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艺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合成氨工艺简介工艺危险特点:1 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扩宽,气体物料一旦过氧(亦称透氧),极易在设备和管道内发生爆炸。
2 高温、高压气体物料从设备管线泄露时会迅速膨胀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或因郜流速物料与裂(喷)口处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着火和空间爆炸。
3 气体压缩机等转动设备在高温下运行会使润滑油挥发裂解,在附近管道内造成积炭,可导致积炭燃烧和爆炸。
4 高温、高压可加速设备金属材料发生蠕变、改变金相组织,还会加剧氢气、氮气对钢材的氢蚀和渗氮,加剧设备的疲劳腐蚀,使其机械强度减弱,引发物理爆炸。
5 液氨大规模事故性泄露会形成低温云团引起大范围人群中毒,遇明火还会发生空间爆炸。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
现代化学工业中,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
工艺流程1 原料气制备(制备H2、CO、N2的粗原料气)1-1煤气化煤气化是用气化剂对煤或焦炭等固体燃料进行热加工,使其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简称造气。
气化剂主要是水蒸气、空气(或氧气)及它们的混合气体。
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空气煤气:以空气为气化剂制取的煤气,主要成分为N2和CO2。
合成氨生产中也称之为吹风气。
水煤气:以水蒸气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主要成分H2和CO。
混合煤气:以空气和适量水蒸气为气化剂。
半水煤气:以适量空气和水蒸气做气化剂,所得气体组成符合([H2]+[CO])/[N2]=3.1~3.2的混合煤气,即合成氨的原料气。
1-1-1 以空气为气化剂-空气煤气,其主要成分为空气和二氧化碳C + O2 = CO2C + 1/2O2 = COC + CO2 = 2COCO + 1/2O2 = 2CO21-1-2 以水蒸气为气化剂-水煤气,其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
C + H2O = CO + H2C + 2H2O = CO2 + 2H2CO + H2O = CO2 + H2C + 2H2 = CH41-1-3 间歇式生产半水煤气1-1-3-1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右图为间歇式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燃料层分区示意图。
合成氨生产工艺合成氨生产原理: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特别是生产化肥的原料,它是由氢和氮合成。
合成氨工业是氮肥工业的基础。
为了生产氨,一般均以各种燃料为原料。
首先,制成含H2和CO等组分的煤气,然后,采用各种净化方法,除去气体中的灰尘、H2S、有机硫化物、CO、CO2等有害杂质,以获得符合氨合成要求的洁净的1:3的氮氢混合气,最后,氮氢混合气经过压缩至15Mpa以上,借助催化剂合成氨。
1、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造气实质上是碳与氧气和蒸汽的反应,主要过程为吹风和制气。
具体分为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和空气吹净五个阶段。
原料煤间歇送入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内,先鼓入空气,提高炉温,然后加入水蒸气与加氮空气进行制气。
所制的半水煤气进入洗涤塔进行除尘降温,最后送入半水煤气气柜。
造气工艺流程示意图2、脱硫工段煤中的硫在造气过程中大多以H2S的形式进入气相,它不仅会腐蚀工艺管道和设备,而且会使变换催化剂和合成催化剂中毒,因此脱硫工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DDS脱硫剂脱出气体中的硫。
气柜中的半水煤气经过静电除焦、罗茨风机增压冷却降温后进入半水煤气脱硫塔,脱除硫化氢后经过二次除焦、清洗降温送往压缩机一段入口。
脱硫液再生后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流程图3、变换工段变换工段的主要任务是将半水煤气中的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发生放热反应,生成CO2和H2。
河南中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是中变串低变工艺流程。
经过两段压缩后的半水煤气进入饱和塔升温增湿,并补充蒸汽后,经水分离器、预腐蚀器、热交换器升温后进入中变炉回收热量并降温后,进入低变炉,反应后的工艺气体经回收热量和冷却降温后作为变换气送往压缩机三段入口。
变换工艺流程图4、变换气脱硫与脱碳经变换后,气体中的有机硫转化为H2S,需要进行二次脱硫,使气体中的硫含量在25mg/m3。
脱碳的主要任务是将变换气中的CO2脱除,对气体进行净化,河南中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变压吸附脱碳工艺。
