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卉 文 化 与 鉴 赏
- 格式:docx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8
花卉品质评价与鉴定方法花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饰植物,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使用和欣赏的效果。
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价和鉴定花卉的品质,我们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花卉品质评价与鉴定的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评价花卉品质的主要指标包括花朵的形状、颜色、大小、开放程度和花瓣的纹理等。
花朵形状要求整齐,无明显变形或损伤;颜色要鲜艳明亮,无色差或杂色;大小要均匀一致,无过大或过小的花朵;开放程度要适中,不过早或过晚;花瓣的纹理要清晰,无破损或褶皱。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花卉的品质优劣。
其次,评价花卉的香气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花卉香气的好坏与物种、品种以及生长环境有关。
我们可以通过闻花的方式来感受花卉的香气,香气浓郁、持久且不刺鼻的花卉品质相对较高。
此外,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气味分析仪器对花卉的香气进行定量分析,以更加准确地评价花卉的品质。
另外,花卉的新鲜度也是评价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花卉的枝条是否挺拔、花朵是否鲜艳以及叶片是否绿泽来判断花卉的新鲜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轻轻抚摸花瓣,判断其是否柔软而有弹性。
这些都是判断花卉新鲜度的常用方法。
此外,花卉的耐久性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花卉在瓶插、束花或盆栽状态下的寿命来评价其耐久性。
耐久性好的花卉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鲜艳和生机,不易凋谢或枯萎。
这可以通过对花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受性测试来评估。
最后,花卉的健康状况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花卉的叶片是否完整、无病虫害和斑点等来判断其健康状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花卉进行病虫害的检测,以及测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来评估其健康程度。
综上所述,花卉品质评价与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形状、颜色、大小、开放程度、花瓣纹理、香气、新鲜度、耐久性和健康状况等指标的评价。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考虑和判断,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价和鉴定花卉的品质优劣,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花卉选择。
荷花文化与鉴赏荷花文化与鉴赏摘要:荷花是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它不但形态美丽,因极高的观赏价值为人民喜爱,还以其实用性广泛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荷花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荷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荷花的植物特性、应用价值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荷花;植物特性;文化内涵;应用价值1荷花的植物特性介绍荷花,又名荷花、水芙蓉等,为多年生宿根水生花卉,属睡莲科,莲属。
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和大洋洲,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不但花、叶色彩艳丽、形态优美,而且生长旺盛,适应能力强,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
1.1形态特征荷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型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花有单瓣、复瓣和重瓣几种,花瓣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等多种颜色,或有彩文、镶边[1]。
萼片绿色,4~5枚,花后脱落。
花两性,花托变态呈上举的蜂窝状,称莲蓬,内有莲子,呈椭圆形、卵形或卵圆形,内有种子。
荷花的叶片巨大,呈盾状圆形(幼时两侧缩卷呈梭形),直径可达70厘米。
叶面深绿色,上有一层蜡质白粉;叶背淡绿色,光洁无毛。
叶柄长圆柱状,位于叶片中央,从根状茎的节部生出[2]。
荷花的根为须状不定根,主根退化,不定根成束状环绕排列在地下茎节的四周,长8~20厘米。
在生长期根为白色或褐色,藕成熟后为黑褐色。
荷花的茎为地下茎,长而肥厚,具有明显的节、节间,横生于淤泥之中,并分枝蔓延。
生长前期地下茎节间白嫩细长,生长后期主茎及分枝顶端数节入泥深处,节间明显肥大,形成藕[3]。
1.2生长习性荷花于4月中旬萌芽,从种藕的顶芽和节部抽生出新生地下茎,称为藕;5月上旬由藕鞭节处抽生浮于水面的浮叶;6月上旬,藕鞭逐节加长生长,并从节处抽生挺出水面的立叶;6月下旬初见花蕾,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盛花期,每朵花可开2~3天,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闭合。
8、9月为果实成熟期,10月上旬长成新藕,10月下旬荷花茎叶枯黄,进入休眠期。
荷花的生长发育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30℃,一般8~10℃萌芽,14℃开始长出藕鞭,30℃以上的高温下才能开花,气温降到25℃时生长新藕。
第一章绪论一、花卉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 花卉的概念: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卉是百草的总称从狭义上说,花卉是指艳丽多彩、千姿百态、气味芬芳的花花草草,主要指草本花卉。
从广义上说,花卉包括草本花卉,也包括灌木、乔木、藤本花卉及多浆植物,还包括不开花和开花不显著,但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所有观赏植物。
