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套袋苹果外观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苹果套袋可显著地减少病虫危害,还能明显降低农药残留,并使果面光洁,从而提高果实的品质,显著增加果农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来,多数苹果产区都采用苹果套袋技术,也收到了预期效果。
但由于近几年气候的异常变化和果农应用套袋技术水平的差异,使苹果套袋出现了诸多问题。
1易出现的问题1.1裂纹严重(1)“肩部”裂纹重。
在苹果生长后期,当果肉细胞仍在继续膨大时,如果此时温度下降,果皮就会收缩,而仍在继续膨大的果肉细胞则会撑开果皮,导致果皮出现裂纹。
苹果的“肩部”果皮嫩,所以裂纹重。
(2)苹果梗洼裂纹重。
摘袋不及时或苹果采收不及时,梗洼裂纹皆会加重。
如嘎拉苹果,摘袋后7天没有采收,20%以上苹果将产生裂纹。
另外,降雨多,苹果裂纹重;摘袋后,如果每天有露水且上午11时之前果面不干,苹果裂纹重;地下湿度大,苹果裂纹重;气温不稳定,苹果裂纹重;7~8月偏施氮肥的苹果园,苹果裂纹既多又重。
1.2萎缩不长长期干旱缺水、树势弱的苹果园和透风透气性差、温度高、湿度小的苹果园,易出现套袋后苹果萎缩不长的现象。
尤其是外层较厚而耐雨淋、内层为非压光黑纸的双层纸袋,平日袋内无湿气,高温天气时袋内温度高达50℃,苹果内水分倒流到叶片中,引起苹果生长停止、甚至萎缩。
1.3发黄不上色或着色不匀(1)氮肥施用过量。
尤其是在7~8月,冲施氮肥过多或地下追施氮肥过多,都会出现摘袋后苹果发黄不上色的现象。
(2)硼中毒。
如果追施硼砂过多会导致硼中毒,使苹果发黄不上色,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连续3年苹果着色困难。
(3)环剥过重。
如果出现早期落叶严重,树体营养积累不足,仍继续加大环剥力度,结果将导致苹果发黄不上色的现象。
(4)持续高温。
连续超过30℃以上高温天气,套袋苹果袋内温度超过60℃,也会影响着色物质的形成。
(5)摘袋时间不合适。
若摘袋过早苹果会先着色后褪色,返为绿色,出现“绿腔”现象。
中熟苹果品种如嘎拉、珊夏等,如果与红富士同时摘袋,会出现发黄不上色现象。
套袋苹果为什么烂果严重套袋苹果烂果严重怎么防治套袋苹果园常常出现烂果的现象,一般烂果率在3%~6%,严重的果园烂果率达到15%~20%,给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那么套袋苹果为什么烂果严重?套袋苹果烂果严重怎么防治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套袋苹果烂果严重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1、套袋苹果烂果严重原因1.1降雨量大,阴雨连绵因连续集中降雨,导致果园内涝和高温多湿,同时也加剧了雨水对纸袋冲刷,降低了纸袋的扯拉力,使纸袋破碎率高和适应性差,有利病菌扩展和发病。
1.2病源基数大由于果树受前年冬季干旱和早春低温的影响,苹果干腐病、枝干轮纹病发生严重。
使枝干上病瘤、病疤累累,早春果树主干流褐水,生长期大量出现枯叶死枝现象,使果园内病源基数增大,加重了烂果病的发生危害。
特别是管理粗放的老果同,由于枝干轮纹病和干腐病发病严重,不能及时进行清同清树和铲除病源,果园病源广基数大,烂果病发生危害偏重。
另据调查,2007年烂果主要有苹果轮纹病、干腐病、炭疽病、霉心病造成的,其中轮纹病占60%以上,干腐病30%~40%,其余病害仅占5%左右。
1.3部分果农使用劣质袋由于果实纸袋来源广、进货渠道多,在产品的加工质量和规格标准上难以保证,果农鉴别纸袋能力差,贪图便宜,良莠不分,使大量的劣质纸袋流入生产环节,致纸袋损坏隐患时有发生。
如大秦家村秦洪涛果园,今年因使用廉价纸袋,在喷施去年同样的杀菌剂的前提下出现大量烂果,而使用木浆纸制做的内红外牛(牛皮纸)双层优质袋(如小林、凯祥袋等)果园,因纸袋疏水性、通透性好、耐扯拉、抗雨淋、适应性强,基本不出现烂果。
1.4套袋前用药不当部分果园虽然使用了优质纸袋,但烂果病仍发生较重,这主要与苹果套袋前喷药不当有关。
据果农反映,凡套袋前喷施名字新颖花样奇特药剂和复配农药的果园烂果偏重。
而使用进口和优质单剂杀菌农药发病轻。
另外,由于受社会上个别厂家和销售部门的误导,加上贪图便宜的心理,使用了杀菌力差药剂:部分果园套袋前喷施杀菌剂次数少,用药量不足,喷药质量差也是烂果病发生重的原因。
苹果套袋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综述了国内外苹果套袋生产现状、目前苹果套袋栽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进一步完善苹果套袋栽培技术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苹果套袋;问题;建议苹果套袋具有增进果面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改善外观品质、防止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增加商品果率等优点,是当前生产优质高档和无公害苹果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在生产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往往套袋效果不能充分表现。
