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致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10.06 KB
- 文档页数:1
脊髓损伤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概述
脊髓损伤是指发生在脊髓部位的任何损伤或疾病,常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感觉减退或丧失,并可能伴随其他严重并发症。
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诊断
以下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之一:
1. 活动能力受限:脊髓损伤会导致肢体功能受限,患者活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2. 自我护理困难:由于肢体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常常无法完成日常自我护理,需要依赖他人。
3. 皮肤破损风险: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不起,易发生压疮和皮肤溃疡。
护理措施
针对以上护理诊断,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来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1. 提供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定制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2. 协助自我护理:提供协助或辅助设备,帮助患者完成日常自我护理,例如使用轮椅、卫生辅具等。
3. 皮肤护理:确保患者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定期翻身以避免压疮的发生,注意压力分布均匀。
4.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脊髓损伤带来的生活变化和情绪困扰。
5. 定期复查和监测:定期检查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结论
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协助自我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支持以及定期复查和监测,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79例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平均分数为(59.25±5.23)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平均分数为(41.58±3.98)分,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t=10.2585,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即常规的临床护理,以及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提供优雅的环境,因为脊髓损伤患者一般病情比较重,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所以诊疗环境对疏导患者的情绪比较重要,病房宽敞,减少障碍,安全扶手,洗澡坐椅等设施。
患者的病房内色调要柔和;定时播放一些患者喜欢的歌曲,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要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信任、关心患者,对患者要热情,关心患者生活起居,和患者交心、谈心、作朋友,充分尊重患者,对一些较为年长的称呼阿叔、阿姨,让患者其感觉亲切和自然,可以避免出现距离感、生疏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出现焦虑、抑郁的患者,通过患者的基础资料分析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计划[2],更好的做好心理疏导;和患者共同分析其病情,并且介绍一些先进的康复医学理论以及成功的经验、案例,使患者可以正视现实,树立信心。
1.3 观察项目及标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精神状态情况。
1.3.1 生活自理能力[3]:参照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主要包括十项,根据患者是否需要别人帮助以及帮助的程度进行分功能评定,分为0分、5分、10分、15分四个功能等级,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神经外科脊髓损伤疾病护理要点解答脊髓损伤(injuries of the spinal cord)为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
损伤高度以下的脊神经所支配的身体部位的功能会丧失。
直接与间接的外力对脊柱的重击是造成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原因有:交通事故、枪伤、刀伤、自高处跌落,或是被掉落的东西击中脊椎,以及现在流行的一些水上运动,诸如划水、冲浪板、跳水等,也都可能造成脊髓损伤。
一、护理评估(一)病因分析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严重的疾病,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脊柱和脊髓皆可造成脊髓损伤,间接暴力损伤比较常见,脊髓损伤的节段常发生于暴力作用的远隔部位,如从高处坠落,两足或臀部着地,或暴力作用于头顶、肩背部,而脊椎骨折发生在活动度较大的颈部和腰骶部,造成相应部位的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造成的脊髓损伤可分为屈曲型损伤、伸展型损伤、纵轴型损伤和旋转型损伤。
(二)临床观察1.脊髓性休克期(spinalshock)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肢体的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各种感觉和反射均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膀胱无张力,尿潴留,大便失禁,低血压(收缩压降至70~80mmHg)。
脊髓休克是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节段失去高级中枢调节的结果,一般持续2~4周,再合并压疮或尿路感染时持续时间还可延长。
2.完全性的脊髓损伤在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消失,肢体弛缓性瘫痪,深浅反射均消失,括约肌功能亦消失,经2~4周脊髓休克过后,损伤平面以下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出现总体反射,即受刺激时,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曲,两下肢内收,腹肌收缩,反射性排尿和阴茎勃起等,但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无恢复。
3.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在脊髓休克消失后,可见部分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恢复,但肌张力仍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可为阳性。
4.脊髓瘫痪(1)上颈段脊髓损伤:膈肌和肋间肌瘫痪,呼吸困难,四肢瘫痪,死亡率很高。
(2)下颈髓段损伤:两上肢的颈髓受损节段神经支配区,呈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该节段支配的肌肉萎缩,呈条状感觉减退区,二头肌或三头肌反射减退;即上肢可有下神经元和上神经元两种损害症状同时存在,而两下肢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为痉挛性截瘫。
脊髓损伤的护理个案脊髓损伤的护理个案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功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以一个脊髓损伤患者的个案为例,探讨其护理过程和护理重点。
通过回顾性分析这个个案,可以深入了解脊髓损伤的特点、护理方法和护理的重要性。
