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PPT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20
1、2000 年 3 月,某公务员甲出资 15 万元,拟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取名为红星公司。
假设后来该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因业务繁忙,便聘请朋友乙负责事务管理,同时规定,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 2 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甲同意。
6 月,乙未经甲同意,以个人独资企业名义与善意第三人丙签订了购入 3 万元价值货物的合同。
2001 年 10 月,因企业连续亏损,甲解散了个人独资企业。
2001 年 12 月,丙要求甲偿还在企业存续期间所欠其货款 1 万元。
甲以企业已解散为由,拒绝偿还债务。
问:( 1 )该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过程中有哪些不符合法律要求?( 2 )乙与丙签订的购入 3 万元价值货物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 )甲以个人独资企业已解散为由拒不还款,其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答:( 1 )不符合法律要求之处有:①甲不能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法律规定,公务员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②企业名称中不能有“公司”字样。
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企业名称应与其责任形式及从事的营业相符合,个人独资企业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或者“公司”字样。
( 2 )乙与丙签订的合同有效。
因为法律规定,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3 ) 甲以个人独资企业已解散为由,拒不还款,其行为不正确。
因为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五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2、 2004 年 4 月,蔡庆与王紫藤、李靖等 3 个朋友计划共同出资合伙经营一家酒吧,合伙协议决定使用王紫藤的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并决定:蔡庆与王紫藤各出资 5000 元,李靖 1 万元。
利润分配、亏损承担比例为 25%:25% :50% 。
王紫藤向朋友借款 4000 元,购买酒吧办公用品。
后王紫藤提出,这 4000 元债务应该按照 25%:25% :50% 的比例承担。
案例(1)案情介绍:某年除夕晚上,刘某打算用一下刚从单位拿回的卡式炉,谁知刚一点燃,就听“轰”的一声,卡式炉爆炸了,刘某及女儿被炸伤。
事后经有关部门调查,该炉是A公司的新产品,出事前几天送到刘某所在单位(电子产品检验所)请求测试。
刘某认为A公司产品质量一直不错,就顺手拿了一台回家用,不想发生了此事。
问题:如果刘某起诉A公司能否胜诉?为什么?案例(1)刘某起诉A公司不能胜诉。
本案中,A公司并未将其生产的卡式炉投入流通,刘某擅自使用造成自己及女儿的损害,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①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②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③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因此,A 公司承担的法律责任应当免除,所以刘某不能胜诉。
案例(2)案情介绍:消费者王某在甲商店购买了一食品罐头,食用后发生食物中毒住院。
经市技术监督局检验,该罐头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且罐头包装已生锈,包装上的生产厂名、厂址不清晰,无法辨认。
该商店负责人承认在进货时未认真检查产品标识,只图便宜便进货。
目前,该批罐头的生产者、供货者已无处追寻。
议一议:王某能否从商店获得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说明理由。
案例(2)王某能从甲商店获得产品质量损害赔偿。
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3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
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既然甲是销售者,那么,王某就可以从甲商店获得产品质量损害赔偿。
案例(3)案情介绍:陈某是位退休人员,于2004年2月7日到自由市场花费230元购买了一把秋千椅。
2004年3月19日中饭后,陈某带着孙女坐在秋千椅上自然摇动,突然其中一根支撑的木料断裂,陈某被摔在地上,致使右手骨折,经医院治疗共花去医药费1,100元。
经济法案例分析ppt一、案例一,合同纠纷。
在经济活动中,合同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要载体。
合同纠纷是经济法领域中常见的案例类型。
比如,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但在交货之后,乙方迟迟未支付货款,甲方因此提起诉讼。
在这个案例中,需要分析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违约责任等问题,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判例,进行权利义务的划分和责任的认定。
二、案例二,垄断行为。
垄断行为是经济法领域中的另一个热点问题。
例如,某企业以垄断地位压低市场价格,排挤竞争对手,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分析垄断行为的构成要件、市场地位的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等问题,结合反垄断法的规定,对该企业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处理。
三、案例三,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是经济法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比如,员工因工资未支付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这个案例中,需要分析劳动合同的内容、工资支付的义务、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等问题,结合劳动法的规定,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或仲裁,并给予相应的法律裁决。
四、案例四,知识产权侵权。
知识产权侵权是经济法领域中的另一个复杂问题。
例如,某企业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分析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权责任的认定等问题,结合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对侵权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
五、案例五,金融诈骗。
金融诈骗是经济法领域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比如,某个人以非法手段骗取他人的财产,构成金融诈骗。
在这个案例中,需要分析诈骗行为的构成要件、受害人的权利保护、犯罪分子的责任等问题,结合刑法的规定,对金融诈骗行为进行定性和处理。
六、案例六,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经济法领域中的另一个关注焦点。
比如,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水、废气,造成环境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分析环境污染的构成要件、企业的责任、环境损害的赔偿等问题,结合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