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
- 格式:pptx
- 大小:9.24 MB
- 文档页数:45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母鸡》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课文《母鸡》的内容和主题;2.掌握相关生词和词语的意义;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行为;4.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内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念;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母鸡》的故事情节;2.掌握生词词语的意义;3.能够朗读、背诵部分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行为;2.运用适当的语调和情感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母鸡的视频,引出话题,并请学生谈谈对母鸡的印象。
2. 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阅读《母鸡》,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2.教师解释生词词语,并让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展示理解;4.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培养节奏感。
3.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母鸡在故事中的感情变化和行为表现,以及自己对母鸡的看法,并设计展示形式。
4. 展示与讨论(15分钟)每组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并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明确母鸡的母爱情怀。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延伸母鸡的品质,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情感。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母鸡》的部分片段;2.提醒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母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对动物的关爱之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下一步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会。
以上就是针对《母鸡》的优质课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认识到动物的情感,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之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母鸡》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重点词语及生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责任感。
2.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流利朗读。
•熟练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3.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4. 教学准备
•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教具:课文课件、图片、小黑板等。
5.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前准备
1.复习上节课知识,引入本篇课文。
2.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节:课堂教学
1.导入:呈现课文图片或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母鸡的了解。
2.分段精读课文,学生跟读。
3.梳理重点词语,板书相关词语及解释。
4.进行生字解释、课文填充等活动。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母鸡》为主题,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感受到
农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农村生活缺乏真实的了解,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融入生活实践,增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体验和理解。
同时,在教学中,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都有待加强,需要多加注意学生
的朗读训练,培养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本课教学偏重了对课文内容的传递,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悟寓意方面还有待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母鸡》说课稿(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母鸡》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所写,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世界”,旨在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母鸡》这篇课文通过描述母鸡的孵蛋过程,表现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赞扬了母爱的伟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母鸡的孵蛋过程可能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母鸡孵蛋的过程,感受母爱的伟大。
同时,学生对作者老舍的了解可能不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简要介绍老舍的生平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母鸡孵蛋的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动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了解作者老舍,激发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母鸡孵蛋的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动物的方法;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老舍的生平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母鸡》,提问:“你们对母鸡有什么了解?”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母鸡孵蛋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学习课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课文内容,理解母鸡孵蛋的过程。
教师小组汇报,总结课文内容。
4.朗读感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母鸡》这篇课文选自统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重在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本次教学内容是《母鸡》的第二课时,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以及本课特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1.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2.在比较阅读中,感受不同作家在写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么样把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写出来的。
教学难点:比一比,《猫》和《母鸡》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文章——母鸡(齐读课题)。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只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居功炫耀的母鸡。
所以作者一开始说——我一向讨厌母鸡(全班说)板书。
可是后来作者改变了态度——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全班说)板书。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了这样的变化呢?[设计意图:抓住作者对母鸡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以此为线索,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先贬后褒,欲扬先抑,形成鲜明对比的写法。
]3.师: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答案,请大家轻轻地翻开书,快速地浏览全文来找一找。
(指名说,有谁和他找的不一样?)4.师:找准了,一起读出来。
换一种形式再读。
(看课件全班读)5.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老舍先生用简简单单的语言,道出了这不简单的情感。
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味。
二、学习“我不敢讨厌母鸡了”(一)护子心切(5段)1.师: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一开始是这样写的,请你读给大家听。
⼈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语⽂14《母鸡》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语⽂14《母鸡》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母鸡》课⽂知识点归纳教材分析:本⽂是⽼舍先⽣另⼀篇脍炙⼈⼝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苦,塑造了⼀位“伟⼤的鸡母亲”的形象。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我会写:讨:讨厌讨喜讨饶声讨南征北讨厌:讨厌厌恶厌弃厌倦贪得⽆厌坝:⽥坝河坝堤坝坪坝⽔坝坝⼦忠:忠厚忠诚忠⾔忠告忠⼼耿耿毒:⼼毒毒计禁毒中毒毒⽓下毒⼿绩:成绩战绩功绩业绩政绩败绩孵:孵化孵育孵卵戒:警戒戒⼼戒备戒酒警:警告机警警察警觉歪:歪曲歪理歪道东倒西歪歪理邪说咕:咕咕咕咚咕嘟咕叽咕噜咕哝汤:⽶汤鸡汤汤药赴汤蹈⽕汤圆掘:掘地挖掘开掘采掘临渴掘井伏:伏案伏击埋伏此起彼伏昼伏夜出啼:啼叫鸡啼猿啼悲啼哭哭啼啼形近字:厌(讨厌)伏(埋伏)戒(警戒)诫(告诫)啼(啼哭)谛(真谛)多⾳字:恶:wù厌恶è罪恶ě恶⼼撮:zuǒ⼀撮⼉cuō撮合近义词:讨厌——厌恶欺侮——欺负忠厚——⽼实可恶——可恨警戒——警惕预备——准备凄惨——悲惨⾟苦——⾟劳反义词:讨厌——喜欢反抗——屈服欺侮——爱护忠厚——奸诈慈爱——凶狠勇敢——怯懦理解词语:【疙瘩】⽐喻不易解决的问题。
【反抗】⽤⾏动反对;抵抗。
【可恶】令⼈厌恶;使⼈恼恨。
【尖锐】(声⾳)⾼⽽刺⽿。
【凄惨】凄凉悲惨。
【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充满怜爱之情。
【颤颇巍巍】抖动摇晃的样⼦(多形容⽼年⼈或病⼈的动作或声⾳)。
【如怨如诉】形容声⾳(多指乐曲)悲切。
【警戒】泛指为防备出各类问题⽽采取保障措施。
【如怨如诉】好像是怨恨,⼜好像是倾诉。
形容声⾳带有忧郁的意味。
【欺侮】欺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教案一. 教材分析《母鸡》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课文以作者养的一只母鸡为线索,描述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敬意。
本文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母鸡的描写,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动物的了解相对有限,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增加对动物的认识,培养对动物的喜爱和尊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增强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难点:对于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母鸡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入课题,让学生观察母鸡,引导学生说出母鸡的特点,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等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对母鸡的敬意。
4.巩固(10分钟)学生讨论:你认为母鸡有哪些品质值得尊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