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共23页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年龄:15-25岁(75%)长骨干骺端(股、胫骨); 50岁以上好发于扁骨(髂骨)症状: 疼痛、肿胀、运动障碍实验室: (1)碱性磷酸酶(与肿瘤性成骨细胞的活性有关)明显升高;可提示复发 (2)贫血 (3)血清钙、磷无显著变化转移:快、早,常早期(平均4-9月)肺、脑转移
第18页/共23页
四、多灶性骨肉瘤(原发多源性骨肉瘤、骨肉瘤病)
Multifoca生在长骨干骺端,病灶大小常一致,并充满整个干骺端,也可侵犯骨骺、腕骨、跗骨X线表现为多发的棉团样肿瘤骨和斑点状硬化,可一骨多处病灶或多骨受累
第19页/共23页
第7页/共23页
MRI表现
当骨质被肿瘤浸润破坏后信号增高、骨皮质变薄、中断或缺失,破坏区由软组织肿块占居侵犯肌肉,表现为中高混合信号肿块,大的肿块内部可有出血、坏死和液化当侵犯骺板和关节,显示清楚。溶骨型病变在T1WI上呈略低至中信号,在T2WI上呈中等偏高信号成骨性病变在T1和T2上均呈低信号,瘤周水肿在T2上为高信号肿瘤在骨髓内浸润表现为与正常骨髓境界分明的低信号区,有跳跃播散倾向。
第8页/共23页
M,20Y,骨肉瘤
第9页/共23页
分型(一)
从临床上分: 1.原发型 2.继发型按组织成分分: 1.成骨型(50%) 2.成软骨型(25%) 3.成纤维型(25%)病理分类: 1.骨母细胞型 2.软骨母细胞型 3.纤维母细胞型 4.血管扩张型 5.混合型
第16页/共23页
二、骨膜性骨肉瘤Periosteal Osteosarcoma
常累及青少年长骨骨干,常股骨、胫骨骨干表面起源于骨外膜,也叫骨膜肉瘤,肿瘤与骨皮质紧密相连并轻度侵犯骨皮质,向外呈分叶状突向软组织,边界清楚肿瘤位于骨干或干骺端,沿表面生长,表现为紧贴骨皮质的软组织肿块,内有垂直于骨皮质的放射状或毛发状骨针,肿块基底部瘤骨较浓密,相邻的骨皮质有侵蚀