1.2 花卉的分类1)按生物学特性分类草本花卉:一、二年生草花例:一串红、三色堇等宿根草花例:菊花、芍药等球茎类例:仙客来、唐菖蒲鳞茎类例:水仙、百合球根花卉块茎类例:马蹄莲根茎类例:美人蕉、玉簪块根类例:大丽花多年生常绿观叶花卉例:吊兰、鸭趾草等兰科花卉例:建兰、春兰、兜兰等挺水植物例:荷花水生花卉浮水植物例:睡莲沉水植物例:莼菜漂浮植物例:浮萍蕨类植物例:肾蕨、蜈蚣草木本花卉:落叶灌木类例:月季、贴梗海棠落叶木本花卉落叶乔木类例:桃花、梅花落叶藤本类例:紫藤、葡萄常绿亚灌木类例:天竺葵、倒挂金钟常绿木本花卉常绿灌木类例:杜鹃、含笑常绿乔木类例:白兰花、棕榈常绿藤本类例:常春藤、凌霄多浆植物:仙人掌类例:仙人掌多肉植物类例:龙舌兰草坪植物:暖地型草坪植物冷地型草坪植物2)按自然分布分类:热带花卉、温带花卉、寒带花卉等3)按观赏特性分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观茎类、观芽类、芳香类1.3 花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在环境绿化、美化中的作用花、草、树木能绿化美化环境;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空气清新,并有杀菌、防止污染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2)在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作用花卉是青春和生命的象征。
花卉的多姿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使人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还可以陶冶情操,使人产生美好的憧憬,增进人体健康。
花卉是联络友情的桥梁,国际交往以及亲朋好友往来以鲜花表达情谊最为时尚;花卉也是传递爱情的红娘,花卉凝结着人间最美好、最纯真、最高尚、最炽烈的感情。
二、花卉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简史2.1 花卉文化的内涵花卉文化花卉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门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形成的与花卉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信息的总和。
第1章绪论1.什么是花卉?广义的花卉与狭义的花卉有什么区别?花卉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其含义和范围也因时而异,一般有狭义的花卉和广义的花卉两种说法。
狭义的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广义的花卉则指凡是根、茎、叶、花、果、芽在形态、色彩或香味上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
因此,广义的花卉除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开花灌木、开花乔木及盆景等。
2.花卉的栽培方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花卉的栽培,可根据其目的和性质不同分为生产栽培、观赏栽培和标本栽培三类。
(1)生产栽培:以生产切花、盆花、提炼香精的香花、种苗及其球根等为主的生产事业。
生产栽培对土地利用最为节约,经营管理最为精细,通常应用最完善的设备,应用最先进的栽培技术。
(2)观赏栽培:花卉栽培以观赏为目的,而非生产经营。
如在公园、街道、广场、街头绿地、校园. (3)标本栽培:以普及国内外花卉的种类、生态、分类和利用等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花卉栽培。
如植物园内的标本园和植物温室,公园内的各种专类园,如梅园、杜鹃园、月季园等。
3.试述花卉栽培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1)花卉是园林绿化、美化、香化和净化的重要原料。
用花卉布置花坛、花镜、花台、花丛,创造优美的工作、休息的环境,有助于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使人们在紧张的劳动、学习之后得以欣赏美丽的自然,达到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服务的目的。
(2)花卉植物具有防尘、杀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等卫生防护作用。
4.试述花卉栽培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1)花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鲜艳美丽的花朵,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钟爱。
以花传情,以花为媒,更是我们古老的传说。
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许多传统习俗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花卉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过了千年风雨,依然停留在新世纪的时空,并越来越为现代社会所崇尚。
(2)花之美在于色、香、姿、韵。
(3)花卉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校本课程一一花卉鉴赏讲义一、花卉的概念XX:具观赏价值,经一定技艺进行栽培和养护的植物及其一部分。
观赏部位不限于花,可以是花、果、茎、叶、根、种子等任何部位。
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鲜花,灵秀生动,丽质天成,自然绝俗,不但能给人无穷美的享受,陶冶情操,还能防治疾病,令人身心康健,益寿延年。
花卉有益于人体健康,作用于身心两方面,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
通过赏花色、闻花香,以花为食,以花为药,甚至通过养花弄草的适度运动,都能起到防病治病,强体健身的作用。
众所周知,养花是一项轻度的体力劳动。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孙思邈,不但自己寿命高达100多岁,还有一句健身名言:〃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人如果经常从事适度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就能提高免疫力,得病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养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不受时间、场所、天气变化等因素的限制。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闲暇时,摆弄花草,或施肥、或浇水、或修枝、或松土、或除草〃〃既能锻炼筋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还能对某些慢性疾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我国和世界各国有许多〃长寿之乡〃,这些地区多半是山清水秀、百花盛开的所在。