来自变换工段压力约为1.3MPa左右的变换气,进入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排到地沟。
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肥料、塑料等行业。
合成氨的制备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化学反应和工艺步骤。
本文将介绍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并逐步解析其中的关键步骤和反应。
1. 原料准备1.1 天然气处理在合成氨的生产中,最常用的原料是天然气。
天然气中主要含有甲烷,须进行处理以消除其中的杂质。
天然气处理的关键步骤包括脱除硫化物、脱除中烃和脱除水蒸气等。
其中,脱除硫化物通常采用吸收剂法,通过与氢气反应将硫化氢转化为硫,从而降低硫化物的含量。
1.2 空气压缩合成氨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氢气和氮气。
氮气可通过空气经过压缩和分离获得。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空气压缩至一定压力,然后通过分离装置将其中的氧气和氩气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氮气。
1.3 氢气制备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可通过水蒸气重整和空气分离等方法制备。
水蒸气重整是指将甲烷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过程。
空气分离则是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不同沸点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氢气。
2. 氨合成2.1 催化剂制备氨的合成反应需要使用特定的催化剂,最常用的催化剂是铁-铝催化剂。
铁-铝催化剂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混合沉积法和干法混合沉积法等。
混合沉积法是将铁盐和铝盐混合溶解后沉积得到催化剂,干法混合沉积法则是将铁盐和铝盐直接混合后进行焙烧得到。
2.2 反应器设计合成氨的反应器可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是将催化剂填充在反应器中,通过氢气和氮气的通入进行反应。
流化床反应器则是将催化剂悬浮在气流中,通过流化床底部的分配装置和氢气、氮气的通入进行反应。
2.3 反应条件合成氨的合成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通常情况下,合成氨反应的温度约为350-450°C,压力约为200-300atm。
此外,还需要在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惰性气体(如氦气)以稀释氢气和氮气,以减少反应的热量和危险性。
2.4 反应过程合成氨的合成反应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合成氨各工序工艺详细流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各类农药、肥料、化学品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合成氨的工序和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气体净化、气体压缩和反应制氨。
1.气体净化:合成氨的原料气体主要有空气和甲烷。
在进入反应装置之前,需要进行气体净化处理。
空气首先经过过滤装置去除微小杂质、灰尘和固体颗粒物。
然后通过制冷装置降低气体温度,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体,然后被排放。
甲烷通过碳分子筛吸附去除杂质。
这样可以保证反应装置中气体的纯度和稳定性。
2.气体压缩:经过气体净化后的空气和甲烷被分别压缩到一定压力,以满足反应器中的需求。
通常使用压缩机进行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气体分别输送到反应器中。
3.反应制氨:反应制氨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哈柏法(Haber-Bosch)来实现反应制氨。
反应器中,高温高压的空气与甲烷的混合气体通过催化剂床进行催化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是铁与铁-铝的混合物,也可以加入少量的钾、镁等元素。
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温度一般在380-550°C 之间,压力一般在1.7-3.5 MPa之间。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也会增加反应的等离子体强度,导致了碳催化剂和蒸汽的选择性降低,产生非氮气杂质。
反应过程中,氮气与氢气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原料气体经过催化剂床后,反应转化率不高,需要多次通过催化剂床进行反应。
一般采用多级反应器和中间冷却装置,提高氨气的产率和纯度。
经过多级反应后,氨气还需要进行冷却和净化处理,以达到合成氨的纯度要求。
以上是合成氨的工序和流程的详细介绍。
合成氨的过程需要进行气体净化、气体压缩和催化反应制氨。
这个过程需要确保原料气体的纯度和稳定性,通过压缩提高原料气体的压力,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经过多级反应,最终得到高纯度的合成氨。
