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专业知识介绍002:PVC树脂生产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聚氯乙烯的工艺流程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冶金、化工、医药、轻工、农业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聚氯乙烯的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的生产主要分为乙烯制备、氯化乙烯制备、聚合、热稳定剂添加与混合、造粒、制品加工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乙烯制备。
乙烯可以通过石油、天然气或煤炭等碳氢化合物的裂解过程中获得。
其中,以石油炼油为主要来源。
乙烯的制备过程包括炼油、裂解与洗涤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乙烯气体。
然后是氯化乙烯制备。
氯化乙烯是聚氯乙烯的原料之一。
通过将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氯化反应,产生氯化乙烯气体。
氯化乙烯的纯度要求较高,一般需要经过多级洗涤得到较纯的氯化乙烯。
接下来是聚合。
将氯化乙烯经过聚合反应,与适量的引发剂与催化剂混合,进行高温高压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可以采用悬浮聚合、熔融聚合或发泡聚合等不同的方法进行。
然后是热稳定剂添加与混合。
聚合得到的聚氯乙烯树脂还需要通过添加热稳定剂来提高其热稳定性。
常见的热稳定剂有铅盐、有机锡、非金属氢氧化物等,通过将热稳定剂与聚氯乙烯树脂进行充分混合,可以提高聚氯乙烯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接下来是造粒。
聚合得到的聚氯乙烯树脂颗粒需要进行粉碎、研磨与筛分等工序,以获得适合后续加工的颗粒大小。
最后是制品加工。
聚氯乙烯颗粒可以通过挤塑、注塑、压制、吹膜等不同的加工方式进行产品制造。
具体的加工方式根据产品的需求而定,可以制成管材、板材、薄膜、零件等各种形状的制品。
以上就是聚氯乙烯的工艺流程。
通过乙烯制备、氯化乙烯制备、聚合、热稳定剂添加与混合、造粒和制品加工等多个步骤,可以生产出优质的聚氯乙烯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然而,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加强聚氯乙烯产品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单体经过聚合反应产生的一种热塑性合成树脂。
PVC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线电缆、塑料板材、管道等领域。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是乙烯和氯气。
乙烯通常从石油或天然气中提炼出来,而氯气则是通过盐酸电解产生的。
2. 氯乙烯生产: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
这个反应过程通常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并采用连续流动的方式进行。
3. 聚合反应:氯乙烯单体经过氯化链的聚合反应,形成聚合氯乙烯颗粒。
该反应通常在聚合釜中进行,聚合釜内部具有搅拌装置以保证反应均匀进行。
4. 精制处理:聚合氯乙烯颗粒经过筛网除去不良颗粒。
然后,颗粒经过溶剂处理,去除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
5. 粉碎和干燥:经过精制处理后的聚合氯乙烯颗粒进行粉碎,将颗粒细化为粉末;然后利用干燥机将湿度降低至目标值,以便后续加工。
6. 添加剂混合:将干燥的聚合氯乙烯粉末与所需的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一起加入到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添加剂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
7. 挤出成型:混合好的PVC颗粒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然后通过模具,将熔融的PVC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可以选择成型板材、管道等。
8. 冷却和切割:挤出成型后的PVC在冷却水槽中迅速冷却,以使其固化。
然后,通过切割设备将PVC产品切割成所需长度,以便包装和运输。
9. 包装和存储:切割好的PVC产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装。
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储存到仓库中,待出售或进一步加工使用。
以上是聚氯乙烯生产的一个基本工艺流程,具体的生产工艺还会根据不同厂家和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
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和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聚氯乙烯即PVC的生产工艺流程-化工专业实习报告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塑料,其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 原料准备
