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腺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34
乳腺腺体超声标准
乳腺腺体的超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乳腺腺体层回声:正常乳腺腺体层回声在青春期稍强回声及稍
低回声交错分布,以稍强回声为主;在性成熟期为稍强回声及
稍低回声交错分布;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为腺体增厚,回声不均,
结构紊乱,中央区可见扩张的乳腺导管;在绝经期及老年期腺
体萎缩变薄,回声致密增强。
2.病灶特征: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内的病灶,并对其进行定位
和定性诊断。
通过对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血流情况
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病灶的性质。
3.血流信号:超声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病灶的血流信号,评估病灶
的恶性风险。
一般来说,恶性病灶的血流信号较为丰富,而良
性病灶的血流信号较少。
4.弹性评估:超声检查可以通过对病灶进行弹性评估,判断病灶
的硬度。
恶性病灶的硬度较高,而良性病灶的硬度较低。
5.腋窝淋巴结情况: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腋窝淋巴结的情况,判
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如果淋巴结肿大、结构不清晰或者血流
信号丰富,提示可能存在转移。
总的来说,乳腺腺体的超声标准是结合多个方面的特征进行评估的,需要综合考虑形态、边缘、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弹性评估、腋窝淋巴结情况等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前列腺增生的影像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组织的非恶性增生,常见于中老年男性。
影像学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诊断标准如下: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影像学诊断。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前列腺体积的增大、形态的改变和结构的异常,如前列腺增生的典型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多发的低回声区域以及后方声影增强。
2. CT扫描:CT扫描主要用于评估前列腺的体积和形态,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CT扫描可以显示前列腺的具体形态、边界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
质和范围。
3. MRI扫描:MRI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具有很高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可以明确显示前列腺增生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评估前列腺增生的病变特点和临床阶段。
4. X线透视和尿液造影:通过X线透视可以观察到尿液排出的情况,如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可见尿液滞留或反流。
尿液造影则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尿液的流动情况和前列腺周围的解剖结构。
5. 活检:虽然活检不是影像学检查,但在一些疑难病例中常常需要进行前列腺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活检能够直接观察到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改变,确定前列腺增生的性质和分级。
6. 总结以上所述,超声检查、CT扫描、MRI扫描、X线透视和尿液造影以及活检是常用的前
列腺增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它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供有关前列腺增生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中华超声医学会前列腺超声诊断指南【病理与临床】良性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病因与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病理表现为腺体组织与平滑肌组织及纤维组织的增生,形成增生结节,增生的腺体压迫尿道,使尿道阻力增加。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前列腺增生阻塞尿路产生的局部梗阻性症状,如尿频、排尿无力,尿流变细,排尿缓慢,尿出溜等;另一类是尿路梗阻引起的上尿路并发症,如肾积水,尿毒症等。
【超声表现】1、前列腺增大增生前列腺体积增大,尤其以前列腺前后径增大最为重要。
临床上多用前列腺重量来确定是否存在前列腺增生,由于前列腺的比重在1.00-1.05之间,故前列腺重量基本等于其体积。
根据前列腺的不同形态,前列腺的重量计算有如下两个公式①前列腺不对称时,重量(g)=体积(cm3)=0.5×D1×D2×D3;②前列腺呈椭圆形时,重量(g)=体积(cm3)=0.5233×D1×D2XD3。
2、前列腺形态变圆,饱满,向膀胱凸出。
前列腺增生显著者腺体呈球形增大,并向膀胱凸出。
在前列腺各部位增生程度不一致,腺体可呈不对称改变。
3、前列腺内出现增生结节前列腺内回声不均匀,可呈结节样改变,增生结节多呈等回声或强回声。
尿道受增生结节压迫而其走行扭曲。
4、前列腺内外腺比例失调前列腺增生主要是内腺增大,外腺受压变薄,内外腺比例在2:5:1以上。
5、前列腺内外腺之间出现结石增生前列腺的内外腺之间常出现点状或斑片状回声,可呈弧形排列,后方伴声影;也可表现为散在的点状强回声,后方不伴声影。
前列腺结石多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时发生,通常没有症状及较大危害,但靠近尿道的结石会对后尿道产生压迫。
6、彩色血流图表现为内腺血流信号增多,在增生结节周围可见血流信号环绕。
前列腺增生是良性病变,与正常腺体组织比较,增生组织的供血增加,因此,内腺可以见到较丰富的血流,脉冲多普勒显示这些血流是阻力较低的动脉血流频谱,即高舒张期血流频谱。
乳腺超声分类标准乳腺超声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BI-RADS分类:这是一种乳腺超声诊断应用的分级标准,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性、恶性的程度。
BI-RADS分类一共分为7个等级,包括0-6级,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 0级:较为特殊,临床上认为本次检查结果无意义,需再次进行检查。
* 1级:指的是超声检查没有看到乳腺病变,检查结果为阴性。
* 2级:指的是虽然看到了乳腺有病灶,但是可以确定为良性病变。
* 3级:指良性病变可能性比较大,恶性风险较小(小于2%)。
* 4级:4级又分为4A、4B和4C三个级别,指的是怀疑这个结节可能恶变,4a的恶性几率大概在10%,4b的恶性几率大概在30%,4c的恶性几率大概在50%。
* 5级:指的是高度怀疑乳腺结节为恶性,也就是恶性的可能性可以达到90%,基本上可以确诊为乳腺癌,需要尽早进行治疗。
* 6级:如果超声检查结果提示乳腺病灶的等级为6级,基本可以确定是乳腺癌,而且应该不属于早期的乳腺癌,因为在超声下表现得比较典型,说明乳腺癌处于进展期,需配合医生及早治疗。
2. 常规分类:* 1类:也称为正常乳腺,就是正常女性乳腺,在乳腺内没有发现异常结构或异常肿块。
* 2类:是良性的乳腺结构或异常,常见于乳腺囊肿或乳腺钙化灶,乳腺的良性钙化和乳腺囊肿属于良性。
* 3类:认为高度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
恶性风险非常低,3类的恶性风险<2%,3类更倾向于良性。
* 4类:4类比较广泛,可能是恶性的乳腺结构异常或乳房肿块,4类又分4A、4B、4C,恶性的风险逐渐上升,总体恶性的风险在2%-90%。
* 5类:高度怀疑是恶性乳房结构或乳房肿块,这种情况高度怀疑乳腺癌,恶性风险在95%以上。
甲状腺高功能腺瘤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良性肿瘤,超声诊断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之一。
下面是甲状腺高功能腺瘤超声诊断的一般标准:
1. 肿块形态:甲状腺高功能腺瘤通常为单个结节,呈类圆形或椭圆形。
其边界清晰,边缘规则,有时可见包膜。
2. 结节大小:大部分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直径在1-3厘米之间,但也有更大的情况。
3. 内部回声: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内部回声多为低回声,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较明显。
4. 血流情况: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往往具有丰富的血流供应,可以在超声图像上显示出明显的血流信号,可表现为血流丰富或呈点状分布。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诊断只是初步筛查手段,不能确诊甲状腺高功能腺瘤,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测等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和确诊。
如果存在疑似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