合成氨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和氨气的纯度,降低生产成本。
合成氨工艺流程1. 简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涂料、塑料、制冷剂等工业领域。
合成氨工艺是通过催化剂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合成氨工艺的流程及其相关操作步骤。
2. 合成氨工艺流程合成氨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气体净化、气体压缩、催化反应、分离纯化等环节。
2.1 气体净化合成氨工艺的第一步是将氮气和氢气进行净化,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以保证催化剂的正常使用。
常见的气体净化方法包括吸附、吸收、脱水等。
在吸附过程中,氮气和氢气通过吸附剂床层,吸附剂可以去除其中的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杂质。
在吸收过程中,气体经过溶剂床层,其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被吸收掉。
同时,还可以使用脱水剂去除气体中的水分。
2.2 气体压缩在气体净化后,将净化后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压缩,提高其压力,以便后续的催化反应。
氮气和氢气分别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压缩机通常采用多级压缩,保证气体压力的稳定和可控。
2.3 催化反应经过气体压缩后的氮气和氢气进入催化剂床层,进行合成氨的催化反应。
催化剂通常采用铁、钼或镍等金属催化剂,催化剂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使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合成氨气。
催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控制温度以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2.4 分离纯化经过催化反应生成的合成氨气含有大量的副产物和未反应的氮气、氢气等杂质。
在分离纯化环节中,需要进行吸附、压缩、蒸馏等操作,将合成氨气中的杂质去除,提高纯度。
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低温吸附法、压缩法和蒸馏法。
3. 工艺条件和参数合成氨工艺的实施需要满足一定的工艺条件和参数,以确保反应的进行和产出的质量。
常见的工艺条件和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和配比、气体流速等。
3.1 温度催化反应的温度是合成氨工艺中的关键参数之一。
温度过高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影响合成氨气的产量和纯度;温度过低则会降低反应速率。
一般情况下,催化反应的温度在300-500°C之间控制。
合成氨工艺的特点
合成氨工艺是一种将氮气和氢气转化为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特点如下:
反应条件:合成氨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这需要相应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
催化剂:合成氨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和提高反应效率。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是铁触媒。
原料:合成氨所需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这些原料通常从天然气或煤中提取。
能耗:合成氨工艺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因此能耗较高。
环保:合成氨工艺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来处理这些副产物。
规模:合成氨工艺可以从小型实验室规模到大型工业规模,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规模。
安全性:由于合成氨工艺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确保生产安全。
总之,合成氨工艺的特点包括高温高压反应条件、催化剂的使用、原料的提取和消耗、能耗高、环保要求高、规模可调以及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这些特点使得合成氨工艺成为一种技术上比较成熟、经济上可行的生产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肥、化工、轻工等领域。
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合成氨工艺也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以实现更加环保、高效、安全的生产。
合成氨生产工艺简介
合成氨以煤为原料,采用固定层间歇法制气,制出合格的半水煤气送至气柜。
