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预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预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预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灵石县人民医院

预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预防要点: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结,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抧,尽量避免乾地外科手术等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如果进行,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使用后物品及环境的处理措施

(1)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规范使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也片等锐器。

(2)在给病人进行各种操作时尽量选用一次性物品,用后双层实密闭封口进行焚烧处理意见接触过血液或体淮需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要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供应室集中回收处理。

(3)不耐高温诊疗用品,可固定患者处使用,定期消毒,用2%戊二醛浸泡10分钟、70%酒精、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70%酒精擦拭消毒。

(5)接触过血液或体液的医疗废物应收集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内封好,贴上注意隔离标疻,由医疗废物回收人员送焚烧站焚烧处理。

(6)被褥、布类物品:可用高压蒸汽消毒、有血液、或排泄物明显污染的可使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

(7)病室物表及地面应每日清洁两次,有血液、体液、污染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擦拭消毒。

5、病人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患者的体液应有专门容器收集,处理时污染的体液中有效氯浓度要达到1000mg/L,放置2h后倾倒。

6、排泄物:患者的尿液、粪便应用专门容器收集,处理时污染的排泄物中有效氯浓度要达到每1000mg/L,搅匀放置2h后倾倒。

7、科室采集标本时要注意盖紧盖好,并要醒目标明“小心血液,提防污染”放入标本箱再送化验室。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1、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病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所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浸泡或涂抺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在进行伤口局部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2012年10月

灵石县人民医院

感染或定植多重耐药菌病人的预防控制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卫垂问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特制订以下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报告程序:

1、临床科室、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多重耐药菌病人管理方面建立快捷有效的合作机制。

2、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当检测出多重耐药菌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相关科室,并记录。

3、临床科室应加强临床微生物监测+药敏试验标本的送检,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主管医师接到病原学检测报告后,首先要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监控医师,确认为感染或定植多重耐药菌病例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要求质控医师及时在科室登记留存资料,并跟踪监控,在24小时内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疑似或确诊为医院感染病例必须在24小时之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4、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及时下到科室察看病人进行指导、监督各项控制措施。

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2)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能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严格实施管理措施

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实施冲洗伤口、经口鼻吸氮、气管插管等可能有分泌物喷溅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使用口罩;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对确诊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定植患

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一直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若患者需要转诊应当以前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2)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针、体温表、输液架等应当专人专用,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鞥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3)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对其他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换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管、放置引流管等)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常见医院感染。

4、加强清洁消毒工作

科室应当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定值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重点部门(重症监护室、ICU、手术室、新生儿病室等)应当固定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过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应采用适宜的低效或高效医用消毒剂,每天必须仔细擦拭、消毒,如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

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的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相关规定。

6.临床医生要对下列情况进行监测和主动筛查做到早发生早诊断:

(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及较长时间住重症室的患者;

(2)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3)留置各种管道如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引流管的患者;

(4)合并慢性基础的患者

7、解除隔离:

患者隔离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耐药感染情况,直至连续3次(每次间隔应大于24小时)多重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方可接触隔离。

2012年10月

灵石县人民医院

手术室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制度

使用原则:

——该设备只用于手术过程临时需要增加的手术器械,同时在其他无菌包内均无可替代的器械;

——选择快速灭菌程序,必须是单一,实心和无包装的器械

管理要求:

1.应有专人负责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操作,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相关要求执行;

2.每次在使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之前,必须检查器械清洗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干燥合格后,方可惊醒灭菌。

3.严禁用于手术植入物、各类腔镜及该设备未提及的其它物使用原则:

——该设备只用于手术过程临时需要增加的手术器械,同时在其

他无菌包内均无可替代的器械品的灭菌;

4.观察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认真灭菌过程的记录,执行可追溯要求,记录包括灭菌日期、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及设备运行状况、操作人签名、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等,记录存档,保留期应≥3年;

5.做好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程序和质量的监控工作:

①物理监测,要做好记录;

②化学检测,每次灭菌应根据要求放置或张贴包内、保外化学指示卡,进行化学检测;

③生物检测:每周定期进行生物检测。

任何一项监测不合格均不得使用,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6.科室负责人要保存好该设备说明书,定期监督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设备的灭菌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O一二年十月

灵石县人民医院

微生物室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制度

使用原则:该设备负责本科室标本的灭菌,不允许承担其他科室器械、物品的灭菌工作。

管理要求:

1.应有专人负责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操作,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相关要求执行;

2.观察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认真做好灭菌过程的记录,

3.做好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程序和质量的监控工作:

①物理监测,要做好记录;

②化学监测,每次灭菌应根据要求张贴化学指示卡,进行化学检测;

③生物监测:每周定期进行生物检测。

任何一项监测不合格均不得使用,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4.科室负责人要保存好该设备说明书,定期监督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设备的灭菌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O一二年十月

灵石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制度

使用原则:该设备负责本科室各种诊疗器械的灭菌,不允许承担其他科室器械、物品的灭菌工作

管理要求:

1.应有专人负责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操作,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相关要求执行;

2.每次在使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之前,必须检查器械清洗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干燥合格后,方可惊醒灭菌。

3.严禁用于手术植入物、各类腔镜及该设备未提及的其它物使用原则:

——该设备只用于手术过程临时需要增加的手术器械,同时在其他无菌包内均无可替代的器械品的灭菌;

4.观察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认真灭菌过程的记录,执

行可追溯要求,记录包括灭菌日期、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及设备运行状况、操作人签名、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等,记录存档,保留期应≥3年;

5.做好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程序和质量的监控工作:

①物理监测,要做好记录;

②化学检测,每次灭菌应根据要求放置或张贴包内、保外化学指示卡,进行化学检测;

③生物检测:每周定期进行生物检测。

任何一项监测不合格均不得使用,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6.科室负责人要保存好该设备说明书,定期监督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设备的灭菌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O一二年十月

灵石县人民医院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制度使用原则:该设备负责本科室艾滋病标本、配血标本的灭菌,不允许承担其他科室器械、物品的灭菌工作。

管理要求:

1.应有专人负责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操作,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相关要求执行;

2.观察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认真做好灭菌过程的记录,

3.做好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程序和质量的监控工作:

①物理监测,要做好记录;

②化学监测,每次灭菌应根据要求张贴化学指示卡,进行化学检测;

③生物监测:每周定期进行生物检测。

任何一项监测不合格均不得使用,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4.科室负责人要保存好该设备说明书,定期监督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设备的灭菌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O一二年十月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谢谢合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