为了更好了解苹果套袋情况,掌握套袋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国内外苹果套袋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1苹果套袋生产现状日本是实行苹果套袋最早的国家,最初目的是预防病虫危害。
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采用以促进果实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果袋。
目前已研制开发了两层和三层、适用于多品种的多种果袋。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而极力推广无袋栽培,但套袋苹果外观美丽,商品价值高,因而套袋栽培仍占重要地位,套袋栽培面积占栽培总面积的47.0%,其中青森县高达63.5%。
韩国苹果的套袋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史较短,由于劳动力缺乏,套袋费用高,套袋栽培仅占栽培总面积的5%,套袋果主要用于出口创汇。
美国的苹果套袋栽培尚未进行推广,仅处于试验阶段。
我国苹果套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引进的是防病、防虫的日本小林袋和韩国袋,主要应用集中于山东烟台、威海等主产区。
进入90年代,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山西、陕西、江苏、辽宁、河南等地相继应用。
尽管我国苹果套袋栽培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已成为苹果栽培主要措施之一。
目前,全国苹果套袋栽培面积已占栽培总面积的50%以上,山东省苹果套袋栽培面积已超过90%。
但由于进口纸袋价格昂贵,限制了我国大部分果区套袋栽培的发展。
山东、河北、大连等地先后引进日本先,进设备,研制开发苹果果袋,现已相继研制出系列果品纸袋,建立了合资、集体、个体制袋厂,纸袋种类丰富,推动了我国苹果套袋生产的发展。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CATALOGUE 目录•套袋苹果黑点病概述•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套袋苹果黑点病的防治策略•套袋苹果黑点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黑点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苹果果实病害,以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斑点为特征。
定义严重影响苹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黑点病的定义和影响套袋苹果因袋内湿度较高,通风性差,成为黑点病发生的有利条件。
套袋苹果黑点病病斑较小,但密度大,且易于扩散和合并。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特殊性症状特点发生环境产量损失:黑点病的发生可导致苹果产量减少,影响果农收入。
防治成本增加:果农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病害防治,增加生产成本。
品质下降:病斑影响苹果外观,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愿,从而影响市场价格。
因此,了解和掌握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对于保护苹果产量和品质,维护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黑点病对苹果产业的重要性套袋苹果黑点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如炭疽菌、黑星菌等。
病原菌种类传播方式存活能力病原菌可通过空气、雨水、昆虫等多种途径传播,进入果园后侵染苹果果实引起黑点病。
这些病原菌在病果、落叶等植物残体中可存活多年,成为次年病害的初侵染源。
030201病原菌的特性和传播途径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加重黑点病的发生。
温度高湿环境有助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从而加重病害发生。
湿度强烈的光照可能导致果实表皮灼伤,增加病原菌侵入的机会。
光照环境条件对黑点病发生的影响套袋时机果园卫生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苹果园管理因素与黑点病的关系01020304套袋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增加黑点病的发生风险,选择合适的套袋时期至关重要。
果园内病果、落叶等残体的清除不及时,会为病原菌提供越冬场所,加重次年病害发生。
偏施氮肥可能导致苹果树势虚弱,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加重黑点病发生。
对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不力,可能导致果树抗病能力下降,有利于黑点病的发生和蔓延。
