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图总复习提纲--打印稿
- 格式:docx
- 大小:21.48 KB
- 文档页数:6
工造制图复习提纲制图题型:一、选择题(20分)二、补绘直线或平面的第三面投影,并在横线上注明其相对投影面的位置(20分)三、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计10分)四、根据立体图绘制形体的三面投影图(20分)五、补绘形体的第三投影(10分)六、绘制形体的剖面图和断面图(10分)七、根据所给的施工图,回答问题(10分)题型参考:习题集P4(直线) P8(平面)习题集P6 第8题习题集P2及模拟题模拟题习题集P34及模拟题复习题及提纲分章节复习提纲(红色加粗及红色为重点内容)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1、熟悉制图的基本规格:图纸、线型、线宽、字体、比例、尺寸标注;2、了解常用建筑材料图例;3、了解图板、丁字尺、三角板、铅笔、圆规、分规等的用法;4、知道几何作图:等分线段、作正多边形、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5、知道尺寸分析:尺寸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以及线段分析: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的含义与区别;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1、熟悉投影的概念:投影的三要素,投影方法,正投影与中心投影及斜投影的用途;2、知道正投影的特性(类似性、全等性、积聚性、重合性);3、熟悉三面正投影中“三等”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第三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熟悉特殊位置点的投影,会找点的三面投影(根据“三等”关系);2、知道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重影点的可见性判断;3、会判断点的空间位置(是否在直线上?是否在平面内?);4、熟悉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的三面投影特性5、直线上点的投影:定比性,从属性;6、知道直角三角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与投影面的倾角;7、熟悉两直线相对位置关系(平行、相交、交叉)判断方法;8、知道直角投影定理的原理及应用;9、熟悉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的三面投影特性:一框两线——平行面(线是横或者竖直),两框一线——垂直面(线是斜线)10、知道平面上取点的方法;11、熟悉平面上取直线的两种方法;12、了解最大斜度线及其应用(求平面与投影面的倾角);13、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判定方法;(平行、相交判断)14、了解两平面相对位置关系判定方法;(平行、相交判断)第四章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1、知道棱柱、棱锥的三面投影作图方法;2、知道棱柱、棱锥表面取点方法;棱柱取点:积聚性棱锥取点:辅助线3、了解棱柱体截交线3种情况;4、了解棱锥体截交线2种情况;5、了解曲面立体母线、素线、纬圆的含义;6、知道圆柱、圆锥、球体的三面投影作图方法;7、熟悉圆柱、圆锥、球体的转向素线的投影规律;“在一个图的两边,必在另一个图的中间”8、熟悉圆柱、圆锥、球体表面取点方法;圆柱:积聚性投影圆锥:“素线法”和“纬圆法”球体:“纬圆法”9、了解圆柱体截交线的3种情况;10、了解圆锥体截交线的5种情况;11、了解球体截交线的4种情况;12、了解相贯线的含义及其作图方法:平面立体的相贯线,平面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第五章轴测图1、了解轴测图的形成及其与正投影的区别;2、熟悉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帮助做组合体的题目)3、了解斜二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第六章组合体***1、了解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叠加、截割2、组合体的三面投影作图方法;A、根据立体图画三面投影,B、根据两面投影补充其第三投影,C、补充三面投影中缺少的图线。
总复习一、点、线、面1、点投影:根据点的坐标作出三面投影;根据点到三投影面距离作图,将距离转变为坐标值。
点所在的位置:空间一般点、投影面上、投影轴上(注意投影特征与坐标值的关系)重影点:空间两点在某投影面上重影了,则称空间两点是在该投影面上的重影点,该两点有两坐标值相同。
2、直线投影:(1)直线投影作图:作出直线两端点的投影,再用直线连接。