经静电除尘后的半水煤气进入脱硫塔,经湿法脱硫后去氢氮气压缩机加压后,半水煤气进入饱和塔,传热传质后,进入变换炉,经变换炉将其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氢气,进入变脱进一步脱除硫化物,再经过脱碳工段脱除二氧化碳后,进入压缩机加压,经铜洗脱除其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压缩机七段加压,然后进入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合成反应生成氨,再经氨分离器和冷凝塔分离出液氨,减压、计量后送往液氨仓库备用。
尿素由氨库来液氨经液氨泵加压送往尿素合成塔。
同时由氢氮压缩机三段出口的气体通过脱碳之后,其中二氧化碳气体经二氧化碳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尿素合成塔,由循环系统回收的氨基甲酸铵一氨水溶液;也回到尿素合成塔,在塔内CO2和NH3反应生成尿素熔融物,出塔后多次减压分解,再经过加热蒸浓,液相熔融尿素进入造粒塔后成尿素产品,再经包装制成成品尿素。
未反应的NH3和CO2经回收循环再使用。
甲醇由合成压缩机六段出来的气体,经滤油进入甲醇合成塔,经冷却分离后,进入粗甲醇储槽,经计量后,经商品泵装桶或装槽车销售。
简述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引言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塑料、药品等。
对合成氨工艺的认识和理解
合成氨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过程,用于制造氨气。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化肥、合成氨基酸、合成塑料等。
合成氨工艺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合成氨工艺通常采用哈贝-博斯曼过程或者气相氨合成工艺,其中哈贝-博斯曼过程是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高温和高压下,通过使用铁催化剂和过氧化钙催化剂,使氮气和氢气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氨气。
这个工艺过程虽然能够高效的制造氨气,但是由于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所以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支持。
合成氨工艺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氮气和氢气,从而实现氨气的大规模生产。
然而,这种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能耗较高、催化剂的寿命限制、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需要不断优化工艺条件,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成氨变换工段设计一、工艺简介合成氨(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冶金等领域。
合成氨通常是通过哈伯-博士过程进行合成的,该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气化反应、变换反应和分离装置。
其中,变换反应是合成氨反应的核心环节。
二、工艺流程1.进料系统:将氮气(N2)和氢气(H2)以一定的比例通入反应器。
进料系统应包括氮气和氢气的净化装置,以确保进入反应器的气流中不含有不利于反应的杂质。
2.反应器:反应器是合成氨变换的关键装置,需要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并控制合适的反应温度和压力。
反应器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较小的压力损失、对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分布和稳定性。
3.除尘装置:合成氨反应会产生一些固体杂质,如烟尘颗粒等。
除尘装置主要用于去除这些固体杂质,以确保产品的纯度。
4.产品收集系统:将合成氨收集并进行后续的分离和提纯。
收集系统应包括冷凝器、吸收塔等设备,以确保合成氨的回收率。
三、工艺参数1.反应温度:合成氨变换反应通常在300-500°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具体温度的选择应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热力学平衡等因素。
2.反应压力:合成氨变换反应的压力通常在10-30MPa之间,压力的选择应使反应的平衡位置有利于产生高的氨气浓度。
3.氮气和氢气的比例:氮气和氢气的比例对合成氨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有重要影响,一般通过调节氮气和氢气的流量比例来控制。
4.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的选择应考虑其活性和稳定性,促使反应的进行,并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
四、工艺设备1.反应器:选用合适的反应器,如固定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确保催化剂的分布均匀和反应的高转化率。
