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至七章填空试题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思维及语言章节习题第七章思维一、填空题1. 根据思维任务的内容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和。
2. 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和等过程实现的,其中与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3. 思维的特征包括、和对经验的改组。
4.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四种不同的策略:、、和。
5. 推理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和两种。
6.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和四个阶段。
7. 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策略概括为两大类,即和策略。
8. 创造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和。
9. 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WA.llA.nce,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认为创造思维的过程大体上经历、、和四个基本阶段。
10. 表象的特征包括、和。
11.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可以把想象划分为和两大类。
12. 想象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大脑主要借助于、、典型化、等方式来实现对已有表象进行认知加工的。
13.凡是符合客观现实发展规律的积极幻想,叫做;凡是脱离客观现实发展规律的消极幻想,叫做。
14.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时,头脑中出现阿Q的形象,这属于想象;而读者在阅读《阿Q正传》时,头脑中也会浮现阿Q的形象,这属于想象。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最基本的特征包括概括性和()。
A.理解性B.逻辑性C.间接性D.问题性2. 根据思维的内容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
A.发散思维B.创造思维C.常规思维D.动作思维3.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的思维,叫做()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集中思维D.求同思维4.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形式的突出特点是()A.求异B.创新C.求同D.差异5.发散思维因其求异与创新的特点,使其成为创造性思维中的主要心理成分。
下列不属于发散思维的特点的是()。
第四章知觉一、单选题1. 下列“少女和老妇”的双关图,最能说明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 C.理解性D.恒常性2. ()会影响知觉的恒常性。
A.实际线索B.听觉线索C.视觉线索D.触觉线索3.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为不同的球队,这体现了知觉组织的()。
A.对称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C.连续性原则D.相似性原则4.小张去火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
这种知觉加工方式主要是()。
A.“全或无”加工B.数据驱动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D.自下而上的加工5.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是()。
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错觉6.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称为()。
A.真动知觉B.动景运动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7.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的制作,依据的是()。
A.真动知觉发生的原理B.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C.诱发运动发生的原理D.自主运动发生的原理8. 在视觉范围内,知觉的恒常性有()。
A.大小恒常性B.颜色恒常性C.明度恒常性D.以上都是9. 前面的知觉经验对后来的知觉的影响称作()。
A.知觉适应B.知觉定势C.知觉习惯D.知觉学习10. 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是()A.颜色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亮度恒常性11. 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 B. 整体性 C.理解性 D. 恒常性12. 在驾车时打电话容易引起知觉中的()。
A.无意识注意B.不注意盲视C.特征捆绑问题D.游离性注意13.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这种影响是A.空气透视 B.物体重叠 C.线条透视 D. 双眼视差14. 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
A. 整体知觉B.良好图形C.空间频率整合D.主观轮廓15.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第四章商业银行一、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票据贴现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中间业务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 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总分行制又称分支行制,是指在总行以外,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从而形成以总行为中心、建立庞大的银行网络的银行制度。
持股公司制:又称集团银行制,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若干银行而建立的一种银行制度。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借以获取一定收益,并向客户融通资金的业务。
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收取服务费或代客买卖差价的理财业务、咨询顾问、基金和债券的代理买卖、代客买卖资金产品、代理收费、托管、支付结算等业务。
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接收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派生存款:是相对原始存款而言的,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国货币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被称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该比例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二、选择题1、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A )。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投资银行D、专业银行2、( C )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3、( C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服务4、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以( B )为主。
四五章检测练习单选题(每题2分,共100分)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我们看到最多的人种是() [单选题] *A. 黄种人B. 白种人C. 黑种人(正确答案)D. 混血种人2.下列语言中全部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是() [单选题] *A. 汉语、德语B. 英语、俄语(正确答案)C. 法语、韩语D. 阿拉伯语、日语3. 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中低纬地区B. 主要分布在800米以上的平原丘陵地区C.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正确答案)D.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内部4. 人口增长过快很可能会导致()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③自然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 [单选题]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正确答案)5. 某市总面积578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51万人。
该市的人口密度约为()[单选题] *A. 96人/平方千米B. 2人/平方千米C. 463人/平方千米D. 780人/平方千米(正确答案)6. 对世界人口分布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均匀分布B. 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没有C. 分布不均(正确答案)D. 七大洲都有常居人口7. 如果去西班牙访问,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单选题] *A. 白种人葡萄牙语B. 白种人西班牙语(正确答案)C. 黑种人英语D. 黄种人法语8. 与中国人属同一人种的是() [单选题] *A. 英国本土居民B. 阿拉伯人C.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D. 因纽特人(正确答案)9.有关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世界上的黑种人主要分布在南美洲B.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汉语C. 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正确答案)D. 中国人都属于黄色人种10.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B. 有利于国际间的协作与交流C. 促使人口的进一步合理增长(正确答案)D. 带动旅游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11.人口的分布不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还与社会经济环境有关。