(2)直线投影特征:一般直线:在三投影面上投影是与投影轴倾斜的缩短的直线,不反映与投影面的夹角和实长;投影面平行线: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投影为实长,并且与两投影轴夹角反映与其它两投影面的夹角;在其他两投影面上投影为直线平行于两投影轴;投影面垂直线: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为集聚点,在另外两投影面上投影平行于同一投影轴反映实长。
*(3)点在直线上——点的投影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定比定律:点按比例分割直线,投影点按相同的比例分割直线的同面投影。
*(4)线线相互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平行:空间两直线平行,它们的同名投影互相平行。
(当两直线同时平行于同一投影面时,采用两相交辅助线分别连接两直线的端点再判断)相交:交点是两直线的公共点,且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直角定律:相互垂直的两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平行于某投影面,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是相互垂直的。
3、平面投影(1)平面的描述:6类(2)平面投影作图:将组成平面的直线或直线、点分别作出投影则得到平面投影。
(3)平面投影特征:一般平面:三面投影为缩小平面图形,不反映实形和与投影夹角。
投影面垂直面: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为一倾斜集聚线,积聚线与投影轴夹角反映了与其它投影面的倾角;在其它投影面上投影为缩小的平面,平面图形是相似形。
投影面平行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投影反映平面实形,在另外两投影面投影为两条平行于两投影轴的集聚线。
平面内的直线判断:两种方法(注意作图方法)(1) 确定直线上两点是平面内的点,直线是平面内的线。
(2)如果直线有一个点在平面内,如果直线平行于平面内至少一条直线,该直线就是平面内直线。
工程制图复习提纲1 制图的基本知识1.1机械机械图国家标准1.2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1.3几何作图与圆弧连接1.4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法1.5绘图的基本方法及步骤2 投影理论基础2.1 投影法及三面投影的形成2.2 立体表面上的点线面的投影分析2.3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2.4 回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3 组合体的投影3.1 组合体的形成及分析方法3.2 平面与立体相交3.3 立体与立体相交3.4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5 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标注3.6 读组合体视图5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5.1 视图5.2 剖视图5.3 断面图5.4 局部放大图及常用简化画法5.5 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6 零件图8 装配图复习题:一、填空题1、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并遵照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绘制的表达工程对象的、及的图称为工程图样,简称图样。
机械图样按表达对象来分,最常见的有和两种。
表达零件的、、及的图样成为零件图,表达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的图样成为装配图。
形状、大小、技术要求、零件图、装配图、结构、大小、技术要求、联接、装配关系2、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限用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画出。
粗实线、虚线、细实线、细点画线3、图样上标注的每一个尺寸,一般由、、及____________组成。
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相关符号4、尺寸标注符号R20,Φ40:R表示___________,Φ表示___________。
半径、直径5、同一机件如用不同的比例画出,其图形大小___________,图上标出的尺寸数值___________。