PVC的生产原料主要是乙烯、氯气和二氯甲烷等。
其中乙烯是通过石油化工加工得到的,氯气和二氯甲烷则是通过盐酸电解或氯化制取得到的。
2. 聚合反应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将乙烯和氯气以一定比例混合,产生自由基
反应。
这时,会有大量的氯自由基与乙烯分子发生加成反应,生成PVC分子链。
在反应过
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以保证聚合反应的顺利进行。
3. 浓缩、除杂和干燥
聚合后得到的PVC树脂浆液,需要进行浓缩和除杂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水分。
该步骤
通常采用离心机或真空干燥器进行。
浓缩后的PVC树脂可做成各种型号的产品或者进一步
加工。
4. 加工成型
浓缩后的PVC树脂可以通过各种加工方式进行成型,如挤出、注塑、吹塑等。
在加工
过程中,会添加各种助剂和填料,如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填充剂等,以改善PVC的
性能和加工性。
5. 成品制备
经过成型加工后的PVC制品可制成各种不同的产品,如管道、板材、薄膜、人造革等。
最后,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可进行表面处理、印刷、上光等后续加工工序。
总体来说,PVC的生产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指标和品质。
同时,各种加工助剂、填充剂等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1. 聚氯乙烯的制备聚氯乙烯的制备主要通过聚合反应实现。
一般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即乳液聚合法和硬坯聚合法。
1.1 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是通过将氯乙烯单体与水和乳化剂混合,在高速搅拌下形成乳液,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乳液配方,包括氯乙烯、水和乳化剂。
2.将氯乙烯和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适量的乳化剂。
3.在高速搅拌下,形成乳液。
4.加入引发剂,启动聚合反应。
5.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使聚合反应完全进行。
6.过滤和洗涤聚合物颗粒。
7.干燥和粉碎,得到聚合物产品。
乳液聚合法适用于生产聚氯乙烯乳液,可用于制备聚氯乙烯塑料和胶水等产品。
1.2 硬坯聚合法硬坯聚合法是通过将氯乙烯单体在高温条件下聚合成硬坯,然后通过塑化加工获得聚氯乙烯产品。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聚合反应器,通入氯乙烯单体。
2.加入引发剂,启动聚合反应。
3.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使聚合反应进行。
4.聚合反应结束后,冷却和切割硬坯。
5.将硬坯送入塑化机。
6.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将硬坯塑化成可加工的聚氯乙烯料。
7.经过挤出、注塑等加工工艺,制备聚氯乙烯制品。
硬坯聚合法适用于生产聚氯乙烯硬质制品,如管道、板材等。
2. 聚氯乙烯的特性聚氯乙烯具有以下特性:•密度较低,常见聚合物中密度最小。
•耐化学性能好,对大部分酸、碱、盐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电绝缘性能好,适用于电线电缆等电子产品。
•燃烧性能较差,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
•加工性好,可通过热塑化加工成型。
•呈现白色或淡黄色。
3. 聚氯乙烯的应用由于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聚氯乙烯常见的应用:•建筑领域:用于制作窗户、门、电线槽等建筑材料。
•电子领域:用于制作电线电缆、电器外壳等。
PVC生产工艺简介概述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塑料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在建筑、汽车、电器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PVC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造粒和成型等环节。
原料准备PVC的主要原料是氯乙烯(C2H3Cl)。
在生产之前,首先需要对氯乙烯进行净化和稳定处理。
一般来说,氯乙烯中含有一定的杂质,例如水分、氯化氢、氯乙烯丙烯酸等。
因此,需要将这些杂质去除,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纯度和品质。
原料准备还包括对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和配比,例如增塑剂、稳定剂、助剂等。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PVC生产中最关键的步骤。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氯乙烯分子会经过化学反应形成长链聚合物结构。
