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20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推导及实质教学难点: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学生讨论,性质比较,实验探究,总结归纳教学过程:[复习]1、回忆有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填写课本P14 1——18号元素符号以及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参照课本上所填内容,请大家总结一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有何规律性变化?[板书]二、元素周期律[讲述]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1~2 1 1~23~10 2 1~811~18 3 1~8[讲述]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1个递增到8个的情况(H、He除外),这种周而复始的重现(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周期性。
这就如同我们一年一年的四季更替及学生活中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一样。
因此,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这种规律性变化,我们便称之为周期性变化。
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板书]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原子半径3~9 (0.152nm) (0.071nm) 大小10~17 (0.186nm) (0.099nm) 大小[过渡] 除了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外,我们再来看下元素原子的半径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