不同、相同6、工程常用的投影法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其中正投影法属于____________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平行7、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主视图与俯视图____________,主视图与左视图____________,俯视图与左视图____________。
工程制图总复习提纲2012.12.11一、正投影基本规律1.正投影法的投影特点1)真实性——平面图形/线段∥投影面2)积聚性——平面图形/线段⊥投影面3)类似性2.正投影法的基本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3.直线的投影1)一般位置直线——3斜线2)投影面的平行线——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1斜线:反映实形和倾角,2正线:平行于投影轴)-表2-1(P32)3)投影面的垂直线——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1点:积聚,2正线:垂直于投影轴/反映实形)-表2-2(P33)4)直线投影特点:线性不变——线、点从属性不变平行性不变4.平面的投影1)一般位置平面——3类似形(拓扑不变)2)投影面的垂直面——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1斜线:积聚&反映倾角,2类似)-表2-3(P36)3)投影面的平行面——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1实形,2正线:积聚)-表2-4(P37)二、立体(截切立体和相贯立体的三面投影)1.立体的投影2.立体的表面取点平面立体——棱柱、棱锥(台)回转体圆柱:1圆2矩形圆锥:1圆2等腰三角形球:3圆立体表面取点(积聚性:一求二、二求三)是求截交线、相贯线的基础3.截切立体平面立体—截交线端点:截平面和棱线的交点回转体圆柱(①⊥轴线②∥轴线③∠轴线)-表3-1(p49)圆锥(①过锥顶—等腰△,②θ=90°—圆,③④⑤θ<90°—非圆曲线)-表3-2(p53)球(①∥投影面—1圆,2正线,②⊥投影面—1斜线,2非圆曲线)-表3-3(p56)单个截平面截切多个截平面截切组合回转体的截切截交线的特点:共有性封闭性形状—直线/圆/非圆曲线求截交线的方法:积聚性法辅助直线法/辅助圆法求截交线的思路与做图步骤:积聚性法辅助直线法辅助圆法4.立体相贯求相贯线的方法:积聚性法辅助平面法圆柱与圆柱相贯——圆柱正交相贯(特点与简化画法)圆柱与方柱相贯、等径相贯同轴回转体相贯求相贯线的思路与做图步骤:积聚性法辅助平面法5.核心方法积聚性法求截交线和相贯线辅助直线法/辅助圆法求截交线求截交线/相贯线的关键:分析判断截交线/相贯线的空间形状和投影特点6.重点内容利用积聚性法/辅助直线法/辅助圆法求立体的截交线利用积聚性法求圆柱正交相贯7.重点习题习题集:2-6(p10-11)、3-1(p12-15)、3-2(1-12) (p16-18)三、组合体、机件表达方法(视图、剖视、断面图、其它表达方法)1.组合体画图、读图、基本视图、向视图表达2.组合体取剖视、注尺寸(重点为单一剖切平面的全剖、半剖、局部剖,特别注意肋板的剖切)3.半剖视图:主视图右边、左视图前边、俯视图右边/前边4.给两个视图,求第三视图5.取指定视图的剖视6.移出断面图的画法7.肋板等结构的表达方法8.视图标注省略的最高原则:不注自明9.核心方法形体分析法(p73-74)线面分析法(p74-76)10.重点习题习题集:4-7(1-2)(p26)、5-1(p28)、5-2 (p28)、5-9(p31)、5-15(p33)、5-16~5-20 (p34-38)四、标准件、常用件1.螺纹画法1)内螺纹画法——视图、剖视2)外螺纹画法——视图、剖视1)内、外螺纹连接画法——视图、剖视2.尺寸注法1)普通螺纹尺寸注法2)非密封管螺纹尺寸注法3)内、外螺纹连接尺寸注法3.螺纹紧固件1)螺纹紧固件标记:文字叙述-标记2)螺栓、双头螺柱、螺钉连接的画法(简化画法)4.标准件键、销(在装配图中认识)5.重点习题习题集:6-1(p41)、6-2(1-3)(p41)、6-3(p42)五、零件图1.读图2.尺寸标注: 第一章§1.5尺寸注法(P8-11),第四章§4组合体的尺寸注法(P77-82),第六章§2.4螺纹的种类与标注(P111-112),第七章§2.2.5常见孔的尺寸注法(P135),§3.2零件图的尺寸注法(P136-137)3.极限与配合:标注的各个部分的含义φ26H7/f64.零件图、装配图中的标注:文字叙述-极限与配合注法5.表面结构:注法Ra值的含义及单位,去除材料加工表面和非去除材料加工表面的判定6.核心方法形体分析法7.重点习题习题集:7-1(p44)、7-4(p46-47)六、装配图1.读图:尺寸类型(特性尺寸、装配尺寸——配合尺寸/连接尺寸/相对位置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其它必要尺寸)、配合方式(配合制度、配合种类、极限与配合代号含义——教材:p148-152)、表达方法、工作原理2.明细栏内容(零件/标准件种类和数量)3.合理装配结构——教材:图8-8~图8-14(p166-167)七、核心方法总结1.积聚性法——求截交线、相贯线2.辅助直线法/辅助圆法——求截交线3.形体分析法——组合体、机件的读图、画图、标注尺寸4.线面分析法——组合体、机件的读图、画图八、考题类型1)选择题(不定项)2)截切相贯3)紧固件4)图样画法5)零件图(尺寸/填空)6)装配图(填空/选择)。
