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终止8-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2018年10月A第5卷/第28期Oct. A. 2018 Vol.5, No.28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121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12-14周妊娠效果观察章丽娜(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时间终止妊娠的药物流产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09月~2017年12月选择药物终止妊娠的104例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中52例患者,比照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片50mg间隔12小时顿服,共计4顿,且在第三日服药1小时后给予患者晨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ug给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米非司酮片50mg间隔12小时顿服,在第三日晨给予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片600 ug给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流产效果。
结果 经过研究得出:两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首次使用米非司酮至胚胎的排出时间以及首次使用米索前列醇至胚胎的排出时间均比比照组短,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流产后出血时间、流产后出血量以及月经恢复上并无差异性,即P>0.05。
观察组中发生恶心的患者有5例,呕吐的患者有3例,发热的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9/52);比照组中发生恶心的患者有10例,呕吐的患者有7例,发热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53%(19/52)。
观察组的数据低于比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 不同时间间隔给药进行药物流产对流产成功率及并发症均会产生影响,其中米非司酮50 mg间隔12小时顿服(共计200 mg),且第三日晨给予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ug给药治疗的流产成功率较高,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流产效果【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28.121.02药物流产属于避孕失败后终止早孕的方式,临床也用于终止12~14周的中期妊娠,配以清宫的方式,通常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续贯治疗,并且患者在经过药物流产治疗后再行清宫术,其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能够降到最低[1-2]。
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观察作者简介:马兴玉,女,大专,妇产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及妇幼保健工作。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用于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16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10~14周孕的健康妇女,给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药物流产后常规行清宫术。
结果:160例患者流产成功率98.75%,失败率1.25%。
用药后66.88%患者在30分钟内显效,25.00%在30~60分钟内显效,8.13%在60分钟以上显效。
清宫均一次成功,无严重副作用。
阴道流血量在50ml内占52.50%,50~100ml占41.25%,100ml以上占6.25%.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分别为11.88%、5.63%、3.75%,少数在清宫后月经有改变,但短期内均能恢复。
结论: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用于终止10~14周妊娠效果满意,痛苦小,安全性高,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清宫术;终止妊娠【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10-02终止10~14周妊娠以往临床采用钳刮术,钳刮术手术风险及创伤大,严重的可导致脏器损伤、羊水栓塞等并发症,造成病人痛苦。
而单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虽减少了手术合并症,但是药物流产易出现流产不全,引起阴道流血多,流血时间长,增加感染的机会,有些甚至大出血,加重患者的痛苦。
本院采用先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后立即施行清宫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随机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要求终止妊娠孕周为l0~14周的160例健康育龄妇女,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6.8岁,孕产次1~6次,平均孕产次2.6次;孕周分布:孕10~12周72例,孕12+1~14周88例。
所有患者药流前均经过严格筛选,严格排除药流的禁忌症,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无宫内节育器,无子宫畸形,且胎儿双项径<3.5cm,妇科检查子宫与停经周数相符合。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护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0~14周妊娠,成功地代替了大月份钳刮术,从而减少了羊水栓塞等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在临床上早已广泛应用,其方法简便,疗效肯定,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恐惧感,2010年6月~2011年5月对180例住院患者实施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在临床用药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下,其中17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180例,年龄18~40岁,孕周10~14周,均无心、肝、肾疾病,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无米索前列醇及米非司酮禁忌证。