本文还将分享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探讨如何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脊髓损伤、护理、个案、生活质量、康复效果引言:脊髓损伤是一种使患者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困扰。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的责任是帮助患者重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通过本文的个案分享,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脊髓损伤的护理过程和护理重点。
个案描述:小明,男性,20岁,因交通事故导致颈椎脊髓损伤,入院时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
他需要卧床休息,并且无法自理。
他的坐姿和站立姿势稳定性差,无法控制小便和大便。
小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沮丧和无助,对未来的康复充满了焦虑和担忧。
护理过程和护理重点:1. 总结: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护理过程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评估:从简到繁地评估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和生理状况,了解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康复潜力。
3. 护理计划: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床旁护理、康复训练、皮肤护理和饮食管理等方面。
重点关注患者的呼吸功能、尿液排泄、粪便排泄和皮肤健康。
4. 床旁护理: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卡氏床位转换等操作,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维护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5. 康复训练: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帮助患者减少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6. 皮肤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皮肤破损和感染。
7. 饮食管理:提供患者高蛋白、高纤维、易于消化的食物,预防营养不良和消化问题。
8. 心理支持:积极与患者交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康复挑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脊髓损伤个案护理的讨论与总结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因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来说,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缓解病情,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康复效果。
本文将从脊髓损伤的护理需求、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一、脊髓损伤的护理需求1.呼吸道护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肌受损,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因此,呼吸道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处理呼吸道疾病和并发症。
2.营养支持脊髓损伤患者的代谢水平较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包括合理的膳食、口服营养补充剂和静脉营养等。
3.皮肤护理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和皮肤溃烂等皮肤损伤。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翻身、按摩、清洁患者的皮肤,避免压力和摩擦等损伤。
4.尿路护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和直肠失去了正常的神经控制,容易出现尿失禁和大小便障碍。
因此,护士需要为患者进行定时排尿、导尿和灌肠等护理措施。
二、脊髓损伤的护理措施1.保持环境整洁脊髓损伤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护士需要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消毒、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2.定期翻身和按摩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和肌肉萎缩等问题。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翻身、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3.控制感染和并发症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4.心理护理脊髓损伤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残疾和长期康复的困难,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抑郁等问题。
因此,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并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各种康复活动,提高其康复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脊髓损伤的护理效果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护理的全面、有效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减轻病情护理可以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病例分析指导老师:竺佳晟学生:陈佳梅一、医学信息1,基础信息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积极药物对症治疗,病情恢复可,平稳后进入康复科,予运动疗法,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改善患者功能,病情好转后出院,先患者为进一步康复治疗,就诊我科,门诊以“康复治疗,腰椎骨折术后”收入我科。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无吸烟饮酒史,无高血压,无糖尿病,无重大外科手术史。
3,社会情况家庭:患者与妻子婚姻恩爱,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已出嫁,小儿子单身,家庭幸福,儿女孝顺。
经济:患者是家长主要劳动力,年收入为10+万,其余家庭成员收入尚可,为小缩明显,肌力下降,右腿尤甚。
患者转移至电动起立床需借助转移板并在三人辅助下完成。
患者从电动起立床转移到训练床也是同方法。
2,感觉检查1,浅感觉(感觉正常2分,感觉减弱1分,感觉消失0分)跟—膝—胫动作无法完成9,ADL评定(barthel指数)总___40_分(满分为100)析11,功能恢复分级脊髓损伤程度L1,不完全损伤,ASIA:C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力3级以下)三、主要问题(1)、身体功能与结构损伤四、治疗目标六,讨论患者诊断为L1椎体骨折并前后植入内固定后,L1椎体骨折,L1棘突骨折,双下肢不全瘫,左侧多肋骨骨折。
L1平面以下浅深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下降,双下肢屈髋关节活动度下降。
目前不能独自完成翻身、仰卧位到端坐位、端坐位到轮椅、轮椅到床的体位转移。
ADL评定为40(满分100)。
并且座位平衡一级,立位平衡无法完成。
我认为患者为一个L1椎体的不完全损伤未来恢复前景好,可以在支具的少量帮助下可以实现步行。