总复习一、点、线、面1、点投影:根据点的坐标作出三面投影;根据点到三投影面距离作图,将距离转变为坐标值。
点所在的位置:空间一般点、投影面上、投影轴上(注意投影特征与坐标值的关系)重影点:空间两点在某投影面上重影了,则称空间两点是在该投影面上的重影点,该两点有两坐标值相同。
2、直线投影:(1)直线投影作图:作出直线两端点的投影,再用直线连接。
(2)直线投影特征:一般直线:在三投影面上投影是与投影轴倾斜的缩短的直线,不反映与投影面的夹角和实长;投影面平行线: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投影为实长,并且与两投影轴夹角反映与其它两投影面的夹角;在其他两投影面上投影为直线平行于两投影轴;投影面垂直线: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为集聚点,在另外两投影面上投影平行于同一投影轴反映实长。
*(3)点在直线上——点的投影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定比定律:点按比例分割直线,投影点按相同的比例分割直线的同面投影。
*(4)线线相互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平行:空间两直线平行,它们的同名投影互相平行。
(当两直线同时平行于同一投影面时,采用两相交辅助线分别连接两直线的端点再判断)相交:交点是两直线的公共点,且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直角定律:相互垂直的两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平行于某投影面,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是相互垂直的。
3、平面投影(1)平面的描述:6类(2)平面投影作图:将组成平面的直线或直线、点分别作出投影则得到平面投影。
(3)平面投影特征:一般平面:三面投影为缩小平面图形,不反映实形和与投影夹角。
投影面垂直面: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为一倾斜集聚线,积聚线与投影轴夹角反映了与其它投影面的倾角;在另外两投影面上投影为缩小的相似平面。
投影面平行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投影反映平面实形,在另外两投影面投影为两条平行于两投影轴的集聚线。
平面内的直线判断:两种方法(注意作图方法)(1) 确定直线上两点是平面内的点,直线是平面内的线。
(2)如果直线有一个点在平面内,如果直线平行于平面内至少一条直线,该直线就是平面内直线。
总复习点、线、面1、点投影:根据点的坐标作出三面投影;根据点到三投影面距离作图,将距离转变为坐标值。
点所在的位置:空间一般点、投影面上、投影轴上(注意投影特征与坐标值的关系)重影点:空间两点在某投影面上重影了,则称空间两点是在该投影面上的重影点,该两点有两坐标值相同。
2、直线投影:(1)直线投影作图:作出直线两端点的投影,再用直线连接。
(2)直线投影特征:一般直线:在三投影面上投影是与投影轴倾斜的缩短的直线,不反映与投影面的夹角和实长;投影面平行线: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投影为实长,并且与两投影轴夹角反映与其它两投影面的夹角;在其他两投影面上投影为直线平行于两投影轴;投影面垂直线: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为集聚点,在另外两投影面上投影平行于同一投影轴反映实长。
*(3)点在直线上——点的投影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定比定律:点按比例分割直线,投影点按相同的比例分割直线的同面投影。
*(4)线线相互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平行:空间两直线平行,它们的同名投影互相平行。
相交:交点是两直线的公共点,且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直角定律:相互垂直的两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平行于某投影面,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是相互垂直的。
3、平面投影(1)平面的描述:(省略)(2)平面投影作图:将组成平面的直线或直线、点分别作出投影则得到平面投影。
(3)平面投影特征:一般平面:三面投影为缩小平面图形,不反映实形和与投影夹角。
投影面垂直面: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为一倾斜集聚线,积聚线与投影轴夹角反映了与其它投影面的倾角;在其它投影面上投影为缩小的平面,平面图形是相似形。