为何赏花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呢?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内有助于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的精神,生活充实,精神愉快是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赏花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冲淡不良情绪,摆脱不良干扰。
花的娇姿、丽色、馨香,雅韵能给人无穷美的享受。
久而久之,能起到怡情养性,消除疲劳的目的。
二、怎样赏花(赏花之道)赏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赏花的标准有四个字:色、XX、姿、韵。
欣赏花的颜色。
讲究花色,一般有两种爱好:有人喜欢浓妆,要求色彩强烈;有的喜欢淡妆,要求色彩素雅。
古人赏花,有的喜欢富贵华丽的牡丹和芍药,有的尊崇〃花草四雅”兰花的淡雅,菊花的高雅,水仙的素雅,菖蒲的清雅。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审美观是不尽一致的。
花卉鉴赏论文花香飘满天,花色铺满地大地上的生物数不胜数,有我们这些聪明的人类,可爱的或是生猛的动物们,还有那些为大地增添色彩的植物。
这个学期学《花卉鉴赏和花文化》这门课程,可以说让我大开眼界,不仅学到了一些不知道的花类,还对以前认识的花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在这些花中,我最爱牡丹,梅花和茉莉花。
国色天香——牡丹花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秦岭和陕北山地多野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花卉,它雍容华贵,端妍富丽,是吉祥昌荣的象征。
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已声成为观赏植物。
唐时盛栽于长安,宋时称洛阳为牡丹天下第一,故牡丹又名洛阳花。
文豪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曾写道:“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可见牡丹早在我国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广大地区,广为栽培,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
<<群芳谱>>中也记载牡丹有180多种,有一千五百多年的载培史。
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
每年4-5月开花,朵大色艳,奇丽无比,有红、黄、白、粉紫、墨、绿、蓝等色。
花多重瓣,姿丰典雅,花香袭人。
我国人民把它作为富丽繁华之象征,称之为“富贵花”、“百两金”。
早在唐代都城长安栽植和观赏牡丹之况极盛,白居易诗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目前,除洛阳之外,以山东荷泽赵公社牡丹最盛,每逢4-5月间牡丹盛开之时,五彩缤纷,香艳各异,吸引着全国园艺工作者和无数国际游人。
上了花卉鉴赏与花文化之后,觉得牡丹真的不愧是国花,它开得是那样大方,美艳。
我们也应该向牡丹学习,学习做一个华丽而有内容的人。
国之瑰宝——梅花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花卉艺术赏析通俗地讲,“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是指姿态优美、色彩鲜艳、气味香馥的观赏植物,“卉”是草的总称。
习惯上往往把有观赏价值的灌木和可以盆栽的小乔木包括在内,统称为“花卉”。
严格地说,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
另外,分布于南方地区的高大乔木和灌木,移至北方寒冷地区,只能做温室盆栽观赏,如白兰、印度橡皮树,以及棕榈植物等也被列入广义花卉之内。
而艺术赏析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的鉴赏过程,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而今天我想要赏析的就是我的家乡贵阳市的市花——兰花。
孔子《孔子家语·在厄》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
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
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芷兰。
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
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
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
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花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
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
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复习资料1.我国的十大名花、岁友三寒、花中四君子、庭院八品;代表爱情、母爱、百年好和的新婚花卉;南京的市花、市树分别是什么?中国十大名花,一般是指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十种名花。
“岁寒三友”:松之挺劲、竹之潇洒、梅之秀逸。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庭院;名花八品—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翠竹、芭蕉、梅花、兰花2.结合菊花的欣赏,简述中国花卉的欣赏要领。
3.如何品赏中国梅花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她冰肌玉骨、独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性历来深为人们所钟爱。
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
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
“红梅”,花形极美,花香浓郁;“绿萼”,花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红”,色深红重瓣,凋谢时色亦不淡,树质似红木;“玉蝶”,花白略带轻红,有单重瓣之分,轻柔素雅。
成片栽植上万株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
香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
“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
探梅时节,徜徉在花丛之中,微风阵阵略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形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
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
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
