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2020)

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2020)

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2020)

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2020)

你单位《关于申请审批武夷山国家公园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武园函〔2020〕8号)及附件收悉。我委于2019年6月18日组织召开该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现根据项目情况,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武夷山国家公园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代码:2020-350700-05-01-008830)。

二、项目业主: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三、项目地址:武夷山国家公园内。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前端监控系统,设置视频监控网络及配套设施;新建供电、传输系统;新建监控中心,设置武夷山国家公园私有云平台及存储、数据中心机房、视频管理软件平台、综合应用支撑平台等软件及配套设施。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2750万元,资金来源为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多渠道筹措解决。

六、项目建设工期:36个月。

七、节能评估: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折74.85吨标准煤。原则同意该项目的节能措施,请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相关措施,切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请项目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做好招标相关工作。

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3月4日

抄送:市政府办,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统计局,本委领导、本委相关科室,存档(2)。

(本资料非正式文件,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黎平县太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黎平县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 项目建议书 黎平县旅游发展办公室 2012年4月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黎平县太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二、项目地点:黎平县德顺乡(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项目建设内容:公园内的旅游道路、公园大门、庙宇遗迹恢复、旅游驿站、民居接待 示范点和其它基础设施。 四、项目总投资及申请资金:总投资6800万元,申请省旅游专项发展资金50万元。 五、项目实施单位:黎平县旅游发展办 六、负责人:罗永光 七、项目建设期限:2年(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 一、项目区概况 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黎平县城约50公里,最高峰宝顶1275米,占地面积1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项目所在地山高林莽,万亩竹海与茂盛高大的乔木相映交错;山间溪流纵横,水质清晰,清澈见底;极目远望到处是青山翠滴的原始生态环境。境内现有楠竹面积4000

多亩,灌木林地1400多亩,马尾松500多亩,剑竹林150亩,林业树种众多,还有一些珍贵的树种及动物,其主要景点有:竹海风景、三星伴月、剑竹林、四方山原始林区、银盘沟、石屋等景点,森林公园地理位置好,处于贵州省的东南角,南倚两广地区,距桂林、柳州200公里,距湖南省县溪火车站52公里,北与黎平县高屯镇景区,肇兴侗族旅游景区成犄角之势,是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自然景区。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二、项目建设背景 旅游产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朝阳产业。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上升到国家战略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中共贵州省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黔党发[2011]23号)等文件精神,国家、省、州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扶持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七大旅游基地”。黎平县是全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黎平侗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侗族大歌”世界文化遗产地,奥运旅游全球推介魅力目的地。黎平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旅游兴县”三大战略目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为我县发展自然观光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㈠、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黎平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发展黎平旅游的重要举措。黎平县太平山森林公园属于国家级森林公园,隶属于贵州常态地貌生态旅游资源。其中区位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聚合度高,是难得的高价值开发项目。 2、项目建设是森林公园区域内乡镇、村寨旅游脱贫路线的迫切要求。范围广,群众积极性高,通过旅游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迫切。 ㈡、可行性 黎平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各方面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1、交通基础设施正在迅速改善 黎平机场2005年建成通航,正在建设中的厦(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贵(贵阳)广(广州)快速铁路过境黎平,黎(黎平)洛(洛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当中,黎(黎平)三(三

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发展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发展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智慧园区,是指融合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区域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具备产业集聚能力、企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先进园区。 近年来,全国多地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产业服务体系为核心的智慧园区建设加速,X面向区内企业及人才建设的多层式服务平台,有效推进了政府各部门行政效率与各企业、人才办事效率的共同提升。 调研组一致认为,智慧园区建设有利于为区域内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共性基础和生态环境,有效促进*市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一、*市各园区目前存在问题 X.数据统一归集难。企业数据调研是政府职能部门了解“家底”、制定发展方向、出台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数据除了真实、可靠外,时效性也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通过电话咨询、实地走访、定期报表等形式,人力物力投入大,耗时长、难度大,数据得出的结论维度较少且真实性较难保证。并且由于各个条线经常出于不同需要,在不同时间节点要求企业重复报送相关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企业的反感,增加了数据归集的难度。 X.政企信息不对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