第四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2.商品经济是:()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 )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 )3.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4.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 ( )B.创造剩余价值 ( )C.创造必要价值 ( )D.创造使用价值(√)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 )6.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A.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 )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 )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 )7.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A.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 ( )B.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 )C.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 (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8.劳动力成为商品是:()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 )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 )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 ( )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A.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全部丧失 (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 ( )C.只会创造新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 )D.会创造新价值,并且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10.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 ( )B.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 )D.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 )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B.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 )C.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 )D.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 )12.绝对剩余价值是:()A.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 )1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靠:()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 )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 )C.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D.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14.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A.不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 )B.资本家的赚钱程度 ( )C.固定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5.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A.人口繁殖过多过快的结果 ( )B.工业吸收的人口绝对减少的结果 ( )C.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 ( )D.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二.多选题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个别劳动 ( )B.社会劳动 ( )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A.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 )B.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它生活来源(√)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力具有价值 (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自身的价值 ( )三.判断题1.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必修一第三、四、七章复习测试题20分钟内完成班级: [填空题] *1-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某公司设计了一款无线远程控制开关,当该产品接入互联网后,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的APP实现远程控制。
设计此款开关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单选题] *A无线开关使用的无线网络环境B智能手机的充电接口类型(正确答案)C无线控制开关的外形和尺寸D智能手机APP界面的友好程度2、新购的电器都带有说明书。
电视机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内容可以不包括()。
[单选题] *A安全注意事项B使用方法C生产厂家及联系方式D生产工艺(正确答案)3、超声波技术应用面很广。
将超声波技术运用于洗衣设备,出现了超声波洗衣机。
超声波在衣物间不断产生微小真空泡,真空泡在破裂时会产生冲击波,能将污垢从衣物上分离下来,起到去污作用。
从创新设计类型考虑,超声波洗衣机属于() [单选题] *A结构创新B材料创新C原理创新(正确答案)D外观创新4、有很多发明创造都经过了大量重复的实验。
英国冶金学家帕克斯通过对橡胶进行反复试验,发明了采用二硫化碳做溶剂溶解橡胶来制取防水用品的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得到广泛应用。
该案例中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是() [单选题] *A灵感启发B观察日常生活C收集和分析信息D技术试验、技术研究(正确答案)5、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发现,有很多同学不喜欢稳坐在看台上观看比赛,而是喜欢更接近现场,在比赛项目结束的中间过程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坐在地上,或者坐到裁判桌子上。
于是他想根据这一现象为同学们设计一种便携式的小板凳。
根据你所学的设计过程,你觉得这位同学首先要做的是() [单选题] *A提出设计题目,明确设计要求(正确答案)B收集设计所需要的信息C绘制萆图D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6、在设计如下木质电脑工作台时,制定设计方案过程中,不需要做的是()。
语文_人教版_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四季如歌,第四单元亲近自然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1、选择词语填空,恰当的一项是()(2分)(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着。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______着你。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__地响着。
(4)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______着。
A、飞拥抱洪亮沉默B、闹抚摸嘹亮静默C、叫摩挲响亮缄默D、闹拥抱洪亮缄默2、下面诗句朗读重音标错的一项是()(2分)A、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B、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C、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D、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断肠/人在/天涯。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2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5、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TD—SCDMA作为中国提出的3G通信标准,被国际广泛接受和认可,打破了西方国家对这一领域的主宰。
(主宰:主管,统治)B、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