投影面平行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投影反映平面实形,在另外两投影面投影为两条平行于两投影轴的集聚线。
*4、线面、面面关系:(1)线面平行——直线平行于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该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2)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判断可见性。
(3)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垂直平面的两相交直线。
特殊情况:直线与垂直投影面平面的集聚线垂直。
一般情况:在平面内找两条分别与两投影面平行的直线,作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该两条直线垂直(利用直角定律)。
(4)面面平行——两个面内的相交二直线分别互相平行。
(5)面面相交——求交线、判断可见性换面法1、直线的换面:一般位置直线一次换面:投影面平行线→新轴∥保留直线的投影→求实长、倾角一般位置直线第二次换面:投影面垂直线→新轴⊥一条线的投影→求距离2、平面的换面:一般位置平面一次换面:投影面垂直面→新轴⊥平面内一条实长线→求倾角、距离一般位置平面第二次换面:投影面平行面→新轴∥平面投影的积聚投影→求实形立体的投影及截交线、相惯线求解(一)立体投影特征1、平面立体:棱柱、棱锥(台)投影特征:三面投影无曲线。
棱柱:其中两面投影中棱边相互平行;棱锥(台):其中两面投影棱边汇聚一点(或延长汇集一点)。
2、曲面立体:圆柱、圆锥、球共同点:有一面投影为圆。
圆柱:其中两面投影的转向轮廓线与轴线投影平行。
圆(台):其中两面投影转向轮廓线汇聚一点(或延长汇集一点)。
球:三面投影都为圆。
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投影区别:曲面立体有一面投影为圆或圆弧。
平面立体三面投影都无曲线。
(二)切平面与立体相交——求截交线1、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面面相交求交线。
注意:求截交线就是求解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的交线,(1)判断切平面与立体哪些表面存在交线;(2)逐个判断交线的两端点是在立体平面内或是在立体的棱边上;(3)作出两端点的投影用直线连接,得交线的投影。
(4)若多个切平面截切立体,注意还要画出切平面之间的交线。
*2、切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圆柱——圆、直线(矩形)、椭圆切平面垂直于圆柱轴线截交线为圆;切平面平行于圆柱轴线截交线为直线;切平面与圆柱轴线存在夹角截交线为椭圆或椭圆弧。
解题方法:利用圆柱面投影的积聚性——积聚圆。
①分析切圆柱体的切平面是单个、或多个平面,及切平面与圆柱轴线的位置情况,判断截交线的形状和截交线已知投影。
②求解特殊点(轮廓线;对称中心线;最高、低、前、后、左、右、上、下;长、短轴)、中间点(或一般点)③注意保留部分,判断截交线可见性、连线。
④多切平面切割,注意画出切平面之间的交线。
⑤如果切平面已将曲面立体投影的对称中心线切去,则在另一面投影(非圆投影)中对应处的转向轮廓线(最大轮廓线)被切去。
**圆锥——圆、直线(三角形)、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切平面垂直于圆锥轴线截交线为圆;切平面过圆锥的锥顶截交线为两条相交(或延伸相交)即直线;切平面平行圆锥轴线截交线为双曲线;切平面与圆锥轴线存在夹角截交线为椭圆;切平面平行于圆锥素线截交线为抛物线。
(解题利用辅助圆方法和素线方法。
其中截交线双曲线时,注意最高点一般就是辅助圆与切平面积聚线相切切点;截交线椭圆时椭圆的两根共轭轴的确定,一根轴在切平面积聚线中点。
辅助圆所在辅助平面的选取与椎体轴线垂直)解题方法:①分析切圆锥体的切平面是单个、或多个平面,及切平面在圆锥体切割的位置情况,判断截交线的形状和截交线已知投影。
②求解特殊点(轮廓线;对称中心线;最高、低、前、后、左、右、上、下;长、短轴)、中间点(或一般点)③注意保留部分,判断截交线可见性、连线。
④多切平面切割,注意画出切平面之间的交线。
⑤如果切平面已将曲面立体投影的对称中心线切去,则在另一面投影(非圆投影)中对应处的转向轮廓线(最大轮廓线)被切去。
球——圆(解题时注意切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平行——圆、圆弧;含夹角——椭圆、椭圆弧。
利用辅助圆解题,辅助圆选取与投影面平行)作图步骤:①分析切割球体的切平面是单个、或多个切平面,切平面在球体上切割的位置情况,判断截交线的形状和截交线的已知投影。
②求解特殊点(轮廓线;对称中心线;最高、低、前、后、左、右、上、下;长、短轴);中间点(或一般点)。
③注意保留部分,判断可见性。
④多切平面切割,注意画出切平面之间的交线。
⑤如果切平面已将曲面立体投影的对称中心线切去,则在另一面投影(非圆投影)中对应处的转向轮廓线(最大轮廓线)被切去。