景下,国家和地方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扶持政策也越来越多,但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对这些关乎自身发展的政策毫不知情,政企信息不对称是让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都大为头疼的一个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忙于企业生存,不重视与行业有关的信息交流,使自己陷于“信息屏蔽”的状态;另一方面,政府发布的很多政策内容较复杂,缺少专业的“政策解读”培训和指导,导致企业办起事颇费功夫。 X.区域经济监测难。现阶段,可直观反映企业运行情况的经济数据主要分散在财政、统计、发改、经信、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传统的统计学很难将分散在不同行政级别和部门的经济数据完整统计并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评价分析;而如企业日常门禁打卡信息、电力使用情况等可侧面反映企业经营运转情况的实时数据,由于缺乏相应的数据采集及分析机制,几乎不可能被主管部门掌握。 因而,当前对区域经济(小到各科创园区及产业园区、大到各区镇及全市范围)运行状况进行监测预警、评价分析以及趋势预测仍“可望而不可即”。 二、有关建议 X.选择专业服务公司,立足需求导向推进平台建设。 以提升政府管理服务、促进企业生产运营、保障平台信息安全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选择服务能力高、技术能力强、解决方案优的专业机构作为*市智慧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和

某公园项目建议书

1 工程总论 1.1 工程简况 1、工程名称 安徽省淮南市***公园。 2、工程主管部门 安徽省淮南市建设委员会。 3、工程拟建地区、地点 ***公园位于淮南市***区***南侧塌陷区,北达***路,西近***路,东到***路立交,南面为矿山和工业区(玻璃厂等>。原称老鳖塘,属于风景拟建区,现状为自然的陷落湖面和湿地,绿化基础比较好。公园位于***路南侧塌陷区,面积约230公顷,区域内现存水面开阔深邃,水环境比较好,原始水体面积大致有80公顷左右。b5E2RGbCAP 1.2 研究工作依据 1、《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 2、《淮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18>》 3、《淮南市申报省级园林城市汇报材料(2004年10月>》 4、***公园景观方案设计委托书 5、《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6、《城市绿化条例》 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8、《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 83—99 9、《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公安部建设部(88>公(交管>字90号1988年10月3日> 1 / 49 1.3工程研究的范围 1、建设条件分析 2、工程内容 3、环境保护措施 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经济评价及综合评价 1.4工程建设研究初步结论 1、政策可行: 该工程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加快开发可尽早形成淮南市的旅游产业优势,并

提高城市品位,美化城市形象。 2、区位可行: 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开发。。 3、效益可行: 工程建设有利于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塌陷区的关系,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本工程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p1EanqFDPw 4、技术可行: ***公园工程建设紧靠现状城市建设区,位于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交通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完备,施工条件良好。DXDiTa9E3d 5、文化可行: 淮南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该工程建成后,可与其他景区形成自然山水公园璧合优势,促进该地区旅游业有突破性的发展。RTCrpUDGiT 2 / 49 工程背景和基地简况2 工程背景2.1 116°21′21″~117°11′59″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地处 东经之间,东与滁州市属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与北纬32°32′45″~33°0′24″市属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属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属颍上县,亳州市属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属怀远县相交。最东端位于孔店乡东河村以东与定远县交汇之窑河河面,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最南端位于孙庙乡庙塘村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于平方2596.4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凤台县与蒙城、利辛县交汇处。全市总面积 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66.4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9.44平方公里。5PCzVD7HxA 改革开放以来淮南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但城市基础设施及环境美化建设仍然滞后,跟不上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利于打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文化。因此淮南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淮南市***公园”的构想,并付诸于实施。***公园的建设将有利于优化淮南城市空间布局,丰富城市功能;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过程;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汇集经济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此外,该工程的实施将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从而提高淮南广大市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有效改善当地气候,创建一个与自然亲近、融合的人居环境;同时,还为发展具有特色的休闲、旅游等新型产业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加快全市旅游业及其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jLBHrnAILg 2.2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 概述 项目名称:安徽省XX县XX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安徽省XX县XX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项目法人代表: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地点:安徽省XX县XX国家森林公园 1.2 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名居保护法》 8、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 9、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1、国家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政策和关于旅游发展的文件、规范和规定;