2.净化装置:包括氮气和氢气的净化装置,用于去除进料中的杂质。
3.冷凝器:用于冷却和冷凝反应器出口的气体,以便进行后续的分离和提纯。
4.吸收塔:用于收集合成氨气体,并进行后续的分离和提纯。
五、工艺控制1.温度控制:根据反应的热力学特性,控制反应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合成氨工艺流程详解
《合成氨工艺流程详解》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燃料和塑料等。
合成氨工艺是通过Haber-Bosch过程进行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合成氨工艺的流程。
1. 原料准备
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是氮气和氢气。
氮气来自空气分离,而氢气通常是通过天然气蒸汽重整来生产。
这两种气体经过先进的处理和净化,保证了反应过程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2. 催化剂制备
合成氨的制备需要采用催化剂,通常是铁或钴等金属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需要经过一系列特殊的处理和制备工艺,以保证其表面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3. 氮氢气混合
经过处理和净化后的氮气和氢气被混合到一定的比例,通常是3:1的比例。
这样的混合气体通过加热和压缩,使得反应物具备更高的能量和活性,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4. 催化反应
混合气体经过预热后进入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着催化剂,以提供表面反应条件。
在高温和高压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催化反应,生成合成氨。
这个反应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排放反应热。
5. 分离和提纯
产生的混合气体经过冷却后进入分离装置,将产生的合成氨和未反应的氮氢气体进行分离。
分离得到的合成氨会进一步进行脱水和提纯处理,使其符合工业用途的级别。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合成氨可以有效地得到,而且具有较高的产率和纯度。
这个工艺流程成为了化工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为生产化肥和其他化工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支持。
合成氨生产工艺一、工艺简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制氢、合成气制备、合成反应和分离纯化四个步骤。
二、制氢制氢是合成氨生产的第一步,主要通过蒸汽重整和部分氧化两种方法实现。
其中,蒸汽重整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流程包括:1. 原料准备:将天然气或石油燃料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以上。
2. 蒸汽重整:将加热后的原料与水蒸汽混合进入催化剂床层,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催化反应,生成含有H2和CO的合成气。
3. 纯化分离:通过多级冷却器和吸收器将含有H2和CO的合成气进行纯化分离,得到高纯度的H2。
三、合成气制备在制得高纯度H2后,需要将其与空气或纯O2混合以得到所需比例的合成气。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 高温空气法:将高纯度H2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生成含有N2、H2和CO的合成气。
2. 纯氧法:将高纯度H2与纯O2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生成含有N2、H2和CO的合成气。
四、合成反应在得到所需比例的合成气后,需要将其送入催化剂床层进行催化反应。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 吸附:将NH3前体分子(如N2和H2)吸附到催化剂表面。
2. 反应:通过催化剂表面上的反应作用,将吸附在表面上的NH3前体分子转化为NH3。
五、分离纯化在完成合成反应后,还需要对产生的NH3进行分离纯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压缩:将产生的NH3气体压缩至液态。
2. 分离:通过冷凝器和分离器对液态NH3进行分离。
3. 纯化:通过蒸馏塔或吸收塔等工艺对NH3进一步纯化。
六、工艺优化为了提高合成氨生产的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对工艺进行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选择适合反应条件的催化剂,并采用先进的制备方法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2. 生产过程控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能源利用: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余热回收、废气回收等,降低能耗和成本。