因此患者需在继续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加快神经的生长,促进感觉和肌力的恢复的前提下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治疗还是以四肢的肌力训练,双下肢的直腿抬高训练和体位转移训练为主,并不断加强患者的座位平衡训练,并在。
脊髓损伤的心理护理脊髓损伤是一种对患者生活和身体功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严重伤害。
除了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有效的治疗外,心理护理在康复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在心理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
1. 了解脊髓损伤的心理影响脊髓损伤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
患者可能经历情绪波动,包括愤怒、沮丧、焦虑和无助等情绪。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功能损失感到沮丧,并担心未来的生活质量。
此外,患者可能感到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能力,进而对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打击。
2. 提供情绪支持在脊髓损伤康复过程中,情绪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情绪表达,并提供有关情感的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他们的愤怒、恐惧和沮丧,同时帮助他们找到积极的应对方式。
提供情绪支持的关键是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
3. 建立积极的康复目标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康复目标可以增强他们的希望和动力。
与患者一起制定实际可行的目标,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励。
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具体的、可量化的,并且与患者的个人情况相适应。
通过达成小目标,患者可以逐步重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提高心理韧性。
4. 提供心理教育和信息解除患者对脊髓损伤的不了解和恐惧感,提供详细的心理教育和信息对他们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书面材料和可视化辅助工具等方式向患者提供必要的知识。
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自己的状况,减轻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5. 鼓励积极应对和社交支持积极应对和社交支持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困境,并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例如参与康复活动、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支持群体等。
社交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员的关爱和支持,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6. 持续监测和评估心理状况心理护理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监测和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是导致人类残疾的危险疾病之一。
脊髓损伤以后,患者的生活便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失去对受伤部位以下的身体控制权。
很多患者整日与床作伴,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导致关节和肌肉萎缩、畸形,一些可怕的并发症也“伺机而动”,这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康复护理来帮助患者早日摆脱阴影呢?一、危险期的护理(一)体位摆放要正确脊髓损伤以后,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需要卧床休养,为了避免对患者身体的二次伤害,需要将患者的身体摆放成正确的体位。
正确的体位能够防止患者的关节出现畸形的情况,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将患者的胳膊内收伸直,避免胳膊外翻异常;下肢髋关节保持伸直,并且在外侧放置枕头,防止髋关节外旋,维持姿势稳定。
此外,患者要在家人的帮助下勤翻身,这样可以避免身体骨头突出部位受到长时间的压力产生褥疮。
最好每隔两小时翻身一次。
(二)训练排尿功能一部分脊髓损伤患者的正常排泄功能会收到影响,需要对患者进行排尿功能的训练,使患者产生排尿反射进而自行排尿。
脊髓损伤患者要有意识的锻炼膀胱的张力,以便形成定期排尿的习惯。
(三)加强呼吸训练,防止肺部感染家人要有意识的引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轻轻拍击患者胸部帮助咳痰,保持呼吸畅通。
还可以通过体位引流排痰的方式,防止呼吸道受阻,保持良好呼吸。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吸氧,维持肺部的活力。
此外,可以定期进行雾化,减少痰液对呼吸道的感染。
二、恢复期的护理(一)康复运动训练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训练患者没有受伤的肌肉,让健康部位的肌肉保持正常活力,避免肌肉萎缩。
同时,让健康部位的肌肉牵扯拉动受伤部位的肌肉,从而逐渐恢复患者全身肌肉的活力和功能。
其次,增强患者自主翻身的训练和坐位训练。
通过翻身训练患者的支撑能力,患者需要克服自身的重量,这就锻炼了患者的肌肉力量,加强患者对身体的支配权。
此外,这个时期患者就不能每天卧床了,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者坐位,逐渐增加患者身体倾斜的高度,为患者的行走训练打下基础。
一、实训背景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和感觉障碍。
为了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水平,本实训报告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脊髓损伤患者的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2. 掌握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3. 培养临床护理人员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及康复评估能力;4. 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及应急处理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脊髓损伤患者的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1)病因:脊髓损伤多由外伤、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
(2)病理生理:脊髓损伤后,脊髓内部出现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血管的损伤,导致脊髓传导功能受阻,进而引起瘫痪、感觉障碍等症状。
(3)临床表现:脊髓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瘫痪、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2.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技术(1)物理治疗1)关节活动度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关节的被动和主动活动,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2)肌力训练: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增强患者肌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平衡训练:改善患者平衡能力,预防跌倒。