苹果套袋中常出现的问题苹果套袋具有不少优点,但应用不当,或其他生产措施不配套,也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1为什么苹果套袋后仍然有烂果现象?答:发生原因主要是套袋前用药不当,防虫防病不彻底,没有把幼果上的病菌杀死。
套袋前的病害防治以霉心病、轮纹病及斑点落叶病为重点,虫害防治以红蜘蛛、蚜虫、金纹细蛾、棉铃虫和桃小食心虫为重点。
2苹果苦痘病有什么防治措施?答:苦痘病是一种与缺钙有关的生理性病害。
果实套袋,尤其是套塑膜果袋有加强苦痘病发生的趋势,其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因此凡是施肥过多,树势旺容易诱发苦痘病的果园,需要在套袋前喷布2~3次钙。
钙源可选用食品级氯化钙,使用浓度以0.3%左右为好,超过0.5%有可能造成叶片伤害。
3苹果发生日灼病后有何防治措施?答:日灼多发生于灌水条件较差的干旱果园。
树冠外围,处于强光长时间直射下的果实容易发生日灼。
主干连年环剥的树或结果多、新梢少、生长弱的树,叶片少而小,不能有效为果实遮阴的树最容易发生严重日灼。
在容易发生果实日灼的果园,要选用透气性好的纸袋套树冠外围的果实,用塑膜果袋或透气性差的蜡质果袋套树冠内部及下部的果实。
日灼主要发生在气温超过34℃的干热风天气(6月上、中旬),或极端气温不高,但连续多日的干热天气。
有灌水条件的果园及时灌1次水,可以有效地减轻日灼发生。
这是因为水分供应充足时,果树的蒸腾作用增强,蒸腾失水的同时带走了树体的热量,使叶片,果实的温度降低,从而有效地减轻了果实日灼病的发生。
另一措施是套袋时间提前或推后,不在干热天套袋,或者干热天气只套树冠下部或内膛的果实,干热天过去后再套外围的果实。
4果面裂纹、粗糙怎样进行预防呢?答:果面裂纹、粗糙在红富士苹果上发生最重,是影响套袋红富士苹果外观品质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袋内湿度大。
果园土壤水分多,果园湿度大,使用透水的单层果袋,果袋破裂或扎口不紧导致袋内进水且长时间散发不出去等都是果面裂纹的直接或间接诱因。
套袋苹果口感差原因及解决方法汇报人:目录•套袋苹果口感差的原因•提高套袋苹果口感的解决方法•套袋苹果的病虫害防治•套袋苹果的施肥管理•套袋苹果的采收与储存01套袋苹果口感差的原因总结词品种选择对于套袋苹果的口感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不同品种的苹果对套袋的反应不同,一些品种可能不适合套袋,如某些口感脆嫩、果皮较薄的品种,套袋后容易出现果皮颜色变浅、果肉松软、风味变差等问题。
而适合套袋的品种应具备果皮较厚、色泽鲜艳、口感脆甜等特点。
品种选择不当套袋时间不合理总结词套袋时间的选择对于苹果的口感也有影响。
详细描述套袋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苹果的口感。
如果套袋过早,会导致果皮颜色不均、果肉松软、风味不佳;而套袋过晚则会使果皮颜色变浅、果肉松软、口感差。
适宜的套袋时间是在生理落果后进行,此时果实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大小适中,且病虫害较少。
袋型选择不当袋型的选择对于套袋苹果的口感也有影响。
详细描述不同的袋型对于苹果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不同的作用。
如果袋型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苹果发育不良、口感差、风味不佳等问题。
因此,应根据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袋型。
套袋操作的规范性对于套袋苹果的口感也有影响。
详细描述套袋操作不规范会导致果实在袋子中发育不良、果皮颜色不均、果肉松软、风味差等问题。
因此,在套袋操作时应注意将果实悬空在袋子中央,避免果实与袋子摩擦导致果皮损伤或病菌感染等问题。
同时,应定期检查袋子是否破损或被虫咬,及时更换或修补袋子,以确保果实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词套袋操作不规范VS02提高套袋苹果口感的解决方法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以及口感好、品质优的苹果品种。
适宜品种根据品种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套袋时间,一般在花后20-30天内完成套袋工作。
套袋时间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套袋时间根据品种、地区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纸袋类型,如单层袋、双层袋等。
选择符合标准的纸袋规格和质量,确保纸袋具有一定的透气性、防水性和抗老化性能。
苹果套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杨建新曹芳婷来源:《山西果树》2012年第04期苹果套袋已成为苹果生产中的常用技术。
苹果实施套袋后提高了果实外观品质,避免了农药、大气对果实的直接污染及部分病虫的危害,果品安全有了一定保障。
但同时,生产套袋苹果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套袋过早会造成幼果脱落、发育迟缓、果实出现缺钙症、黑红点病、气孔坏死、果皮蜡质层变薄、内在品质及贮藏性降低等不良现象。