梅花枝条清癯、明晰、色彩和谐,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
韵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
”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
今天,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章节测试题与答案1.1花卉的色彩美测验1.哪一个花色给人以热情,活泼的心理感受?()AA、红色B、蓝色C、紫色D、绿色2.以下哪一项花色都为白色?()DA、海棠、桃、杏、梅、樱花B、迎春、黄木香、连翘、金钟花C、紫藤、紫丁香、杜鵑、木兰D、茉莉、白丁香、白牡丹、白茶花3.以下哪种花卉没有黄色的?()DA、迎春B、连翘C、黄秋葵D、紫薇4.以下哪一个不是红色花卉代表的情绪?()DA、喜悦B、欢乐C、爱慕D、悲伤5.黄色花卉在日本代表哪种情绪?()AA、哀伤、悼念B、阳光、明亮C、光明、华丽D、尊贵、庄严6.蓝色花卉在以下哪一个国家代表的是不详的意思?()BA、日本B、比利时C、英格兰D、美国7.西方紫色花卉常与哪一种花色的花卉搭配,皇室用色,有华贵、高雅之意?()AA、黄色B、绿色C、白色D、蓝色花卉的香味美与姿态美1.以下花卉中不具有芳香的为哪个?()CA、栀子B、广玉兰C、虞美人D、香花槐2.以下哪一种花卉是熏茶花卉中的状元?()AA、茉莉B、栀子C、兰花D、梅花3.“一秋三度送天香”指的是哪一种花?()AA、桂花B、梅花C、牡丹D、月季4.花卉自然美属性的凝聚和升华指的是()。
AA、风韵美B、自然美C、香味美D、姿态美5.亭亭如华盖指的是龙爪槐这个植物。
()正确6.雪松的树形和姿态为圆柱形。
()错误7.花卉的自然属性之美主要包括:花卉的姿态美,香味美,色彩美。
()正确迷人的花卉王国章节测验1.以下哪一种花卉不属于中国三大天然名花?()DA、报春B、龙胆C、杜鹃D、山茶2.诗句“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描述的是以下哪一种花卉?()AA、杜鹃B、山茶C、梅花D、月季3.以下哪一个国家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CA、美国B、英国C、中国D、荷兰4.欧洲在18世纪之前主要的蔷薇栽培品种主要有哪几个?ABCA、法国蔷薇B、百叶蔷薇C、突厥蔷薇D、粉团蔷薇5.中国三大天然名花为以下哪些?ABCA、杜鹃B、报春C、龙胆D、蔷薇6.我国的云南省是世界茶花的分布中心云南7.杜鹃花都是落叶的。
花卉文化与鉴赏课程论文班级集贤学院14级3班学号201420040124姓名张豪琪桂花植物特性介绍木樨,又作木犀,即桂花,属木樨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常见的有丹桂、金桂、银桂、四季桂等。
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
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毫米,无毛;花极芳香;花萼长约1毫米,裂片稍不整齐;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
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
花期9~10月,果期次年3~4月。
木樨开金黄色碎花,极香。
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产地属中国,各地种植较多。
新鲜木樨花可用来做糕点、制糖、入酒。
浅谈中国古代的桂花文化中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
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旧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同时《吕氏春秋》之中也有“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意为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花。
楚国诗人屈原(前340——前278)《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
而中国自汉代就开始栽培桂花,距今已超过2500年。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
西汉刘撰《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
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
”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
看来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形成一定规模。
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的栽培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而到了唐宋时期,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
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
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
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先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
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去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
唐宋以后,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元代倪瓒的《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诗句,表明了窗前植桂的情况。
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
众做周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花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种自然也有了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欣赏花,不仅欣赏花的颜色、姿容,更欣赏花中所蕴含着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
陶渊明之“采菊东篱”、林靖和之“疏影横斜”、周敦颐之“出污泥而不染”、孔夫子之“兰当为王者香”、苏东坡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而桂树是香满天下,誉满天下的宝树,是崇高美好的、吉祥的象征;古人把桂花看作高雅和荣誉的象征;友谊与爱情的象征;桂花也曾被作为友好之物互相赠送;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桂花树是贞洁、荣誉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