4)步态训练: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步行训练,提高步行能力。
(2)职业治疗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洗漱等。
2)职业功能训练: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职业功能训练,如书写、绘画、手工制作等。
(3)言语治疗1)发音训练:针对患者发音障碍,进行发音训练,提高发音清晰度。
2)语言理解训练:针对患者语言理解障碍,进行语言理解训练,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3.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1)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心理需求。
(2)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3)家庭支持: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4.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评估(1)功能评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职业功能、言语功能等。
脊髓损伤个案护理的讨论与总结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它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因此,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脊髓损伤个案护理的讨论与总结,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如何护理脊髓损伤患者。
1. 脊髓损伤患者的基本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首先需要接受基本的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营养护理以及感染控制等。
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卧床护理、拍背、抬腿、转身等,目的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以及预防并发症。
营养护理包括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感染控制则着重于预防和控制患者感染疾病,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康复
脊髓损伤患者常因肌肉萎缩而导致肢体运动能力下降,因此运动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运动康复包括物理治疗和体育运动,其中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热敷、按摩、理疗等,以恢复患者肌肉的运动能力;体育运动则包括站立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肢体运动能力。
3.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常因身体肢体的残疾而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因此
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心理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支持、鼓励等,以帮助患者调整自我心态,增强信心,尽快恢复体力。
4. 脊髓损伤患者的社会适应
脊髓损伤患者常因肢体残疾而面临职业适应、家庭适应等问题,因此社会适应尤为重要。
社会适应包括职业培训、就业支持、家庭支持等,以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社会生活,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总之,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需要全方位综合考虑,团结协作,涵盖基础护理、运动康复、心理护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以协助患者尽快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班表上,并保证通讯通畅,确保值班人力。
实施适度激励,通过经济补贴和适当激励,使护理人员服从调配,提高护士的凝聚力,使节假日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保证。
3.2.4.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确定适合的职业方向、目标改变低年资护士时间的安排和管理,在深化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吸收各种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挖掘个人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完善自身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5]。
维护身心健康,增强解决问题及接受压力、挫折的能力,以及面对环境变迁的勇气。
培养协同工作的能力,增强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和人际关系。
自我鞭策,持之以恒,在工作和学习中进步,面对机遇和挑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护理工作风险性越来越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
超负荷的临床护理工作使护士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
有资料表明,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6]。
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具有直接联系[7]。
目前,社会普遍对护理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以及护理服务的价值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
加之有些医院在管理方面,对护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外出学习、立功受奖及晋级晋职的机会很少,使部分护士对护理职业价值观模糊,产生职业自卑感和失落感。
低年资护士是主力军,提高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其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杨顺秋,吴殿源.现代实用护理管理[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139.2李丽婷,肖玲玲.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减少护患纠纷发生[J ].护理管理杂志,2005,5(4):22 23.3滕玉琴.浅析护患中的语言艺术[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5):453 454.4钟旋,王思琛,欧燕妮.激励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04,4(3):62 63.5蒋玉琼.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J ].中国护理管理,2005,5(1):54 55.6杜淑英,张秋红.职业“能量耗竭”与更新护理管理理念的思考[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4):46 47.7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3 194.(本文编辑:刘仁立邹健)工作单位:423000郴州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康复科收稿日期:2012-06-08※心理护理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蒋芙蓉冯芳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