一般来说,聚合反应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乳液聚合法和塑料化聚合法。
乳液聚合法在乳液聚合法中,氯乙烯和水以及乳化剂被混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
乳液聚合法相对较为简单且操作方便,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塑料化聚合法塑料化聚合法主要用于大规模PVC生产。
在塑料化聚合法中,氯乙烯经过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与聚合引发剂反应,形成PVC聚合物。
塑料化聚合法具有高效率和较低的能耗,并且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产量。
造粒在聚合反应完成后,PVC聚合物需要经过造粒处理。
造粒是将连续的聚合物流通过切割装置,将其切成小颗粒的过程。
造粒主要有两种方法:热切割造粒和冷切割造粒。
热切割造粒热切割造粒是将聚合物流通过加热刀片进行切割。
由于切割过程中存在高温,因此需要对切割设备进行冷却,以防止聚合物粘合在一起。
冷切割造粒冷切割造粒是将聚合物流通过冷冻装置进行切割。
冷切割造粒相对于热切割造粒来说更为复杂,但可以得到更均匀的颗粒。
成型成型是PVC生产的最后一步,通过加热和加压将PVC颗粒制成所需的产品。
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成型可以分为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和吹塑成型等。
通过成型,PVC颗粒被赋予了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结论PVC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造粒和成型等环节。
目录一、聚氯乙烯 (3)1聚氯乙烯 (3)2聚氯乙烯的分类 (3)3聚氯乙烯的性质 (4)4 PVC板材性能: (4)二、PVC配方各物配料比 (5)高级装饰用软板(质量份) (5)1.硬质PVC板材基本配方 (6)2.普通防火板参考配方 (6)3. 泡沫夹心型防火板参考配方 (7)4.彩色艺术面层防火板配方 (8)5.发泡防火板或超轻型防火板参考配方 (9)6.复合材料珍珠岩板 (10)三、聚氯乙烯配方介绍 (10)1.树脂的选择 (11)2.增塑剂体系 (12)3.稳定剂体系 (13)4.润滑剂 (15)5.填充料 (16)6.着色剂 (17)7.发泡剂 (17)8.阻燃剂 (18)一、聚氯乙烯1聚氯乙烯(英文: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
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
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12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
其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
PVC很坚硬,只能溶于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少数溶剂中,对有机和无机酸、碱、盐均稳定,化学稳定性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聚氯乙烯的分类生产方法的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
通用型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高聚合度PVC树脂是指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链增长剂聚合而成的树脂;交联PVC树脂是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含有双烯和多烯的交联剂聚合而成的树脂。
软PVC一般用于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层,但由于软PVC中含有柔软剂,容易变脆,不易保存,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工艺和基础知识一、PVC的生产工艺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
有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体聚合法,以悬浮聚合法为主,约占PVC总产量的80%左右。
单体的来源:乙烯法、石油法和电石法。
我国的方法:主要还是电石法。
树脂的质量以粒度和粒度分布、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观密度、孔隙度、鱼眼、热稳定性、色泽、杂质含量及粉末自由流动性等性能来表征。
(1)悬浮聚合法使单体呈微滴状悬浮分散于水相中,选用的油溶性引发剂则溶于单体中,聚合反应就在这些微滴中进行,聚合反应热及时被水吸收,为了保证这些微滴在水中呈珠状分散,需要加入悬浮稳定剂,如明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
