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存储器和存储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592.50 KB
- 文档页数:73
第四章、存储系统(一)4.1 存储系统层次结构随堂测验1、哈弗结构(Harvard Architecture)是指()(单选)A、数据和指令分别存放B、数据和指令统一存放C、指令和数据分时存放D、指令和数据串行存放2、如果一个被访问的存储单元,很快会再次被访问,这种局部性是()(单选)A、时间局部性B、空间局部性C、数据局部性D、程序局部性3、下列关于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由Cache 、主存、辅助存储器三级体系构成B、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缓解了主存容量不足和速度不快的问题C、构建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的的原理是局部性原理D、构建存储系统层次结构还有利于降低存储系统的价格4、下列属于加剧CPU和主存之间速度差异的原因的是()(多选)A、由于技术与工作原理不同,CPU增速度明显高于主存增速率B、指令执行过程中CPU需要多次访问主存C、辅存容量不断增加D、辅存速度太慢5、下列关于局部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局部性包括时间局部行和空间局部性B、局部性是保证存储系统层次结构高效的基础C、顺序程序结构具有空间局部性D、循环程序结构具有时间局部性4.2 主存中的数据组织随堂测验1、设存储字长为64位,对short 变量长度为16位,数据存储按整数边界对齐,关于short 变量j 在主存中地址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此题为多选题)A、j的物理地址mod 8 = 0B、j的物理地址mod 8 = 1C、j的物理地址mod 8 = 2D、j的物理地址mod 8 = 32、设存储字长为64位,对char 变量长度为8位,数据存储按整数边界对齐,关于char 变量j 在主存中地址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此题为多选题)A、j的物理地址mod 8 = 0B、j的物理地址mod 8 = 1C、j的物理地址mod 8 = 2D、j的物理地址mod 8 = 33、下列关于大端与小端模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此题为多选题)A、大端模式(Big-endian)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B、小端模式(Little-endian)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C、0x12345678 按大端模式存放时,其所在存储单元最低字节单元存放的数据是0x12D、0x12345678 按小端模式存放时,其所在存储单元最高字节单元存放的数据是0x124、下列关于存储字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此题为多选题)A、主存一个单元能存储的二进制位数的最大值B、存储字长与所存放的数据类型有关C、存储字长等于存储在主存中数据类型包含的二进制位数D、存储字长一般应是字节的整数倍5、某计算机按字节编址,数据按整数边界存放,可通过设置使其采用小端方式或大端方式,有一个float 型变量的地址为FFFF C000H ,数据X = 12345678H,无论采用大端还是小段方式,在内存单元FFFF C001H,一定不会存放的数是()(此题为多选题)A、12HB、34HC、56HD、78H4.3 静态存储器工作原理随堂测验1、某计算机字长16位,其存储器容量为64KB,按字编址时,其寻址范围是()(单选)A、64KB、32KBC、32KD、64KB2、一个16K*32位的SRAM存储芯片,其数据线和地址线之和为()(单选)A、48B、46C、36D、39。
计算机原理第四章存储系统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四章存储系统学习时间:2016年10月24日--10月30日内容:一、学习要求这周我们将学习第四章存储系统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理解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分类,加深对半导体随机读写器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主要内容(一)存储系统概述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存储器有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之分,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处于全机中心地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称为外存储器(简称外存)通常用来存放主存的副本和当前不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每条指令所需的数据及取下一条指令的操作都不能直接访问辅助存储器,需要通过主存储器与CPU交换信息。
(二)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为主存容量、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时间。
计算机可寻址的最小信息单位是一个存储字,一个存储字所包括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
主存储器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存储器的速度,一般用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来表示。
存储器存取时间(memory access time)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存储周期(memory cycle time)指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例如连续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通常,存储周期略大于存取时间。
(三)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对存储器的要求是“大容量、高速度、低成本”,但是在一个存储器中要求同时兼顾这三方面是困难的。
一般来讲,速度高的存储器,每位价格也高,因此容量不能太大。
主存-辅存层次,满足了存储器的大容量和低成本需求。
cache-主存层次,解决了速度与成本之间的矛盾。
现代大多数计算机同时采用主存-辅存和cache-主存这两种存储层次,构成cache-主存-辅存三级存储层次,如下图所示。
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称为内存储器,包括cache和主存储器。
第4章存储系统和结构4.1 基本内容摘要1、存储系统的组成◆存储器的分类◆主存半导体存储器SRAM、DRAM、ROM的基本电路◆辅存2、主存的组织与操作◆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存储器中的数据组织小端存放格式大端存放格式◆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容量存储速度◆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发展DRAM芯片技术发展:FPM DRAM ;EDO DRAM ;SDRAM ;DDR SDRAM◆主存储器的组织SRAM HM 6116DRAM Intel 2164芯片的互联:位扩展、字扩展、字位扩展◆多体交叉存储技术组成、工作原理3、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化存储系统◆Cache-主存存储层次◆主存-辅存存储层次4、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工作原理Cache的结构Cache的工作过程◆主存与Cache之间的地址映像Cache的基本结构地址映像和地址映像表◆直接映像直接映像方式主存地址直接映像的访存过程◆全相联映像全相联映像方式主存和Cache的地址结构主存和Cache的地址结构全相联映像下的访存过程◆组相联映像组相联映像方式主存和Cache的地址结构组相联映像下的访存过程◆替换策略和更新策略三种替换算法:随机法、先进先出法、LRU法更新策略:写回法、全写法、写装入法、写不装入法5、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虚地址、实地址◆页式虚拟存储器页式虚拟存储器地址结构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映像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变换过程◆段式虚拟存储器段式虚拟存储器地址结构段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映像段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映像过程◆段页式虚拟存储器段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结构段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映像段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映像过程◆快表技术快表的形成“快表”和“慢表”实现地址转换4. 2 知识点一、主存储器1、分类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RAM、DRAM只读存储器ROM2、半导体存储器基本结构(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挥发性存储器,失电时信息丢失。
存储器、存储系统以及操作方法与流程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用于存储程序、数据等信息,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资源之一、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在计算机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存储器不同于处理器,处理器只能处理当前的数据信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不断运行,而存储器可以存储更多、更长时间的数据信息并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存储器主要分类存储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内存和外存。
内存包括随机存取内存(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其中RAM又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和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两种;外存又称为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闪存以及U盘等。
存储系统的架构存储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内存与外存两个部分,主要分为主存储器、高速缓存、辅助存储器等三个层次。
其中主存储器一般是指DRAM和SRAM,常常直接集成在CPU中,是CPU和外部设备(如硬盘、光盘等)间信息交换的媒介;高速缓存是位于主存之外,但比主存存储更快、相应时间更短的存储器,用于加快主存储器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也减轻了对内存访问的压力;辅助存储器则包括各种外存。
操作方法与流程存储器的操作包括存储和检索两个阶段,下面将分别解释存储器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1. 存储操作流程存储操作是将数据写入存储器的过程,其主要流程如下:(1)CPU通过地址总线将存储地址传给内存控制器。
(2)内存控制器接收到地址信息后,将其分解为行地址和列地址,并将其传给DRAM芯片。
(3)DRAM芯片从内存数组中选取对应的行,然后读取该行中所有的列,并将这些数据通过输出信号传给内存控制器。
(4)内存控制器接收到DRAM芯片输出的数据后,将其写入内存,同时向CPU发送写入成功的信号。
2. 检索操作流程检索操作是从存储器中读取数据的过程,其主要流程如下:(1)CPU通过地址总线将存储地址传给内存控制器。
(2)内存控制器接收到地址信息后,将其分解为行地址和列地址,并将其传给DRAM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