12、《安徽省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13、《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至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14、生态省办[2003]013号《关于请示上报安徽省生态省建设重大项目的函》; 15、《XX县XX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图》; 16、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研的研究范围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 (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体布局方案 (5)工程技术方案 (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 (7)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 (10)项目可研结论与建议 1.3 主要建设项目与投资规模 1.3.1 建设目标

本次申请实施的项目,为XX国家森林公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规划范围内的景区道路、水道清淤、护坡治理及植被保护、生态停车场、游客中心、防火池、观景(防火瞭望)阁、18座亭阁等旅游基础配套工程,以达到充分保存或保护XX国家森林公园内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完整体现景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建立XX县XX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旅游服务、旅游预警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景区保护和旅游管理的科技含量,逐步使景区保护和旅游管理与国际标准衔接。 1.3.2 主要建设项目 项目规划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修建景区道路、水道清淤、护坡治理及植被保护、生态停车场、游客中心、防火池、观景(防火瞭望)阁、18座亭阁等旅游基础配套工程。 1.3.3 投资规模和融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3029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1600万元,地方配套1429万元。 1.3.4 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使景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大改善景区环境,更好地保护国家森林公园,预计年可增加游客6万人,可实现收入1500万元,并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及建设内容

2013年 8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设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信息基础保障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网络基础设施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云计算数据中心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公共基础数据库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物联设施智能化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智慧政务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电子政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管理创新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智慧民生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智慧交通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智慧城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智慧教育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平安城市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智慧环保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智慧社区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智慧医疗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智慧国土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智慧水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智慧经济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体育公园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

目录 1 总论 (2) 1.1项目概况 (2) 1.1.1项目名称 (2) 1.1.2建设性质 (2) 1.1.3拟建地点 (2) 1.1.4建设内容及规模 (2) 1.1.5投资规模 (3) 1.1.6建设期 (3) 1.1.7资金方式与筹措渠道 (4)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4) 1.3研究范围与工作概况 (5) 1.3.1研究范围 (5) 1.3.2工作概况 (5) 1.4项目开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1.5结论与建议 (8) 1.5.1结论 (8) 1.5.2建议 (9) 2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 2.1投资估算依据 (11) 2.2投资估算 (11) 2.3资金筹措 (17) 3 财务和经济效益分析 (18) 3.1财务评价依据 (18) 3.2收入支出预测 (18) 3.2.1收入估算 (18) 3.2.2成本估算 (20) 3.3财务评价 (21) 4 结论与建议 (29) 4.1结论 (29) 4.2建议 (30)

1 总论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市体育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和调整控规后,将调整控规后的接待中心地块炳M11-C/2009调整为住宅用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市体育公园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拟建地点 1.1.4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内容 本项目规划了该区域内炳M11-C/2009、炳M14-C/2009和炳M16-C/2009三个地块。其中,炳M11-C/2009地块面积2.76公顷,主要用作住宅开发;炳M14-C/2009地块面积6.61公顷,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羽毛球馆、网球馆、多功能场馆、地下及半地下车库、室外篮球场、室外网球场、室外儿童戏水池、儿童运动场、沿街商业、阳光

山东省某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建议书(可编辑)