现就苹果套袋生产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对策介绍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1套袋苹果容易出现的问题1.1套袋苹果果柄易受损伤,形成僵果或落果果实套袋时间过早,于花后30d左右即开始套袋,此时幼果果梗木质化程度低,套袋时容易折损或大风吹过造成果柄折伤,使果实不能得到正常的养分供应,形成僵果或落果。
1.2套袋苹果容易出现黑红点病、气孔坏死等症状套袋苹果发生黑红点病是由于粉红聚端孢菌和链格孢菌侵染引起的,这两种病菌一般不侵染果实,只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才繁殖、侵染。
果农选用的套袋通透性差、防水性差,套袋时操作不规范,封口不严使雨水渗入果袋,或者所用药剂质量不高,这些都易引起该病害发生。
1.3套袋苹果生理病害有加重趋势苹果套袋后由于果实长期生长在果袋中,生长环境改变,温度升高,缺少光照,叶绿素降低,因此常引起缺素症。
如因缺钙引起的苦痘、痘斑病,缺硼引起的缩果病,缺锌引起的孢斑病,高温引起的气孔坏死等。
同时,凡施氮肥过多、树冠郁闭的密植果园,发生缺素症和果面病害较重。
1.4套袋苹果易发生日灼阳光直射、高温是引起日灼的主要原因。
果实套入果袋后生长环境温度升高,如果果袋质量差,遮光、通透气性不好,不能及时调节袋内的温度就容易发生日灼;套袋方法不当,纸袋没有撑起来,果实贴近果袋,易日灼;树势衰弱,环割过重的树套袋日灼严重且果面粗糙;树冠外围叶片遮挡少的部位,阳光直射,也易发生日灼。
1.5套袋苹果着色差,果面蜡质薄,品质差目前大部分果农除袋时间掌握不准确,一是赶时间采青上市,除袋过早;二是由于劳动力缺乏除袋过晚,气温降低,霜冻危害,果实不能充分着色,影响果实上蜡和品质的提高。
影响套袋苹果外观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套袋苹果果面的黑斑点、红斑点、果锈、苦痘病、痘斑病、日灼和机械损伤等发生较严重,直接影响果品外观,降低商品价值。
现将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归纳如下,并提出对策。
发病原因。
①黑、红斑点病:造成红、黑斑点病的病菌分别是斑点落叶病的病原菌链格孢菌和霉心病的病原菌粉红单端孢菌和粉红聚端孢菌。
病菌的孢子在套袋前潜伏于幼果表面,不发病,套袋后果实处于湿度大、透气差、温度高的条件下,开始发病。
尤其在7~8月份出现4日以上的连阴雨,雨后又出现数日32℃以上的高温,此病会大发生。
雨前灌水的果园和郁闭果园更为严重。
②果锈: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
引起果锈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套袋前使用农药不当或使用一些劣质增效剂;氮肥使用过多,磷肥严重缺乏;幼果期雨水过多因而湿度过大、果袋透气性和抗水性差、套袋时间过晚或药物刺激以及树势过弱、负载量过大和强光刺激等,都会出现果锈。
③日灼:套袋技术不规范,幼果在袋内不能悬空而紧贴袋壁,易形成日灼;除袋时间不当,在高温干燥强日照的天气下除袋,果实突遇高温易发生日灼;使用劣质袋、树势弱、树冠南面外围暴露果及管理水平差的果园容易发生日灼。
④苦痘病和痘斑病:均为生理性病害。
钙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根系吸收钙主要通过木质部导管,靠蒸腾液流的拉力向上运输。
因套袋果实的蒸腾量很小,因而极易缺钙,发生苦痘病和痘斑病。
⑤机械损伤:套袋操作不规范,划伤或刺伤幼果;套袋过早,幼果表皮细嫩易受损伤;后期摘叶转果对果面造成伤害以及修剪时留枝过多,枝叶量过大,刮风时容易刺、划、摩伤果实。
防治措施。
①防治黑、红斑点病,一定要在花后和套袋前这段时间抓好早期落叶病的防治,防止链格孢菌、粉红单端和聚端孢菌的侵染。
休眠期彻底清扫残
枝落叶;萌芽前全园喷施1次3~5oBe的石硫合剂;谢花后至套袋前喷布2~3次1%的多抗霉素400倍液,或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68.75%的易宝1000倍
加多抗霉素400倍液。
要规范套袋技术,选用优质双层三色果袋,撑鼓袋子,打开排气放水孔,幼果悬于袋中央,果袋封口应折叠向没有纵切口的一侧,避免雨水流入增加袋内湿度。
②防治果锈,一要选择透气性好、防水性好、遮光度高,内层袋涂蜡均匀的优质双层袋,并适当提早套袋时间,最晚在6月底完成;二是套袋前不要使用含有硫、砷、铜的农药,或对幼果有刺激性的农药。
③防治日灼,必须选用优质的果袋;套袋技术要规范,避免幼果紧贴果袋;套袋时间在上午9~12时和下午3~6时;及时灌水中耕,促进根系活动,保证树体对水分的需要。
苹果树行间种植白三叶等绿肥植物,可以增加园内湿度,改善果园小气候,对防治日灼也有明显的效果。
④防治苦痘病和痘斑病,一要加强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二要适时叶面补钙,套袋前喷3~4次优质钙肥。
钙肥要选择不含激素、树体容易吸收的氨基酸钙或美林高效钙,喷时要把钙肥喷在果面上。
除袋后再喷1次优质钙肥。
⑤减少机械损伤,套袋、摘袋和摘叶转果时要小心谨慎,不要刺伤或划伤果面,以免形成疤痕。
修剪时轻剪长放要适度,留枝量不宜过多,以减少机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