解题方法:表面取点——积聚圆、纬圆法、素线法。
多个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注意切平面间的交线。
一个或多个切平面与立体相交—注意切平面与切平面之间交线的存在情况。
(7)切平面与组合立体的截交线:①先分析构成组合立体的基本体;②根据切平面切割各基本体的形式判断各交线的形状;③分别求解截交线;④注意各截交线间的公共点。
(三)立体与立体相交——求相贯线实质:求两体表面共有的点的集合。
1、平平相交:相贯线为空间折线。
解题方法同求截交线的方法。
2、平曲相交:相贯线为平面曲线。
解题方法同求截交线的方法。
*3、曲曲相交:相贯线为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为平面曲线。
解题方法:(1)*相贯线的两种特殊情况:公切球体:半径相等的圆柱与圆柱相贯;圆柱与圆锥相贯(圆柱投影积聚圆与圆锥投影的转向轮廓线相切)。
同轴线相贯:圆柱与圆球(作业中半球与圆柱相贯;圆柱孔与球相贯)圆柱与圆锥(圆台)相贯;圆锥(圆台)与球相贯。
(2)*表面上取点(纬圆法、素线法)——二求三(3)辅助平面法(4)注意:对一般情况中,柱柱相贯,轴线垂直相交,相贯线凸向大圆柱轴线的方向。
作图步骤:(1)分析相贯的回转体的类型:圆柱、圆锥、球;(2)分析特殊相贯或一般相贯,找到相贯线投影的已知条件。
(3)分析空间相贯线形状、条数:外表面与外表面相贯;外表面与内表面相贯(圆柱与孔);内表面与内表面相贯(孔与孔)。
(4)分析相贯线投影特性,找已知投影,并确定作图方法。
特殊——表面上取点——辅助平面法(5)分别作每条相贯线。
特殊点全、中间点有。
(6)如果相贯两曲面立体已将其中一个曲面立体投影的对称中心线贯掉(如:孔与孔相贯、孔与外表面相贯),则在另一面投影(非圆投影)中对应处的转向轮廓线(最大轮廓线)被切去。
(7)注意保留部分,判断可见性。
四、组合体视图六个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
*重点:三视图——二求三组合体分类:基本体切割、穿孔而成:用线面分析方法,先分析未切割、穿孔时的基本体,绘制最大轮廓投影,再逐步切割、穿孔,绘制每一次切割、穿孔所产生的交线或相惯线。
基本体组合而成:分析方法是形体分析与线面分析结合。
常见结构有:圆柱体(包括穿孔)、底板、支撑板、肋板、支架等组成。
注意:叠合中的共面、相切、相交。
多层次组成:多层次组成应注意,根据可见性判断各层所处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
若全可见为粗实线,则可能是前低后高、左低右高、上小下大。
*(一)解题方法:1、形体分析法:分析线框、想形体。
将每一部分基本体综合到一起就是整个形状。
2、线面分析法:点分析:顶点、交点、直线积聚点;线分析:曲面轮廓线、交线、面积聚线;面(封闭线框)分析:平面、曲面、面的实形、相似形、孔;有投影面垂直面时该平面在其他两投影面的投影是相似形,综合起来以想象其空间形状。
*(二)点的含义:顶点、线交点、直线积聚点线的含义:面的积聚;两面交线;曲面轮廓线。
线框的含义:平面、曲面、面的实形、相似形、孔。
有投影面垂直面时该平面在其他两投影面的投影是相似形,综合想象其空间形状。
*(三)在线面分析法中,根据题的形状不同对面地分析方法:(1)分析面的形状:平面式投影面垂直面时,该平面在其他两投影面的投影是相似形。
(2)分析面的相对位置:如同一投影面上多封闭线框表示的表面一定不共面。
(3)分析面与面的交线:分别垂直于两投影面的平面的交线通常是一般位置直线,找交线的两端点即可得交线。
(4) 孔、槽的深度:观察表示孔、槽轮廓的虚线的起止位置。
(5)阶梯孔的表示:(同轴线半径不等的孔)两孔接合处存在轮廓线。
五、剖视图、断面图剖视图种类:*全剖、*半剖、局部剖。
剖切面种类:*单一、平行、相交。
断面图种类:重合断面图、移出断面图。
*(一)剖视图:剖切开后,画出投影的全部。
不画虚线(特殊情况除外)。
1、剖视图的画法(1)画机件的视图。
(2)确定剖切平面的位置。
(3)画出机件被剖切面剖开后,投影得到的所有部分。
(4)画剖面图的图线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
剖面线是45°细实线。
(5)剖面图的标注名称“×-×”;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和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6)校核无误后,描深。
2、画剖视图应注意的几点:(1)由于剖视图的剖切是假想的,所以不影响其他视图。
(2)虚线不画,除非表达不完整时才保留必要的虚线。
(3)当剖切平面通过支撑板、肋板及轮辐窄面的纵向对称轴时,该部分按不剖绘制。
(4)当剖切平面与形体的对称平面重合,剖面图按基本视图关系配置,可不必标注剖切符号及剖面图名称。
*(二)全剖视图1、概念机件外形简单内部复杂,具有对称面或近视对称面,假想用剖切面在对称面全部切开,将剩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即全剖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