引发剂多采用有机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和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等。
聚合是在带有搅拌器的聚合釜中进行的。
聚合后,物料流入单体回收罐或汽提塔内回收单体。
然后流入混合釜,水洗再离心脱水、干燥即得树脂成品。
(2)乳液聚合法最早的工业生产 PVC的一种方法。
在乳液聚合中,除水和氯乙烯单体外,还要加入烷基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使单体分散于水相中而成乳液状,以水溶性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还可以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聚合历程和悬浮法不同。
也有加入聚乙烯醇作乳化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醇作调节剂,碳酸氢钠作缓冲剂的。
聚合方法有间歇法、半连续法和连续法三种。
聚合产物为乳胶状,乳液粒径0.05~2μm,可以直接应用或经喷雾干燥成粉状树脂。
乳液聚合法的聚合周期短,较易控制,得到的树脂分子量高,聚合度较均匀,适用于作聚氯乙烯糊,制人造革或浸渍制品。
(3)本体聚合法聚合装置比较特殊,主要由立式预聚合釜和带框式搅拌器的卧式聚合釜构成。
聚合分两段进行。
单体和引发剂先在预聚合釜中预聚1h,生成种子粒子,这时转化率达8%~10%,然后流入第二段聚合釜中,补加与预聚物等量的单体,继续聚合。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工艺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一种由氯乙烯(Vinyl Chloride,VC)聚合而成的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线电缆、家具等领域。
下面简单介绍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氯乙烯的聚合、树脂化和制备成型。
第一步,氯乙烯的聚合。
聚氯乙烯的聚合一般采用乳液聚合法。
首先,在反应釜中加入乳化剂、发生剂和增塑剂,然后加入氯乙烯,通过搅拌和加热使乳液发生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聚合产物的质量和收率。
第二步,树脂化。
聚合后的乳液经过过滤、脱溶剂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得到含有PVC颗粒的树脂块。
然后将树脂块送入下一步的制备成型工序。
第三步,制备成型。
制备成型一般包括塑化和成型两个步骤。
首先,将树脂块放入高速搅拌机中,加入增塑剂和其他辅助剂,通过高速搅拌使树脂块塑化成为形似胶状的物料。
然后,将塑化物料送入挤出机,在挤出机的作用下,将物料挤出成为所需形状的制品,如管道、板材等。
在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原料。
氯乙烯的纯度和含杂物的含量会影响聚合反应的效果和树脂的质量,因此需要选择高纯度的氯乙烯作为原料。
2. 控制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以控制聚合的程度和产物的质量。
3.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
制备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物料的性质和制品的要求,合理调整挤出机的温度、转速等参数,以确保制品的质量。
4. 进行质量检测。
树脂的质量检测包括密度、拉伸强度、抗冲击性等指标,需要通过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设备进行检测,以确保树脂达到标准要求。
以上就是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pvc树脂生产工艺
PVC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是一种广泛用于塑料制品生产的
重要原料。
在PVC树脂的生产中,通常采用乙烯为原料,通
过聚合反应得到PVC树脂。
PVC树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将乙烯与氯气通过氯化反应生成乙烯氯化物,再通过裂解反应得到氯乙烯。
同时,聚合单体和稳定剂等辅助原料也需要准备好。
2. 聚合反应:将氯乙烯与聚合单体以及稳定剂等辅助原料一起进入聚合釜,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通过聚合反应,乙烯基链与氯乙烯链相互纠缠,形成PVC的线状结构。
3. 精馏分离:将聚合反应产物进行加热精馏,通过调节温度控制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使得PVC树脂从反应物中分离出来。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多次精馏,以获得更纯净的PVC树脂。
4. 过滤干燥:将分离出来的PVC树脂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
杂质和颗粒物。
然后将PVC树脂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以
去除其中的水分。
5. 制粒和包装:将干燥后的PVC树脂进一步加工,通过挤出
或者压片等技术进行制粒。