合成氨生产工艺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化肥、合成涂料、塑料、化学纤维等。
合成氨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哈柏法、洛夫法和庙门法等。
其中,哈柏法是最主要的合成氨生产工艺。
哈柏法是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合成氨的工艺。
首先,从空气中获取氮气,经过压缩、除尘等处理后进入合成氨装置。
氢气则主要通过天然气蒸汽重整或煤气重整反应获得。
在合成氨装置中,氮气和氢气通过压缩机加压,然后进入催化转化器。
转化器内装有铁-铁酸催化剂。
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经过再次加压后进入反应塔。
反应塔中存在多个铁-铁酸催化剂层。
一氧化氮在催化剂层间不断与氢气反应生成亚硝酸,然后再与氢气反应生成胺。
胺在反应塔中流动,最终通过冷却器冷却并与废气分离,得到合成氨产品。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催化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铁酸催化剂由于其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氨生产中。
同时,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对反应效率和产品纯度也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以提高合成氨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环保性。
合成氨生产工艺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克服。
一方面,氮气和氢气为非常活性的气体,对设备和催化剂耐压性能要求较高。
另一方面,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一定的氨气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和净化,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总结起来,哈柏法是目前合成氨生产中最主要的工艺。
通过合理选择催化剂和优化反应条件,可以高效地生产出优质的合成氨产品。
然而,合成氨生产工艺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来不断完善。
合成氨工艺简介嘿,朋友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挺高大上,但实际上和咱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合成氨。
你或许没直接听过这名字,但你知道吗?家里用的化肥、医院消毒用的氨水,还有汽车尾气净化器里的催化剂,这些都离不开合成氨的功劳。
想象一下,咱们吃的粮食蔬菜,为啥能长得那么好?除了农民伯伯的辛勤耕耘,还有合成氨的一份力呢。
合成氨,简单来说,就是把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氨气。
这听起来就像魔法一样,对吧?但实际上,这背后的工艺可是相当讲究。
咱们知道,空气里氮气特别多,占了快八成,但它这家伙特别“懒”,不爱跟其他元素打交道。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就想了个办法,用高温高压加上催化剂,给氮气找了个“伴儿”——氢气,俩人在高温高压下“一见钟情”,就成了氨气。
这过程,就像给氮气找了个对象,促成了一段“好姻缘”。
合成氨这活儿,可不是随便哪个工厂都能干的。
得有专业的设备,还得有经验丰富的工人来操作。
这工艺啊,对环境要求也高,得保证安全,还不能污染空气。
所以,每次看到那些合成氨工厂正常运转,我就觉得特别不容易,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说起来,合成氨的历史也不短了。
从一百多年前开始,人们就开始研究怎么合成氨,那时候条件可艰苦了,但科学家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现在,咱们有了这么先进的工艺,真是得感谢那些前辈们的付出。
合成氨啊,真是个好东西。
它不光能让咱们的粮食丰收,还能让咱们的生活更干净、更健康。
下次你看到化肥袋子,或者听到氨气的名字,别忘了想想它背后的故事,那可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啊。
总之,合成氨这工艺,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实际上和咱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它就像咱们生活中的一个老朋友,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
咱们得好好珍惜它,让它继续为咱们的生活添砖加瓦。