方法:要求患者在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口服米非司酮50mg 每12小时×3次或4次(根据妊娠周数),米非司酮服毕后隔日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阴道填塞米索前列醇600μg,密切观察胚胎排出及阴道出血情况。
药物作用机制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蜕膜上的孕酮受体,引起孕酮作用的撤退,至蜕膜变性、坏死,继发绒毛变性、坏死,从而达到终止早孕。
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
米非司酮的用药量可1次最多服用200mg[1]。
米索前列醇为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有增加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的作用,其最大特点是口服有效,且吸收良好,见效快,口服30分钟达血药浓度高峰,血浆药物的清除半衰期1.5小时[2]。
米索前列醇常规口服用量600μg/日,米索前列醇阴道填塞效果显著,应用在妊娠10~14周相对安全,应用米索仅少数患者发生轻度、短暂的恶心、腹泻、畏寒、头痛等,一般每天能耐受1800μg的剂量,过量可造成高热、血压下降、强直宫缩、胎死宫内。
临床观察与护理用药前准备:遵医嘱完善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b超及妇科检查、生命体征测量。
健康教育:用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药物终止妊娠的知识、用药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反应,如腹痛、出血、恶心、呕吐、皮疹等,以及处理方法、应对措施。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2 W妊娠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52-01近年来我院对妊娠8~12 w 100例要求终止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选择:妊娠8~12 w的健康妇女要求终止妊娠者,妇科检查及b超均确诊,无用药禁忌症。
100例对象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35岁,其中第一胎者21例。
1.2 用药方法: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均由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
米非司酮每片25mg,米索前列醇每片200ug。
前三天口服米非司酮早8时2片,晚8时2片,共12片(300mg),第四天上午8时来院口服米索前列醇3片(600ug)至6片(1200ug),8~10小时内观察结果。
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凉开水送服。
用米索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量,根据妊娠月份,宫颈情况,孕妇对米索的敏感性,宫缩情况及产程进展,从小计量开始逐步调整,可口服或阴道上药或同时进行,一般每隔2小时追加一片。
妊囊及胎儿排出后肌注缩宫素10~20u,胎盘胎膜排出后要检查是否完整。
排出后7天,15天来院常规随访及b超。
1.3 疗效判定完全流产:用米索8~10小时内妊囊及胎儿胎盘胎膜完整排出,阴道出血不多,不需清宫;不全流产:用药后妊囊及胎盘胎膜排出不全,阴道出血多需清宫者;药流失败:用药后8~10小时内胎儿及胎盘均未排出,b超宫内胎儿存活继续妊娠者。
2 结果2.1 流产情况:100例接受药物流产的孕妇完全流产92例,完全流产率92%;不完全流产7例,不全流产率7%;失败1例。
7例不全流产中有3例为孕10~12w,流产当时检查胎盘胎膜欠缺,即行清宫,清出少量绒毛及蜕膜组织;4例为孕8~10w,流产中见妊囊排出但出血不少即行清宫术,刮出蜕膜及少许绒毛;失败1例为孕10w,b超示妊囊完整即行清宫术,手术顺利。
2.2 腹痛情况:妊娠8~12w药物流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痛与月份大小正比。
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终止8-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通过对125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给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药物流产后立即进行清宫术,观察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的治疗效果,深入探讨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终止8-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可靠、出血少,并发症少的方法。
关键词:药物流产清宫术临床推广
药物流产因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存在阴道异常出血问题进一步影响了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能有效解决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的问题。
我站于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25例宫内孕8-14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流产后配合清宫术,使宫内残留物完全排出,减少感染和出血机会,降低继发不孕和习惯性流产发生率,取得良好效果。