然后将制得的PVC颗粒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以上就是PVC树脂的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注意加热温度、加压条件以及各种辅助原料的使用等操作细节,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PVC树脂产品。
PVC专业知识介绍二:PVC树脂生产方法
PVC树脂是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制得的一类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为: [ CH2—CHCl ]n ,其中n表示聚合度,一般n=590~1500。
一、氯乙烯单体的制备
工业上制备氯乙烯的方法主要有:乙炔法、联合法、乙烯氧氯化法、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等。
1、乙炔法: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方法,乙炔可由电石(碳化钙)与水作用制得。
此法能耗大,目前用此法生产氯乙烯制造PVC树脂主要集中在我国,占我国PVC树脂总量的一半以上。
2、联合法:由石油裂解制得的乙烯经氯化后生成二氯乙烷,然后在加压条件下将其加热裂解,脱去氯化氢后得到氯乙烯,副产品氯化氢再与乙炔反应又制得氯乙烯。
3、乙烯氧氯化法:使用乙烯、氯化氢和氧气反应得到二氯乙烷和水,二氯乙烷再经裂解,生成氯乙烯。
副产的氯化氢在回收到氧氯化工段,继续反应。
4、乙烯平衡氧氯化法:是将直接氯化和氧氯化工艺相结合。
乙烯与氯反应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
氯化氢与乙烯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再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
氯化氢回收后,继续参与氧氯化反应。
进入90年代以后,国外先后开发了一些生产氯乙烯单体的新工艺。
例如开发出不产生水的直接氯化/氯化氢氧化工艺;使用最便宜的乙烷作原料,直接氧氯化生产氯乙烯单体的技术;二氯乙烷/纯碱工艺生产氯乙烯单体的新技术路线等。
二、氯乙烯的聚合
在工业化生产氯乙烯均聚物时,根据树脂应用领域,一般采用5种方法生产,即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1、本体聚合:一般采用“两段本体聚合法”,第一段称为预聚合,采用高效引发剂,在62~75℃温度下,强烈搅拌,使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为8%时,输送到另一台聚合釜中,再加入含有低效引发剂的等量新单体,在约60℃温度下,慢速搅拌,继续聚合至转化率达80%时,停止反应。
本体聚合氯乙烯单体中不加任何介质,只有引发剂。
因此,此法生产的PVC树脂纯度较高,质量较优,其构型规整,孔隙率高而均匀,粒度均一。
但聚合时操作控制难度大,PVC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一般较宽。
2、悬浮聚合法:液态氯乙烯单体以水为分散介质,并加入适当的分散剂和不溶于水而溶于单体的引发剂,在一定温度下,借助搅拌作用,使其呈珠粒状悬浮于水相中进行聚合。
聚合完成后,经碱洗、汽提、离心、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PVC树脂。
选取不同的悬浮分散剂,可得到颗粒结构和形态不同的两类树脂。
国产牌号分为SG-疏松型(“棉花球”型)树脂;XJ-紧密型(“乒乓球”型)树脂。
疏松型树脂吸油性好,干流动性佳,易塑化,成型时间短,加工操作方便,适用于粉料直接成型,因而一般选用悬浮法聚合的疏松型树脂,作为PVC制品成型的基础原料。
目前各树脂厂所生产的悬浮法PVC树脂,基本上都是疏松型的。
3、乳液聚合法:氯乙烯单体在乳化剂作用下,分散于水中形成乳液,再用水溶性的引发剂来引发,进行聚合,乳液可用盐类使聚合物析出,再经洗涤、干燥得到PVC树脂粉末,也可经喷雾干燥得到糊状树脂。
乳液法PVC树脂粒径极细,树脂中乳化剂含量高,电绝缘性能较差,制造成本高。
该树脂常用于PVC糊的制备。
因此,该法生产出来的树脂俗称糊树脂。
4、微悬浮聚合法:象悬浮法那样使用油溶性引发剂,在用乳化剂分散、稳定的细小氯乙烯单体液滴中引发聚合,生成适当粒径的PVC乳液,经破乳、洗涤、干燥后得到PVC树脂粉末。
制备0.1~2μm粒径范围的氯乙烯单体乳液是微悬浮聚合法的关键,一般称这一过程为均化过程。
此种是生产PVC糊用树脂的另一种方法,该法生产的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满足大多数加工的需要具有乳液法树脂很难达到的某些优良性能。
5、溶液聚合法:以甲醇、甲苯、苯、丙酮作溶剂,使氯乙烯单体在溶剂中聚合,由于溶剂具有链转移剂作用,所以溶液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均不高。
聚合得到的PVC树脂因不溶于溶剂而不断析出。
此种PVC树脂不宜于作一般成型用,仅作为涂料、粘合剂,与乙酸乙烯酯等共聚时使用。
是目前各种聚合方法中产量最少的一种方法。
几种方法尽管聚合工艺不同,但聚合反应机理相同,即都是自由基聚合。
在使用这些方法生产的树脂中,以悬浮法产量最大,而且由于悬浮聚合法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低,应用领域宽,各种聚合方法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向悬浮聚合生产路线倾斜。
一些过去采用其它方法生产的树脂品种,已开始采用悬浮聚合工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