摘要煤气化法是我国合成氨的主要制气方法,也是未来更替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所必将采用的制气方法;即利用无烟煤、蒸汽和空气在碳发生炉内生产合成氨所需要的气体,俗称半水煤气;在已制得的半水煤气中,除了含有按合成工艺所需要的氮气和氢气外,还含有许多杂质和有害气体;由于这些杂质和有害气体很容易使合成触媒中毒而降低触媒效能;为保护触媒,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合成氨生产的正常进行,半水煤气中的杂质和有害气体必须在合成之前得以及时清除,这就需要对混合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并且要求连续性作业,以达到化学反应稳定进行,从而构成了合成氨工艺流程错综复杂和连续性强的生产特点;一合成氨的生产方法简介氨的合成,必须制备合成氨的氢、氮原料气;氮可取之于空气或将空气液化分离而制得,氮气或使空气通过燃料层汽化将产生CO或CO2转化为原料气;氢气一般常用含有烃类的各种燃料制取,亦通过焦碳,无烟煤,重油等为原料与水作用的方法制取;由于我国煤储量丰富,所以以煤为原料制氨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合成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1.造气:即制备出含有氮一定比例的原料气;2.净化:任何制气方法所得的粗原料气,除含有氢和氮外,还含有硫化氢、有机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少量氧,这些物质对氨合成催化剂均有害,需进行脱除,直至百万分之几的数量级为止;在间歇式煤气炉制气流程中,脱硫置于变换之前,以保护变换催化剂的活性;3.精炼:原料气的最终精炼包括清除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甲烷和过量氮,以确保氨合成催化剂活性和氨合成过程的经济运行;4.合成:将合格的氢氮混合气体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气;二合成氨反应的基本原理1. 造气:合成氨的原料——氢氮可以用下列两种方法取得(1)以焦碳与空气、水蒸气作用(2)将空气分离制取氮,由焦炉气分离制氢采用煤焦固定床间歇式汽化法;反应方程如下:C+H2O=CO +H2 1CO+O2=CO2 22.脱硫:无论以固体煤作原料还是以天然气、石油为原料制备氢氮原料气都含有一定成分的硫元素,无机硫主要含有硫化氢;有机硫主要含有二硫化碳、硫化氧碳等等;硫化氢对合成氨生产有着严重危害,但不能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而且进入变换及合成系统能使铁催化剂中毒,进入铜洗系统使铜液的低价铜生成硫化亚铜的低价沉淀,使操作恶化,铜耗增加;所以半水煤气总的无机碳化物和有机硫化物必须在进入变换、合成系统前除去;以煤为原料采用间歇式造气炉制半水煤气时,通常先将煤气进行湿法氧化法脱硫,使硫化氢含量降低至30~50毫克/立方米以下,然后经中温变换,使有机硫转化为硫化氢;然后,在脱除二氧化碳过程中和铜氨液洗涤过程中进行更精细的除净;下面介绍螯合铁法脱硫螯合铁法是采用为氧化催化剂,完成的析硫过程;由于铁离子在碱性脱硫溶液中不稳定极易生成沉淀而从溶液中析出,为此,必须添加螯合剂以使和稳定存在于液相;HS— + 3Fe3+络——>2Fe2+络 + S + H+再生塔中再汽化为络,即4Fe2+络+ O2 + 2H2O ——> 4Fe3+络 + 4OH—3.变换变换方法:COg+ H2Og==CO 2+ H2 g工艺流程:半水煤气进入变换炉反应前,先混合蒸汽预热到673K,为此由脱硫塔的半水煤气加压后首先进入饱和塔的底部,与塔内自上而下的热水逆流接触,使气体温度升高,并被水蒸气所饱和然后由塔顶引出,在管道内与外供之高压蒸汽混合后主热交换器和中间热交换器进入炉内一般,此时约80%的CO被交换为H2,反应热使温度升至420度左右进入交换炉二段,此时气体CO含量降至%以下,液体温度为430度由炉底逸出依次经过水加热器、热水塔、冷凝塔降温后进行二次脱硫;4.脱碳经变换二次脱硫后气体中含有大量CO2,还有少量的CO等其它有害气体,它们会使氨的合成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工业上脱碳的方法很多,通常用碳酸丙烯酯PC法脱CO 2;含有一定浓度的原料气进入吸收塔内,气体CO2被逆流下的丙碳PC吸收;净化气中CO2脱至所要求的浓度由塔顶排出,成为可使用的工艺气;吸收CO2后的PC富液经涡轮机回收能量,在后一级闪蒸槽内闪蒸,再到常压闪蒸槽进行常压闪蒸,常压闪蒸液在气提塔内经空气气体提再生;再生后的PC贫液经循环液泵送回吸收塔循环使用,气提空气由通风机从气提塔底送入;一级闪蒸气中含有CO2及部分工艺气,对于合成氨变换气脱碳,一级闪蒸气可全部或部分返回压缩与原料气汇合,以吸收N 2与H 2气;为减少PC的损失,各排放气排出系统先经过水洗回收PC;问题:吸收需要高压低温,如何实现:压缩机产生高压,换热器产生低温;PC的回收:解吸,还可以回收CO2解吸需要高温和低压,如何实现;物料在此过程中如何流动5.铜洗变换气经过净化后仍含有少量的CO、CO2、O2、H 2S等有害气体,工业上常用铜洗法精制原料气;铜洗法的溶液醋酸铜氨溶液是又醋酸铜和氨通过化学反应后制成的一种溶液,简称铜液,其组成为CuNH32Ac醋酸亚铜络二氨吸收CO、CO2和O2、H2S反应如下:同理:吸收和解吸,物料的输送,能量的综合利用;6合成氨的合成是高温高压下,在触媒存在条件下而生成的;反应式如下:3H2+N2——2NH3+Q由上式可知反应产生较大的热量,我们采用后置式废热式锅炉回收,并副产蒸汽;为了保持合成塔塔壁温度不合成过高,冷态气体先从塔壁自上而下,然后经塔外预热器预热后进入合成塔出口气经废热式锅炉回收热量后,进塔外预热器预热为入塔气体;此采用无油滑往复循环机,故循环机位置设于合成塔进口处;附图1 变换车间工艺流程图。
摘要
煤气化法是我国合成氨的主要制气方法,也是未来更替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所必将采用的制气方法。
即利用无烟煤、蒸汽和空气在碳发生炉内生产合成氨所需要的气体,俗称半水煤气。
在已制得的半水煤气中,除了含有按合成工艺所需要的氮气和氢气外,还含有许多杂质和有害气体。