山东省某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3 第三节 XX县XX省级森林公园 5 第四节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6 第五节项目结论及概况 6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9 第一节山东省旅游概况及发展趋势9 第二节德州市概况11 第三节 XX县概况13 第四节 XX镇概况16 第五节 XXXX省级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17 第六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22 第七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24 第八节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29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 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35 第一节环境质量 35

第二节原有景观特征35 第三节客源市场 36 第五章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36 第一节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36 第二节工程方案 38 第六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43 第一节建设地点 43 第二节建设条件 43 第七章环境保护 46 第一节主要影响因素46 第二节环保措施 46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47 第八章实施进度安排48 第九章组织管理及劳动定员48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9 第一节估算依据及说明 49 第二节投资估算 50 第三节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50 第四节财务评价 50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评价 52 第十二章综合评价53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XX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县XX省级森林公园管委会 三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位于XX县城正北8公里处为XX镇政府所辖公园建设用地为国有土地多为沙地林地和故河道湿地东临引黄四分干沟南俯古沙河故道水面东西北三侧俱为浓密树林三面环林两侧有水芦苇从生野鸟纷飞 四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一工作的依据 1《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国家旅游局编制 2《旅游业发展专题国土规划》山东省国土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旅游局联合编制 3《XX县十一五发展规划》 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技术资料 5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深圳市智慧城市-云计算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深圳市智慧城市-云计算产业园” 项目建议书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研究院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选址 三、产业政策 四、项目意义 五、项目投资 六、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背景 深圳市“智慧城市-云计算产业园”项目提出的背景是: (1)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总投资12.3亿元,一期建设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主机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制造,2010年5月经世界超级计算机组织实测确认,运算速度达每秒1271万亿次,排名世界第二,该项目是国家863计划、广东省和深圳市重大项目。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服务华南、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将承担各种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任务,同时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为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将建成功能齐全、平台丰富、高效节能、国际一流的高性能计算研究开发中心和云计算服务中心。 (2)“南山云谷”创新产业园位于南山区西丽留仙洞大道两侧,将优先吸引以云计算为核心优势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企业,包括网络游戏、物联网及三网融合等信息科技企业的入驻,并将涵盖生物医疗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战略产业等,形成南山区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效应最大的产业园区之一。 (3)根据7月初国家超算深圳中心召开的南山区企业对接会的消息,目前深圳云计算中心运营成本为56万元/天,因此,政府迫切需要企业积极使用国家超算深圳中心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开发各类行业应用,充分发挥深圳云计算中心的作用。 二、项目选址:南山云谷 深圳市智慧城市-云计算产业园选址在南山云谷的好处: (1)毗邻国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 (2)毗邻南方科技大学; (3)毗邻西丽大学城; (4)毗邻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 (5)传输线路距离超算中心最近; (6)与地铁五号线相距很近,交通出现便利。 三、项目方向:符合政策 (1)积极发展网络经济,加紧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着力建设无线城市、智慧深圳。【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深发…2010?12号(2010年10月12日)】

戴震公园项目建议书

黄山市戴震公园环境综合整治 项 目 建 议 书 编制单位: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一三年一月

黄山市戴震公园环境综合整治 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资质:部颁甲级 证书号码:111107-SJ 造价咨询资质:乙级 证书编号:皖建造资字第(0037)号 工程咨询资质:丙级 证书编号:工咨丙11420080007 院长:洪祖根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副院长:杨俊高级工程师 总建筑师:韩毅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总工程师:江徽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审定:洪祖根 方案设计:杜小萍工程师 项目研究:徐宏宇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造价师 汪承志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张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黄山市戴震公园环境综合整治 2、建设单位:黄山市园林管理局 3、建设地点:黄山市戴震公园 4、建设目标:以山水为主体,融生态游赏、文化展示、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 5、建设内容及规模 (1)珠塘湖水系全面治理(包括雨污分流、清淤疏浚、污水管网、护岸驳岸建设等) (2)原有基础设施及景点修复完善(包括园路、游步道、栏杆、石桥、亭廊、园馆、公共服务用房、亲水平台、入口广场等)(3)新增配套设施及景观建设(包括登山道、观景平台、垂钓台、休息廊、避雨亭、观光索桥、华山寺、迎岚阁、消防设施、亮化照明、广播音响、安全防范等) (4)总投资:万元 6、资金筹措:政府自筹 7、建设周期:六个月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地概况 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黄山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品位极高。不仅有以黄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还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全市拥有两处世界遗产,10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8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

