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86.11 KB
- 文档页数:4
第3课时元素周期律(二)一、电负性1.有关概念与意义(1)键合电子: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
(2)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作为相对标准。
2.递变规律(1)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主族,自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应用(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①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2)判断元素的化合价①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值。
②电负性数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
(3)判断化合物的类型如H的电负性为2.1,Cl的电负性为3.0,Cl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3.0-2.1=0.9<1.7,故HCl为共价化合物;如Al的电负性为1.5,Cl的电负性与Al的电负性之差为3.0-1.5=1.5<1.7,因此AlCl3为共价化合物;同理,BeCl2也是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
特别提醒电负性之差大于1.7的元素不一定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F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1.9,但HF为共价化合物。
例1(2018·北京朝阳区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而Ⅶ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大B.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NaH的存在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ⅦA族的观点【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电负性的含义及变化规律答案A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电负性逐渐减小,A项不正确;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B项正确;电负性越大,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C项正确;NaH中H为-1价,与卤素相似,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ⅦA族的观点,D项正确。
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连汇贯通,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
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周期表为发展过度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
VndepehtLL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
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自主学习。
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难点:“位、构、性”的推导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已经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周期表特别是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整体上难度不大,学生能够掌握。
所以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旧知识的复习,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的转化。
进而学生会了解并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简称“位”)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简称“构”),而元素的原子结构,则决定、影响元素的性质<简称“性”)。
因此,我们只要知道三种量<“位、构、性”)中的一种,即可推出另外2种量。
VndepehtLL五、教学方法:启发——归纳——应用六、课前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人教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3、了解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加深对“位、构、性”统一关系的认识。
2、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位、构、性”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分析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学会使用周期表,能运用“位、构、性”辩证统一的关系进行准确推断,是本节的教学目的。
元素周期表学生已不陌生,但学生并不能够系统、全面的认识;元素周期律已初步了解,但学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去认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还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可让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及周期律有关知识对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理论推导,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用辩证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
具体教学思路是:引导观察阅读→自主合作讨论→归纳总结规律→分析本质原因→具体应用。
*重点难点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1、教学媒介:多媒体,实物投影仪2、教学方法:引导分析法、归纳比较法、逻辑推理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师:首先我给大家讲一则故事---门捷列夫预言亚铝密度师:听完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想?生1:门捷列夫的预言太神奇啦!简直不可思议。
生2:元素周期律对新元素的发现及结构、性质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师:说得好。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和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今天我们就具体学习一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第一章: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与发展1.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介绍道尔顿、汤姆逊、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索过程讲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1.2 元素周期律的发展介绍门捷列夫、莫塞莱等科学家对元素周期律的完善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与特点第二章: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2.1 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与性质之间的关系2.2 元素周期律的递变性讲解元素周期律的递变性及其规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第三章:元素周期律的应用3.1 预测元素性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预测元素性质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同一族、同一周期的元素性质规律3.2 寻找新元素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寻找新元素的方法介绍超重元素与合成元素的研究进展第四章: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4.1 反应活性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反应活性预测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规律4.2 氧化还原性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氧化还原性预测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氧化还原性的规律第五章:元素周期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5.1 金属材料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金属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5.2 半导体材料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半导体材料选择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半导体元素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元素周期律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6.1 药物化学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药物化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6.2 药物分子设计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药物分子设计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药物活性的影响第七章:元素周期律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7.1 环境污染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重金属元素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7.2 环境保护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环境保护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八章:元素周期律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8.1 生物体中的元素与元素周期律讲解生物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周期表中生物必需元素的特点与应用8.2 元素周期律在生物活性研究中的应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研究生物活性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第九章:元素周期律在宇宙化学中的应用9.1 宇宙中的元素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宇宙中元素的分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周期表中宇宙中常见元素的特点与应用9.2 元素周期律在恒星演化中的应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研究恒星演化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恒星演化中的作用第十章:元素周期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0.1 核能源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核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在核能源中的作用10.2 纳米技术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影响第十一章: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11.1 化学反应机理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的作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规律11.2 元素周期律在反应路径预测中的应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预测化学反应路径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反应路径的影响第十二章:元素周期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续)12.1 复合材料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复合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复合材料制备中的作用12.2 功能材料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功能材料选择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功能材料性能的影响第十三章:元素周期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3.1 生物分子与元素周期律讲解生物分子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中的作用13.2 元素周期律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续)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药物设计的案例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药物设计的影响第十四章:元素周期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14.1 绿色化学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环保型化学反应中的作用14.2 元素周期律在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应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影响第十五章:元素周期律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应用15.1 信息技术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信息技术材料研发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半导体材料制备中的作用15.2 元素周期律在未来科技展望中的应用讲解元素周期律在新型能源、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科技创新中的潜力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与发展历程,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元素周期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元素周期律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学案(第三课时)知识点一、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⑴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原子的电子层数且周期数等于;原子序数逐渐;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逐渐;原子失去电子越来越难;元素金属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原子半径逐渐。
⑵同一主族内的元素,从上到下,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族序数等于,原子序数逐渐;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逐渐;原子失电子能力越来越易;元素金属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的碱性逐渐;金属单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逐渐;非金属单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逐渐。
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应用:⑴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原子序数为34 的元素,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⑵推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例:在短周期元素中,如果元素气态氢化物为H n R,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分子中含m个氧原子,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⑶推断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的强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的强弱。
例1: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多B、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C、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低D、Y的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2:下列各项叙述中一定能说明元素X的非金属性比Y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X的最高正价比Y的高B、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X比Y强。
C、X的单质能与Y的氢化物反应生成Y单质。
D、在反应中,X原子比Y原子得到的电子数少。
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知道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元素周期律的归纳过程中,重视发现意识,让学生在发现中寻找结论,在合作中享受成功;
2.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板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电子白板投出】
1.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2.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3.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讨论】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它们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
【点评学生回答并明确】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Cr,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它们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左、最下,最右、最上的位置。
【过渡】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指导学生总结归纳】
【板书】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价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即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内层电子也可为价电子。
【电子白板投出】4.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
(1)预言未知元素并证实
(2)分界处找半导体材料
(3)较低毒磷农药代替砷农药
(4)过渡区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五、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
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价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即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内层电子也可为价电子。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六、课堂练习
1.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B )
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的氧化性比H2SO4强③HClO4的酸性比H2SO4强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⑦Cl与S为同周期元素,且Cl的核电荷数比S的大⑧HCl的水溶液比H2S的水溶液酸性强
A.①② B.②⑤⑧ C.②⑤⑦ D.①②④
2.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D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3.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
①微粒半径:K+>Al3+>S2->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4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Mg<Ca<K
A.只有①B.①③⑤ C.②④⑤⑥⑦ D.②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