由于这些杂质和有害气体很容易使合成触媒中毒而降低触媒效能。
为保护触媒,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合成氨生产的正常进行,半水煤气中的杂质和有害气体必须在合成之前得以及时清除,这就需要对混合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并且要求连续性作业,以达到化学反应稳定进行,从而构成了合成氨工艺流程错综复杂和连续性强的生产特点。
一合成氨的生产方法简介
氨的合成,必须制备合成氨的氢、氮原料气。
氮可取之于空气或将空气液化分离而制得,氮气或使空气通过燃料层汽化将产生CO或CO2转化为原料气。
氢气一般常用含有烃类的各种燃料制取,亦通过焦碳,无烟煤,重油等为原料与水作用的方法制取。
由于我国煤储量丰富,所以以煤为原料制氨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合成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
1.造气:即制备出含有氮一定比例的原料气。
2.净化:任何制气方法所得的粗原料气,除含有氢和氮外,还含有硫化氢、有机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少量氧,这些物质对氨合成催化剂均有害,需进行脱除,直至百万分之几的数量级为止。
在间歇式煤气炉制气流程中,脱硫置于变换之前,以保护变换催化剂的活性。
3.精炼:原料气的最终精炼包括清除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甲烷和过量氮,以确保氨合成催化剂活性和氨合成过程的经济运行。
4.合成:将合格的氢氮混合气体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气。
二合成氨反应的基本原理
1. 造气:合成氨的原料——氢氮可以用下列两种方法取得
(1)以焦碳与空气、水蒸气作用
(2)将空气分离制取氮,由焦炉气分离制氢
采用煤焦固定床间歇式汽化法。
反应方程如下:
C+H2O=CO +H2 (1)
CO+O2=CO2(2)
2.脱硫:无论以固体煤作原料还是以天然气、石油为原料制备氢氮原料气都含有
一定成分的硫元素,无机硫主要含有硫化氢;有机硫主要含有二硫化碳、硫化氧碳等等。
硫化氢对合成氨生产有着严重危害,但不能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而且进入变换及合成系统能使铁催化剂中毒,进入铜洗系统使铜液的低价铜生成硫化亚铜的低价沉淀,使操作恶化,铜耗增加。
所以半水煤气总的无机碳化物和有机硫化物必须在进入变换、合成系统前除去。
以煤为原料采用间歇式造气炉制半水煤气时,通常先将煤气进行湿法氧化法脱硫,使硫化氢含量降低至30~50毫克/立方米以下,然后经中温变换,使有机硫转化为硫化氢。
然后,
在脱除二氧化碳过程中和铜氨液洗涤过程中进行更精细的除净。
下面介绍螯合铁法脱硫
螯合铁法是采用为氧化催化剂,完成的析硫过程。
由于铁离子在碱性脱硫溶液中不稳定极易生成沉淀而从溶液中析出,为此,必须添加螯合剂以使和稳定存在于液相。
HS—+ 3Fe3+(络)——>2Fe2+(络) + S + H+再生塔中再汽化为(络),即
4Fe2+(络)+ O2 + 2H2O ——> 4Fe3+(络)+ 4OH—
3.变换
变换方法:CO(g)+ H2O(g)==CO 2+ H2 (g)
工艺流程:半水煤气进入变换炉反应前,先混合蒸汽预热到673K,为此由脱硫塔的半水煤气加压后首先进入饱和塔的底部,与塔内自上而下的热水逆流接触,使气体温度升高,并被水蒸气所饱和然后由塔顶引出,在管道内与外供之高压蒸汽混合后主热交换器和中间热交换器进入炉内一般,此时约80%的CO被交换为H2,反应热使温度升至420度左右进入交换炉二段,此时气体CO含量降至3.5%以下,液体温度为430度由炉底逸出依次经过水加热器、热水塔、冷凝塔降温后进行二次脱硫。
4.脱碳
经变换二次脱硫后气体中含有大量CO2,还有少量的CO等其它有害气体,它们会使氨的合成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
工业上脱碳的方法很多,通常用碳酸丙烯酯(PC)法脱CO 2。
含有一定浓度的原料气进入吸收塔内,气体CO2被逆流下的丙碳(PC)吸收。
净化气中CO2脱至所要求的浓度由塔顶排出,成为可使用的工艺气。
吸收CO2后的PC富液经涡轮机回收能量,在后一级闪蒸槽内闪蒸,再到常压闪蒸槽进行常压闪蒸,常压闪蒸液在气提塔内经空气气体提再生。
再生后的PC贫液经循环液泵送回吸收塔循环使用,气提空气由通风机从气提塔底送入。
一级闪蒸气中含有CO2及部分工艺气,对于合成氨变换气脱碳,一级闪蒸气可全部或部分返回压缩与原料气汇合,以吸收N 2与H 2气。
为减少PC的损失,各排放气排出系统先经过水洗回收PC。
问题:吸收需要高压低温,如何实现:压缩机产生高压,换热器产生低温。
PC的回收:解吸,还可以回收CO2
解吸需要高温和低压,如何实现。
物料在此过程中如何流动?
5.铜洗
变换气经过净化后仍含有少量的CO、CO2、O2、H 2S等有害气体,工业上常用铜洗法精制原料气。
铜洗法的溶液醋酸铜氨溶液是又醋酸铜和氨通过化学反应后制成的一种溶液,简称
铜液,其组成为Cu(NH3)2Ac(醋酸亚铜络二氨)吸收CO、CO2和O2、H2S反应如下:同理:吸收和解吸,物料的输送,能量的综合利用。
6合成氨的合成是高温高压下,在触媒存在条件下而生成的。
反应式如下:
3H2+N2——2NH3+Q
由上式可知反应产生较大的热量,我们采用后置式废热式锅炉回收,并副产蒸汽。
为了保持合成塔塔壁温度不合成过高,冷态气体先从塔壁自上而下,然后经塔外预热器预热后进入合成塔出口气经废热式锅炉回收热量后,进塔外预热器预热为入塔气体。
此采用无油滑往复循环机,故循环机位置设于合成塔进口处。
附图1 变换车间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