步道项目建议书

步道项目建议书 篇一:XX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 XXXXXX国家森林公园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项 目 建 议 书 XXXXXX 二0一一年二月 一、项目背景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 港口城市。现辖桐城市、怀宁、枞阳、潜山、岳西、太湖、望江、宿 松7县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610万人。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 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安徽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

黄梅之乡”的美誉。 为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促进文化旅游 项目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增强承接能力,真正把 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宜城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安庆市委、市政 府决定对XXXXXX环XXXXXX国家森林公园区域进行整体策划规划,通 过项目带动,加快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集聚,作为进一步提升安庆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内涵,实现旅 游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二、项目概况 XXXXXX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 林、山岳、奇峰、异石等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融旅游观光、 疗养休憩、度假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 (一)规划区概况

环XXXXXX国家森林公园区域区位于XXXXXX,区位条件优越、交 通便捷。区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旅游 景区巨石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3A旅游景区永顺植物园及石塘湖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该区是皖派篆刻之祖、清朝书圣邓石如及 其六 世嫡孙“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共创始人陈独秀、黄梅戏艺术大师严 凤英、著名山水画家肖谦中故里。环XXXXXX及石塘湖、菜籽湖区域, 山水交融,相映成趣,自然生态良好,有较强组合度,具有集聚生态 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互补发展的产业基础,最易形成 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区内现有文化旅游企业31家,20XX年实 现游客接待70万人次,旅游收入3亿元,解决就业20XX 余人。 该规划区策划面积130平方公里,用地规划面积13平

航空文化主题公园项目策划建议书

XXXXX航空文化主题公园 项目建议书 (模板)

XXXX年四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四章项目经营模式 第五章项目投资概算 第六章及经社会效益估算 第七章项目的投资风险及应对方法第八章结论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 XX是国内外闻名的旅游都市,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力提升重点旅游产品,策划专题旅游,大手笔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也是进展的当务之急,而曲江与航空基地的结合,为旅游和文化嫁接了航空的主题,可形成国内唯一的、新奇的、立体的、引爆的、持续的航空旅游和航空文化项目,能提升我市旅游产品的档次,充分展现XX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并能从整体上促进XX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品牌打造,更会给曲江和航空基地带来不可估量的进展机遇。 XX,古称“XX”,是闻名遐迩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

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刻最长、建都朝代最多、阻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的XX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都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都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进展规划》中XX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 曲江新区是陕西省、XX市确立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都市进展新区,XX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航空基地),是国内首家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下,航空基地迅速成长和壮大,一个以航空产业为特色,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航空专业化园区正在那个地点崛起。 曲江和航空基地合作事项确立后,有望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复航空旅游特色基地。 曲江新区位于XX市东南部,是陕西省、XX市确立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都市进展新区,是XX市“五区一港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XX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承载区,

湿地公园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一、项目名称 (1) xxxxxX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1)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1)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4) 第一节建设条件 (4) 第二节用地面积的确定 (9) 第三节场址选择 (10)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0) 第一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0) 第二节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2)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方案 (12) 第一节规划设计方案 (12) 第六章环保与节能 (19) 第一节环境质量、排放、标准 (19) 第二节环境保护 (20)

目录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4)

第一节投资估算 (24) 第二节资金筹措 (26)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XXXXXX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 XXXXX 三、项目建设地点 XXXXXX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

