Fact()函数返回NULL。
•Int()功能得到小于等于n的最大整数。
语法Int ( n )参数n:数值型变量或表达式返回值Integer。
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小于等于n的最大整数。
如果n的值太小或太大,超过了整数的表示范围,则函数返回0。
如果参数n的值为NULL,Int()函数返回NULL。
•Log()功能计算n的自然对数。
语法Log ( n )参数n:数值型变量或表达式,其值必须大于0返回值Double。
函数执行成功时返回n的自然对数。
如果n小于等于0,将导致运行错误。
如果参数n的值为NULL,Log()函数返回NULL。
•LogTen()功能计算n的常用对数(以10为底)。
语法LogTen ( n )参数n:数值型变量或表达式,其值必须大于0返回值Double。
章节教案章节名称第1章 C语言概述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1、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程教学目的要求2、了解C语言的特点3、掌握C程序的组成结构4、掌握C程序的上机操作环境1.1 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1.2 C语言的特点主要知识点1.3简单的C程序介绍1.4 C程序的上机步骤3教学重点、重点:C语言的组成结构及程序书写规范。
难点难点:C语言实验环境的操作。
教学内容的衡接及学时分配问题:不能及时熟练的掌握TC集成环境的操作,对程序出错时的英文提示信息看不懂。
教学后记教法:对集成环境操作先只介绍精简操作,而后再不断的扩展操作。
而对英文提示信息方面应引导学生先要有耐心的看这些信息,而后养成积累这些提示信息的习惯。
理论内容2学时,实验2学时。
章节名称第2章程序的灵魂——算法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1、了解程序的组成要素教学目的要求2、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性3、掌握用算法描述工具来描述算法4、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2.1算法的概念2.2简单算法举例主要知识点2.3算法的特性2.4怎样表示一个算法2.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4教学重点、重点:C语言程序的组成要素和使用各种算法描述工具描述算法。
难点难点:运用算法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的衡接及学时分配引导学生选择一种适合自己习惯的算法描述工具,而后利用该工教学后记具来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并逐步的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理论概念2学时,各种算法描述工具2学时,实验2学时。
章节名称第3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1、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定义方法教学目的要求2、掌握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结合性。
3、掌握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4、掌握表达式类型和求值规则。
3.1 C的数据类型3.2常量与变量3.3整型数据3.4实型数据主要知识点3.5字符型数据3.6变量赋初值3.7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3.8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3.9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3.10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C语言的数据类型、常量概念与特性、变量的定义与特性、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create by amu on 2012-08-16----------------------------------------------------------------------------------------1.window中的事件事件名触发的时机01.Activate 在窗口激活之前触发02.Clicked 当用户用鼠标单击窗口的空白区域(没有控件的区域)时触发03.Close 当关闭窗口时触发04.CloseQuery 当清除或关闭窗口时触发。
然后检查Message.ReturnValue的值,若为1,则窗口不能关闭05.Deactivate 当窗口变为非活动状态时触发06.DoubleClicked 当用户双击窗口的空白区域时触发07.DragDrop 当一个可拖动的控件被拖动到窗口上时触发08.DragEnter 当一个可拖动的控件进入窗口时触发09.DragLeave 当一个可拖动的控件离开窗口时触发10.DragWithin 当一个可拖动的控件在窗口内部拖动时触发11.Hide 在窗口被隐藏时触发12.HotLinkAlarm 在DDE中服务器应用已经发送了新的数据,客户DDE应用已经接收到这些数据时触发13.Key 当用户击了一个键且插入点不在RichTextEdit编辑控件或数据窗口控件时触发14.MouseDown 当用户在窗口的空白区域按下鼠标左键时触发15.MouseMove 当鼠标在窗口内移动时触发16.MouseUp 当用户在窗口的空白区域释放鼠标左键时触发17.Open 当程序调用以此窗口为参数的Open函数时,此事件在该窗口打开之后,显示之前触发18.Help .........19.Other 当一个非PowerBuilder事件的Windows信息发生时触发20.RButtonDown 在窗口的空白区域单击鼠标右键时触发21.RemoteExec 当一个DDE客户应用发送了一个命令时触发22.RemoteHotLinkStart 当一个DDE客户应用开始一个热连接时触发23.RemoteHotLinkStop 当一个DDE客户应用结束一个热连接时触发24.RemoteRequest 当一个DDE客户应用请求数据时触发25.RemoteSend 当一个DDE客户应用已经发送了数据时触发26.Resize 当用户或程序打开或重设窗口大小时触发27.Show 当程序运行此窗口的show函数时,此事件在窗口显示之前触发28.SystemKey 当插入点不在某个行编辑中且用户按了ALT或ALT加其它键时触发29.Timer 在调用Timer函数后,经过了Timer函数指定的时间后触发30.ToolBarMoved 当MDI窗口的工具条移动时触发以上是我新建一个window是window的事件原来的顺序,下面是我自己常用的排序:01.window打开时发生的事件事件名触发的时机Activate 在窗口激活之前触发Resize 当用户或程序打开或重设窗口大小时触发Open 当程序调用以此窗口为参数的Open函数时,此事件在该窗口打开之后,显示之前触发Show 当程序运行此窗口的show函数时,此事件在窗口显示之前触发02.window关闭时发生的事件Deactivate 当窗口变为非活动状态时触发CloseQuery 当清除或关闭窗口时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