桂花代表着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品质。
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虽不及咏梅、菊、牡丹等,但也颇可一观。
前文提到文献最早提到的桂花是旧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大概只是在山野间偶然被其独特的芳香所吸引,而后人们开始引种桂花。
将这芳香留于自己的庭院之中,此时的人们开始萌发了对桂花的意象,桂“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方草木状》)。
因此在人们眼里,桂具有“独秀”的个性,再加上多生岩岭间,凌风霜而不凋,故而历来被视为隐士象征。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兮不可以久留。
”淮南小山的这篇《招隐士》最终确立了桂为隐士的地位。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桂花文化发展时期,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较为严格意义上的咏桂诗,如南朝诗人范云的“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
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南朝吴均的“桂树夹长陂,复值清风吹。
氛氲揉芳叶,连锦交密枝。
能迎春露点,不逐秋风移。
愿君长惠爱,当使岁寒知。
”从不同的角度咏叹了桂花。
据《晋书·郤诜传》记载,“(诜)以对策上第,拜议郎……累迁雍州刺史。
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今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到了唐代,作为中国古代一个最繁荣的时期之一,桂和众多的神话传说相联系,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神气的色彩。
《酉阳杂俎》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至此,咏桂诗词总是和月、嫦娥、仙人相联,桂子落人间的民间传说更是为诗人们所津津乐道。
如李峤的“未殖蟾官里,宁移玉殿幽。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
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
”诗歌文化在此时达到了顶峰,桂花也常常被诗人们用来赞誉登科及第,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杜甫《同豆卢峰知字韵》则云“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到了宋代涌现出众多脍炙人口的咏桂佳作,如梅尧臣的“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
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
不见离骚人,惟悴呤秋风。
”(《临轩桂》)如李清照的“暗谈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鹧鸪天》)如杨万里的“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
”(《凝露堂木犀》)等,都被人传诵一时。
元明清时期,咏桂诗词也很可观,但内容不出唐宋,艺术手法上也并无特异创新之处,不过好的篇章时也可见。
如山水大家倪赞的“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
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
”(《桂花》)如明朝高启的“桂花庭院月纷纷,按罢霓裳酒半醺。
折得一枝携满袖,罗衣今夜不须熏。
”(《题桂花美人》)都颇具特色。
桂花春日不争,无桃李之艳,秋花与月相应,独秀三秋孤芳自赏,叶四季青翠不惧风霜。
这些特性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雅士所称颂。
又因为桂花主要在秋季开花,正好是中秋赏月佳节,桂花以其“清可绝尘,浓能溢远”的天外来香为这赏月和团圆的节日增添不少雅韵。
自古以来,桂花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加上美丽的传说,便具有了仙质、素韵、丹心、凌霜等品格。
屈原的《远游》、曹植的《桂之树行》、范云的《咏桂树》都描绘了桂花的品格。
李白《咏桂》诗则云,“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采用比兴手法,题物言志,高度评价了桂花凌寒的高贵品格,也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蔑视权贵的情感。
桂花自古以香取胜,号称“天香”。
宋代邓肃有《木犀》诗,“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
”描写桂花开时,连名贵香料龙涎也不香了,诗篇意境开阔,明快流畅。
杨万里的“余芬熏入旃檀骨,从此人间有桂沉”、朱熹的“众芳摇落九秋期,横出天香第一枝”、王十朋的“异日天香满庭院,吾庐当似广寒宫”等,也是描写桂香的名句。
南宋爱国名相李纲喜爱桂花,名其书斋曰“桂斋”,亲植桂花以明志,并作《采桑子》词两首,“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直待秋风,香比余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吹动珑璁,恰似瑶台月下逢。
”“枝头万点妆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介引幽人雅思长。
玉壶贮水花难老,净几明窗,净几明窗,褪下残英簌簌黄。
”由于桂花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民间的桂花节、桂花花会等活动也极为普遍。
据《成都古今记》记载,早在唐宋时期,成都一带就把每年农历八月定为桂花会会期,民间有“八月桂市”、“朋有新市”等季节性贸易活动,远近闻名,卖桂、买桂、赏桂、吟桂成为一时盛风。
到了明朝正德年间,状元杨慎则在新都桂湖“沿湖遍栽桂树”,并作《桂湖曲》,“南亭”则更名为“桂湖”。
苏州、杭州、南京、桂林等地,也早已形成了群众性的赏桂习俗。
桂花的应用价值园林造景;盆景制作;旅游;香料(香精油);糖桂花、盐桂花、食品。
桂花的食用保健作用:桂花茶有清香提神功效。
桂花经沸水稍烫后捞起晾干,用白糖溃起来,密封于瓶里,以保持颜色和香气,可作为食品香料。
将桂花、纯藕粉加白糖冲调,就成了桂花藕粉,味美且开胃。
取上等小枣,加糖煮,汤将尽时,加入桂花,即成健脾开胃的桂花蜜枣。
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
桂枝、桂籽、桂根皆可人药。
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配制的桂枝汤,专治外感风邪、发热头痛等。
桂花的芳香源自紫罗兰酮、芳樟醇、香叶醇、橙花醇、松油醇、癸内酯、壬醇、水芹烯等成分。
桂花花瓣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入药有散寒破结、化痰生津的功效。
桂花味辛,可入药,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等功效。
桂花味香,持久,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