作用。 湿地不仅给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显著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在调节径流、蓄洪防火、控制污染、调节气候、减少土壤侵蚀、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不仅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地。自然湿地还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许多野生生物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安然生存和繁衍。湿地以其特有的美学、教育、文化、精神等功能,产生了宗教、民俗、音乐等独特文化。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我国于XXXX年X月XX日正式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家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并将我国 湿地保护合理利用列入《中国XX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 性保护行动计划》。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为了加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国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XXX肃州区XX湿地规划区主体位于城区东郊地下水溢出地带,与城区毗邻,是离城市最近的湿地。规划区内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是酒泉绿洲这一内陆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净化水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区域外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为区域关键生态支撑体系,对于维护酒泉绿洲及临水河下游三个乡镇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中心实验楼 2、建设单位: 3、建设性质:科学实验楼 4、建设地点: 5、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待定 6、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为3138m2,无地下室,层数4层。 7、建设总投资:共投资970万元。 8、资金来源:政府投资。 1.2项目背景 水环境监测中心隶属于县水务局,近年来,分中心在县水务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水环境监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改善了实验室的技术装备,一定程度提高了实验室检测能力,但目前**分中心实验室面积仅为200㎡,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基本项目的检测要求,以及水利部新修订的《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水质部分中提出的“地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面积不低于800㎡”的建设标准”,加上水文观测、测报等业务用房,我们认为工作场所总用房面积应不少于2000㎡。按照地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标准,我们认为,**分中心目前在实验室面积达标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009年5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计划对分中心进行了计量认证监督评审,2010年3月又对**分中心进行了复查评审,评审结论为“‘基本合格’同意通过评审”,同时评审组在评审意见中分别就“分中心的实验室面积不达标,应加快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一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在下次计量认证监督、复查评审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1.3建设单位概况 **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分中心,隶属于县水务局,业务上受市水文总站指导,主要从事本县内水质监测、水文测报和河道地形测量等工作,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全站现有在编在职职工32人,设有办公室、测验设备科、水环境监测科(中心)以及5个基层水文测站。 **分中心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专业监测机构,为我县的水环境整治和水资源保护等做了大量工作,出具了公正、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支撑有力的科学依据。 1.4编制依据 《**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 《****总体规划(2005~2020)》 《****(19208)城乡体系规划)》 《****域总体规划(2008~2020)》

人防主题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人防主题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人防主题公园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人防主题公园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智慧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智慧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XX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八月XX日

一、项目名称 XX智慧环保产业园。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XX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公司法人XXX,位于XXX,公司注册资金XXX万元,主要从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胺两性例子、聚丙烯胺非离子、油田化学助剂、高效驱油剂、污水处理剂及新研试成功的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三、项目建设概况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国内城市环境事故频发,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已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全社会污染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仅环保部通报的2015年突发环境事件就达到330起。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与各级政府的关注。XX 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下,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等均将发生深刻变化,对环境管理也将提出新的要求。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中大气、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思路日趋清晰,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

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度显著提高。智慧环保产业发展顺应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是新形势下实现生态建设实现稳步提升的重要抓手和环保行业创新发展的转型方向。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并围绕这一目标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十三五”,环境管理将从污染物总量控制单一目标向环境改善与总量控制双重目标转变,这既体现了国家持续强化污染治理、加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将为环保行业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2016年两会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将其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新家园”、“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XX。 (二)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是区域节能减排需求迫切。XX节能环保产业虽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总体上看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也有较大差距。XX省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与其他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共同促进发展。二是环保

xx公园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xx公园工程项目建议书 XX公司 XX年X月X日

XX公园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人员名单: 审定: xx(高级工程师) 校稿: xx(高级工程师) 编制人员: xx(工程师) xx(经济师) xx公司 xx年xx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单位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编制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自然地理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理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形地貌·································································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质及水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自然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方案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工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项目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项目建设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投资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财务及社会效益初步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提出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