对象:随机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来我站孕8-14周自愿要求药物流产加清宫术125例患者,年龄18-38岁,其中孕次≤3有77例,孕次>3有48例,同期妊娠8-14周行人工流产配合钳刮术40例患者,年龄21-36岁,孕次≤3有28例,孕次>3有12例,随机选择同期妊娠6-7周行药物流产90例患者,年龄18-40岁,孕次≤3有82例,孕次>3有8例,经内诊检查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无凝血系统功能障碍及器质性疾病,观察组与用药组无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禁忌症,经B超检查诊断为宫内妊娠,尿HCG、血HCG检测均为阳性者。
方法:1.以125例妊娠8-14周行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对象为观察组,第一日给予米非司酮200㎎顿服,服药前后2小时不可进食,于第3日早晨服米索前列醇0.4㎎,以后每隔2小时服0.2㎎,总量不超过1.8㎎,服药前后2小时内不可进食,卧床休息,住站观察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妊娠物排出时间,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及副反应发生情况,流产后立即行清宫术。
2.以40例孕8-14周行人工流产对象为人流组,90例孕6-7周行药物流产对象为药流组,服药方法第一日早晨50㎎,晚25㎎,第2、日早晚各25㎎,第3日早服25㎎,1小时后服米索前列醇0.6㎎,服药前后2小时内不可进食。
观察每组方法的流产效果,手术并发症、子宫穿孔、出血及术后流血时间、组织残留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
观察指标:1.完全流产:服药后胚囊自行排出,至月经恢复不需要清宫者。
不全流产:服药后胚囊自行排出,因出血量多,经复查B超证实宫内仍有胎膜胎盘组织残留。
流产失败:服药后绒毛退化,胚囊停育不能自行排出,或绒毛排出后出血量为月经量2倍以上,或出血持续不止。
2.子宫出血量:a.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量多于平时月经量1倍以上为大量;b.多于平时月经量,且少于1倍月经量为多量;c.同于平时月经量为中量;d.少于平时月经量为少量。
3.子宫出血持续时间,即为胎囊排出当天至阴道流血完全停止所持续的天数,在药物流产后
7天、14天、28天、42天随访,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出血量、腹痛、感染、月经恢复等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果:观察组125例对象中,完全流产29例,不全流产88例,进行清宫术,失败8例,以钳刮术处理。
清宫术时宫口均很松,不必扩张宫口就可手术,且手术进展快,病人痛苦小,无1例子宫穿孔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术后观察无组织残留情况。
40例人流组病人,手术中均需扩张宫口,手术难度大,病人表情痛苦,有1例因过度紧张发生人流术后综合征,未出现子宫穿孔及组织残留情况。
90例药流组病人,服药后均见绒毛组织排出,有16例因流产后出血时间长,B超检查提示有组织物残留而行清宫手术。
三组病人流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比较,观察组流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的比较,结果相当,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出血量与药物流产组出血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产后随访122例,有3例失访,出血均在1周内干净,人流组随访39例,失访1例,产后出血在1周内干净38例,1例出血时间超过1周,给予口服抗炎、促进子宫恢复药物口服处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出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125例对象中出血均于1周内干净,而药流组仅67例出血时间在1周内干净,14例出血时间超过半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终止8-14周妊娠可缩短出血时间。
讨论: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与孕酮竟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使脱膜变性坏死,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也有一定结合力,它能明显提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前列腺素类药物对各期妊娠子宫均有收缩作用,促进宫颈松驰,软化宫颈,排出妊娠组织。
药流成功率高,文献报道为90%-98.2%,本组为93.6%,但存在着流产不全问题,其不全流产率仍有5%-10%[2],本组为6.4%,不全流产可引发大出血,宫腔感染等疾病,应及时行清宫处理。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滋养叶细胞和妊娠蜕膜组织残留及个体对药物敏感性差异等,人工流产术容易造成并发症,如出血多,宫颈裂伤,子宫穿孔,流产不全等,应尽量避免大月份钳刮术,本组对象125例,完全流产29例,不全流产行清宫术88例,失败8例,改用钳刮术处理。
清宫率是相对较高,但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我站使用的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方法,既缩短引流产的时间,又解除受术者痛苦,且术后不留并发症。
3组对象流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和人流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结果相当,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药流组出血量与月经量差异显著有可比性,药物流产组均可见绒毛排出,但仍有14例出血时间长超过半月,经B超检查有组织残留,说明药物流产有流血时间长,出血量多甚至不全流产的缺陷。
我站对妊娠8-14周终止妊娠患者采用药物流产配合清宫术,有效解决了药物流产后绒毛、蜕膜排出缓慢、阴道出血时间过长、量较多、引发生殖道感染等问题,减轻病人痛苦,避免了人工流产带来并发症的风险,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司.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2003.25
[2]桑国卫、翁黎驹.邵庆翔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
[3]朝向阳、孙敬霞、朝燕燕.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种类处理和预防.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