(磅礴:气势盛大)C、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闲情逸致:闲适安逸的兴致情趣)D、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6、下面一段话已被打乱,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分)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7、下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春风和熙,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的缭亮的歌声。
七下生物一至四章复习提纲(之一:填空题)第1章人的由来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提出: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3、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作用: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4、精卵结合的部位是在输卵管,形成了受精卵,意味着新生命的诞生5、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⑪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避孕的原理是精子和卵细胞无法结合,不能形成受精卵。
⑫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表现为无妊娠能力,第二性征不消退。
6、女性比男性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早2年,此时的身高迅速增加,大脑结构复杂,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7、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基本方针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晚育是指比法定时间晚2~3年。
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第2章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2、既能构成细胞,又能提供能量的的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
⑪糖类(包括淀粉):主要功能供能;⑫脂肪(如动植物油):主要功能备能;⑬蛋白质:主要功能构成细胞⒉可以构成细胞,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⑪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质为重要成分)、参与各项生命活动⑫无机盐:①缺钙:儿童易得佝偻病,老人易得骨质疏松症②缺铁易得:缺铁性贫血③缺碘:成年人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儿童易得呆小症④缺钙和磷: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3、既不能构成细胞又不能提供能量:维生素。
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但作用重要。
(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4、补钙同时应同时补充点维生素D (可以促进对钙的吸收)可增加疗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7个器官)和消化腺(5个器官)㈠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㈡消化腺:⑪位于消化道外的大腺体(有导管):唾液腺(分泌唾液消化淀粉)、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胰液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⑫位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无导管):胃腺(分泌胃液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①口腔内有:牙齿(咀嚼食物)和舌(搅拌食物)②咽、食道:食物的通路③胃(主要作用:暂存食物、也可消化和吸收)④小肠(起始部分称为十二指肠):(作用: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⑤大肠(上有盲肠,其上又有阑尾):形成粪便,也可吸收⑥肛门(排出粪便)二、消化过程:①淀粉−−−−→口腔唾液淀粉酶麦芽糖−−−−→小肠肠液胰液葡萄糖②蛋白质−−−→胃胃液多肽−−−−→小肠肠液胰液氨基酸③脂肪−−−→肝脏胆汁脂肪微粒−−−−→小肠肠液胰液甘油 + 脂肪酸④水、无机盐、维生素为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三、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一、太阳: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
植物的、和叶镶嵌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2.太阳直径:,表面温度:,中心温度,日地距离:,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秒,约分钟。
3.太阳大气(由里至外):、、,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
4.太阳黑子在太阳的层: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而显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年。
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年。
耀斑、日珥是在太阳的层。
太阳风是在太阳的层。
5.太阳活动的影响:①②③④⑤6.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绝对不能用望远镜或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1)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2)用瞄准目标星体,用对准目标星体,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
(3)用观察目标星体。
二、月球:1.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暗区是,分别被称为和。
月球的表面布满了,主要是的产物,一些是形成。
2.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倍,是太阳直径的倍,月球体积为地球体积的,质量为地球的。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约为日地距离。
3.月球上没有的,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
月球上没有,因此没有,没有。
由于月球质量小,所以月球引力是地球的。
月球上有丰富的。
3、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三、太阳系:1.太阳系是由八大、、、、、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的。
是太阳系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
各天体按一定的绕日自西向东运动。
2.按与太阳由近至远的顺序排列,八大行星分别为、、、、、、、。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小行星带位于之间。
3.体积最大:和;有光环是:、、、;卫星最多:、;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存在的天体。
唯一逆向自转行星:。
木星上有(由气体激烈运动形成的旋涡)。
水星:离最近的行星,貌似。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七章-思维第七章-思维一、单选题1.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B.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像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木身之间的区别是( )。
A.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3.概念形成的策略中,( )是更有效的策略。
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4.在下述推理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因而所有A都是CB.所有A都不是B,所有B都是C,因此所有A都不是CC.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因而所有A都是CD.有些A是B,有些B是C,因此,有些A是C5.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 "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 ( )的认识。
A.直接具体B.常规抽象C.概括间接D.直接概括7.为研究概念的形成,人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对 ( )进行了研究。
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自然概念D.人工概念8.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 )。
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9.在概念的层次网络模型中,每个概念结点上贮存的是 ( )。
A.该概念的独有特征B.本级概念共有的特征C.该概念的功能性特征D.该概念的所有特征10.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 ( )。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1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A经验B知识C客体D表象12、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发展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